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钱人们的竞争已经不限于地球表面,个个都想“上天”了。

继被维珍航空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截胡,率先于7月11日成功飞往太空并顺利返航后:

身价1900亿美元,世界首富、亚马逊大佬贝佐斯(Jeff Bezos)成功在今天美东时间早上9点,乘坐自家的Blue Origins航空器从德州发射升空,飞向了太空边缘!



图片来自dailymail 版权属于原作者

“这是我最棒的一天!”

8点,位于West Texas的火箭发射场已经整装待命:



经过调试测试,8点15分,由杰夫贝佐斯带队,其亲弟弟马克·贝佐斯(Mark Bezos)、18岁的荷兰高中毕业生奥利弗·达蒙(Oliver Daemen)、以及82岁女飞行员华莱士·芬克(Wally Funk)组成的4人航空小组,身着太空服,从训练中心出发。乘车前往发射点。





8点23分,4名宇航员登上舷梯,进入太空舱待命。







美东9点整,New Shepard号火箭正式点火启动。





搭载着可容纳6名乘客的太空舱和助推器的可回收的火箭,正式升天!





点火后火箭垂直飞行,在抵达离地100公里(国际公认的外太空分界线)时,贝佐斯乘坐的太空舱从火箭里开始分离

火箭返回着陆场垂直降落。



太空舱在降落伞下下降回地面。





图片来自dailymail 版权属于原作者

整个飞行持续11分钟左右。期间有大约3分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图片来自dailymail 版权属于原作者

最后,搭载贝佐斯及同行人的太空舱按计划降落在West Texas的沙漠中。





回到地面的贝佐斯异常兴奋啊!



女友早就等候在了一旁,拥抱亲吻举高高:



接受采访时贝佐斯表示:“这是我最棒的一天!”

他将他的太空之旅描述为“完美的任务”,“我觉得很舒服,一点都不奇怪,非常好。”







机舱内的画面:





据悉,这次飞行也是一趟名副其实的”烧钱之旅“,每分钟花费达到了惊人的5.5亿美元。



图片来自dailymail 版权属于原作者

全自动火箭New Shepard号

今日贝佐斯乘坐的全自动火箭New Shepard号,是专为蓝色起源的太空旅行设计的火箭,目前已经成功完成15次测试发射(但今天是第一次载人飞行),最近一次发射测试是在4月14日。



图片来自dailymail 版权属于原作

贝佐斯乘坐的全自动火箭和New Shepard太空舱将在地球表面上方飞行66英里,这比上周飞往太空的亿万富翁竞争对手Richard Branson多了13英里。

这次和贝佐斯同行的人还包括他的亲弟弟马克·贝佐斯(Mark Bezos)、18岁的荷兰高中毕业生奥利弗·达蒙(Oliver Daemen)、以及特别获邀的82岁女飞行员华莱士·芬克(Wally Funk)。



图片来自dailymail 版权属于原作者



图片来自dailymail 版权属于原作者

其中,82岁的芬克是1960年代通过美国宇航局培训出的最年轻女性宇航员,当时在13名参加培训的女宇航员当中表现名列前茅,但后来这一项目被取消。

直到60年后,她收到了贝佐斯的邀请,终于能够实现自己的太空梦了,成为世界上最年长的宇航员。



图片来自dailymail 版权属于原作者

另一位乘客,18岁少年Oliver Daemen是荷兰私募股权公司创始人的儿子,蓝色起源证实了他父亲参与了拍卖,但没有透露具体的座位价格。

但因为有人支付了2800万美元后退出,Daemen的父亲才有机会为儿子竞拍到了这次宝贵的机会。



图片来自dailymail 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周日,贝佐斯和他的机组成员们已经完成了14个小时的临时训练,训练项目包括安全简介、太空飞行模拟、对火箭机器操作进行回顾、在飞船拜托地球重力后如何在船舱内漂浮的指导。

周一早上,机组人员穿着宇航员制服出现在德克萨斯州范霍恩的“一号发射场”接受了采访,贝佐斯说他们对这次飞行既不害怕也不紧张。



图片来自dailymail 版权属于原作者

美国网友:别让贝佐斯返回地球!!

但广大网友们,对贝佐斯上天一事,态度都有些微妙。

早前有10万人联名请愿“别让贝佐斯返回地球”:

Do not allow Jeff Bezos to return to Earth的请愿书



图片来自change.org 版权属于原作者

早在贝佐斯还没正式飞天前,推特上已经提前diss上了:

如果你成为亿万富翁了

你将首先解决地球上的什么问题?

