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郑州暴雨停歇的第一日。火车东站的出口躺卧着不少人;附近的路牙子上坐着、蹲着,带着愁容,茫然地看着往来的车辆。

车不够用。他们可能是途经郑州的乘客,也可能是郑州本地人。许多道路还不能通行,有些出租车司机担心路面塌方,也不敢出来拉客。

拉客的都说生意很好。司机说,平时,他不敢在火车站非上客区拉人,但这两天交通管理变得松弛。他载着我们经过缝隙里填满黄色泥土的柏油路面、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指给我们看“夸张”地横在路口的无主车辆。

“最近拖车的价格涨得特高。”他说,尤其营运车辆,保险里不包拖车的,都要花上千元把自己的车拉走,“还要排队”。

暴雨那天傍晚,司机也遭遇了洪水,幸亏及时把车开上高地,又及时地离开。他有的同事心疼新换的电瓶,在车内坐着不肯离开,直到后来水涨的太高,求助别人才把门拉开。

我们这辆车沿途开过去,又遇到人招手拦停,司机喊:“我们拉满了,你的东西太多了。”拒绝了他。

在高架上,平时不准上来的各式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没有停过。好些“司机”的前后骑坐着孩子。也有女孩结伴,慢悠悠地走。下暴雨,太多人滞留在外面,放晴了终于可以回家。

只是在高架上经过底下隧道上空,他们会停下来,看一看隧道口粗大的橡皮管道像伸出的蛇,一抖一抖地抽水。



2021年7月23日,京广北路隧道入口,车辆被水浸泡损毁。据《财新》报道,目前隧道积水已造成两人死亡,死者于7月21日排水时被打捞起来,分别被发现于北隧道和南路口。 IC 图



2021年7月23日,郑州京广路一侧道路车辆可通行,另一侧封闭用于排水作业。

有些柏油路面像被洪水的力量撕开,变成乱堆的黑色橘子皮,其他路面都是灰黄色。我们要去郑州阜外医院采访救援,医院在城市的东北边。车逐渐开进了深水里。我急忙把套鞋换上——并不是想象中安静的积水,而是激流。我想起之前采访郑州地铁5号线逃生者,当他们在齐胸的水里,往几百米外的一点光亮处慢慢地挪,那种恐惧是怎样的?

我给联系的阜外医院医生打电话。信号不好,有一半时间在问“你说什么?”声音若隐若现,断断续续。

阜外医院是一家大型三甲医院,据医生说,之前被困的有两千人左右。一半是病人,另一半是医护。因为缺电,护士把一些冠心病病人的心率监测仪器关掉了,改用怀表手动给病人监测。而有限的发电机只供应ICU里不能脱离仪器的病人。

医院的发电机是一组独立的机房,可以从十九层的高楼上俯瞰,但现在给发电机的油也很紧缺。



2021年7月22日,郑州市中牟县阜外华医院,门诊大厅一楼积水过膝。众多救援队在水中实施救援。 澎湃新闻记者 孙湛 图

汛期来临,医生整理过地下室的沙袋。她原先想的是,水不要溢出地下室就好;但雨一直下,水不像是满溢出来,而是直接从一楼大门冲刷进来——医院附近有一条河床高于地面的贾鲁河,河水溢出河堤,对着附近的医院、学校和居民区倾斜而下。

能短时间拆除仪器的病人都用直升机送去了别的医院。问医生,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她说,是直升机的轰鸣声。

末了,她又补充,来不及有什么心情。

救援人员章超说,7月22日下午,在郑州的不少救援力量都集中在阜外医院送人。多数病人被用皮划艇鱼贯送出。医院门不够大,大的快艇开不进来;只能用载6人的小型皮划艇。有的病人的轮椅相当于一个人的重量和体积,陪护的人蹲着,一条船有时只能载一个病人,提高不了速度。医院里没电,没有箱式电梯和扶梯,病人大多是搀扶着从消防通道一级一级走下来,少数用担架抬下来。



2021年7月22日,郑州市中牟县郑开大道,救援人员转移阜外华中医院被困病人。 澎湃新闻记者 孙湛 图

入夜,阜外医院成了一栋沉默的巨大的楼,似乎只亮着一盏灯。救援队员说,少数不能拆除机器的重病病人,和他们医护人员还在楼里。

在最深2米的水面,依稀可见各式车辆的顶,已抽了一段时间的水,原本全淹的卡车能露出半个身子。巡航的民间救援队员坐着艇“巡航”,扯嗓对附近小区里的人大喊:“你们要饺子吗?”

