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不得行(ID:i_just_cant_),作者:小粒枣,原文标题:《跨越结构洞的中间人与离间计:〈倚天〉大反派成昆及其复仇计划的社会网络分析》,头图来自:《倚天屠龙记(2003)》


拙文从结构洞理论出发,用文本挖掘(看小说)、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这几种人机结合(土洋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大反派成昆的人物形象,以及他覆灭明教的复仇计划。


首先,我会对社会学多彩的结构洞理论和成昆多彩的人生做一个ins风简约回顾,方便大家认识/回忆一下结构洞理论和成昆本人;接着,靠一些表格和网络结构图来分析我提出的研究问题:倚天屠龙记成昆是谁?成昆为什么有能力做大反派,成昆是怎么搞乱江湖的?最后,同样用社会网络的观点来分析一下他为什么玩不过主角团。


一、啥是结构洞理论


1992年,罗纳德·博特(Ronald Burt)在《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这本书中提出了“结构洞”(Structural Hole)的概念:如果两个人之间缺少直接的联系,必须通过第三个人才能形成联系,那这个第三人就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占据了一个结构洞。比如下图中的小A和小B互不认识,他们的共同好友小C就占据了结构洞。





博特总结了前人对社会资本这个概念的共识:每个人会在自己所处的网络中占据不同的位置,这些位置让他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的竞争优势,这种社会结构就是社会资本。然后,他对比了两种很典型的社会网络:封闭型的网络和结构洞型的网络——当然,是为了说明结构洞型的网络更牛,是社会资本的真正来源。



这张图里的粉色和蓝色集团可以被看作两个封闭型的网络,集团内部关系紧密,两个集团之间关系却很弱,除了有些人认识一个集团外的小Q,大部分人都是各玩各的。Q作为中间人,占据了集团之间的结构洞,粉色集团和蓝色集团加上这位小Q,就构成了一个结构洞型的网络。


同为社会网络学者的科尔曼认为,在社会网络中,“封闭”是社会资本的来源。比如在相对封闭的小粉集团里,每个小粉都能轻而易举地获取其他小粉的信息,也能通过在小粉团体中建立自己的声誉、和其他人建立信任来降低日常行动的风险,这个道理很简单:大家每个人互相都认识,如果有人不干好事,所有人都可以谴责或者制裁ta,因此,封闭的网络中存在一种看不见的行为约束力。


博特觉得这种说法还不够完善,他认为,在结构洞型的社会网络中,对Q这样的“中间人”而言,结构洞的存在能让ta间接接触到更多的人,因此,ta可以更早、更多地获取信息;当小粉和小蓝集团各自讨论一些事情的时候,Q有更大的可能参加进任意一方的讨论中;Q的网络规模大、能带来的好处多,本身也可以让它成为一个人脉大佬,成为其他人的社会网络中更具吸引力的个体。Q还能把原本互不联系的蓝色和粉色成员聚在一起,控制联系中的利益交换,同时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到底要释放哪些信息、释放多少信息给两方,都由ta决定。


博特的研究对象是公司经理,通过翔实多样的实证数据,他证明,社会资本来自于结构洞中的中介行为,而不是网络的封闭性。


二、成昆是谁



在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成昆是读者公认的最大反派,他的绰号叫“混元霹雳手”,这个人武功高强,工于心计,行动也心狠手辣。


成昆本人作恶的开端是明教前教主阳顶天的夺妻之仇。他在少年时代和自己的师妹相恋,却被有名有势的时任明教教主阳顶天横刀夺爱,师妹也是个老实人,跟阳教主美美地结婚了。后来,阳教主因为教务繁忙、沉迷练武功等原因冷落了娇妻,这就让隔壁老成有了机会和阳夫人再续前缘。 

 

这天阳教主又在只有自己和夫人知道的秘道修炼武功,发现夫人和成昆在这里私通,当场走火入魔而死,阳夫人见此情景殉义自杀,成昆痛失所爱,悲愤欲绝,发誓要覆灭明教。成昆要下一盘大棋,他的倒霉徒弟金毛狮王谢逊恰好是明教的护教法王,就成了他复仇的重要棋子。他把谢逊的家人们都杀害,然后躲了起来,因为他预判到这会激得谢逊到处乱杀人,这样就能给明教拉不少仇恨。