“我选择逃离”



还是那句话

贝佐斯你啥时候把税补齐啊?



有人老是抓住火箭的形状不放



我有种预感

贝佐斯这次别回不来了



亿万富翁就不应该存在在这个地球上……



如果他回不来了

我们每个人可以分到25美金



希望贝佐斯在宇宙得到永生



而今天,贝佐斯的太空首秀顺利完成,并没有美国网友们所愿在长空常驻(哈哈哈哈),段子手们果断又出动了...

哦NO,他活下来了。



杰夫贝索斯和他的伙伴在BlueOrigin 发射过程中,

在返回地球之前失重约3到4分钟。 

有趣的是,

3到4分钟也是亚马逊员工午休的标准时间。



杰夫贝索斯应该在太空停留足够长的时间

遇到小便问题,

就像被困在亚马逊车辆中的工作人员遇到的一样



祝贺杰夫贝索斯完成了一件

50年代狗都做得比他好的事儿。



而真正的高潮来到,是有网友把星球大战的图P成了马斯克和贝佐斯,来嘲笑后者的太空之旅名不副实,只是摸到太空的边边就返回了:



图片来自twitter 版权属于原作者

马斯克本人也亲自下场了,不厚道地回复了“haha”二字。夺笋呐哈哈哈哈哈…



(这两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一直在太空竞赛上暗自较劲,马斯克曾经称贝佐斯的蓝色起源是“山寨版的Space X”。)



图片来自dailymail 版权属于原作者

而被马斯克“看不起”的蓝色起源其实至今已经成立20多年了,早在2015年11月就已成功完成6次着陆测试,虽然新闻不多但是已经非常成熟。

Blue Origin的愿景是未来数百万人可以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这次贝佐斯的“太空首秀”将为“商业航空旅行”开创先例。

目前蓝色起源没有公开后续飞行的价格,只是表示现在买票有很大折扣…… 



图片来自dailymail 版权属于原作者

全球首富贝索斯飞入太空,全民太空旅行时代要来了?

新一轮太空竞赛开始了。

本月早些时候 71 岁的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带领员工乘着太空船二号抢跑,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商业航天公司创始人,这多多少少让蓝色起源的创始人贝索斯有些脸上无光。

还好,就在刚才贝索斯超越了布兰森。



经过短暂的飞行,贝索斯搭乘新谢泼德火箭系统接触到了卡门线(距离地球 100 公里),成功飞上了太空,并且比布兰森飞得更远,双方差距约 14 公里。

整个太空旅程约 11 分钟,而随着贝索斯返航,商业载人航天旅游离普通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二十一年圆梦之旅,终登太空

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贝索斯早在 18 岁时就表示太空旅行是他最重要的愿望之一,而就在 2000 年这位亿万富翁着手于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成立了蓝色起源公司。



为了这个太空梦,贝索斯可谓是全力以赴,蓝色起源的运营资金不少来自他卖掉亚马逊股票所得,据称每年他都要投入 10 亿美元在其中,而现年 57 岁的他辞任亚马逊 CEO 也是为了专注于航天事业。

原本在 2019 年,即阿波罗登月 50 周年时贝索斯就要飞上太空,后来因火箭安全性不达标而放弃,而今天正是阿波罗登月 52 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贝索斯终于实现了他年轻时的梦想——飞上太空。

和维珍银河不同,蓝色起源采用的是类似传统火箭垂直推送的飞行方案,为了登上太空,执行此次任务的新谢泼德号已经执行了 15 次测试飞行,而第十六次这套火箭飞行系统终于迎来了 4 位真实的旅客。



新谢泼德火箭的名称,来自美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艾伦 · 谢泼德

新谢泼德火箭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上端是一个加压船员舱,根据蓝色起源发布的信息,这个船员舱的内部容积约为 15 立方米,中间是动力装置,四周则是座椅,最多可以支持 6 人乘坐。



下端就是火箭主体了,包含了动力引擎、起落架、阻力刹车等装置。新谢泼德火箭加速发射到接近卡门线后将与船员舱脱离,进而逐渐降低速度下落,最低速度甚至能达到 8 公里 / 每小时。

而且降落时还能垂直悬停,进一步调整下落位置,最大程度保证下落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也是新谢泼德火箭系统可回收的主要部分,有效降低发射成本。



