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曹林

  拿什么拯救被“梗”住的文字“失语者”?

  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除了“yyds”找不到其他赞美的词,万物皆可“绝绝子”,“文字失语”成为一个越来越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在豆瓣小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里,14万余名受“文字失语”困扰的网友集结一堂。

  这种表达能力的退化,也是我曾经提到的“重视频轻文字”带来的恶果,这种互动联盟是好事,体现了对文字失语的反思自觉。



  说文字失语,好像挺不可思议的,哪里像失语呢?他们中的很多人,似乎都是话痨,在群里、朋友圈里、论坛上常常很活跃,抛梗、接梗如行云流水,表情包比谁都多,段子一个接一个,张口就是流行语,喋喋不休,没失语啊?

  其实,这正是失语的病症之一,离开这些社交平台装置和网络流行语,便不会说话了。借助表情包、梗、流行语、省略语的表达,不是你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你,未经你的思考和语言生成,梗借助你的指尖和嘴把自己说了出来,你不过是那些梗的通道。

  久而久之,你的文字表达能力便被梗塞住了,成为“语梗”患者,也就是文字失语,失去自如地用文字表达想法的能力。

“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中,很多组员都想找到一种不那么千篇一律的表达方式。  来源:澎湃新闻

  网络空间和社交空间中,有些人好像特别能“说”,处于表达的活跃状态,但那种表达并非自我的语言创造与生成,而是网络和流行的语言生成。

  社会学家伯格曼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装置范式理论”,在电子媒介时代,我们的表达和交流越来越依赖那种电子媒介的装置,这些装置已经深深嵌入人们的日常表达,设计得越来越人性化和友好性,便捷易上手,甚至成为肢体的一部分,让人觉察不到它们的存在。

  应用界面、短视频、表情包、流行语、梗、段子,很多人看上去所谓的“能说”,不过是依赖这些“装置”而已,就像一个脱口秀选手依赖着提词器,离开电子媒介装置自动生成的一套语言,进入需要自我生成语言的现实生活或创作场景,便严重失语了:那什么,是吧,你懂的。

有人用当前热门的网络“热梗”编了一段话,有网友说: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特别费解……

  这便是“重视频轻文字”的电子媒介装置依赖带来的问题,停思,无思,文字断片。必须有意识地跳出那种装置依赖,训练自身在思维中主动去生成语言和文字的能力,才能治好文字失语症。

  语言不只是工具,文字也不只是说出、写出来的话,它是一种受思维支配、有活性的、需要保持训练才能自如表达的东西。哲学家梅洛-庞蒂说得好,说话人并非在用言语表达某种既成的思想,而是在实现它。表达是具有创造性的,从“所想”到“说出”是极为艰难的工作。也就是说,言语和文字表达并不是现成的,它是一个生产和创造的过程。

  依赖梗、表情包、流行语的人之所以“失语”,是因为在“被梗说”“被表情包说”“被流行语说”中,失去了思考过程和文字的自我生成能力。把梗当成现成的外套,渐渐就失去了用自己的语言给“想法”穿上衣裳的文字力。



  怎么戒除电子媒介装置,恢复文字自我生成能力?我有三个建议。

  其一,多读纸质书少看视频,创造默读和静观的主动思考空间。说到底,再精彩、再有知识含量的短视频,都是代替不了纸质经典阅读的。视频不是用来学习和思考,而是娱乐和消遣的,那种诉诸直观、形象、快感、趣味的画面,只会激发感官刺激和欲望消费。

  当你看短视频时,多会处于一种节奏感染或放空状态,很少会跟着思考,更不会有“把它说出来写出来”的同步思维。而读书不一样,如一直倡导阅读的文学教授周宪所言:阅读与思考密不可分,文字的理解就是努力通过抽象的能指来理解其后的所指,把握文字的复杂意义,眼睛在页面黑色字体间有序地扫视,不断地在头脑中转换成特定的意义。读书是从容、双向和可以反复的,默读的孤独性和理性思考,有助于建构“理性自主的自我”,让思维在默读和静观中保持文字生成的活性。

原来,脱口秀节目里妙语连珠的易立竞,对面有个提词器。

  我们赖以表达的文字思维,不能被那些娱乐你感官的短视频给废了。文字的表达需要文字阅读的激发,所以纸质书的阅读,无须依赖其他装置,有一种自动的文字生成性,促进我们用文字思考并将文字输出。