对方表示要。

救援队又大声地问:“你们能生火吗?生的饺子可以吗?”有时,等待救援的居民只是远处高楼里一个黑黑的人影。他们说,楼里还有孕妇。有的居民站在二楼和救援队说话,其中也有孩子。

水里漂浮着木棍和粗大的电线,救援人员费劲地保持船的平稳。有个居民也在参加救援,他说,下暴雨的那晚他住在单位,第二日自己走了5公里回到家的。



2021年7月22日,郑州市中牟县永顺路, 来自河南濮阳的胡女士搭乘救援艇上转移前往安全地带。带女儿来阜外华中医院做手术的胡女士,因洪水被困医院两天两夜。被困时,她利用时断时续的信号与家人保持联系。被救后,母女俩打算返回老家。 澎湃新闻记者 孙湛 图

进了城,我无论怎样找不到预订的酒店——周围有太多的围挡,也不知道是否都与洪水有关。最终我被好心的救援人员拉到他们住宿的点。

在住宿平台上,很多酒店都标注着“客满”。到了酒店,前台还用抱歉的口吻说,我们没有水,也没有被褥。我打开各个水龙头,有水声;过了一会儿,抽噎出了几滴。

第二日,我给章超打电话,他们已决定从阜外医院附近撤离,正带着几十个人往灾情严重的新乡飞驰。电话信号不好,我们的对话逐渐被淹没在消防车辆啸叫的背景声里。

河南新乡农田变“汪洋” 村民自发封堵道路缺口中新网新乡7月24日电 (杨大勇)“水还在涨,路边的庄稼和厂房已经浸泡在水中。”23日下午,河南新乡卫辉市汲成村的村民焦急地看着眼前的一片“汪洋”。



图为一企业楼房矗立在水中。 杨大勇 摄

前几日,河南新乡市遭遇持续强降雨,造成当地卫河河道漫堤,沿岸受灾严重,大片农田淹没在水中,一些厂房也浸泡在水中。



图为蔬菜大棚上部露出水面。 杨大勇 摄

23日下午,记者沿着107国道自南向北一路向新乡卫辉市牧野大桥方向进发,一路上看到,各种救援车辆也不断朝着这个方向而来。当记者走到卫辉汲成村附近时,发现107国道西侧已经是汪洋一片,田间的庄稼已看不见,只见蔬菜大棚的顶部露出水面,一家企业高大的楼房矗立在水中。

23日18时许,记者发现107国道西侧路面上已经有积水,而且在不断加深,为了防止107国道西侧的水流到东侧,当地村民自发用沙袋或石灰粉封堵道路中间的隔离带缺口。



图为村民正封堵107国道上中间隔离带缺口。 杨大勇 摄

“从23日16点左右,农田里的水逐步上涨,18点以后上涨得速度加快。”卫辉市汲成村贵姓村民告诉记者:“这段107国道两侧多为农田,都淹没了,许多厂房也泡在水里,损失惨重。”

在107国道东侧,记者发现一群牛被集中到路边。“要抓紧把牛转移,不然损失太大了。”一位妇女泪眼汪汪地说,“现在车少,车又小,转移太慢了。”

卫辉市汲成村的村民向记者表示,前几天就接到转移的通知,村民大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不过,有的养殖户牲畜转移较难,涉及到车辆、场所、安全、防疫等。

