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问题对于上海人来说可就简单多了,不管市面上有多少琳琅满目的新口味,唯有一样是老上海人中秋期间不变的心头挚爱:鲜肉月饼。
秋天,收获的季节。田野里收获了庄稼,江浙沪各个点心店 ,收获了排成长龙购买鲜肉月饼的人潮。
早上七点,黄浦区的张阿姨整装待发,挎上购物袋,带上小板凳,直奔淮海中路的光明邨。
不为别的,就为那一口刚出炉的鲜肉月饼。
在漫长的队伍中,早起的张阿姨并不是最先来的,据店员介绍,为了吃到第一锅鲜肉月饼,甚至有顾客从凌晨三四点就来排队的。
这也不怪他们,毕竟今年最新的排队记录已经达到了7小时。即使是在平日的白天,想要买到热门鲜肉月饼基本也要四小时左右的排队时长。
早有经验的精明市民会提前几天来打探状况:早上排队时间会长一点,下半天来人少,可能一个多小时就能买到了。
不排队吃到鲜肉月饼的法子也是有的。队伍中总有人沿街晃荡,然后一脸神秘地靠过来,向你兜售他们刚买的鲜肉月饼。原价五块钱一个的鲜肉月饼,黄牛轻轻松松翻番,甚至翻两番,能如此心有底气地坐地起价,每一个排队轧闹猛的上海人民都不无辜。
因为排队过长,途中还不时有耐心耗尽的上海市民怒斥黄牛,为了减少队伍中的趔趄,上海还派出了警察和保安一起维护秩序。
但无论是黄牛还是警察,见惯了大场面的上海人民都无动于衷,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对鲜肉月饼的向往。
上海人民有多爱鲜肉月饼呢?
据“饿了么”2019年统计的一项数据显示,上海人吃掉了全国53%的鲜肉月饼。
每到月饼季,几乎每家老字号单日销量都能达到一万只以上——不是卖不了更多,而是店里最多只能做这么多。
即使刮风下雨,也阻止不了上海人民买鲜肉月饼。不久前台风“灿都”来袭,人照样撑着伞去排队,台风吹的裤脚管多响,阿姨爷叔们买鲜肉月饼的心就有多坚定。
排队买鲜肉月饼并不是一时兴起的网红跟风行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人民就就开始为这一口排队了。早在1982年,静安区“西区老大房”门口就排出了数十米队伍,一天就能卖出一万五千只鲜肉月饼。据“东方网”报道,1980年的统计就显示,上海饮食业当年共有147个单位生产月饼,其中有127户生产鲜肉月饼。
根据作家沈嘉禄的考据,上海鲜肉月饼最早诞生于曹杨路、兰溪路一带的悦来芳。
悦来芳的员工也提到:“上世纪70年代,每到中秋人们就提着洗脸盆、水桶在长寿路上排队,那个场面非常壮观。”直至上世纪80代末,悦来芳意识到鲜肉月饼的需求正突破时令,于是利用“前店后厂”之便利,率先尝试全年生产鲜肉月饼。用柏油桶改装成煤球炉,上面搁一只平底锅,当街现烘鲜肉月饼。
也就是说排队买鲜肉月饼这事,在上海已经流行了四十多年,成为上海人必备的中秋仪式感了。甚至在许多知名老店,鲜肉月饼都是全年供应的,但耐不住市民们在这段时间纷纷前来购买,即使商家再三委婉表示没必要在这段时间来排队购买,大多数市民还是觉得:没有吃这一口,感觉好像就没过中秋。
排队买鲜肉月饼是对中秋佳节最起码的尊重,毕竟每一锅月饼都只能现做,好吃的鲜肉月饼,才值得上海人民如此漫长的等待。与其说是跟风,不如说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来。估摸着一些老上海还会表示:谁要你们来抢啦,月饼还怕卖不完伐?
事实确实如此,热门商家的鲜肉月饼都产量有限,许多商家不仅打着限量销售的牌子,甚至还会贴心的摆出“最后一位”的牌子,告诉后面排队的朋友不要空等了——但基本是没什么用的,几乎所有人站在牌子后面的人都不会轻易离开,继续排队碰碰运气,“万一轮到了呢?”