为了更好地实施报复,成昆还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混进了少林派,拜少林高僧空见为师,取法号“圆真”,学会了少林九阳功,暗中策动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不过被张无忌成功化解。光明顶一役失败后,他又计划控制少林、武当、峨嵋、丐帮,颠覆中原武林,但又一次被小张及其随从成功阻止。在与谢逊的最终决斗时,成昆被谢逊戳瞎双眼,废去全身功力,终生囚禁于少林寺。


三、成昆的社会关系


基于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我构建了成昆、圆真(成昆另一身份)的社会网络,其中共有节点86个,关系链132条。具体的操作方法:先把小说看了,再把书里面的所有人名都列出来,顺便记录好这些人所在的门派或者组织……当然没这么麻烦,看完小说对剧情心中有数就行,人名啥的网上早就有很多金庸迷整理好了。感谢知乎答主周钦整理了所有出场人物(在期末季找到这个网页的时候,我明白了什么叫雪中送炭)


接着,需要把每个人名都和门派/组织对应起来,做成字典(如张无忌-明教,张三丰-武当,玄冥二老-朝廷)。全部做好之后,就可以用这个人名字典来训练Python程序,让它也读几遍小说,计算两个人物在每个小说段落之内共同出现的次数,作为他们之间关系和关系强度的依据,共现次数越多,就认为他们关系越强。


成昆的社会网络 


打开著名的社会网络可视化软件Gephi,先这样再那样,我们就得到了上面这张成昆的社会网络关系图。图中每个圆点对应一个人物,圆点间的箭头代表人物间的关系,箭头的粗细代表关系的强度,箭头越粗,这俩人之间的关系就越强。圆点的颜色代表人物的具体门派,也都写在旁边的方块上。圆点的大小代表这个人物有多少关系人,关系人越多,圆点就越大。


成昆的主要社会关系(关系最密切的10人)

   关系人门派关系强度
张无忌明教320
谢逊明教306
赵敏朝廷/明教120
杨逍明教72
陈友谅

丐帮


67
阳顶天明教65
空见少林44
周颠明教42
空智少林42
空闻少林38


上面的表格是成昆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他们来自明教、少林、丐帮这三个门派,张无忌、阳顶天、谢逊等人是明教教主和一流高手,陈友谅是丐帮长老,空见、空闻、空智是少林高僧,都是能力突出的人物。


四、成为中间人:从成昆到圆真


4.1 门派间的结构洞:建立于恩仇的弱联系


前面提到,如果一些群体之间的联系较弱,他们关系网络的互不相通之处就会存在一些漏洞,也就是结构洞(Burt,2001)。中原武林门派林立的局面是典型的结构洞型网络:武当、少林、明教各自的据点武当山、少林寺、光明顶等地在地理意义上彼此隔绝,各家弟子修炼的武功绝不外传,社会关系层面也相当疏离:


都大锦道:“武当派?我们少林弟子,虽跟武当派没什么梁子,但是……但是,从来没什么来往……”(第三章)


都大锦的话印证了博特的观点:结构洞的存在不代表这个门派不知道其他门派,它只代表大家各玩各的,在没什么武林大事的情况下,不太会去关心其他门派的活动,不同门派的人实际是在不同的信息流中循环。


尽管如此,网络中有些个体拥有的关系能够跨越结构洞,门派之间的关系就非常突出地受到这些“中间人”的影响。各门派的高层或领导者之间的私交是一种典例,比如张无忌当了明教教主之后,武当派和明教的关系开始慢慢升温。一些地位较低的弟子之间的恩仇也会影响门派关系,比如今天明教徒甲杀了峨眉弟子乙,明天峨眉众弟子就可能会讨伐明教。



中间人可以能把原本互不联系的人聚在一起,控制联系中的利益交换,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这样的优势完全可以被用来人为制造恩仇或实施权谋。成为中间人是成昆的重要策略,他希望把自身对明教的仇视扩大为其他门派与明教的矛盾,于是亲自进入少林内部,拜少林高僧空见为师,取法号“圆真”,接触少林高层“见闻智性”四位高手,将这些人纳入圆真的关系网络,在少林获得了大量社会资本。他以“圆真”的寺内人身份挑拨少林渡字辈高僧与阳顶天结仇,且在寺中积极发展党羽,操纵少林派参与围剿明教。


