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王暖暖也开直播了!

首单变现280万,这带货能力堪比一线明星。

当然王暖暖这个名字的知名度,远不如“中国孕妇泰国坠崖当事人”更引人关注。

2016年,在泰国乌汶帕登国家公园游玩时,怀孕四个月的她被丈夫亲手推下34米悬崖奇迹生还。

此后两年间,“坠崖孕妇”成为王暖暖最显著的标签。

随后,她又入驻某短视频平台,成为了一位自述式事件当事人网红,粉丝超过300多万。

与其他网红不一样的是,她家的粉丝很少有黑粉,都是死忠粉,都希望她每天都能过得好。

而在正式带货之前的十几天,她就已预先发视频告知众多粉丝自己带货的原因。



由于持续的治疗费用以及与前夫的官司,再加上之前在泰国打下的事业因疫情全都崩掉。早先的积蓄也已是捉襟见肘。

所以她现在特别需要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就是带货直播。

果然网友们也没让她失望。

大家带着好奇、同情、甚至安慰她的心思涌进入她的直播间,想看看劫后余生的她现在的真实模样。

开播当天,直播间里访问量最高达5万人,最低也有8000余人次,销售额超280万元,成绩着实亮眼。

很多人纷纷在底下留言:“暖暖加油,暖暖加油!”

但直播间里背景板的图片却时刻提示着王暖暖更为人熟知的身份。



因此也受到很多人的质疑。

有网友说:“为什么背景板要用‘中国孕妇泰国坠崖当事人’作为噱头,这不是明摆着利用自己的悲惨来赚钱吗?

还有人说:“虽然同情你,但还是有点卖惨赚钱的感觉,希望你可以把卖惨和赚钱分开。”

并且在直播过程中,王暖暖表现的并不出色,品牌方工作人员充当了介绍商品的角色,而她,只需要做一件事,在那坐着,双手合十感谢,哽咽流泪,像极了工具人。



因此也被网友指为作秀。

毕竟前有“杭州保姆纵火案”的主角林生斌,因为悲惨成为名人,利用大众的同情,凭借深情人设直播带货赚钱,尽管现在已是翻车,也不能否认他依旧是个有钱人。

所以在这个风口浪尖上,王暖暖选择把直播带货作为自己的人生突破口,也注定了她会遭到各种质疑和非议。

因为大家对新闻当事人的评判不一,对“同情交易”的接受度也不一样。

素人带货直播,无人有异议,赚钱就是赚钱。

他们带货直播,不可避免的蒙了一层道理的审视,要经受住来自世俗的挑剔。

当网友朴素的善意与商业利益交错的生意捆绑在一起,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

02

不可否认,时下直播带货被视为最能“赚快钱、赚热钱”的形式,但带货需要流量。

而身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个人社交账号动辄就会获得几十万上百万的关注,这是他们最不缺少的因素了。

因为其当事人的身份更容易引发大众的关注和同情,所以初期面对直播带货的镜头最容易获得流量。

于是,在这样一个‘一切流量皆可变现’的时代,很多人顺理成章走上了带货之路。

在“错换人生28年”的案件中,许妈妈和郭威一家在这次纷争中,被很多网友所同情。儿媳田静随后在四月份开起了直播。



账号粉丝数短时间过百万,带货业绩也十分可观,一度冲到了抖音带货榜第二,仅次于罗永浩。

不仅田静凭借好儿媳妇的口碑,收获了不少粉丝,收入不菲。家人也一跃而起,全成网红。



网友们一开始只是本能的想帮帮他们,希望他们可以过得更好,毕竟人们都喜欢打抱不平相助的“弱者”。

但很快,网上就出现了“是否在消费婆婆许敏”的争议。

如今,杜新枝一方的发声更导致大家对他们婆媳关系、家庭关系的猜测。



网友们没了新鲜劲、也就没有了关注支持的冲动。

还有错判入狱27年的张玉环两个儿子张保刚,凭借父亲的流量,也抓住这个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挣大钱的时机,当上了一名带货主播。



然而,近两万名攻击者涌入了他的直播间,说“消费父亲”“借父炒作”算轻的,有人直接骂“不要脸。”那场直播全部在线人数不过三万人。直播间评论区整齐划一的被带了节奏,几次骂得文化程度不高的张保刚夫妇整夜失眠。

苦于没有太好的出路,只能选择继续直播,继续消费父亲的流量。

直播的前半年,他顺利赚到30万,加上从国家赔偿款中拿出的100万,新房新车都有了。“这是打工10年都实现不了的愿望。”

看到兄弟赚了钱,哥哥张保仁也随即步其后尘。

江歌妈妈也被人质疑消费女儿好感度,经手的捐款早已过千万,却还一心想捞钱,主动接洽电商引路,做起了带货生意。



他们普遍的共性就是:利用普通人的同情与关注,不断在直播中强化并着重强调这样的人设,像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讲述那些自己或家人最痛苦、最不堪回首的人生经历,然后,这些人生经历在大众的同情和感同身受中,化为了直播间的成交量。

