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碑林博物馆新浪官博上发送一则私信聊天截图,致谢为其成功纠错的10岁的小学生游客,并表示错误已很快订正。

4年级小学生为博物馆“纠错”,这谁家孩子这么厉害?华商报记者随后联系到这位10岁的河北小游客田佳沛,简单采访后证实:人家果然是别人家的娃!



“妈妈,这个时间好像有问题?”

17日晚,小田和妈妈跟随到宝鸡出差的爸爸来西安旅游,第一站就是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我喜欢历史,又学了快3年的书法,期待西安之旅,期待碑林博物馆。”田佳沛说,“到西安第二天一早就去了碑林博物馆。”

18日上午10时许,小田和妈妈顺利进馆。“每个展馆我都看得挺仔细,尤其是我正练习的颜真卿的字,碑刻的感觉比平时我在字帖里看到的要更加栩栩如生!”小田说,“大约11点左右,我们到了那块出错的碑前。”

据小田讲,那块碑刻放置在走廊过道一侧。“碑刻上刻着‘陕西藩署增置颜柳碑记’字样,下面‘清光绪十七年’后的括号里标注为1689年,看到这个时间我直觉不对,就对着我妈喊,‘妈,这个时间有问题?’”



“不管对与错 孩子的质疑精神值得嘉奖”

21日,小田的妈妈温女士对记者说:“当时,孩子用挺大的声音冲我喊,‘妈妈,这个时间有问题’时,我有点尴尬的。馆里静悄悄的,几位游客都转头看我儿子,我心想:咋这么张扬的?在专业博物馆里,你个小孩儿能挑出什么问题?”

“但儿子又说:妈妈,光绪是清朝倒数第二个皇帝,他1875年继位,1898年开始戊戌变法,咋可能出现1689年。”温女士说,“即便儿子说了这么多,我还是不太相信。我问他说这个时间会不会是碑刻写成的时间,但儿子指着碑刻上的颜柳说颜真卿和柳公权都是唐朝人,1689年是清朝。”



据温女士说,小田还指着这块碑刻相邻的一块碑,刻有“雍正十二年,后标注的时间是1734年”。“儿子对我说,妈妈你看这块碑上两个时间就是吻合的。”温女士说,“我还是半信半疑,用手机搜了半天。后来,我心想儿子能提出质疑已经很可贵,不管对错,都应该被听到。所以就带着他先到讲解处再到游客中心,却都没找到可以反映问题的人。”

温女士说:“提出质疑但没得到回复,儿子很期待。从馆里离开后,还在门口的水泥台上坐了一段时间,看会不会有人找他。”



“得到肯定后 儿子特别自豪”

温女士说:“有点魂不守舍,我就想怎么帮帮他。”看到其他游客在玩抖音,温女士突然想着官方抖音号,然后就有了大家看到的私信内容。据她说,发完私信后,下午参观鼓楼、钟楼时,儿子每隔一段时间都问是否有人回复。

“直到20日上午10时许,碑林博物馆官博发来私信及订正后的正确时间后,已回到家的儿子高兴地‘wohoo’了几声!”温女士说,“尤其是碑林博物馆还赠送我们一次免费游的机会时,儿子说一定要再去西安。”



“重度”历史发烧友

4岁就通读了《上下五千年》

对于记者最好奇的:为什么10岁的小田能纠错?温女士没有正面回答。她只是简单讲述了小田成长中的几个片段。

小田今年9月将要升入石家庄长安区育才小学五年级就读。“我和他爸都是理科生,我是护士,孩子爸爸经常出差,可以说儿子目前了解的历史知识已经超过我们。应该是受爷爷影响喜欢上历史,爷爷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但喜欢历史。我儿子从小就爱看书,认字多,记忆力好。2岁9个月上幼儿园托班时,几节亲子课就把班上所有小朋友名字记住了。”温女士说,“4岁刚过,儿子就自己通读了少儿版的《上下五千年》,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当然可能也就是读个大概,但的确能简单复述其中的一些小故事。上一年级前,儿子就能讲清楚五代十国大致的更替顺序。”



小田则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天生喜欢读历史。至今,我已把《上下五千年》通读了5遍。这个暑假,我手边的历史书是《二战全史》。”对于记者邀请他复述其中一段小故事的请求时,小田大方地讲起了隆美尔和蒙哥马利的故事,其中包括伍尔德里奇等一连串长长的人名,他都能准确讲出。

对于此次成功给碑林博物馆纠错,小田挺自豪,但谦虚地说:“古代史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清代史,所以对那些时间熟悉,才能发现错误。”

“我们正对所有说明牌进行纠错”

21日,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说:“正如私信回复的一样:小朋友很厉害!我们已给小田同学寄出了文创小礼品,并打算写感谢信到小田学校。对于小田发现的错误,我们已在20日上午进行临时更正。”

该负责人说,“现在,碑林博物馆有一支专业团队在对馆内的所有说明牌进行纠错,已发现了一些问题,正逐一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