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表示,自己在毕业前夕就开始应聘多家法学院校,经过一些考量后,最终才选择华东政法大学。

梅桢称华东政法大学自有一套严格的选人标准和程序,而她“通过了书面求职材料的审核并完整参加了所有的面试流程,最终总成绩认定合格后,获得了准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机会。”

然而,就在她满心期盼着入职的时候,却出现了关于她的诸多不实信息被大量扩散,影响甚广,身边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甚至伤害。

她表示自己无法接受这些,于是决定放弃这一工作机会。简单为大家梳理一下前情:
此前,《华东政法大学拟聘人员公示》曝光,梅桢的名字位居第一。


不少网友包括华政学生都认为,此举有哗众取宠的嫌疑,她若当大学老师,大概只能开设一些“网红孵化课”,教大家如何制作精美的vlog……


不过话说回来,没有谁规定网红就不能当老师,也没有说网红就一定是没文化、没水平的,这类观点多少有些偏颇。



随后,该网友在知网上检索了梅桢在北京大学期间的论文,发现她的总发文量只有两篇期刊文献,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也就是说:知网上找不到她的硕士毕业论文和博士毕业论文。

在北大自己的数据库中,同样也没有找到梅桢的相关论文。

如此一来,网友不断质疑:从梅桢入学北大到再从北大硕博毕业,都得益于外籍身份所带来的优待。


面对这诸多质疑,一句模棱两可的“被大量扩散的不实信息”显然并不足以堵住悠悠众口。

评论下方,网友们仍不愿意“放过”她,其中不少是华政的学生。



就连梅桢“放弃任教”这一举动,都遭到不少人的质疑,认为此举“饱含深意”,到底是不是自己决定放弃的还不一定……



当然,也有粉丝在努力维护梅桢,认为是网友们多事,把人家好好的一个工作弄没了,毕竟梅桢得到了校方公示,就说明她通过了审核,达到了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