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母亲称为“世界上没有比我妈再好的女人”,却用哑铃杠亲手弑母;他自称“想要和母亲一同自杀”,却在弑母后缜密处理尸体,继续骗钱逃亡……今年8月26日上午,备受关注的“吴谢宇弑母案”在福州中院宣判,吴谢宇一审被判处死刑。

9月3日,记者从此案的公诉机关获悉,吴谢宇目前已经上诉,案件正等待进一步处理中。



在一审的庭审现场,吴谢宇第一次直面公众,亲口供述了弑母动机和逃亡经过。但其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巨大反差,也呈现出两个完全不同的“吴谢宇”。对此,有犯罪心理学家对记者分析称,目前很难对这种反差进行准确判断,由于求生欲使然,吴谢宇“对动机的描述有可能不是全部事实”。

而在吴谢宇案背后,近年来,连年发生的“弑母案”也应当引起关注。



庭审认罪认罚但渴望活着 检察院称吴谢宇案“有上诉”

2015年7月10日,21岁的吴谢宇在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桂山路某中学教职工宿舍的家中,将48岁的母亲谢天琴杀害。

在旁人眼中,这是个一直优秀的男孩,优等生、全校第一名、北大学子……是他身上一直以来的光环。然而,光环却在一瞬间黯淡,优等生成了弑母者。

对于弑母的原因,此前外界有诸多分析猜测。不过,在庭审中,吴谢宇却称,自己杀害母亲是为了“帮助母亲解脱痛苦”。在被辩护律师问及对母亲的印象时,他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我妈更好的女人,也没有比我妈更好的妻子,没有比我妈更好的妈妈。”

这与其残忍的作案手段、缜密的现场处理和骗钱逃亡等行为形成了巨大反差。

记者注意到,在庭审现场,吴谢宇表示认罪认罚,但是恳请法庭能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他说他正在写自述材料。希望这份材料能给世人以警示作用。

事后,有媒体报道称,吴谢宇的姑父和舅舅签署了谅解书,也有媒体引述辩护律师的说法称吴谢宇将上诉。

针对谅解书一事,吴谢宇的姑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没有在庭审现场,那是他(吴谢宇)舅舅的事。”

针对上诉一事,9月3日,记者联系到该案公诉机关福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回应称,吴谢宇案“目前有上诉,还在处理中”,而且这起案件社会关注度高,因此具体细节尚不便透露。

庭审供述动机与行为反差巨大 专家:有可能不是他的真实想法


吴谢宇的当庭供述与他的行为之间为何存在巨大反差,两个“不同的吴谢宇”又说明了什么?

对此,公安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专家、河南警察学院心理学副教授王纳新对记者表示,由于目前能够掌握的具体资料不够丰富,还无法对吴谢宇进行详细的心理画像,或者说犯罪心理剖析。但对公布的庭审现场来看,吴谢宇很多言语供述都在围绕“求生欲”开展,因此在作案动机部分还不能全面客观的进行判断。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无论是作案手段还是作案后的行为,都没有看出吴谢宇所谓对母亲的‘爱’。”王纳新说,庭审现场披露,吴谢宇在杀人时使用哑铃杠击打母亲的头面部,而且是连续多次击打。在法医损伤学上讲,这种过分的敲击砸击叫做过度攻击伤,“更像是一种愤怒的发泄”。

“本案是以哑铃为作案工具,在能够造成单次即致命的情况下,吴谢宇依然采用过度的攻击行为,压抑情绪的发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这个案件值得继续关注的细节。”王纳新说。

此外,吴谢宇在杀害母亲后,又在尸体上包裹了床单、塑料膜等75层覆盖物及活性炭包、冰箱除味剂,在现场安装摄像头和报警器。对此,王纳新表示,这属于犯罪心理学中的“积极防卫”,是一种反侦查行为,说明吴谢宇并不想杀人的事实早被人发现。“包括后来伪装成母亲打辞职报告、给亲人发短信,也是为了不被发现。这一系列有预谋、有逻辑的反侦查行为,不符合其所称一心求死的行为表现。”

他由此推断,吴谢宇在庭审中对母亲看法的一些描述很可能并不完全真实,而是“求生欲使然”:“在庭审回答中,他把母亲形容的非常完美。可如果关系真的非常好,怎么会下这样的重手?”

