如果说2020年是外资公募破局之年,今年可谓是外资公募发展壮大的年份,公募基金市场不仅迎来了首只外资公募产品,更是有多家外资公募相继获准设立。
证监会网站显示,路博迈基金已于9月22日正式获得监管层批复,成为继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之后,国内第三家外资独资基金管理公司。
作为国内公募市场的新生力量,外资系公募已经正式登上大资管“舞台”。
路博迈正式进军国内公募业务
9月24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挂出《关于核准设立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的批复》,路博迈成为国内第三家获准设立的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
早在去年4月1日,公募基金正式取消外资持股比限制的第一天,多家海外资管巨头第一时间递交设立全资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请,路博迈正是其中之一,相关申请在去年9月18日获正式受理,随后在去年11月24日,路博迈接到第一次监管反馈意见,时隔1年零5个多月的时间,终获批文。
批复函显示,路博迈基金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由路博迈投资顾问有限公司(Neuberger Berman Investment Advisers LLC)100%控股,注册地为上海市,公司经营范围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基金销售、私募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
证监会表示,路博迈基金应当按照《公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路博迈基金组建工作,足额缴付出资,选举董事、监事,聘任高级管理人员。
路博迈基金应当在取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后,到证监会领取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在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前,不得以该名称对外开展业务;自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之日起6个月内,应当发行公募基金产品。
此外,路博迈基金应当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加强对基金业务数据及投资者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合规管理,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超过4330亿美元
据了解,路博迈是一家国际老牌资产管理公司,公司创始人之一、被称为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的Roy Neuberger 在1939年与Robert Berman 联合创立了路博迈(Neuberger Berman)。
路博迈1999年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03 年被雷曼兄弟公司收购,并成为其投资管理部。期间至 2008 年路博迈继续拓展投资能力并建立多个投资平台包括对冲基金、量化投资、UCITS 基金、抵押贷款证券 (CLO) /银行贷款业务以及多元资产平台。
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雷曼兄弟面临破产的命运。于2009 年,路博迈由现时主席及行政总裁 George H. Walker 所领导的管理团队带领公司分拆独立,于2015年实现员工百分百持股。
截至2021年6月30日,路博迈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4330亿美元(约合2.80万亿人民币,按照当时汇率计算),管理资产类型涵盖股票、固定收益、对冲基金及流动性另类资产、房地产。
路博迈中国区执行总裁兼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颂先生表示,成为首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公募基金,是路博迈中国业务拓展的里程碑,这是中国业务的新起点,公募基金能够为更多的中国投资者服务,满足他们的多元化投资需求,以及帮助全球投资者进一步发掘中国市场价值。
事实上,路博迈早在2008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2016年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作为WFOE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 2017年在中国基金业协会注册为私募基金管理人,2018年获得上海金融办支持成为QDLP业务试点机构,设立海外投资基金管理子公司。
基金业协会网站显示,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共备案了包括路博迈债券1号、路博迈稳益一号、路博迈量化动态优选1号在内6只私募基金,并担任华润信托·路博迈中国股票1号、银河资本-路博迈信淮1号两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顾问,其中,路博迈量化灵活智选1号、路博迈量化精选1号两只私募基金已经提前清算。
路博迈投资(上海)的CEO刘颂此前也是国内公募基金公司的高管,他曾先后在中国香港及内地的景顺(Invesco)和景顺长城(Invesco Great Wall)任职,2012年底担任德意志资产管理大中华区主管。加盟路博迈之前,刘颂为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更多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有望“诞生”
今年9月,国内投资者迎来了贝莱德发行的首只由外资公募管理的基金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基金,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外资公募产品将会陆续和投资者见面,公募基金业正式进入内外资机构同台竞技的新时代。
从目前监管披露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审批表上看, 海外资管巨头申请设立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热情爆棚。除了已经获批的3家外资公募之外,最近一年,范达集团、联博集团、施罗德基金等外资机构也递交了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请。
不仅如此,在早前参股的合资基金公司中,也有一些基金公司的外方股东在谋求成为外资全资控股基金公司。
就在6月底,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的转让公告正式披露。当时是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泰达宏利基金公司51%的股权,转让底价约为17.58亿元,意向受让方目前并未披露。
公告显示,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泰达宏利基金持股比例为51%,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对泰达宏利基金持股比例为49%。市场人士分析,宏利金融寻求全资控股泰达宏利基金的可能性比较大。近年来,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进程持续推进,随着政策的逐渐放宽,越来越多的巨头在加快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
而在今年5月份,华鑫股份就公告称,摩根士丹利成功受让华鑫证券持有的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36%股权,未来待证监会审批通过之后,摩根士丹利持有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的比例将提升至85%,完成绝对控股。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134家公募基金公司(不算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中,中外合资企业已达到44家。其中,外资机构持股比例为49%的就有14家,另有10家合资基金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超过30%。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金融持续扩大开放,外资谋求控股权的步伐也在加快。但无论中资还是外资,都需不断更新对中国市场的认识。事实上国内外机构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资产定价手段大同小异,真正懂中国市场的基金公司才有优势。无论谁控股,不够优秀、不能与时俱进的企业终将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