在卫辉市汲城村北不远处牧野大桥的的南侧,记者看到,武警官兵集结在桥头,正把船只从车上往水里放,准备到堤坝处封堵缺口。



图为武警河南总队机动支队官兵正把船放入水中,准备乘船去堤坝处。 杨大勇 摄

夜幕降临,记者沿107国道折返,看见当地村村民仍在路上封堵路面上隔离带缺口,进行积极自救。

当日近23时,武警河南总队机动支队官兵给记者发来一组照片和视频,该队官兵在新乡市牧野区卫河河畔上封堵缺口。

孙立平:关于河南水灾的一点思考

1、在这次河南水灾中,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的巨大损失,让人悲痛不已;河南人民在这次灾难中表现的古道热肠、见义勇为,令人非常感动,特别要说一句的是,在这场灾难中还没有听说过在灾难中趁火打劫之类事情的发生;但同时,一些人为的失误也是明显的,不可否认的。对此,人们已经有许多的评论,不再赘述。

2、对于这场灾难,是天灾还是人祸?人们见仁见智,争论不已。应当说,世界上很多事情其实往往都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一场自然灾害也是如此,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与本可避免的人为因素往往夹杂其间,甚至纠缠在一起,关键是你想强调哪个方面。但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说,我觉得,在种种人为失误的背后,这次有一个因素是特别值得注意的,这就是在长期干旱时期形成的旱情思维。

3、恕我是个外行,旱情思维这个词可能不是很准确。我的意思是说,在经历了多少年的干旱时期之后,尤其是在这个问题更突出的北方,人们熟悉了干旱,对如何应对旱灾,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对于水情,对于水灾,脑子里却缺少这根弦。包括在城市建设中,为此做的准备也不足。我想,在这次水灾中,有关人员可能脑子里也会无数次闪过这样的念头吧:不至于吧,大街上能淹死人吗?

4、为什么在气象部门接二连三发出大暴雨预警之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什么在暴雨已经成灾的时候,地铁没有及时停运?为什么在泄洪之前没有能事先及时通知,并组织人们疏散转移?为什么对这场事先的准备是那么不充分?恐怕与这种旱情思维不无关系。河南尽管有黄河穿越其中,历史上也没少受水灾之苦,但这些年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干旱,黄河有时都断流了。在这种情况下,旱情的思维是自然的。人们更多想的是天不下雨怎么办,而较少去想天下暴雨怎么办,水灾来了怎么办。别看很多地方都有所谓的防汛部门。

5、网传的一则消息说,河南某市的领导人,是刚刚从水灾频发的南方某省调过来的,脑子里有关水灾的概念很强,在这方面也比较有经验。在水灾发生之前,就力排众议,组织低洼地区的民众疏散,从而尽可能地避免了损失。这个事情如果是确切的,说明人们特别是领导者脑子里汛情思维的重要性。

6、在这样一场大的灾难面前,我为什么专拣这个事情来说?是因为我们现在可能面临一个重要转折,即我国的北方可能正在进入一个多雨多水甚至水灾会频仍发生的时期,而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干旱事情,我们的思维还是干旱时期的思维。

7、在这几年,人们就开始讨论南雨北移或南方雨带北移的问题。西北、东北、华北这些历年缺雨缺水的地方,现在经常遭遇暴雨大暴雨。一些久旱地区的朋友甚至说,这么我们这里的天气成了南方的多雨天气?搜索一下有关的消息,更是比比皆是:暖湿周期,沙漠变绿洲,新疆变粮仓;南方雨线已经北移,东北新一轮透雨马上来;南方雨带北移 长江中下游雨势加强;雨带北移,关中平原重回天府之国等等等等。

8、上面所说,不是为了追责,更不是为了洗地。我想提出的问题是,如果南雨北移这样一个气象周期到来,我们有相应的思维转变吗?我们在城市选址、建设、规划、设计上,有相应的考虑吗?

郑州7名牺牲党员干部名单公布

河南多地遭遇强降雨,无数逆行者在风雨中挺身而出、奋战一线。郑州目前已有7名党员、公职人员牺牲。向抢险牺牲英雄致敬!(记者姚竣译)



暴雨过后损失惨重 保险能否埋单?

