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将要拍卖的两副眼镜都来自17世纪印度莫卧儿王朝。其中一副名字叫“光之环”(Halo of Light),镜片由钻石制成,眼镜框上也镶着大小不同的钻石。
另一副叫“天堂之门”(Gate of Paradise),镜片是祖母绿,眼镜框上同样镶着钻石和祖母绿。
尽管已经是几百年前的老古董,但眼镜框仍然闪闪发亮,款式放到现在也很时髦,历久弥新。
让见多识广的拍卖行专家都感到惊叹的是,两副眼镜的镜片都是由整颗宝石切成片打磨而成的。
据说,“光之环”镜片的钻石原石,是在今天印度安得拉邦和特伦甘纳邦所在的戈尔康达地区发现的,该地发现过不少世界闻名的钻石。这颗原石可能重达200克拉,苏富比的专家们估计它很可能是“世界上已被发现的最大颗钻石”。
而“天堂之门”镜片的原石,据说是一颗重达300克拉的哥伦比亚祖母绿,哥伦比亚是祖母绿的重要产地,尤其是哥伦比亚木佐产地的祖母绿,因为颜色浓艳、质地通透,价格不菲。
把那么稀有珍贵的钻石和祖母绿切成片,拿来做眼镜,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17世纪,这两副眼镜肯定是普通人无福消受的。苏富比中东和印度部门主管Edward Gibbs推测,这幅眼镜的第一任主人,只可能是一位皇帝,或者来自他核心圈子和朝廷重臣中的一员。“任何这种大小、品质和价值的宝石,都会被直接送进莫卧儿的王宫。”
两副眼镜将在10月进行拍卖,之前会在纽约、香港和伦敦进行预展。据苏富比估价,每副眼镜都能拍出210万-350万美元(约合1357万-2262万元人民币)之间的高价。
主管Gibbs先生介绍说,这种眼镜是莫卧儿时期精美珠宝的稀有实例,“据我们所知,这两副是绝无仅有的。”
作为现代人,很难理解为啥要用钻石和祖母绿做眼镜片,但是在古代,早就有人钟情于“宝石镜片”,特别是“有色镜片”。
比如罗马皇帝尼禄,在观看角斗士比赛时就喜欢戴绿色宝石镜片的眼睛,这样能“让眼睛远离血腥”;14世纪,法兰西国王查理五世戴过绿柱石眼镜(祖母绿和海蓝宝石都属于绿柱石);印度也有类似的传说,据说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在妻子穆姆塔兹·玛哈尔去世后(泰姬陵就是这位皇帝给爱妻建造的),一连几天以泪洗面,这时他会用祖母绿来抚慰疲劳的眼睛。
这次要拍卖的两副眼镜,也不是用来读书看报的,而是为了“接受天启”和辟邪,因为这两种宝石在伊斯兰和印度传统文化中,都备受推崇,当时的人们相信它们跟“灵性力量”有着密切关系。
在印度文化中,钻石跟“天体之光”和“启示”有关,因为人们觉得这种透明闪亮的宝石是“星体力量的载体”,能够为人指引出宇宙的天启。
祖母绿这跟伊斯兰文化有关。莫卧儿的统治者信仰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文化中,绿色是跟天堂、救赎和永生有关的颜色,所以人们觉得通过绿色镜片来观察世界,会发现特殊的意义,可以“指引佩戴者穿过通往天堂的大门”。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多说几句莫卧儿时期的珠宝了,当时的王公贵族,经常从头武装到脚,全身都戴满珠宝。
莫卧儿王朝在建筑、艺术、服饰、珠宝方面都极具代表性,而在17世纪之前,印度次大陆是全世界钻石的唯一产地,它跟周边国家及地区还是蓝宝石、尖晶石、红宝石等重要产地。
由于这个原因,这里拥有一批当时最先进的宝石加工技术,珠宝艺术发展到相当高的高度,对后来的珠宝工艺和风格都有深远影响。
莫卧儿时期的珠宝结合了印度和中东的特点,融合了印度金饰繁复的造型,以及中东优美的花卉设计。
(腰带)
莫卧儿时期的珠宝还有几个特点,一是喜欢镶嵌大颗的宝石,毕竟人家就是宝石产地;
二是喜欢绘制精美的珐琅,花鸟、佩斯利花纹等已经成为常见图案;
三是喜欢在宝石上雕刻图案。
(著名的泰姬陵祖母绿)
即将拍卖的两副眼镜,也能展现莫卧儿时期珠宝的精湛工艺。眼镜镜片都是由珠宝匠手工切割打磨而成,没有任何犯错误的余地。“切割宝石和确定尺寸的过程都有巨大风险。”“万一出问题,整颗宝石都报废了。”
在款式方面,据推测可能是莫卧儿时期在印度生活的欧洲人,影响了眼镜款式的设计。“这是印度和欧洲在技术和思想上的一次融合。”
当时一些欧洲传教士来到印度,有人会戴夹鼻眼镜,也就没有眼镜腿、眼镜框夹住鼻梁固定的眼镜,眼镜的基本款式就那么流传下来,这两副眼镜的款式也都受此影响;直到19世纪后期,带眼镜腿的眼镜样式才取代夹鼻眼镜。
(夹鼻眼镜)
正因为本身就价值不菲,且极具代表性,可能还是绝无仅有的珍品,所以拍卖会才会给出那么高的估价。
当年印度王公贵族用的眼镜,不知这次拍卖后,又会流传到谁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