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笺语,编辑:二叔公,原文标题:《最不像西北的“牡丹之乡”,在甘肃》,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说起甘肃,大多数人能想到的,都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画面。敦煌色彩绚烂的飞天壁画,似乎成了这片灰土黄沙中仅有的亮色。


以至于说起黄河,脑海里会主动跳出泥沙俱下的画面;说起黄土高原,则会自动触发寸草不生的荒凉;说起牡丹,这人间富贵之花,就只应当生在“东望齐鲁皖,西眺三秦梁”的中原地区一样。


而临洮的出现,却将上述刻板印象统统打破。


这座距离省会兰州不过百公里的小城,以“陇上花都”的姿态,让世人看到了甘肃“很不甘肃”的一面:原来黄河上游也可以水清山秀、春潮滚滚;黄土高原西隅也可以沃野千里,开出人间富贵之花。


每年五月,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的芳菲已尽,临洮的牡丹才徐徐开绽。三百多万株紫斑牡丹绵延千亩,满城披红挂绿,群芳争艳,如同展开了一幅姹紫嫣红的塞上江南图景。


△临洮牡丹花园。<br>
△临洮牡丹花园。


没想到在西北荒原之上,居然藏了一座不输江南的牡丹之乡。就连见多识广的老艺术家都忍不住诚心发问:


独自美丽的临洮,你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1. 洮水之畔,陇上花开


临洮虽然不出圈,但给临洮打call的人可不少。


早在清朝,出生于此地的诗人吴镇,就一口气写下了十首以“我忆临洮好”开头的短诗,赞美故乡的山水风物。


在这位古早粉丝眼里,临洮的魅力四时不同。春天是牡丹花开,鹦鹉成群;夏天有南山化雪,凉风习习;到了秋冬,画面直接跳转到了“牛羊皆可酪,蝇蚋不劳嗔”“冰鳞穿鰋鲤,野味买麇麚”的丰收场景。


美景美食两相宜的临洮,也因此坐实了“兰州后花园”的身份。


翻开甘肃省的地图,其实不难发现上天对临洮的偏爱。北国的雄浑气派和江南的温婉灵秀在平衡调和后,早已完美地融进这座城市的基因里。


临洮,因临近洮河而得名。作为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洮河的水流量仅次于渭河,在流经临洮时,还未携带自黄土高原裹挟而下的泥沙,因此清澈可见底。


△水清如碧的洮河。<br>
△水清如碧的洮河。


每到冬天,洮河过境之处溅起的朵朵浪花,会结成晶莹的冰珠滚入河中,如沸水中涌动的一颗颗白玉丸子,这种堪称奇异的流珠现象,便是临洮的八景之一。


而被临洮人喻为母亲河的洮河,带来了奇观,也带来了生命。凡有水过境,山川坪地之上逐渐长出了阡陌纵横的古朴村落,以及翠绿掩城的幽然峡谷。


△洮河两岸的村庄。‍‍‍<br>
△洮河两岸的村庄。‍‍‍


‍正所谓“山环水抱必有气”,一水贯城又四面环山的临洮,显然有自诩风水宝地的资本。


位居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陇西,临洮北靠“陇中屋脊”马啣山,南拥常年覆雪的南屏山,西临小洼山,东望岳麓山,可算是掉进了林海峰峦的包围圈里。


也正是这“涣涣西川水,悠悠北岭云”的山水加持,以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天赐气候,才让临洮结下了和牡丹的不解之缘。


早在唐代,这座城便有了种植牡丹的历史,就连吟咏出“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让后世能以“国色天香”来形容牡丹的唐代诗人李正封,也来自临洮。


然而,临洮盛产的紫斑牡丹,却和洛阳等地的中原牡丹有截然不同的美态。


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牡丹花,生长于高原之上的紫斑牡丹,抗旱又抗寒,植株高大寿命长,连香气都要较一般牡丹浓郁。紫斑牡丹花形多变,颜色绚丽,因每片花瓣上都有紫红色的斑块得名。


连元好问也不惜溢美之词,以“映日定应珠有泪,凌波长恐袜生尘”化用泣泪的鲛人和自带仙气的洛神来比拟紫斑牡丹花瓣含露,随风轻摆的姿态,赞其绝色,丝毫不输牡丹界的顶流“姚黄魏紫”。


黄土高原自带充足的日照,以及河谷地带肥沃的土质,也让临洮成了其他花卉的乐园。在“佛头青”“洮阳红”等一大批名品牡丹花之外,这里还长出了走向全国甚至世界的兰花、芍药、百合和大丽花。


名列首批“中国花木之乡”的临洮,作为西北首屈一指的种花匠,可一点都不简单。


2. 塞上江南,千年历史


牡丹点缀了陇上花都的今天,也记录着这座西北古邑的历史。


2400年前,秦昭王设立陇西郡,当时的临洮就已经以“狄道”之名载入史册。在此先后出土过印有紫斑牡丹纹饰的唐代陶罐、宋代墓壁、金代彩砖等文物;其中最硬核的出品,当属几块描绘有牡丹图案的彩陶片。


1923年,发掘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来自瑞典的考古学家安特生来到甘肃,在临洮马家窑发现了数量惊人的彩陶器具。这批造型多变、纹饰绚丽的彩陶,正是由距今已有四五千年之久的黄河先民创作而来。不仅印有反映当时生活的种种场景,还第一次出现了牡丹的图样。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发现,也让临洮落得了“彩陶之乡”的美誉。


△马家窑彩陶罐。<br>
△马家窑彩陶罐。


沿着洮河一路前行,同样由黄河水哺育而来、与古羌族人息息相关的辛店和寺洼两大文化遗址,也相继展现在世人面前。


当这三大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抖落卷轴,临洮这座千年古城就有了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


