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来教育家杂志(ID:wljyjzz),作者:李希贵(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原文标题:《李希贵:为2035提供学校样本》,题图由作者提供


记得两年前,有一位专家朋友来到北京市十一学校,他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十一学校的学生为什么喜欢这所学校?”然而我没有立刻回答他,我说:“我要问一下学生。”结果,很多学生给我的答案让我非常“失望”,学生们说,因为他们喜欢学校食堂的饭菜,食堂会定期推出很多新的菜品,都很好吃。


2020年9月,我发现学校食堂有一个窗口特别火爆,是一个卖豆腐的窗口,豆腐的品牌是九渡河一所小学的浆水豆腐。被评为2020年度“北京餐饮战疫榜样”的北京汇贤府酒店有一道招牌菜,所用的豆腐也是这所小学的豆腐,而且他们还做成了一系列的产品,叫作“浆水豆腐宴”。另外,北京一家非常火的农家乐也和这所小学签订了长期的豆腐供应协议。这些店的豆腐都出自同一家供应商——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小学,这所学校坐落于北京燕山南麓的深山里,总共有140个孩子。


2019年冬天,北京市怀柔区委书记戴彬彬给我打电话,他说希望我到怀柔去看一看。我明白领导的用意,于是我就在网上搜了一下怀柔区的信息,我发现这里山区面积占到87%。这时我心里就清楚了,我们就要办一所山村小学,我的想法得到了北京市以及海淀区和怀柔区各级领导的支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不只是城市教育的现代化,也包括山村学校的现代化。山村学校现代化是什么样子?我们希望有一些探索和验证,于是我和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校长刘艳萍商量,选一个特别适合山村小学校的人去当校长。我们还真找到了——这个人成长于山区,经过刻苦学习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市区的学校教书,他叫于海龙。多方面考察后我们都觉得他太适合做山村小学校长了,于是我们就请他到九渡河小学当校长。


于海龙到学校上任后,这所学校所有的老师一个没换,所有的校舍全部保留,他没有做太多的资金投入,他没有想把这所学校变成类似于城市的学校,而是希望它真正成为一所山村小学,并且越来越像山村小学。于海龙校长想把丰富多样、可选择的课程让山村小学的孩子们享用,但是他遇到了一个最大的挑战——没有教师。在城市可以就近招到大量的兼职教师,但是在农村怎么办呢?于是他向学校周边的六个村发布了招聘兼职教师的公告,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六个村竟然有164位村民踊跃报名,希望担任兼职老师,而且大部分愿意当免费义工。



其中,黄坎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浆水豆腐的第五代传人杨坤全脱颖而出,被选中。他的浆水豆腐没有任何添加剂,就是用原浆做出来的豆腐。但是他自己家的豆腐坊却遇到了很大的尴尬,原料、工匠、设备、加工和市场,这些环节都没有问题,但是营销环节在产业链上断裂了,这让他非常苦恼。


于海龙校长就带着全校的老师对浆水豆腐的营销环节进行研究,让它既接上产业链,同时又成为学校的课程;让学生们通过课程既学习浆水豆腐的制作又学习营销,孩子们研究商学、经济学、诚信、质量意识,等等。在制作豆腐、卖豆腐的过程中,孩子们要学会用各种计量的工具,学会各种单位的换算,学会习各种刻度,学会通过正确的百分比去配比豆子和水,卖豆腐还需要写招牌、想文案,学会货币的计算,加减乘除都要用到。小小一块豆腐,汇集了语文、数学的各种知识点。关键是孩子学得很投入也很开心,完全没有感受到死记硬背和刷题的痛苦。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所想的不是“学习”,而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如何把豆腐做好并且卖出去。慢慢地,他们把几家豆腐坊都带动起来,学校的课程也增添了一个新的门类。


有了这样的尝试之后,老师和孩子们就打开了视野,他们对整个服务片区的产业进行了大量的调研。经过研究,形成了一个山村生态和学校样态的模型(见图)



他们发现除了浆水豆腐之外,这六个村还有17家木匠坊,同样这些木匠坊也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于是学校开设了一门木匠课程,还联系了一个基金会资助他们。他们把木匠坊过去制作的传统作品,改为了孩子们相对喜欢的或者社会化的物品,比如滑板、尤克里里……通过基金会买走后再送给贵州山村小学的孩子们。