连日来,郑州遭遇罕见持续降雨,当地生命财产安全面临极大威胁。截至7月23日12时,据初步统计,郑州特大暴雨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44209.7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

暴雨过后,郑州内涝严重,不少汽车泡在水中,或被雨水冲走。低洼地区街道两边商铺进水,一楼房屋进水;在周边乡镇,农田受损、房屋垮塌严重。



来源:受访者供

车险易赔 产险缺位

“我家小区地下车库都进水了,洪水漫延到一楼,一楼的车都淹了一大半。”家住郑州市郑东新区圃田乡的王女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洪水来了之后就把车冲下去,车与车撞到一起,“不是人为撞车,是(因为)自然灾害,看保险公司能赔多少。”

一般来说,只要购买了车损险、涉水险,可以按照自然灾害理赔。中国平安对中国新闻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12时,平安产险共接到灾情相关报案20697笔,其中车险报案数量20471笔。中国人保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17时,人保财险共接到相关报案28698笔,其中车险报案28561笔。中国平安表示,针对受灾出险客户,开通理赔绿色通道,简化业务手续和索赔单证。同时,将联合车辆救援及修理厂等合作单位,紧急施救受水淹车辆;对于受损车辆,保障灾区客户车辆优先修理。

有保险的可以理赔,那么没保险的呢?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受暴雨影响,郑州多家中小店主损失严重,但此前没有购买相关保险。张女士在郑州银基广场一楼经营了两家15平方米的服装店,暴雨一来,两个店铺被淹。“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太突然了,店里的现金、手机、电脑,什么都没来得及拿。”7月22日,张女士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商场正在抽污水、污泥,听邻居说还有粪便,乱七八糟很严重,衣服全都不能要,一夜之间全泡汤。”

张女士估算,一家店铺价值50万元,两家店铺至少损失100万。像张女士这样的店家不在少数。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受暴雨影响,银基广场负一楼、负二楼、负三楼全被淹没,在该商场做生意的季女士,也面临惨重损失。

季女士在银基广场负一楼经营了4家商铺,主要出售中高档鞋子,以及进口洗护用品、红酒、化妆品等等。同时还有一个直播间和3间仓库。

“洪水来临后,整个负一楼全部进水,全军覆没。”季女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22日商场水还没有完全抽干,商户不允许进入,还不知道里面的具体情况怎么样。她指出,“鞋子泡水了就无法销售。虽然我们的店铺门是关着的,但是装修是裸顶,门店顶部是空着的,现在还担心鞋子遇水会浮起来,估计漂得哪儿都是,冲到哪儿去也不知道。”

当被问到暴雨造成的损失,季女士忧心忡忡地表示,大概估摸了下有1000多万。“太突然了,每个店铺里面都有手机、电脑、打印机,就连现金、账本都没有拿,没有任何预料。”此外她提到,早秋款鞋子到了3000多双,鞋子库存量至少有1万双,而几个店铺的装修,也花了一两百万,“洪水进来,也是打水漂了。”

据了解,银基广场是香港盛鸿投资有限公司在郑州最大的投资项目,是中部地区服装批发的龙头之一。

无情的暴雨让商户们猝不及防,暴雨过后的损失更令他们无法承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郑州当地多名个体经商户,包括服装、餐饮、烟酒、蔬菜水果等门店老板发现,本次暴雨给他们造成的损失较大,几十万元,乃至上千万元。对于这些损失,没有保险理赔,也没有收到有关部门的解决方案。

张女士、季女士均表示,商场可能购买了相关的保险。7月22日,银基广场在商户群里发了通知,要求每家商户上报受损金额,但没有给肯定答复。

中国平安的小微企业保产品显示,针对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房屋主体、设备、装修损坏,可以赔付,但每次事故有免赔偿金额,即1000元以下的损失或损失金额的10%,由经营者自行承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不像车上路必须要有保险,我们没有(保险)。”尹女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我们这个商场是个批发零售商场,好多都是小商贩,保险意识比较弱。”

