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宣称“能吃”的化妆品真的安全吗?专家:化妆品不可食用

  你听说过“食品级”化妆品吗?近日,

  不少商家宣称自己的化妆品“纯天然”“可食用”,

  这让许多人认为这类化妆品抹在皮肤上肯定更安全。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商家鼓吹的“食品级”化妆品并非真的吃进肚子里,

  而是商家为了强调产品的安全性而制造的营销噱头。

  普通的化妆品被商家贴上“可食用”的标签后,不仅价格上涨,而且销量大增。这些宣称“能吃”的化妆品真的安全吗?

  商家称“食品级”化妆品原料能吃但并无用量配比的具体提示

  “食品级”化妆品通常被商家用来形容产品或成分的安全性。记者以咨询购买的名义联系多个销售所谓“食品级”化妆品原料的商家,他们均表示相关的成分真的能吃。一家销售烟酰胺的商家表示,他们的产品可以吃,吃了能美白,还能增强体质。

  这名商家的网店页面提示,烟酰胺有功效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刺激性,提醒使用者从低浓度开始逐渐建立耐受性。

  但是对于用量和配比,大部分商家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提示。



  另一名销售传明酸的商家称消费者“买回去自己研究处方”“自己查相关资料”,当被问到安全性的问题,他表示“安全性都没问题”,还告诉记者,“食品级只是一个概念,证明它是无毒无害的。”

  专家:“食品级”安全性不一定更高根据现行法规,化妆品不可食用

  事实上,即便是一些可以用于食品的成分,也有含量、配比的限制,并不是绝对的无毒无害。比如化妆品成分表上常见的丙二醇,可用作溶剂和软化剂,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起到乳化、稳定、凝固的作用。根据国家标准,糕点中丙二醇的最大使用量是3g/Kg。

  对此,一名销售丙二醇的商家告诉记者,“工业级的可能会对皮肤造成过敏,但食品级的不一样,能直接食用,所以不会对人造成过敏,这是最大的区分。”



  “‘食品级’化妆品其实是商家为了产品宣传、吸引消费者而创造的市场语言。根据现行的法规及标准,化妆品是不可以食用的,也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这个概念。

  专家:“食品级”产品基质仍属化学物质直接使用食品护肤可能引发过敏

  国家药监局今年5月31日公布的《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规定,

  禁止使用尚未被科学界广泛接受的术语、机理编造概念误导消费者,禁止使用虚假、夸大、绝对化的词语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描述。

  这份管理办法将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陶丽莉:

  所谓的纯植物、纯天然,或宣称“食品级”的化妆品,

  往往只是在常规产品中添加了一些所谓纯天然的植物萃取成分。

不论添加的植物提取成分有多少,构成产品的基质本身仍然是化学物质。



  除了市面销售的化妆品之外,还有人会直接使用食品来护肤,陶丽莉也提醒其中可能存在风险。“自制面膜所用的食品,如牛奶、酸奶、蜂蜜等都是很常见的过敏原,与皮肤直接接触很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此外,芦荟等蔬果含有光敏性物质,使用后如果缺乏防护,经紫外线照射可能导致日光性皮炎;蛋清中含有细菌,敷在有伤口的皮肤可能造成感染;柠檬的酸性强,直接用来敷脸也可能损害皮肤屏障。陶丽莉表示,商家应当规范宣传,消费者也要科学、理性地使用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