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杂志》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西方国家的安全,是否真的如白宫所认为的那样,建立在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基础之上?这种做法在道义上又是否行得通?《维也纳报》则指出,北京利用了911恐怖袭击带来的战略机遇,实现了“中国崛起”。


位于浙江金华的电动汽车厂商“零跑”的生产线

 德国《焦点杂志》以"美国的恐惧:中国对富裕的追求将创造一个新世界"为题,刊发评论指出,中国对富裕的追求,正在引发美国失去霸主地位的恐惧,这两种情绪交杂,将奠定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世界格局。

文章一开始就引述澳大利亚前总理近期的表态:"中国问题在于:这个巨大的国家具备了在经济上超越美国的潜力。在美国胜利论者眼中,仅这一点就已经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作者随后写道:"1980年,世界还不是如今的模样: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大约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谁是厨子、谁是帮工可谓一目了然。到了2020年,这个世界发展成了这副模样:中国已经达到了美国的70%水平,紧张程度也在上升。特朗普下台了,美国优先的政策却还在持续。"

作者认为,只有当中国经济的人均水平也赶上美国时,才意味着新世界的正式开端;这将意味着美国霸权的终结、中国世纪的开启。"这将牵涉到许多高度政治化、伦理化的问题,其中包括:中国的相对贫困,难道真的是21世纪西方安全架构的前提条件?白宫就是这样认为的。假如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为'是',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西方是否可以、是否能够持久地拒绝普通中国人享有西方民众应享有的生活水平?"



奥地利《维也纳报》以"911后的中国外交政策为题",刊登了政治学者Bernhard Seyringer撰写的客席评论。文章指出,二十年前的恐怖袭击,实际上给中国带来了战略机遇,让华盛顿晚了许多年才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

"当时,位于中南海的中共中央一直就下一步的举措争论不休。安全机关认为,美国为首的国际联军进军阿富汗,'反恐战争'不过是个幌子,其目的是扩大在中亚、南亚地区的支配权,从而在地理上完全包围中国。这是一个地缘政治上的终极恐惧,美国问题专家时殷弘就是这一论调的主要代表。当时,人们担心的内容包括:阿富汗出现一个对美友好的政权、美军驻扎在塔吉克斯坦斯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华盛顿在巴基斯坦扶持一个对中国不那么友好的政权。"

"但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层却决定,利用这个时机来改善和美国的关系。北京希望,假如再发生针对伊朗、苏丹的战争,中国应当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特别话语权。在这些国家,中国向能源领域投入了巨资。此外,时任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还希望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有所让步,并且在军事培训上展开紧密合作。"

"当时,中国分析人士也人士到,由于美国再次聚焦中东,因此避免在其他地区发生冲突就成为了华盛顿的最优先事项。中国人当时就认为,这是一个持续约20年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将能够在此期间为全面崛起做好准备。一直到2018年,历届中国领导层都将此作为战略要务。而华盛顿重新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则要等到2017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