早在秦始皇大兴土木修建长城之前的半个世纪,战国时期的秦昭王就已经在洮河东岸的杀王坡上筑起高墙。一条御外敌、求平安的巨形石龙,就是以此为起点,绵延甘肃境内八百多公里,越华池,入宁夏,东至鸭绿江。也无怪乎明朝才子解缙有诗云“长城只自临洮起,此去临洮又数程”。


‍身为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兵家必争的山水宝地,临洮其实一直都稳坐见证历史的头等舱。


三国时期,姜维九伐中原,最远的一战甚至打到了古狄道,如今城东的岳麓山上还留下了登高可纵览全境的点将之台;唐朝节度使哥舒翰在此击退吐蕃,收复黄河失地,至今临洮古城内那座青砖砌成的纪功碑,就是“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一峥嵘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临洮和唐朝的渊源不止于牡丹,这里曾一度是汉人和吐蕃交战最为激烈的战场。千年前这里曾爆发了血洗黄土的长城之战,虽然唐军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但双方均死伤惨重,以至于王昌龄在战后十年路径临洮城外,都不住发出“白骨乱蓬蒿”的悲叹。


这里不仅葬身了唐朝李氏的将士,也矗立着陇西李氏的祠堂。唐太宗在其所修著的《氏族志》中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而陇西李氏一脉,均奉老子李耳为始祖。


相传老子为避战乱,骑着青牛,携宋、宝二子一路西行,最终在临洮寻得了他理想中的避世归隐之地。而他最终是在岳麓山上一处名为“凤台”的地方完成了飞升,如今山上的参天古树和残破的木匾碑文,或许就是这段神仙往事的最佳见证。


△老子飞升的凤台。/bilibili@拜托了小唐<br>
△老子飞升的凤台。/bilibili@拜托了小唐


临洮有大家,也有美人。据《三国志平话》等古籍所载,这里也曾是貂蝉出生的地方。貂崖沟内大如磨盘的巨石,曾是貂蝉梳妆的宝镜;而沟前一湾碧水的貂蝉湖,就是其沐浴焚香,时不时来个美容SPA,以焕容貌、以解疲乏的天然澡堂。


不管是史实,还是奇谈,都可见临洮这片土地的厚重。毕竟只有足够厚重的黄土,才能承载南来北往的奇人和他们所创造的故事。


3. 多情又美味的宝藏名城


占据关中通向河西走廊的必经路口,临洮曾一度是中原连接草原、华夏沟通西域的重要驿站。


茶叶、香料、瓷器、美玉等特产在此互通有无,临洮逐渐成了多民族混居、文化交融之地。


△历史上各路商人在临洮汇集。/《临洮五千年》<br>
△历史上各路商人在临洮汇集。/《临洮五千年》


作为汉、藏、回多民族聚集之地,在这里人们不只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花儿,也可以用耳朵感受回乡特色的花儿。所谓“花儿”即融合了汉、回、藏等多民族特色的民歌,常以山歌的形式传唱。


在临洮每年都有多达三十余场的花儿歌会。从农历三月二十八起,紫松山、莲花山等山林野地里,会此起彼伏地飞出歌声。演唱者们站定山头,你来我往,有的甚至可以不舍昼夜唱上整整三天。


△人们把花唱进了歌里。/《临洮五千年》<br>
△人们把花唱进了歌里。/《临洮五千年》


盛大的歌会上,花儿成了世上最包容的载体,因为里面有互相告白的爱情,有取材丰富的故事,更有即兴创作的生活。


喜欢热闹的临洮人,在制造节日气氛上从不认输。和花儿歌会同时拉开序幕的,还有同迎八位神官的迎神赛会。泰山庙会之后,便是持续一个月之久的迎神拜神,只求借神力避灾害,以实现庄稼人“白马金袍神康寿,年年与我好麦豆”的朴素愿景。


而盛行于当地藏民之中的拉扎节,更是可以绵延近三个月。其间,他们除走亲访友聚餐,还会有隆重的跳神仪式。旋鼓声声,傩舞阵阵,面涂油彩的法师们还会将长长的银钎插入口中,让人肉痛之余,庄重和神秘的气氛可谓拉满。


人不停转,嘴巴自然不也能闲着。在临洮,最先不能错过的,便是一碗听名字就让人犯晕的热凉面。


所谓热凉面,其实指凉热两种吃法的拌面。出锅的拉面用油拌匀晾凉后,再加入浓郁的卤汁混拌均匀。盖在面上的肥肠和卤牛肉吸饱了汁水,再浇上让人食指大动的油泼辣子和蒜汁。富有层次的香味,让看似普通的拌面幻化出了无穷的魅力,热衷碳水的食客吸溜就能干掉一大碗。


△拌上各种调料热凉面才有了灵魂。<br>
△拌上各种调料热凉面才有了灵魂。


而好吃的拉面离不开一句口诀——“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道揉。”有了口感筋道的面团,临洮人就可以实现和热凉面的双向奔赴了。


身在善于吃面、治面的西北,平凡的面糊在勤劳又巧思的临洮人手里,变出了可当三餐的拉面、滑弹的搅团、貌美的蒸馍、爽辣的酿皮、焦香的石子馍和鲜美的麻腐包子。


当你以为能入吃货法眼的只有面食,他们又端出了酒香醉人、酸中带甜的甜醅子,以及油炸过后多汁少刺的洮河石花鱼让你挑选。


△石子馍、甜醅子,临洮人也太会吃了。<br>
△石子馍、甜醅子,临洮人也太会吃了。


如同在这片高原黄土之上埋下一粒种子,你永远可以相信临洮,这是一座时刻都有惊喜等待收获的宝藏小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笺语,编辑:二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