哪怕刻意不谈过去的经历,但也总是摆脱不掉“卖惨”的标签,网友们会自动代入。



如此不断地“卖惨圈钱”,仿佛陷入了一个流量的陷阱。

而对此行为最经典的回答案是:生活总要继续。

生活要继续并没有错,错的是利用人们的善良去收割流量和销量。

在豆瓣鹅组,一次“社会事件的当事人利用热度直播带货,大家都买单吗”的讨论中,反对者声音在80%以上。

有不少理智的网友拒绝为这种事情买单。新闻当事人需要支持,可以声援、捐款,但绝不会为需求和性价比之外的理由购物。

其实,任何事情,只要和金钱挂钩,一切都会变味。

在某些层面上,当来自同情的流量被直播变现,道德和法律边界就会变得模糊。

而这是最可怕的,因为没有了约束。

俗话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当他们利用悲惨的故事挣钱时,一旦故事讲不下去,人设出现问题,这些流量会立刻将人吞噬。

但这,并未让那些“悲惨名人”警醒。

每个人依旧为钱忙碌着。

03 

其实直播带货并非想象中的低门槛行业,只要能说会道就可以上场。

这一切,从直播带货界的“顶流主播”们接连翻车上早已证明。

这几天,遭遇信任危机的是“淘宝一哥”李佳琦。



很快,#李佳琦公司因涉虚假宣传被罚30万#的话题就被刷上热搜。

而上一次是“淘宝一姐”薇娅。今年6月,因广告违法行为,薇娅关联公司被罚。

此前5月份,薇娅也因直播售卖了一款198元的“Supreme联名小风扇”,被时尚博主公开质疑是山寨联名商品,而非美国潮牌。



做带货主播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足够专业,需要在各个环节把好关。

而在选品、审核、运输、品控、库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保障。

一场直播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要主播仔细介绍商品的各个方面,供应链、库存都要心中有数,还要及时与观众互动,大脑就要高速运转。连续几个小时保持这种状态,对人的身体素质要求也非常高。

新闻当事人虽然积累了名气和影响力,可在商业运作上,却依旧是普通人。

王暖暖直播过后,随即而来的高退货率还是让她觉得挫败。

张保刚初期直播时也因不熟悉平台的规则而赔钱封号,影响了销量。

田静直播间里,也不断有黑粉。



只能靠着自己的“悲惨人生”卖货,如祥林嫂般不断撕开伤口让别人瞧。

并没有足够的精力物力,去完成对所售商品的审核查验。也没有足够的财力,能为可能出现的运输仓储问题负责。

虽然网友在面对当新闻当事人带货时,戒备与抵触瞬间撤下。

但反转也是常见。

林生斌的淘宝店火爆时,数十万人瞬间涌来。

有人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买了五六年后才能穿的童装。有人一口气买了33件衣服,第二天又买了很多。更有人直接留言:其实我没有孩子,请直接寄给有需要的孩子。

当所有人聚在一起、毫无条件地对当事人赠予信任,反复地刻画放大那善良的一面,高唱着赞歌。

一个普通人,也会被神化为完美的存在。

所以在他的人设倒塌后,有位网友非常懊恼:“我也是脑子有病,月薪几千同情人家一个亿万富豪。”

凭借同情而来的流量,意味着人们信赖的不是他的商业能力,而是“人品”。

可当道德行为与利益挂钩,一切又脆弱不堪起来。

如果当事人因为能力限制,无法监管品控,导致口碑翻车,从而招致对其人品道德的攻击,网友们也很容易因此遭遇“被辜负”的体验。

如今直播红利见顶,就连专业头部主播的数据都在下滑,更何况是这些“半路出家”的主播。

行业不会因为主播是当事人的身份就多一些同情和宽容。

从当事人向商人身份的转变,注定只会将他们卷进更大的争议中。

这也是可以预见的。

04 

虽然很多当事人迈进直播行业的理由,都是为了生活。

我们不反对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势营销,获取满足自己生活需求的收益。

但路有千条,利用受害者这个标签,一味靠博取人们同情,靠卖惨带货并不是维持个人生计的唯一出路。

毕竟当事人拥有的流量“红利期”往往短暂。

这种流量终究会随着新闻热度过去而消失。

他们迟早要告别新闻当事人的身份,真正从伤痛和打击中走出来。

所以在带货过程中,学习新的谋生技能,开拓新的思维理念,便越发重要起来。

而不是只满足于消耗过去的知名度,消费着网友们的善良。

或者以身试险,偏离规范,那面临的恐怕不仅是道德诘难,更有法律的制裁。

同时对于网友而言,在新闻事件发生时,所有人不可避免地会将情感倾向于受害者弱势的一方。

这很正常。

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将同情支持与商业利益绑定在一块。



因为道德与利益永远不会对等。

抛开同情心,保持克制,不要将我们的善意变得过于廉价。

理性消费才是正确的选择。

流量过后,才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