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暴雨出现灾情后,7月21日,鸿星尔克官方微博宣布,紧急捐赠5000万元物资,驰援河南灾区。由此,鸿星尔克火上热搜,随着网友喊话“野性消费”,其销售额在最近几天疯狂暴涨。
飞瓜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周内(7月17日至23日),鸿星尔克仅在抖音的直播就已实现超过7700万元的销售额。
网友:缝纫机都要踩得冒烟了
7月25日,星期天,红星新闻记者探访鸿星尔克四川安岳生产基地发现,该生产基地在周末也在加急生产,不时有物流车辆将产品运走。据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鸿星尔克火爆网络后,7月23日以来,该生产基地仓库的发货量暴增,日均发货量由平时的约4000单暴增至七八万单,“还有41万单等着发。”
为此,该公司安岳基地物流方面在外调20多名员工的基础上,还紧急招聘了约60名工人。此外,基地周日加急生产,日均产鞋量由1.1万双增至1.25万双。
鸿星尔克安岳生产基地车间内,工人们忙个不停
现场直击
为赶货,周末加急生产
日均制鞋增至1.25万双 计划明年增加生产线
鸿星尔克安岳生产基地位于安岳县工业园内,7月25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该生产基地发现,大门外挂着鸿星尔克(资阳)实业公司的招聘展板。展板上显示,鸿星尔克于2018年6月入驻安岳,8月21日正式投产。
走进厂区,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各自的操作平台前忙碌着。据鸿星尔克(资阳)实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平时周日不加班,员工每月休息4天。之所以加班,是因为市场需求量较大,为了赶货而加班生产。
工人们装车发货
“平时一天,我们5条生产线的(生产)规模在1.1万双(鞋)左右。”该负责人称,从7月21日起,经过调整和对员工的鼓励,现在每天产鞋1.25万双左右。目前,安岳基地的5条生产线都是制鞋,公司计划在明年增加3条生产线。
四川“总仓”:
发货量暴增10多倍
日均七八万单,除调人支援还紧急招工60人
“鸿星尔克从研发到销售都是一起的。”该负责人还表示,安岳生产基地的仓库,也是鸿星尔克在四川的“总仓”,除了安岳基地生产的鞋,公司还可从绵阳市三台县等地的生产基地调配服装。此外,公司一般是“压两季”生产,目前生产的主要是棉鞋,而销售的主要是此前生产并存放的夏鞋。
物流车在装货
随后,红星新闻记者来到该生产基地的物流仓库发现,物流车辆停在仓库门口,工人们在不停上货。在仓库内,工人们也忙个不停,贴单、出货等各司其职。
该生产基地物流方面负责人介绍,自7月23日以来,安岳基地的发货量暴增,最近几天每天发货7至8万单。而此前,一天的发货量在4000单左右。“还有41万单等着发。”他介绍,平时,基地物流方面的工人有16名。因为发货量暴增,最近几天,公司除了从三台生产基地调集了二十七八人支援外,还紧急招聘了约60名临时工。
工人们忙个不停
鸿星尔克线下有门店销量猛增10倍,
货架上鞋子被一抢而空
除了在抖音直播间创下销售记录外,鸿星尔克线下门店也是异常火爆。
7月25日下午,红星资本局探访了多家鸿星尔克线下门店。
7月25日下午,红星资本局来到成都市成华区云龙南路一家门店,前来购买鸿星尔克衣服、鞋子的顾客络绎不绝,有的还带着家人一起来“扫货”,货架上的鞋子一度被抢购一空。
成都市成华区云龙南路的一家门店,鞋子被抢购一空
店长严女士告诉红星资本局,当日门店共销售了1000多件鸿星尔克衣服和鞋子,营业额超过10万元,是之前销量的10多倍。
“今天鞋子突然卖脱销了,中转仓在绵阳,还没来得及发过来。”据了解,即便销量火爆,这家门店衣物价格仍然没有上涨,还是打着平时的折扣。
一家三口花1100元
买了三双鞋两条裤子
在上述门店,一位男士带着一家三口都前来门店购物。
“今天买了三双鞋子,两条裤子,都是自己家里用的,大概花了1100多元钱。”这位男士说,他看到网上鸿星尔克卖的比较火,所以特别来支持下,最大的原因是鸿星尔克给河南灾区捐了5000万元物资。
顾客挤满十多平米的鸿星尔克店铺
在成都市金牛区鸿星尔克北大街店,销售场面同样火爆。
店长杨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这两天销量大概是之前的三至五倍,营业额有明显增长。“线下的话整体来说爆发是从今天开始的,但是卖脱销还不至于。”杨先生笑着说。
一门店一天卖了千余件
京东报告数据:
国潮运动品牌暴增280%
据京东报告数据,7月22日、23日,国潮运动品牌整体呈现280%的增长,其中跑步鞋、鞋、运动裤、T恤等成为销售最高的品类,鸿星尔克、安踏、361度、匹克等国潮运动品牌销售暴涨,位居销售销售前列。
24日下午,飞瓜数据显示,在抖音连续直播近48小时后,鸿星尔克抖音直播间点赞量达4.2亿,成为抖音直播最高纪录,鸿星尔克3个抖音直播间的累计销售额超过1.3亿元。
面对销量突然暴增,鸿星尔克总裁吴荣照25日下午在视频中提醒大家,请一定要理性消费,另外避免对别的同行造成困扰。对于5000万元物资捐赠,吴荣照表示,目前已经发出部分物资,将根据慈善机构的需求继续履行捐赠承诺。同时希望大家把目光放到灾情现场,更多关注一线救援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