新谢泼德火箭推进装置落地

而顶部的船员舱则将继续滑行一段距离,直到接触到卡门线,而后船员舱也将逐渐下落,接近地面时展开降落伞进一步降低飞行速度。

船员舱的动力装置则会在即将接触地面时启动,以 1.6 公里 / 小时的速度缓慢下落,实现软着陆,而在之前的测试中火箭最高飞行速度达到了 3675 公里 / 每小时。



除了贝索斯,新谢泼德火箭上还有另外 3 名乘客,分别是贝索斯的弟弟 Mark Bezos,18 岁的物理系学生奥利弗达门(Oliver Damen)。

在首飞资格拍卖中,奥利弗的父亲原本只是第二高出价人,但以 2800 万美元拍下的那位旅客由于日程冲突未能如愿,反而让这位 18 岁的学生得以成行,真是羡煞旁人。



最后一位乘客则更显传奇, 82 岁沃利芬克 ( Wally Funk ) ,她原本是美国水星 13 号计划的一员,该计划旨从有飞行经验的女飞行员中选拔出航天员,然而政府计划取消,沃利的太空梦想落空。

今天她搭乘新谢泼德火箭号圆梦,成为了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之一。



和维珍银河类似,这次飞行包括贝索斯在内的 4 位乘客都没有穿航天服,而是蓝色连体衣。

这是因为作为普通游客并没有和航天员一样长期经受训练,在飞行途中或落地后容易呕吐,如穿着航天服容易被呕吐物噎住,反而会危险,而舱内压强等安全问题则由依靠船员舱本身的设计避免。

整个飞行过程中,仅仅能感受 3 到 4 分钟的失重感,但怎么也算不上太舒适。



这一大一小,几乎刷新了航天记录,再加上贝索斯本人亲身参与首飞,无疑将蓝色起源航天旅游服务的可信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贝索斯越过了卡门线,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早在新谢泼德号发射前,蓝色起源和维珍银河就打起来了嘴仗,其中的争论重点就是是否接触到「卡门线」,即海拔 100 公里,这一高度被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为是大气层与太空的分界线。



新谢泼德火箭太空旅行全过程

而上次布兰森一行人仅飞过海拔 86 公里,虽然超过了美国空军与美国航天局所规定的太空边界线(海拔 80 公里),却仍然被调侃根本没到太空。

不过实际上两者的核心体验——失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差别,都是几分钟而已,更大的体验差别其实来自船员舱本身。

维珍银河的 SpaceShipTwo 飞船其实更像飞机,仍然要航天员操控。当然具备经验的航天员也能在一定程度保证安全和体验,



而新谢泼德火箭则是全自动系统,并不依靠人手动操控,这意味着船员舱 6 个座位可以坐满,另外则是新谢泼德火箭船员舱有着硕大的窗户。

蓝色起源号称这是航天史上最大的窗户,足足占据船员舱的三分之一,能更好地观看太空美景,而 6 个座位又都是临窗,观看体验确实会好上一些。



其实对于完成太空飞行的两家而言,卡门线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了,反而是之后如何保证太空飞行的稳定性。

安全性是其中的核心要求,有报告称大约 1% 的美国载人航天飞行出现了致命事故,而参与该报告的美国前联邦航空管理局副局长 George Nield 则向外媒 Business insider 表示:

风险相当高,它比乘坐商业客机飞行危险大约 10000 倍。



一个小零件的脱落就可能造成生命事故,维珍银河 2014 年试飞时就出现了事故,造成了一死一重伤的惨剧。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给蓝色起源的载人航天执照有效期也仅限于今年 8 月。

贝索斯和蓝色起源为了这次飞行能安全成行,也付出了不少努力,以新谢泼德火箭系统设计而言,下端动力火箭上的环形设计和楔型翅片除了降低燃料消耗,也能进一步稳定助推器,降低动力火箭端的飞行速度。



蓝色起源甚至表示通过阻力刹车,可以将动力火箭端下落的速度减半。

而用于容纳旅客的船员舱则更为严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船员舱保持了椭圆形,这是因为迎风表面积更大,更适合降低下落速度,毕竟高速飞行下人体的不适感会急剧增加。

上文也提到了落地前航员舱会启动动力装置实现软着落,最大程度上减少震动。而船员舱上的斜置座椅除了 5 根安全带,也配有特殊的固定装置,保证高速下人不会被甩出。



硬件上的设置还远远不够,在贝索斯飞行之前新谢泼德号已经进行了多次测试,包括火箭软着陆测试、员舱逃逸系统与火箭动力装置实时脱离测试等等,从 2012 年到 2021 年蓝色起源一共完成了 15 次测试。

