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重要。
去年年初的疫情,让全国按下了暂停键。老于和新新夫妻俩,也在这段空白的时间里,思前想后。
他们做了一个重启人生的决定——辞职。
刚好交满了15年社保,他们先后离职退休,踏上旅居之路。“我俩手头有些积蓄,也会做一些理财,完全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从深圳辞职后,他们去到云南大理。
这是他们旅居生活的第一站。走遍大街小巷,看过好多套房,最后他们租了一栋满意的小别墅,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
他们在视频里带着网友们参观了整栋房子。
入户是屋主精心布置的花园,春光明媚,生机盎然。闲暇时,就在这喝喝茶,聊聊天,晒晒太阳。
院子里偶尔会有不速之客——松鼠。
小家伙循着食物的香气寻来,饱餐一顿,又在他们眼皮底下飞速逃窜。但也把他们逗开怀。
一楼有开放式厨房和饭厅。
云南的新鲜野菜两块钱一大捆,烧的一手好菜的新新就爱在厨房给老于捣鼓捣鼓新菜式。
一楼还有一个客房。
考虑到接父母过来住的时候,一楼也方便行动。他们打算夏天的时候,就把父母都接过来避避暑。
二楼有小客厅,桌子上摆了两人自己画的油画,算是给这间租来的房子,做了一点属于他们的标记。
据说房东两人都是高级设计师,人也很好。不过房子大概是留着养老的,不打算卖。
老于和新新都特别喜欢这房子的设计,很多东西都是屋主留下的,两人没有再添置什么。
楼上还有个景观开阔的露天大阳台。
这里没有城市里林立的高楼,没有被灯火晕红的夜空,只有远山和平房,以及彻夜的璀璨繁星。
这座房子月租 6500,一年才不到 8 万。
很划算吗?对逃离深圳的他们来说确实是。
6500在深圳只可以租个 70 ㎡的两居,但在云南可以租个 200多㎡ 的小别墅,还带个花园。
在两人的视频里,有一条是在深圳停车场拍的:
“他走了吧,把咱们救了。”坐在副驾的新新说着,回头看了一眼,“哎?”
等了半天才等到的空位,正倒车时却来了另一辆车,想插队。 老于坐不住了,下车跟车主理论起来:“倒着车呢,等半天了。”
极不耐烦的老于坐回驾驶室,可一看后视镜:“唉哟xx,又来一个。”
这是他们嘻嘻哈哈的日常中,为数不多的暴走时刻。
但大概就是无数个这样理智出走的瞬间,让他们下定决心摆脱深圳的快节奏生活。
两个人一辆车,逃离了大城市。
1.开启人生的下半场
“旅居的日子居然比上班还充实。”在云南大理租了一套小别墅后,老于和新新把大理游了个遍。
可他俩觉得还不够爽,又开启了颠簸的进藏之旅。
在自驾西藏的路上,雪峰高耸入云,冰湖蓝得像玛瑙。
“轰隆隆”的声音响起,白雪便混杂着尘土滚滚而下。“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看见雪崩。”老于语带兴奋。
在壮阔的自然面前,人与之相比显得特别渺小。
路上有一场雪下得特别大。
近处一片迷朦,可抬头一看,却有阳光穿透云层,照出远山白雪上的“银渐层”。
.他们有个“夙愿”,就是在拉萨登顶。
并非年少力壮,但他们还是一步一步地攀上了拉萨海拔4300的山顶,心率从80跳到130。
在林芝,他们幸运地找到一处奇妙的民宿“包场”。
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地方,他们却发现了这个半透明的充气屋。睡在温暖的屋子里,抬头就能看见远处的雪山。
到冰川上徒步也是他们这趟旅程的目标之一。找到冰湖后,两人开心的像个孩子,在冰上手舞足蹈。
离开冰湖的他们,又发现了在藏东一条与世隔绝的小村庄——来古村,一个在冰川末端的世外桃源。
来古村与来古冰川相依相偎,相伴而生,至今还保持着最为原汁原味半农半牧型的藏族村庄风采。
他们入住了来古村的一家民宿。
热情的民宿老板卓玛,特地给他们做了一大桌子吃的。伴着食物的热气,大家心无顾忌,唠起家长里短。
新新给家里报平安的时候,卓玛一家子跟视频里的新新父亲聊了起来。
卓玛弟弟得知父亲已70多岁时,很惊讶:"我们村子里都没有这么大岁数的。”
世世代代守在村里的藏民,因为老于和新新的到访,无意中也连接到了村子以外的世界。
临走时,卓玛亲自给他们带上了哈达,祝他们一路平安。两人恋恋不舍,跟卓玛约定下次再来。
只因景色太美决定留宿,最后却收获满满感动。
一路上,这样美妙的意外真的太多了。探索野冰川、入住仙境般的来古村、探索海拔几千米的古盐田、遭遇大雪和严重高反,但他们仍意犹未尽。
跟喜欢的人去旅行,路上所有的小插曲,或好或坏,都成了旅途的风景。
这次西藏之旅,已经是他们第六次进藏。离开拉萨时,坐在寺庙门前的老于和新新感慨:西藏是他们一辈子割舍不开的地方。
怀着这份触动与感激,他们返程时,带了很多物资分发给路上遇到的藏民们。
他们把这些点点滴滴都分享到网上,引来网友一片羡慕与敬佩:
一个喜欢收拾屋子,一个会做美食;一个是不辞辛苦的老司机,一个是精通旅行攻略的好导游~真是神仙眷侣啊~
也有很多评论,把焦点放在了丁克这件事上。比如,古道心肠地给他们提建议,“还是生个孩子吧。”
老于和新新并非极端的丁克,也无意改变别人的想法。他们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重要。
2.网恋到丁克,都是自己想要的
老于和新新,一向都不太受传统观念束缚。
老于的父母是老师,都主张让孩子自由发展。老于不爱学习,父母建议考艺术特长,但没考上;高考前一番恶补,上了大专。
但他一心只想毕业,一毕业连学校分配的工作都没去,直接跑了。
跟老于不同的是,新新是个在南开大学读金融的学霸。她是天津人,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天津、深圳两地跑,见识也跟着多起来,自小就很有主见。
但他们都特别喜欢潮流音乐。读大学时,新新就是夜场、地下演唱会的常客,老于则是电子乐乐迷,一路从普通观众,迷到变成DJ团队的成员。
在同一个圈子的人,躲不过熟人定律。两人通过几个朋友就在网上认识了,三观一致,兴趣相同,话语投机,很快就在现实中走到了一起。
新新年轻时就很喜欢看一些外国电影,觉得“生孩子不是女人的天职”。
恋爱时,她提到过“不要孩子”的想法,老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婚礼前,她老于反悔,老于只说:“咱们是因为爱才在一起的,不是为了生孩子。”
父母起初并不同意,虽没有传宗接代的观念,但也担心他们老了没人照顾。
他们的做法也很有意思:每年他们都会把老于的父母从北京接到深圳来,两家人,一起生活两个月。
“尽可能让他们参与我们的生活,当看见我们过得轻松快乐的时候,他们慢慢就释然了。”
看上“浪”得让人嫉妒,但其实夫妻俩从不挥霍。
在深圳时,新新就是市场的砍价能手,有时甚至会让老于在家帮忙理发,省点钱。老于也一样,以为老婆买129元的帽子给他:“129也太贵了吧?”
“1折。”新新非常自信。倒是老于惊讶了:“1折?” “嗯,划算了吧?” “那还行。”
日常到不能再日常的对话里,却有种深入灵魂的默契。
旅游时也保持着一贯的消费模式,不该花的钱从不乱花。
“我们收入也不高,去马尔代夫甚至是穷游,选最不知名的岛,和优惠力度最大旅行社,就体验了上岛和出海钓鱼。省下来的钱,就给家人和朋友买纪念品。”
他们2006年就在深圳买了房,一个人还房贷付生活费,另一个人负责攒钱理财,还能定期去旅游。
生活与普通家庭无异,甚至,会更时时记挂父母。那些分享到网上的视频,不只网友在看,“我们在远方的长辈亲朋也在看”。
3.不生孩子,也可以在旅途上恩爱
年轻时,见过世界的光怪绿离,结婚后,两人都不想再过以前的生活了。反羡慕起朝九晚五的平淡日子:
街上人群熙熙攘攘,但各有各的归途,也挺好的。
于是两人都踏踏实实地找了工作。新新进入一家瑞士公司做国际货运,老于则考了成人大学,完成学业后当了系统工程师。
工作几年,老于和新新“想到工作是为了熬到退休就觉得可怕”,社畜的身体里还是一颗躁动热血的心。
于是2012年开始,老于和新新每年都攒假期去旅游。
“我们走了好几个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沙尼亚、芬兰、冰岛...“当然还有西藏。
在冰岛,他们去了冰川湖、手牵手游览代蒂瀑布、在夜空下欣赏美到令人失语的极光。
在美国,他们自驾游阿拉斯加,一路上饱览辽阔的野外风光。
在雪线上,他们偶遇了驼鹿的脚印,和驼鹿本鹿。
老于虽然没有当上艺术生,但摄影的爱好在却旅途中发挥了最大作用。
他会拍鸟、拍花,拍美景,也拍拍有爱的夫妻俩。
两人一踏上旅途,好像就有用不完的精力与爱意。
4.
现在,就是未来
在千禧年相识的两人,结伴走天下已经21年。
十几年前他们就开始以视频方式记录旅行,其中一个2019年才开始用的账号,现在已经发布了 333条视频。
这些视频,他们说,一是为了记录“平凡但不甘平庸”的生活,二是为了和大家分享生活的经验与感悟,和网友一起汲取智慧,共同成长。
有一条评论还在问:“老了以后怎么办?”
他们只回复了一句:“现在都过不好还提什么将来。”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写:
“今年的我们已与去年不同,我们的爱人亦如是。如果变化中的我们依旧爱着那个变化中的人,这可真是个令人欣喜的意外。”
时间列车在20年的感情关口呼啸而过,老于和新新一如相识的最初。
这不就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意外吗?
也许读懂了这个故事人生便没有怨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