4.2 门派内的结构洞:少林和明教的内部斗争


《倚天》第十九章的标题是“祸起萧墙破金汤”,此话不假,群体内部存在的结构洞会削弱群体自身的沟通和协调,一个内鬼就可能给整个组织带来崩溃的危机。少林派和明教能被成昆趁虚而入,跟他们门派内存在的漏洞脱不开干系,而这些漏洞主要产生于门派中各个派系之间的权力斗争,比如看似佛系的少林高层实际暗潮汹涌:


少林四大神僧之中,空见慈悲为怀,可惜逝世最早;空闻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空性浑浑噩噩,天真烂漫,不通世务;空智却气量褊隘,常觉张三丰在少林寺偷学了武功去,反而使武当派的名望骎骎然有凌驾于少林派之势,向来心中不忿。(第十章)


少林派高层中,空见已经被谢逊打死,方丈就需要从剩下的三个人里面重新挑选。空性不通世务,只剩下空闻和空智争夺掌门的位置,经过寺内决议,空闻最终成了方丈。然而,六大派围攻光明顶这么重要的战役,空闻却并未出面:


少林寺方丈空闻大师坐镇嵩山本院,这次围剿明教,少林弟子由空智率领。各派敬仰少林派在武林中的声望地位,便举他为进攻光明顶的发号施令之人。(第十九章)


空闻可能并不赞成围攻光明顶的决定,空智为了增加实力,采纳了圆真的计谋。圆真是空见的直系弟子,早就摸透了几个少林高僧的性格,知道空智觊觎空闻的权力地位,所以利用二者的嫌隙来煽动少林主动攻击明教。


六派围攻光明顶前,成昆差点就一个人团灭了明教几大高手。他选择了对方窝里斗的时机进行偷袭,如果这几位高层没有内讧,也不至于落入当时的危急局面:


圆真越说越得意:“明教之中,高手如云,你们若非自相残杀,四分五裂,何致有覆灭之祸?今日你们七人若不是正在自拼掌力,贫僧便悄悄上得光明顶来,又焉能一击成功?这叫做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哈哈,想不到当年威风赫赫的明教,阳顶天一死,便落得如此下场。”杨逍、彭莹玉、周颠等面临身死教灭的大祸,听了他这一番话,回想过去三十年来的往事,均觉后悔无已,心想:“这毒和尚的话倒也不错。”(第十九章)


这段光明顶偷袭的剧情也体现了成昆身上存在的被动中间人属性:由于跟教主夫人私通过,他知道明教光明顶密道的入口和结构,这构成了他偷袭行动的有利前提。


五、武林矛盾放大器:谢逊与陈友谅


与成昆本人有直接关系的人物仅有37个,除了以圆真的身份把自己的爪牙扩大至少林,他还有意培养了另外两个中间人:明教护法谢逊和丐帮的陈友谅。


谢逊的社会网络



陈友谅的社会网络


成昆利用谢陈两枚棋子让各大门派产生联系,引导他们在门派间制造误会或直接作恶。最初,他通过刺激谢逊滥杀无辜来扩大明教与武林各大门派的恩怨;光明顶遇挫,诈死逃脱后,又伪装为少林老僧,请出三位渡字辈高僧看守谢逊。同时,他唆使方丈空闻召开“屠狮英雄会”,意图使武林为屠龙刀和谢逊相互争斗。


后期,他选择另一个徒弟陈友谅(同时也是丐帮长老)作为控制丐帮的棋子。二人暗杀了丐帮帮主史火龙,找人冒充史,操纵丐帮与明教为敌,利用丐帮擒住了谢逊和峨嵋派掌门周芷若,并用周逼迫武当弟子(同时也是周的舔狗)宋青书向武当诸侠下毒。通过成为、制造中间人,成昆最终让矛盾的范围扩大至86个人物。


六、成昆为什么没得逞?


6.1 因为明教站起来了


网络封闭可以通过网络的封闭性让成员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消除团队内部的结构洞,改善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情况,又能通过网络中个体声誉、信任的建构来降低风险。成昆的阴谋之所以能取得进展,部分依赖于门派之内的派系分离,其失败的结局则根源于明教的更深层次的网络封闭。


经过光明顶一战,明教教众意识到教派分裂的危机性,集体意识被唤醒,拥立与团队重要成员七大高手等人关系紧密的张无忌为新教主:


张无忌耳听得杀声渐近,心中惶急加甚,寻思:“此刻救人重于一切,其余尽可缓商。”朗声道:“各位既然如此见爱,小子若再不允,反成明教的大罪人了。小子张无忌,暂摄明教教主职位,度过今日难关之后,务请各位另择贤能。”