硬件设计和诸多测试才是贝索斯之所以敢于首飞的原因。

维珍银河总裁迈克摩西 ( Mike Mosse ) 在布兰森飞行结束不久后接受了采访,其中就提到了要对飞船进行升级,为商业运营做好准备。



对于这两家私营航天公司而言,双方创始人的航天之旅才只是一个开始,后续如何完善旅行标准流程,安全性如何提升,乃至如何与监管部门达成统一的安全审核标准,都需要一一完成。

不然载人航天旅行就不像旅行了,而是一种风险不低的「极限运动」——享受失重的同时,还得冒着生命危险。

太空旅行时代才刚刚开始

其实在蓝色起源和维珍银河之前就有公司完成了商业载人航天,只不过那时更像是独属富人的活动,美国富商丹尼斯蒂托(Dennis Tito)就曾在 2001 年花费 2000 万美元买了太空船票,通过俄罗斯太空飞船登上了国际太空站,



而包括蓝色起源、维珍银河乃至之后的 SpaceX 都是希望降低成本,让普通人能离人类终极梦想之一——探索太空更近一些。

目前来看虽然蓝色起源和维珍银河在商业航天旅游方面先行一步,但这并非是绝对的,马斯克和他的 SpaceX 仍然是该领域的重要竞争者之一。

此前 SpaceX 已经成功通过火箭将航天员送上了国际空间站,而在今年年末它还会将四位普通人送上太空,其飞行高度将达到国际空间站的两到三倍,而国际空间距地距离为 400 公里。

不过这四位旅客的旅程中并不包含国际空间站,而是绕着地球飞行,让旅客享受太阳升起与落下的风景。

2023 年日本时尚电商集团 Start Today Co 创始人前泽友作(Yusaku Maezawa),还将搭乘 SpaceX 新一代的大型猎鹰火箭(BFR)飞向月球,进行为期一周的航天飞行。这可比接触卡门线要远的多,也更危险,对飞行器的要求也更高。

马斯克在贝索斯登上太空之前也转发了一组表情包,调侃贝索斯只是飞过太空边缘而不是更高的地球轨道。



不过贝索斯和他的蓝色起源也并没有放松,在新谢泼德火箭系统之后,蓝色起源还研发一款名为「新格伦」的火箭系统。



新格伦火箭

这个火箭的名称来自美国航天员约翰 · 格伦,是美国首位进入地球轨道的航天员,蓝色起源已经和欧洲通信卫星公司、卫星通信公司 OneWeb 等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使用新格伦火箭为它们完成运输任务。

而最近的一次新格伦火箭发射定在了 2022 年,这三家民营航天之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白热化,

而对于它们而言航天旅行除了普及意义还有着积累数据、技术实验的目的,飞行体验、结束后的身体数据等都将成为它们优化下一次航天旅游的依据,这也有利于减少航天旅游预备时间,让它成为和商用飞机一样的服务。



另一方面,贝索斯和马斯克的宏愿也不仅限于航天旅游,前者希望登上月球并在其上建立工业基地,而后者则希望登上火星将其作为殖民地,太空旅游不仅能收集人体适应数据,更能为两者的宏愿提供最直接的帮助——金钱。

以目前开启大量售票的维珍银河为例,它已经卖出了超 600 张船票,以 25 万美元一张计算,总价值就达到了 1.5 亿美元,而随着技术的成熟时其边际成本只会更低。

维珍银河还表示将缩短飞行时间间隔,要在 2023 年前实现每隔 32 小时就将一批游客送上太空,其盈利速度也会大大加快。



图片来自:Foxbusiness

更何况太空旅游市场是个供不应求的市场,根据瑞银集团发布的预测报告,到 2030 年太空旅行市场将高达 30 亿美元。直观的经济收益将支持包括蓝色起源在内公司投入更多,以实现更普及的月球探索乃至火星探索计划。

随着市场的运行和逐渐成熟,只会越来越多人和公司加入其中,推出相应的项目,波音公司也曾表示要和 NASA 合作探索火星,而我国的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也曾表示未来可能会开发太空旅游服务。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发布的《2017 — 2045 年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中也提到了 2025 年前后,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运载器研制成功,我国亚轨道太空旅游可能成为现实。

随着两家民营公司创始人太空飞行成功,太空旅游时代也正式开启了,接下来就是如何飞得更稳、更频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