经过调研,他们还发现六个村共计1554户村民在种板栗,每年产量约150万斤,但是由于收购的价格太低都不愿种了。孩子们正在应对这个最大的挑战,元旦期间他们计划请几位大咖带货,这件事正在运作之中,我看希望很大。


这样的课程生态和对周边产业生态的融合,恰好契合了十一学校长期以来探索的育人模式,即在社区中培育学生,而不仅仅是课堂。这种育人模式包括支持型学习环境、选择性课程体系和合作型学习文化。它还包括学习蓝图,就是以学习者的目标为学习任务设计的导向,学生的表现性任务,经过一致性评估,最终形成以问题解决为主线,激发学生内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深度体验为目标的学习形态。(见图)



这所山村学校,表面上看是开设了一个豆腐坊的课程,事实上正是德智体美劳培养体系的落地,这里涉及到孩子身心发展的方方面面。


表1
表1


类似的任务他们还做了很多,包括:记录一周吃过的食物,研究它们是怎么来的(见表1);“为心爱的胡萝卜写一份讣告”,学生有两亩多菜园,他们种了好多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我们去买了很多,但是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吃,他们会很心疼,所以当胡萝卜马上要卖给客户了,要给它们写一份讣告;“为教室的图书分类”,我们的图书不是一次配到教室,而是分多次,每一次配过去一些,让学生重新为教室里的图书进行分类,然后摆放在不同的地方;“我是爸妈的天气预报员”,有好多孩子的爸妈不在身边,而是在城区打工,有的甚至在广州、在南京,学生要研究怎样给爸妈做好天气预报……这些事情都需要孩子们进行研究,这就是我们的课程。这样的课程事实上是我们作为一个基层学校把德智体美劳的培养体系落到学习之中的一种尝试。表面上看它是一个好玩的学习任务,但事实上这些课程是严谨地与课标对应,认真落实国家的课程方案的


以“记录一周吃过的食物,研究它们是怎么来的”这一个学习任务为例,它事实上是一年级上学期学生为了实现课程方案制定的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而设计的。为此,我们把所有的学科课程标准的每一个能力点分解到了小学的12个学期,每个能力点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我们就设计什么样的学习任务,使它能够实现学科德智体美劳的各个方面的目标,通过这一个学习任务来实现这些目标。这里边包括了科学、数学、人文社科、认知与思维能力、品德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课标,通过这些学习任务去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各级政府和领导一定有宏观的思考。但是作为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我们有必要、有责任从学校每一天的课程去研究如何构建这个体系,真正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一个更高水平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实现这个体系,目前我们初步的想法是,它应该具备四个要素:


第一,全纳的教育体系。九渡河小学旁边就有一个孤儿院,孤儿院的孩子全部就读于这所学校。目前,我们受北京市委托正在筹建一所新的学校——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都是全纳教育,社区所有的孩子,包括残疾儿童、智障儿童、自闭症儿童全部进入学校。这所学校每一层楼都有特殊教育的学习区,此外,所有的学生都直升,不分流,只要愿意可以一直在学校上到高中毕业,确保孩子不是因为考试等外在压力而学习。


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必须研究没有了外在考试的压力之后,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何方?


第二,顶天立地的课程体系。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课程本身的内驱力就成为我们研究的重中之重,在课程体系里、在丰富多样可选择的背景下,怎样让课程实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国家的用人目标、国家的课程方案、国家的课程标准;“立地”就是我们要充分结合学校所处的环境和学生真正的实际状况,既要有北京首都的立地,也要有自贸区、高新区、财富中心等这样的立地,还要有山村小学立地的研究,让真实的生活走到学校。


第三,从教到学的教学方式。要实现从“教”的逻辑到 “学”的逻辑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才能真正实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路径,从而实现一直没法破解的因材施教。


第四,社区领导者的治理体系。九渡河小学作为整个社区的一部分,它在整个村子里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是回想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一个小学在村里可以为这个村子解决很多问题,包括写信,都要到小学里去找老师、找孩子写。今天,时代已经变了,山村小学在整个山村的生态之中处在什么位置,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我们希望将来有些孩子从大山里走到城市,再回到山村,并且愿意一直扎根在山村。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伟大复兴不只是城市的伟大复兴,一定也有这些地方的祥和。


以上就是我们基于一个基层学校所做的一些探索,希望能够为2035准备学校样本尽一些微薄之力。


(本文系根据作者在“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上的讲话整理,有删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来教育家杂志(ID:wljyjzz),作者:李希贵,文字整理:李东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