“没有买保险的意识,感觉离自己很遥远,没有想到会发生。”季女士称,平时也会遇到相关财产险的推销,由于没有真正遇到过大灾大难,也就没有购买。

除此之外,一旦投保,中途不能断缴,对很多个体经商户来说,投保是不小的开支。以中国平安的平安小微店家保产品为例,个体工商户每年的保费一口价为2080元。

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数据显示,与车险两三万笔报案数量相比,财产险、意外险、农险等报案数量较低。其中,中国平安财产险报案数量193笔,意外险报案数量18笔,农险报案数量15笔;中国人保财产险报案136笔。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学系教授朱铭来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此次暴雨灾害,暴露出我国家庭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投保率较低、创新不足等问题。

就本次郑州特大暴雨灾害,朱铭来表示,一楼住户面临的暴雨风险更大,经济损失几率也会更高,保险公司实际经营的时候,能不能对一楼的住户额外保一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完善保险业的产品,更加精细化管理。

此外他指出,街边商铺的损失也更大,对于这些广大的商铺从业者,有投保的意识,但也会考虑投保划不划算,保费每年都交,但特大自然灾害可能几十年甚至更久才会出现。如何平衡,是保险业需要思考的事情。

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教授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很多中小企业、个人商户遇到的大灾,目前的保险都不能够覆盖。

在他看来,在巨大自然灾害中,车险成了主要的损失赔偿内容,其实是跟中国目前的财产保险市场版图有关,“因为车险占到了整体财产保险的60%以上市场份额,是主要的赔付内容”。但他指出,成熟国家除了车险的赔付以外,家庭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意外保险、农业保险,也应该是发挥相应作用的险种。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我国是有针对企业的财产保险,但保险公司可能也没有很好的将这些险种触达到中小经营者身上。一方面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中小经营者的风险不好控制。

对于此次暴雨造成的损失,朱俊生认为,既有需求的因素,也有供给端的问题,险企如何优化供给,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够得到很好的匹配,值得思考。

此外,即便有商业保险,在面临巨大自然灾害时,赔付率也较低。多位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对自然灾害的赔付率不超过5%。

巨灾保险制度尚待确立

据中国长安网报道,郑州中原区委政法委为全区居民购买了治安家财保险,如果辖区居民家庭财产和人身安全,因此次暴雨等自然灾害遭受到损失、伤害,都能赔付。

除此之外,郑州其他区也给居民购买了相应保险。郑州高新区的一位居民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为全体居民购买了治安家财保险,因暴雨造成的家庭财产损失,可以申请赔付。



来源:受访者微博

据该居民提供的治安保险方案显示,因火灾、爆炸、常见的13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相关施救费用,保额为8000元,室内装潢、家用电器和文体娱乐用品、衣物和床上用品、家具及其他生活用品各2000元。

2016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的的超强降雨导致11个省份出现暴雨、河流洪水以及山体滑坡,经济损失逾1540亿元,但由于保险覆盖面较低,得到的保险赔偿仅为28亿元,占经济损失的比例不到2%。

经济导报曾报道,2008年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保险赔付不到50亿元,赔付率为3.3%。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保险赔付16.06亿元,保险赔付率仅0.19%。

许闲指出,巨灾的救济体系主要有政府财政救助、商业保险公司的赔付、社会慈善捐赠、个人自救等四个渠道,前三个为主要救济渠道,而中国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救济以及社会慈善捐赠,保险发挥的作用有限。

“面对巨灾,针对整体的赔付比例可能会少于5%。”许闲表示,虽然国内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巨灾的赔付比例逐渐在扩大,但赔付率仍然较低,这与国外商业保险公司的赔付存在较大差异,“国外商业保险公司承担这种巨灾的赔付,能够占到30%以上”。并且,目前我国的商业保险覆盖范围不足,面对巨大自然灾害的财产保险,在中国比较欠缺。

朱俊生指出,从全国层面看,巨灾保险制度构建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巨灾保险的覆盖面有限,巨灾保险制度惠及的人群范围有待扩大。二是巨灾保险的保障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展。目前的巨灾保险主要限于地震,尚不包含台风、滑坡、泥石流、洪水、森林火灾等其他灾因,保障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三是巨灾保险立法有待推进。

朱俊生认为,未来如何充分发挥保险在巨灾当中的防灾减损、风险预警方面的作用,在受灾害的社会治理当中更多的引入保险机制,特别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