在漫长的队伍中,还有一些不太能理解的北方朋友。他们挂上痛苦面具的同时也表示不理解,和粽子的咸甜之争一样,一部分北方朋友表示不能接受咸口的月饼,一些人甚至“听说月饼是咸的根本不敢尝”;另一部分在品尝过鲜肉月饼后认为这只是个裹着酥皮的烤包子/煎肉包,将其称作是月饼委实是牵强了点。总之主动去复购鲜肉月饼的北方朋友还是少数,大多数无非是家里还有一位口味忠诚的南方家属罢了。
鲜肉月饼属于苏式月饼其中的一种。
上海人民爱鲜肉月饼,和上海人以前吃过的鲜肉小笼、鲜肉汤圆是一脉相承的。在那个物质短缺的时代,现烤的鲜肉月饼香气一透出来,立刻就让人无法移步——和当时的甜口月饼相比,鲜肉月饼不仅又鲜又香,价格也更低。于是在走红后几年,鲜肉月饼在上海的销量扶摇直上,甜月饼的销售则急剧下降。
刚出炉的鲜肉月饼最为美味,热腾腾的酥皮、冒着油香气的肉汁,一口下去满口生香,为了这一口美味,等上个把小时也是值得的。
一个完美的鲜肉月饼,必须酥皮和肉馅两手都抓,猪肉最好是黑猪肉,用的部位也要对:是猪后腿、夹心肉,还是要加肥膘,合适的配比才能烹制出充盈的口感;酥皮也是鲜肉月饼是否成功的判定要素,月饼的饼皮不仅要层次分明,还要烤到起酥,要脆、要松,一口咬下去“屑粒索落”。
啊,幸福大抵就是这般滋味。
如今的鲜肉月饼深受上海人的喜爱,但关于哪家店更正宗这一点,却是一个吵了无数年也没有结论的话题。但如果一个外地人来到上海,想要买到上海人最爱的鲜肉月饼,那么前往“老卢湾”一带总是没有错的。
最为大家熟知的当然是淮海路三巨头:光明邨、长春食品商店、哈尔滨食品厂,它们三者之间有着一段谁也说不清的往事。
尽管现在上海鲜肉月饼界的顶流当属光明邨无疑,但早前这个位置是长春鲜肉月饼的。据传因某一年长春装修,光明邨鲜肉月饼才后来居上稳居C位;但要说鲜肉月饼的渊源,哈尔滨食品厂表示其实鲜肉月饼的制作工艺,是他们传授给长春的,只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被长春青出于蓝罢了。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不怕排队的话,挑选人多的那几家,味道总是不会错的。
比如永远在排队的光明邨。这家店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淮海食堂,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屹立不倒,背后的糕点工夫可想而知。
光明邨的鲜肉月饼可谓是天花板级别,不仅肉馅扎实、调味适中、肉汁饱满,大锅烘烤、铁板两面煎的方式,也更对老上海人的口味。光明邨的拥趸称赞的同时不忘拉踩其他的外行:用烤箱烤出来的胖乎乎的,一点都伐灵的啦。
但也是这种现烙现售的模式,让光明邨的产量受到了限制。即使同时5锅开工,一锅最多只能烙60只,即使限购也一出锅就被买光了。换句话说,想要吃上这款沪上人民心中的顶流鲜肉月饼,至少也要做好排队四小时的心理准备。
南京路上的真老大房同样历史久远。早在1982年真老大房的鲜肉月饼就获得了市内月饼质量评比的优胜,还被新民晚报报道过销量惊人。
真老大房采用正宗的苏式月饼包制手法,去年制作工艺还被评为“非遗项目”:制油酥、打皮子、卷皮、揪段、包馅,去头烤制,有30年经验的匠人们手工制作,只为保证烤出的月饼汁水足、味道浓郁。
同为老上海人心中“白月光”的,还有泰康食品。泰康的月饼以肉馅好吃闻名,为了肉馅口感,师傅们特意用半冻肉看来体现猪肉本来的鲜美。
不远处的新雅粤菜馆门口,同样排有月饼长队。新雅的月饼保留苏式饼皮,层层起酥,每层都入口即化。这里还会跟紧时代节奏,推出黑松露云腿月饼、鹅肝鲜肉月饼、芝士蔓越莓月饼等新鲜口味。
在一些“老卢湾”心中,距离光明邨不到500米的金辰大酒店的鲜肉月饼更好吃:酥皮薄、内陷分量充足,还用姜汁吊鲜,味道十分鲜美。只不过酒店产量同样有限,且为了减少等候时间,金辰大酒店采用预订销售模式——上门排队是行不通滴。
如果你曾经在中秋节前后经过上海淮海中路,那一定不会忘记这段马路上各家熟食糕点店的排队盛况。就算不是在中秋期间,上海阿姨爷叔来淮海中路排队买鲜肉月饼也是寻常景象。
对于许多跨越了半个城市来淮海中路买鲜肉月饼的老上海人来说,这块小小的月饼里包含的远不止是大家对于中秋团圆的期盼,更是对于已经消失的老卢湾最后的怀念。
2011年6月8日,卢湾区正式合并到黄浦区,“卢湾”二字从此在行政区划上退出了历史舞台。十年过去,卢湾体育馆、瑞金医院卢湾分院这样的地名仍然保留着“卢湾”二字,而社交媒体上对于卢湾区的怀念也从未停歇,每每有“卢湾”相关的内容,评论里总是不乏出现“反黄复卢”的声音。
卢湾区,北至延安中路、金陵西路,与黄浦区、静安区交界;东至西藏南路、肇周路、制造局路、高雄路、江边路,与黄浦区接壤;西至陕西南路、瑞金南路,与静安区、徐汇区为邻;南至黄浦江河道中心线,与浦东新区相望,全区面积仅有8.05平方公里。
早在2011年刚宣布要将卢湾区与黄浦区合并时,互联网上就流传着一则颇为伤感的微博:
