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 在5G商用火热之时,通信巨头爱立信突然决定裁掉南京研发中心包括领导层在内的全部员工,总计约630人,等待他们的只有两条路:转成外包或离职。
2. 有员工表示,突然宣布且没有商量的余地,让人失落。选择转岗按照入职不同年限可获得3-6个月的补偿,选择离职仅获得N+1赔偿。
3. 爱立信2021财年Q2财报显示,公司整体净利润实现50%增长,中国区的营收同比下滑60%。
4. 业内人士分析,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性能走在了世界前列,未来爱立信在中国发展如何成未知数。
-------------------------------------------------
有望与华为在5G赛道上“一决雌雄”的爱立信,在5G商用火热之时,突然决定裁掉在中国的五大研发中心之一——南京研发中心。
知情人士告诉凤凰网科技,此次调整涉及该中心包括领导在内的全部员工,总计约630人。等待他们的只有两条路:转外包或离职。
据了解,被裁的南京研发中心主要从事2G、3G及部分4G工作。也有部分员工参与5G研发,大概在100人左右。
对于裁撤南京研发中心的原因,爱立信方面没有具体解释。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华为、中兴等本土通信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增长较快,而爱立信中国区业绩表现不佳,只能“割肉”,以此来压缩运营成本。
爱立信(NASDAQ: ERIC)日前发布的截至6月30日的2021财年Q2财报显示,虽然公司整体净利润实现50%增长,但中国区的营收却同比下滑60%。
不过,有接近爱立信的人士表示,爱立信南京研发中心的裁撤只是研发布局的调整,和中国区业绩下降没关系。未来研发方向会聚焦在5G、6G,甚至更先进技术上,在2G、3G、4G等业务上的投资会进行调整,但也并不是完全放弃。
员工只有两个选择:转外包或者离职
公司业务调整导致人员变动并不少见,一般来说,像爱立信这样的世界五百强外企员工都能获得丰厚的“补偿金”,但此次爱立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阔绰”。
多位该研发中心员工向凤凰网科技透露,此次裁撤涉及包括领导在内的全部员工,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转外包或者主动离职。如果选择主动离职,可以获得N+1赔偿。
(图:爱立信给出的主动离职补偿方案。)
而如果转岗到TietoEVRY(叠拓),根据入职年限可以获得三个等级的补偿:入职6年以下的员工补偿3个月工资;6-9年补偿4.5个月工资;9年以上的补偿6个月工资。
(图:爱立信给出的转岗方案。)
“9月1日,爱立信总部向南京研发中心发布了裁员邮件。在此之前,我们没有听到任何要‘裁员’的消息。”入职该研发中心十余年的杨鸣告诉凤凰网科技,公司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占比不在少数。
在“转岗”计划中,10月31日将是南京研发中心归属于爱立信最后一天,11月1日这些员工将转移到TietoEVRY。
(图:爱立信公司给出的转岗“计划表”。)
官方消息显示,爱立信南京研发中心成立于2001年,主要聚焦在2G、3G、4G相关标准和制式,也参与部分5G的研发。
有员工提出疑问,当前,大部分国家都将资金投入在5G建设,几乎没有2G、3G、4G网络建设的需求,减少“边缘”业务的投入无可厚非,但公司为什么不将这些研发人员转向5G研发?
“其实从2018年开始,爱立信南京研发中心约有百人与北京研发中心一起参与了5G相关研发工作,而这次裁员也包括了从事5G研发的同事。”该研发中心员工李义说。
“近两年业务量萎缩,部分同事工作量不饱满,公司裁员不是不能理解,但就这样突然宣布,且没有商量的余地,让我们很失落。”杨鸣表示。
5G全球份额直追华为,中国区业绩下滑
在5G规模建设之初,华为与中兴在部分国际市场的发展受阻,甚至爱立信总部所在的瑞典也在去年禁止华为等企业参与其5G网络建设。而爱立信抓住机会“接替”华为,在国际市场多分了一杯“羹”。
市场调研机构Dell’Oro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三星共同占据了约97%的5G通信设备市场份额。
其中,华为与爱立信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1.4%和28.9%。
虽然华为的市场份额仍然最大,但相比于2019年并没有显著提升,而爱立信却实现了大幅增长。
2019年,华为与爱立信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收入份额分别为28%和14%。
爱立信官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其已经在全球获得144个5G商用合同,目前在45个国家为94个已经正式运行的5G商用网络提供设备。
与爱立信的高调炫单对比,华为在2020年初宣布获得90个订单之后,就没有再更新5G订单信息。
但在中国5G市场,爱立信并不如意。
爱立信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净销售额为549.41亿瑞典克朗(约合63.44亿美元),同比下降1%;净利润为36.79亿瑞典克朗(约合4.25亿美元),同比增长50%。不过,爱立信中国区的业绩却出现大幅下滑。去年二季度爱立信中国区的营收为4.7亿美元,而今年同期则下滑至1.3亿美元,下滑幅度高达60%。
业绩大幅下滑,与爱立信近两年在国内运营商的集采份额不高有关。据业内权威媒体统计,中国运营商在2020年-2021年进行的四次集采中,华为总份额为58%,爱立信总份额仅为6%,约占华为的10%。
多位爱立信南京研发中心的员工表示,目前国内三家运营商的5G设备招标接近尾声,主要负责5G研发的爱立信北京研发中心员工数量较多,当前爱立信在国内5G市场份额并不高,工作量也没有多大,负担不起这么多的人力成本。
(图:2021年9月1日,2021世界5G大会展览现场,华为展区展示多项应用场景。)
坚守中国市场,爱立信前途未知?
爱立信在中国做生意已经长达120年。
爱立信成立于1876年,总部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其成立16年之后就将电话机卖到了中国,之后无论是程控交换机还是网络设备,都紧紧扎根在中国市场。
2008年,中国成为爱立信最大市场,占据其全球销售额的7%。爱立信也不断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五个城市设立研发中心。
此番裁撤之前,爱立信中国区的研发人员有5500人,占公司全球研发人员总数比例超20%。
中国5G市场对爱立信来说非常重要。目前,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截至今年8月31日,中国累计建成99.3万个5G基站,在全球总基站中的占比超过70%。
面对在中国区业绩下滑的情况,爱立信会如何应对?
在不久前发布今年二季度财报之后,爱立信CEO鲍毅康(Brje Ekholm)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强调,将加倍努力,重新夺回在中国失去的市场份额,并想要在已进入120年的这一市场证明,公司可以为中国创造价值。
在爱立信发给南京研发中心员工的内部信中也提到,公司正在加大5G、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同时减少其在2G、3G和4G领域投资,以提升效率。
有声音认为,爱立信裁减掉主要研发2G、3G和4G的部门,可以减轻成本压力,更加聚焦5G业务,在这个赛道上加快追赶华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华为、中兴这样的中国通信企业技术已经走向成熟,在技术创新、产品性能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未来,爱立信在中国如何发展,还是未知数。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杨鸣、李义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