“我们能够推断出的是,相对于和父亲之间的真挚感情,吴谢宇与母亲之间的相处应该是有很大问题的。”王纳新说。

难以进行的心理画像:吴谢宇可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可能就是一个坏人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罪犯心理研究方向学者师玮玮对记者表示,“两个吴谢宇”所体现出的巨大反差,恰恰是信息严重不足所导致的。“如果基于弑母的现实行为倒推,能够得出结论是,吴谢宇就是具有反社会性的坏人。可如果从个案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不排除吴谢宇对其母亲的情感中包含不成熟的、类似人类婴幼儿期的‘爱’,而在当前看来就是一种病态、畸形的爱。”

师玮玮分析称,同事、亲友眼中的吴谢宇其实更像是一座“完美人形雕塑”,也就是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理论中的“假自体”。“外人眼中的优秀的、学习成绩好的、顺从的形象,其实都是外在的。真正的吴谢宇其实隐藏在‘假自体’的背后,其人性可能还不成熟。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亲友、同学眼中那个偏向完美的他,都不是真实的吴谢宇。”

一位要求匿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表示,对吴谢宇进行犯罪心理剖析其实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吴谢宇的父母如今都已经不在,无法从父母口中了解吴谢宇的早期成长过程线索。唯一能进行直观解读的,只有依靠本人自述或者面对面交流。

“可谁又能保证,吴谢宇所说的一定是真实的自己?”

弑母案背后:六年已发生8起 未成年人作案占6起


事实上,吴谢宇弑母的案件并非孤例。记者仅就公开报道梳理发现,包括吴谢宇案在内,从2016年至今已有8起焦点性的弑母案件见诸报端。

2020年5月23日,山东一名离异后带着女儿生活的女律师,被自己15岁的女儿勒死在家中。事后,张的女儿反锁了家门,一个人和行李箱中母亲的遗体一起待了两天一夜,直到东窗事发。

2020年2月,四川省眉山13岁男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趁熟睡用菜刀将其杀害,随后淡定打电话报警自首。其母亲刚36岁,是单亲妈妈,独自将孩子抚养长大。

2019年3月,江苏建湖县年仅13岁的邵某因不服母亲管教,在与母亲杨某发生激烈冲突后,用菜刀将母亲活活砍死。据媒体报道,孩子的父亲长期在外打工,较少回家,而母亲也有些强势。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13岁少年罗某因为家庭纠纷先后将父母锤伤后逃逸现场,父母因伤势过重死亡。

2018年,湖南沅江市12岁少年吴某因为不满母亲管教太严、被母亲打后心生怨恨,将34岁母亲杀死在家中卧室。据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杀死的是我妈妈”

2018年,山东济南一24岁大学生持刀捅死了自己的陪读母亲。据媒体报道,其母在小区里租了房子陪读,平时和其他员工的交流比较少,不大说话。

2017年,四川达州大竹县文星镇一名13岁初中生袁某因为怨恨母亲对其管教过于严格,持刀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杀害。据悉,袁某平日由爷爷奶奶带大,平日还是学校里的“优秀班干部”。其父母平时对其管教很严,没少挨打……

谁制造了弑母案?缺失的沟通、不正常的家庭环境或是主因

弑母案的连年发生,应当引起警醒。记者注意到,在上述8起案件中,涉及单亲家庭(父亲去世或离异)的有3起;未成年人作案有6起,且均为12、13岁的未成年人。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医院副院长李丽认为,这些“弑母案”暴露出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家庭教育中过于溺爱或者过于严厉,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缺乏正确的“打开方式”,造成矛盾的长期积压;另一方面,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发生肢体冲突,父母本身焦虑暴躁、偏激,离异之后忽视对孩子心里的感受等,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产生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课,而很多高压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在外人面前展现优秀的一面,个性特征上追求完美、极度认真,至于内心的负性情绪都转换为焦虑、抑郁等‘内攻击’,也就是自我折磨。如果长期得不到家庭教育的疏导,‘内攻击’很有可能在某一个点被引爆,转换为‘外攻击’。”李丽表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青春期,一定要及时沟通、及时疏导,发现上面这些苗头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给孩子的性格和成长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专家批“工具人”式教育:“收放自如,才是最好的爱”

王纳新表示,从上述“弑母案”来看,目前还无法形成统计学上的概念,应仅属于个案。但包括吴谢宇案件在内,给社会最大的启示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培养“完整的人”当成教育目标,而并非单纯把孩子变成“工具人”。

“在吴谢宇的供述中,有这样一句话很令人深思:‘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能把考试考好,是我对我爸我妈的唯一意义。因为我觉得我自己除了会考试之外的,什么都不会’。这很值得家长们思考。”

除此之外,很多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包裹性的,“管天管地管一切”,让孩子无所适从。“我们常说,父母要学会爱孩子。会管,也要会放,收放自如,才是最好的爱。”

“对父母而言,允许孩子是一个情感完整、有情绪有焦虑有烦恼的正常人,才能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的正常人。”师玮玮表示,相较于望子成龙的焦虑,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比什么都强。这也应该是分析个体之外,对社会最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