  读书,要读整本书,读原著原作,拿着纸质书去读,千万不要迷信“让别人替你读书”。一个失语者的反思很有道理,他说:“公众号、微博、B站、知乎……有很多地方可以获取知识。一本很厚的书,总有人用一篇推文、一则视频讲完。看这些东西,好像也能获得知识,但就是很不对劲。可能是因为这些东西都很零碎,所以很难帮人建立一个思想谱系,也很难被用于‘再输出’。”

  是的,那些碎片化的东西都是别人“输出”的东西,营养很低了,很难有维持你“再输出”的营养。读原著,接触完整的原典思想和智慧,才有“再输出”的知识冲动,促进文字思想。



  生活在这样一个新词语大量流行的时代,很多人已渐渐不再努力用差异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而是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网络用语表达思想情感。

  其二,多创造机会自己去秀,少看脱口秀。脱口秀很少是临场脱口、语言天赋的体现,多是写好的文案然后照着提词器念,营造剧场笑果。看脱口秀只是娱乐,并不能提高你的文字表达和交流欲望,相反,哄堂大笑中甚至会压抑你的表达。

  那种文案的精彩营造出的现场感染力和语言天赋假象,让人更不敢开口说话,我的语言多无趣啊。让你停留于“别人说得好好啊”的傻乐中,跟着重复那些所谓的爆梗、包袱,“脱口秀”语言也是别人的语言,免除自己去说去写的劳苦,再次压抑了自我文字的主动生成。

  少看在网络语言中内卷的脱口秀,实在觉得语言干瘪贫乏的话,多看文学经典积累对美好事物的丰富表达力。柯勒律治在他的《传记文学》中谈到,一群旅行者凝视一股急流,突然喊出“多美”,作为对令人极为感叹的景观的特征的一种含糊表达,他是很鄙视的,觉得退化的词汇“多美”使多姿多色的整个景象失色。伟大的文学作品的一个功能就是,描绘隐于语词之后的生动的情感。

  王尔德也说过,人们看见雾不是因为有了雾,而是因为诗人和画家教他们懂得了这种景色的神秘可爱性。语言干瘪,张口就那么几个词,牛啊,yyds,说明缺少文学的丰富阅读,无力用文学家教我们的语言表达出大千世界那无穷无尽、一波才动万波随的灵动可爱。

图自王左中右微博(这一篇其实就是对赵元任《漪姨》的仿写)。

  其三,戒除对网语、省略、表情包、奶化语言的依赖,多用完整的文字表达,有意识地用“生活语言”替代那些脱口而出的“魔性语言”。

  不要把碎片化的朋友圈状态、微博当成表达,养成把想法写成长文字的习惯。不要让网络社交替代现实社交,在网上,那些省略语在小圈子里能创造出亲近感和交流效率,这种“亲近性、排他性”容易形成一种温暖的幻觉,到了面对面的现实生活中,就说不出话来了。

  不妨试试,坚持一个月,文字能力必能复健。



新京报:当使用“绝绝子”“YYDS”时,你的大脑已经放弃了思考


以前写文章出现提笔忘字,现在沦落到开口“梗”住了。

▲某社交平台上,大量内容中使用“绝绝子”等网络热词。图/某社交平台截图

“今天和集美去买奶茶啦,救命我真的哭死,呜呜这家店的奶茶真是歪歪滴艾斯,冰淇淋也是绝绝子鸭,我暴风吸入,好吃到跺jiojio……不管啦,今天也是在逃公主的一天呢,好想谈一场双向奔赴的恋爱呢呜呜呜。”

这段文字字数不长,但却充满了互联网“黑话”,还夹杂了不少emoji:集美、歪歪滴艾斯、绝绝子鸭、暴风吸入、跺jiojio、在逃公主、双向奔赴……



▲某社交平台上组合各种网络热词编造而成段子。图/某社交平台截图

对于不常关注网络用语的网友来说,更难体会到“互联网冲浪”的快乐,每一次阅读简直是在玩解密游戏。难怪有网友评论,每次看到字母都觉得心好累,连蒙带猜。

不得不承认的是,每年都会有这么几句流行语在互联网表达空间里活跃。如曾经被列为年度词汇的:我太南/难了、蓝瘦香菇、洪荒之力、扎心了,老铁......而今年的“互联网黑话”格外多,甚至不少是难以揣测的字母缩写。

如果说前几年的网络用语还能“望文生义”,这几年的谐音梗和字母缩写,不搜索一下着实看不懂了,这也提高了网络表达的门槛:回复别人之前还需要先“解码”,为了和别人快速打成一片还需要先“编码”。




