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查10余户村民家,
没有一户水龙头能正常使用
在新光村,每户门院前都有政府安装的一个或多个水龙头。记者跟随督查组随机抽查10余户村民家,没有一户水龙头能正常使用,拧开后均未有水流出。
村民们反映,最近一次大规模安装自来水设施,是两年前村里完成危房改造的时候;大伙儿满心欢喜搬进新居,却发现饮水工程成“摆设”。
在村民来毛定家,一根被板材包裹的竹竿斜搭在屋檐下,悬着割开的塑料瓶,瓶口接着软管,连接处有泥土淤堵痕迹,软管另一端直通后院旱厕旁的水窖。
村民家自制的接雨设施。新华社记者 孙少雄 摄
村民们表示,在新光村,仍有大量村民饮用无过滤、无净化的雨水,有些窖口结满蛛网,有些窖底浑浊发黄,“没想过干净不干净,有喝的就不错了。”
村民自家储存雨水的水窖。新华社记者 孙少雄 摄
一些有条件的村民会花钱雇拖拉机,去国道旁的货车补给站拉水。有村民透露,拉水已在村里形成产业,用水紧张的时候,一拖拉机水能卖100多元。
“领导来了水才来”
对于水龙头没水的情况,当地乡镇干部、村干部解释称,喀斯特地貌存不住水,新光村没有明显地表水源,比周边更干旱。这两年政府安装自来水设施,从山里引来泉水。泉水有限,要分时段供应,各村民小组隔几天就能轮到,水存起来够一家人用一周。
和干部们碰头后,督查组禁止其跟随,继续在村里走访。接下来抽查到的村民家,水龙头均有出水。
随着督查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村民围上前反映:“平时一滴水没有,领导来了水才来。”
督查组随后摸排发现:点名要去某村民家,从事多年村务的村干部却提供了错误地址;有人临时手拿钳子忙着挨家放水;许多龙头喷出的水压很高,伴有泥沙,能看出久未使用;一些村民家的水表过了一两年,表上数字却几乎没有变化。
当地村民家用了两年的水表几乎未走字。新华社记者 孙少雄 摄
要求担当作为摸查整改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以及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对于在贵州省督查过程中发现的农村自来水设施“建而不用”的问题,督查组认为,此类问题并非新光村一处,要增强政治意识,夯实工作作风,主动自觉地把村民安全饮水责任担当起来,对已完成自来水工程的地方逐户排查,严肃认真摸查整改,切勿再伤民心。
督查组建议,相关部门要压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地方主体责任,并落实到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确保每一处农村供水工程都有人管;各地要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进度,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并探索后期维护长效机制;水利部门要和卫生健康部门共同研究提升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全力配合统计等部门普查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持。
此外,要畅通举报渠道,建立问题办理和回访机制,对村民关切的问题给出合理解释,让村民吃上“明白水”“放心水”。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彦霖 题图来源:新华社记者 孙少雄 摄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