田子坊的浪,新天地的美,八号桥的设计夺花魁。大时代的潮,上海滩的洋,淮海路的美女清凉装。路易威登的窗,卡地亚的墙,爱马仕修得有点慢。复兴公园的草坪聚鸳鸯,梧桐下的酒吧到天亮。味香斋的面,红房子的汤,光明村的熟食排队长。旅游节的狂,倒计时的寒,回望卢湾好惆怅。
从当年这条微博里,我们其实不难看出为何十年过去,仍然有那么多老上海人对卢湾区念念不忘: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卢湾”二字背后代表的其实是最洋气、最优雅又最有烟火气的海派文化。
在上海的众多区划之中,曾经的卢湾区是最能展现上海这座城市在近代史中经历了哪些风风雨雨。著名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便缘起卢湾,这一带是中国最早的重工业与轻工业中心之一,还因此得名“中国的鲁尔工业区”。
卢湾区不仅汇集了一大会址、孙中山故居、《新青年》编辑部等一大批革命旧址,更有一大批名人故居和历史文化留存:刘海粟故居,罗丹再传弟子、雕塑家张充仁的画室,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现音乐学院)和美术专科学校的创立地——它们同时是中国现代音乐美术的发源地……
二十世纪初,卢湾一带深受法国艺术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大批白俄贵族从彼得堡流落至长春、哈尔滨,最后来到上海卢湾附近定居,又为这里注入了东欧的生活元素。如果说上海是当时的“东方巴黎”,那么卢湾就浓缩了其中最精华的气质。
再加上人民照相馆、国泰电影院、兰心大剧院、上海钟表商店等等娱乐购物场所,每个时代最为时髦、摩登的记忆,都能在卢湾区找到历史遗存。
最近二十余年里,卢湾区同样与时俱进,打造了许多令年轻人流连忘返的网红打卡地。
早在各大社交媒体都还没有问世的21世纪初,“初代网红地标”田子坊就在老卢湾横空出世。各种小众设计师、创意小店的进驻让田子坊成为了当时年轻人青睐的周末打卡地,还一度带动了周边打浦桥一带的城市建设发展。仅仅十余年时间,打浦桥就从当年危房频出的棚户区变成了高楼林立的知名商圈。
在飞速发展的同时,老卢湾也并没有丢掉那份独属于自己的烟火气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淮海中路。
在田子坊成为初代网红的同时,曾经的“东方香榭丽舍大街”霞飞路,现在的淮海中路,也在马不停蹄地改造自己。在当年的市政规划中,淮海路的定位是高雅、活力。为了给各种“国际大牌”让出进驻空间,金龙绸布商店、新世界服装商店、沪江理发店等本土老店纷纷离场,老字号数量快速减少。
然而,赶走了众多老字号店铺的淮海中路却没有如想象中一样迎来一线大牌门店的进驻。连着居民楼的店铺并不符合一线大牌的开店标准,再加上附近没有大型停车场,不方便有钱人开车来买奢侈品,众多原因制约着淮海中路的“高雅”发展路线。
光明邨大酒家的走红彻底改变了淮海中路的尴尬定位。1992年底,光明邨大酒家刚刚建好时,走的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路线,不过那时它的风头基本都被楼下的洋快餐麦当劳抢走了。直到21世纪初,光明邨放弃了原来的“高档饭店”定位,转而走实惠路线,利用办寿宴来吸引老年客户。
此一举措一经推出,光明邨立马成为了淮海中路上的顶流,也带动了这条路上其他老字号店铺的复兴。2012年前后,“全国土特产”装修焕然一新,平均每天有1000多人来买酱菜;哈尔滨食品厂则重新启用百分百新西兰纯奶油,再加上电视台美食节目的造势,萧条多年的生意又红火起来;阔别淮海路12年的老大昌西点也在2012年重出江湖。
尽管偏离了世纪初规划的“高雅淮海”道路,淮海中路却在飞速发展的上海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并且经受住了这几年电商崛起的冲击。淮海中路的发展仿佛是卢湾区的一个缩影:摩登时髦中不失旧日烟火气息,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中,保留下了一份独属于自己的文化气质。
与其说许多老卢湾人是对“卢湾区”这个地名念念不忘,不如说他们是对卢湾所代表的优雅海派文化充满眷恋。2011年卢湾区宣布与黄浦区合并时,《上海壹周》曾采访过许多老卢湾人,请他们聊聊对于卢湾区的深厚感情。
许多受访者都表示,卢湾的文化气质与黄浦区截然不同。一位80后的卢湾居民则对两区合并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卢湾区的优雅生活化,和黄浦区的繁荣商业化,是用不同方式代表上海。最怕合并后,模糊了上海的历史脉络。”
但幸好,还有鲜肉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