众人齐声欢呼,虽大敌逼近,祸及燃眉,但人人喜悦之情,见于颜色。均想明教自前教主阳顶天暴毙,统率无人,一个威震江湖的大教竟闹得自相残杀、四分五裂。脱教远去者有之,置身事外者有之,自立门户者有之,为非作歹者亦有之,互相争斗者更有之,从此一蹶不振,危机百出。今日重立教主,中兴可期,如何不令人大为振奋?能行动的便即拜倒。殷天正、殷野王虽是尊亲,亦无例外。(第十六章)


从明教自立门户的天鹰教回归本教、张无忌根据前教主遗书整治教规等事件,都让明教徒的网络闭合和团结大大加强。明教能够高度整合,与前领导人的魅力、高层人物的归心、教徒对宗教符号圣火令的信仰息息相关,小张虽然武功高强,但没有特别突出的领导才能。


张无忌学武功:


6.2 因为您的联系人谢逊不在服务区内


成昆迫使谢逊成为实现自己复仇计划的棋子,但相比陈友谅的长期同谋,谢逊在不断脱离成昆的控制,他对结构洞间利益交换的影响也不如成昆所愿。


屠龙刀这件武林人人垂涎的传说级装备阻碍了成昆通过谢逊实现针对明教的目标。当它落入谢手中,武林的最主要矛盾不再是各种恩怨,而是找到谢和屠龙刀的所在。


成昆对谢逊的利用计划有太多赌的成分,谢的明教护法身份并没有让明教成为武林的直接讨伐对象:首先,明教彼时四分五裂,其次,他的主要仇人里面基本没有武林知名高手,这些路人根本没有能力帮成昆向明教复仇……


最后,尽管谢在成的刺激下背负了制造各种血海深仇的中间人属性,他也在地理意义上离开了成昆三十多年,早就嵌入了对自己有利的社会网络,比如与后来成为一流武林高手aka明教教主的张无忌亲如父子,通过小张与智谋过人的赵敏关系紧密,等等,为多年后反打成昆奠定了基础——这些不确定因素都是成昆难以预料的。


在少林寺决战中,成谢两人solo期间,他对谢逊的预判屡次发生失误。这意味着成昆并不了解人生经历给谢逊的性格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他因此失去了获胜的机会:


成昆更不做声,呼的一掌,便向谢逊头上劈去。谢逊头一偏,让过顶门要害,啪的一响,这一掌打在他肩头。谢逊“哼”的一声,并不还手,说道:“成昆,当年你传我这招‘长虹经天’之际,说道倘若击中敌身,便当运混元一气功伤敌,你为什么不运功啊?是不是年纪老了,无功可运了?”


原来成昆第一招只是虚招,没料到对方竟不闪不躲,一击而中。但他这一招全没使上劲力,是以谢逊并未受伤……成昆暗叫:“倒霉!我只道他对我仇深似海,一上来就会拼命,早知他肯让我三招,我先前何不痛下杀手,以致失却良机?”(第三十九章)


写到这里,前面的研究问题已经可以被回答了:成昆通过主动获取自己的中间人身份、制造并控制陈谢两人作为中间人,利用门派间建立于恩仇事件的弱联系、门派内部的派系斗争,积累了跨越结构洞的社会资本优势,得以为祸武林一时。但是,明教面临危机能够及时团结,谢逊也早就不再受控于他,让他最终没能得逞。


博特讨论的是企业家的例子,他指出,企业家网络中的利益谈判“有一种紧张气氛,但不是战斗人员的敌意——这仅仅代表着不确定性”。但成昆这类人的故事告诉我们,网络中的敌意是存在的,跨越结构洞的人可以暗中向不同组织的关系人展示差异化的身份,能够在个人印象管理上把握相当大的主动权,也完全可以借此促成仇恨和矛盾的散播。面对满腹阴谋诡计的成昆,明教依然扭转了对自身不利的局面,意味着增进组织内部的团结和沟通,能够很好地化解结构洞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金庸,2013,《倚天屠龙记(新修版)》,广州:广州出版社。

罗纳德·博特,2008,《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上海:格致出版社。

Burt, Ronald. 2001. “Structural Holes versus Network Closure as Social Capital.” Pp. 31-56in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edited by Lin Nan, Karen Kook and Ronald Burt.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不得行(ID:i_just_cant_),作者:小粒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