当使用“绝绝子”“YYDS”时,

大脑已经放弃了思考




虽然“解码”“编码”如此复杂,但不得不承认,这段时间,我们的感官表达似乎都被这几个简单粗暴的网络流行语“统治”了。

东西好吃可以用“绝绝子”“YYDS”;景色好看也可以用“绝绝子”“YYDS”;形容一个奥运冠军之厉害也用“绝绝子”“YYDS”……

在使用这些词语时,就放弃了更多细节表达。

古人描绘落霞的颜色变化时,谢眺在《晚登三山还望京巳》写道: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既有美景,又有美感。



▲古诗词中的唯美意境。图/IC photo

现代作家路遥在书里这样描述景色,“快要满圆的月亮从东拉河对面的山背后静悄悄地露出脸来,把清淡的光辉洒在山川大地上。万物顿时又重新显出了面目,但都象盖了一层轻纱似的朦朦胧胧。”

当然,这些细节描写放在美食上也同样适用。汪曾祺也在其文章中描绘甜品的高端境界,“单是甜润适口不够,要口感纷繁华丽,吃的就是个变幻莫测。”

这些充满细节的“好吃”和“好看”,表达丰富,通过更多细节的描写来表达最真实的体验,也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这是最为打动人心之处。

而现在大多数人即使看到这样的景色,吃到这样的美食,脑海中大概率也只剩下,“甜品好吃”“味道绝绝子”“甜品YYDS”“今晚景色好美”这些单薄的形容。

这些“短平快”的形容词,表达是方便,但也阻碍了语言的丰富表达形式,模糊了一切事物的特点,把所有感官的体验搅和在一起表达,简直是“生动形象”的天然的反义词。一旦形成习惯,复杂的表达对于个人来说就会变得有难度。语言的敏锐性早就在这些模糊表达中丧失了。

至于一些谐音梗,如“拌匀(搬运)”,“蚌埠住了(绷不住了)”,除了社交时看起来时髦一点,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大用”,只会增加彼此的交流难度。

这类“短平快”的网络流行语如同文字界的短视频,占据我们的表达空间太久,便影响我们的思维更影响表达本身,以至于不少人面临这样的“尴尬”,写文章时提笔忘字,开口说话时刚张嘴就“梗”住了。

表达要多一些细节,

少一些“简单粗暴”

当然举这些例子,不是为了让网友个个都如同古代大家或者是当代作家那样,提笔惊人,但至少在生活表达、网络表达中能够意识到网络流行词的使用会使我们的思维懒惰,影响我们具象思维的能力,提醒我们尽量在表达中多注意一些细节,少一些“简单粗暴”。

需要意识到的是,时下的流行语表达这些可能并非主要是网友的问题,网友难以觉察互联网思维的影响。



▲某社交平台上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小组成员们发帖探讨文字的不同表达方式。图/某社交平台截图

在如今大多数人习惯互联网碎片化阅读的当下,受互联网表达特点的影响,互联网表达的文字也会有变化,比如想要一眼就抓住读者,就需要有“剑走偏锋”的表达。

久而久之,我们可能会逐渐丧失逻辑表达能力,也会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绝绝子”“YYDS”的频繁被使用就是一个体现。网友需要警惕这样的语言表达。当然,也不能苛责使用这些流行语的人。毕竟从语言学上来看,任何表达都存在“强度滑落”或者是“词语退化”的问题,这本身是一个语言发展的过程。

比如,最开始夸一个人,可以说“棒”,后来出现了“真棒”,再然后出现了“强”,之后“太强了”,再然后就有人用“绝了”。一个“绝”字不够,就用“绝绝”表现,至于“子”字,只是出现“绝绝”的时候恰好出现了“xx子”,于是就有了“绝绝子”。而“YYDS”是由“永远滴神”拼音缩写演化而来,是在“拼音缩写”流行趋势下发展而来。

语言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自然动态过程,网友需要做的是意识到语言的这种发展会让使用者的思维变得懒惰,要学会自觉去抵制这种被影响的过程。书读得多了,自然会意识到网络用语的力度永远都比不过“五体投地”,自然会抵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被同化”。

当然,人是社会的动物,所以要接受语言发展客观规律形成的结果,能够意识到用“五体投地”和网络上的“绝绝子”“YYDS”并无冲突。能够同时容纳这种互相冲突的观念,选择在合适的场合表达,才是我们在互联网语境下应该有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