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婴儿诞生后,人们想问父母的第一个问题通常都是:“是男孩还是女孩呀?”

但对刚刚生下孩子的萨夫·巴特勒(Sav Butler)来说,这个问题很讨人厌。

他说有这种问题的人都是“怪胎”,因为“宝宝的尿布底下是什么,对你来讲有什么重要?”



这听上去有些粗鲁,但萨夫认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这么做。

萨夫来自美国缅因州,今年20岁,是一名跨性别男性。

他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为女性,每天被他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如何痛苦。

萨夫表示,从5岁时起,他就明白自己的性别出了问题,但不知道如何对周围人说。



他度过糟糕的童年和青少年,一直到18岁搬出去后,才以跨性别男的身份出柜。他给自己改了名字,接受激素治疗,成为了男人。



不过,萨夫作为男人还没有当多久,就有了生孩子的念头。此时不生,以后可能没机会了。



他停掉激素药物,先是生下一个叫韦斯利(Wesley)的孩子,在今年生下一个叫伊登(Eden)的宝宝。



对这两个孩子,萨夫用的都是“无性别育儿法”,也就是不告诉别人孩子的性别,也不告诉孩子,让孩子自己选择当男孩还是女孩。

“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们回忆童年时感到痛苦,很多变性人都经历过,都能理解这种感受。”萨夫在媒体的采访中说。



“直到他们告诉我自己的性别之前,我的两个孩子都是以无性别的方式来培养的。我不是想把他们培养成非二元性别,因为那也是一种性别认同。我培养的重点是,不给他们预设任何性别认同。”

(非二元性别指的是非男非女的性别认同,区别于顺性别、跨性别)



两岁多的韦斯利就是这样培养大的,有时穿裙子,有时穿短裤,衣着不限性别,随自己喜欢。



在今年,韦斯利对萨夫说,他认为自己是个男孩。之后,萨夫就把他当作男孩抚养,用“he”来称呼他,而不是之前的“they”。



“我觉得需要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身份,这样他们才能更快地找到真实的自己。到三岁的时候,他们就能开口说话,能理解并告诉你他们的性别。再之后,他们能亲口告诉其他人。”

萨夫认为伊登长大三岁后,也能和哥哥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性别。



他给伊登准备了各种玩具,洋娃娃、小汽车、毛绒公仔,传统的男孩女孩玩具都有。衣服上,也是男装女装一应俱全,有各种鲜艳的颜色。

萨夫对伊登使用的代词有“他”和“她”两种,不想把他限定在一个性别身份上。



为了更符合自己的跨性别身份,萨夫让孩子们叫他“妈爸”(Mapa),这个称呼是他根据Mom和Papa生造的。



他还把“母乳喂养”(breastfeed)改成“胸部喂养”(chestfeed),因为他已经没有女性乳房了。

在宣布不会公布伊登的性别后,萨夫受到不少攻击,很多网民指责他是把自己过去受的创伤施加到孩子身上。

他们说,抚养孩子不能无性别,不然孩子长大以后会感到困惑。

但萨夫说这种观点是“虚伪”的,因为大多数父母都是根据孩子出生时的生理性别来抚养,他们是假定孩子的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相同。但实际可能不同。



“心理性别(gender)不等于生理性别(sex)。我真是恼火,每次人们问起孩子的gender时,我都说了,孩子们还没有性别认同。他们现在只知道便便、尿尿、睡觉和吃饭。”

“如果他们是想问孩子尿布下是什么器官,那么用的词就不对。”



“经常有人跟我说,我不能做这些,不能替孩子做决定。太虚伪了,每天都有人假设孩子出生时的生理性别就是心理性别,那才是错的。”

萨夫认为自己的育儿教育能够成功,他也鼓励其他父母尝试这种方式。

实际上,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无性别育儿法”,以此对抗性别刻板印象。



多年来,在婴幼儿领域,所有的商品都严格按照男孩女孩来区分,整个世界一分为二,界限清晰。

女孩子,就给她们洋娃娃、公主裙,整个房间刷成粉色;男孩子,就给他们玩具车、积木,所有东西都是蓝色。

在他们刚出生时,美国父母还有“性别揭秘派对”,用粉色和蓝色来指代不同性别,更是性别刻板的典范。



2011年,多伦多的一对父母决定不透露孩子斯多姆·斯托克-威特里克(Storm Stocker-Witterick)的性别,开启了无性别教育的先河。



在斯多姆刚出生时,他的父母就给所有亲戚朋友发邮件,说不会透露孩子的性别。

“我们决定暂时不分享斯多姆的性别。这是对自由和选择权的致意,是想看看在斯多姆的一生中,这个世界是否会变成一个更进步的地方。”

在斯多姆一岁多时,父母就让ta在商场的男孩和女孩区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ta也可以决定自己是留长发还是剪短发。

每当邻居们问斯多姆的性别时,父母都笑而不答。如果遇到必须回答的情况,比如在机场给孩子办出境手续时,父母就让斯多姆投骰子决定。



有次去古巴时,斯多姆投出的是“男孩”,一路上人们不停地夸赞ta是“坚强的男孩”。等回国后,人们又以为ta是女孩,说ta“漂亮但顽皮”。

《多伦多星报》报道了他们的教育实验,引起全世界的注意。



很多人讨厌斯多姆父母的做法。愤怒的信件不断送到他们家门口,有人跑到斯多姆的窗户边偷窥,还有人开车路过斯多姆时,故意大喊“男孩!”

但斯多姆仍然健康成长起来了。5年后,不到6岁的斯多姆自信地说,自己喜欢的代词是“她”,她认为自己是女孩。



她仍然很调皮,喜欢爬灯柱,但她不觉得女孩不能干这些事。



在斯多姆后,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使用无性别育儿法,让孩子决定自己的性别。这种潮流在跨性别家庭更是风靡。

在美国包括加州、密歇根、新泽西等六个州,都允许父母在孩子的出生证明上把性别标记为“X”,也是支持了这种养育方式。



不过,有专家表示,虽然想法是好的,但无性别育儿法可能给孩子招来霸凌。

神经科学教授、《粉红大脑,蓝色大脑》一书的作者莉丝·艾略特(Lise Eliot)说:

“一旦你的孩子接触到外部世界,不管是日托中心、学前班还是祖父母,就几乎不可能一直保持无性别状态。根据你家所在的社区的传统程度,你可能会让孩子受到欺凌或排斥。”



斯多姆的父母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让孩子在家里上课。

但这种方式不适用于大多数人,现实世界不是实验室,孩子们总要出去,当他们无法回答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时,很可能被小朋友嘲笑。

萨夫的孩子们也会遇到这种问题,在伊登决定自己的性别认同前,如果不好好保护ta,ta也会被排挤、欺负。到那时,童年的创伤会以新的形式出现。



没有人不想给孩子最好的未来,但现实的复杂和繁多的理论,让育儿难上加难。

如果以后的人们都习惯把心理性别和生理性别分开,说不定有一天,无性别育儿法也会成为幼儿教育阶段的主流。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