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借条遭下架,刚刚紧急回应!央行约谈13家平台,互联网金融整改新风暴要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360数科旗下核心产品360借条APP已经下架,下架原因或与今年4月29日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约谈13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并要求整改有关。



据悉,被监管约谈的13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为:腾讯、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数科、360数科、新浪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科技和携程金融,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核实,截至发稿,只有360数科旗下360借条APP被下架,其他平台依然可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到。



互金平台整改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位互联网金融业务人士获悉,4月29日央行约谈互金平台,并指出网络平台企业普遍存在无牌或超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监管套利、不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严重违规问题,并提出了七条整改要求。而被约谈企业也都在约谈后进行了自查,并陆续提交了整改方案,时隔2月余,360借条下架有些突然。

从七条整改要求细则来看,业内人士普遍有了共性解读:

一是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这个是底线,国家发牌照就是为了监管住所有金融活动,想借Fintech来“逃脱”监管,不会再有了。

问题在于目前未明确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哪些是属于需要纳入金融活动的范围。比如联合贷已经纳入了,但助贷算不算仍未确定。联合贷受到杠杆率的严格管控后,很多互联网平台都直接转助贷了。但若助贷也纳入牌照监管或被掐断,影响将很大。

二是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条主要是针对类花呗、白条等业务,支付和信贷不能打包,必须分割经营。

三是打破信息垄断,严格通过持牌征信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

所有个人信息严格在征信机构处理,不允许通过其他业务场景收集信息后的垄断市场行为。

四是加强对股东资质、股权结构、资本、风险隔离、关联交易等关键环节的规范。

五是合规审慎开展互联网存贷款,主要针对之前的互联网存款业务,严格仅限银行有限本地化经营,老产品全部下线。

六是规范企业发行交易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赴境外上市行为。

随便加几百倍杠杆,随意发ABS,以后都很难实现。

七是规范个人信息采集使用、营销宣传行为和格式文本合同。

这意味着互金平台以后做营销更困难了,所有话术都必须严格合规。

一位互联网金融资深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各家问题或许不尽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场景和流量逐渐形成规模,各类生活服务类的APP都上线了金融业务,也被网友调侃“互联网的尽头是放贷”。虽然7条整改条条重要,但最受关注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业务模式,二就是个人信息保护。

尤其是个人信息保护,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与用户数据紧密相连,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已经成为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政策不断加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更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年5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通告称,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包括36款安全管理类APP,以及48款网络借贷类APP,要求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其中与13家被约谈互金平台亦有部分重叠,360借条也在其中。

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此次下架或并非信息保护原因。



360借条回应下架,

已提交新整改方案

360数科相关业务负责人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360借条仍可提供正常服务,基于相关要求及对APP各项功能的用户体验优化,正在逐步迭代升级。

但下架起因并非4月29日央行约谈13家互金平台,而是因为5月10日网信办通报的包括360借条在内的84款安全和网络借贷类APP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情况。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由于我们工作人员疏忽,在规定时间内遗漏了某一个环节的整改,被要求从部分应用商店下架。我们已提交了新的整改方案并加紧推进整改,因此造成不好的体验我们深表歉意。”

据悉,今年5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通告称,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包括36款安全管理类APP,以及48款网络借贷类APP,要求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

对于通报的84款APP,网信办给出了自己的整改措施,并要求软件公司先自行整改,并把整改结果报告给网信办,如若不整改,超出期限,网信办将按照法律法规依法对这些公司所开发的APP进行下架处理。



360数科Q1业绩猛增



在互联网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多样化,入局者包括BATJ、传统银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以及专注于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服务公司,其中主要包括蚂蚁集团、陆金所、微众银行、京东数科、360数科、乐信、度小满、新网银行等,根据里昂证券的统计,前八家的互联网消费贷款市场份额在2019年达到92%。

在助贷模式下,参与者主要包括360数科、乐信、趣店、信也等,其中,360数科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赴美上市的360数科于5月27日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第一季度实现净收入为35.9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净利润为13.472亿元,同比增长635.4%。

具体来看,其主要布局助贷业务,2021年一季度促成贷款交易总额为741.49亿元,同比增长40.4%,用户方面,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潜在用户数为1.691亿人,同比增长19.4%,授信用户达3270万人,同比增长25.1%,助贷用户达2100万人,同比增长24.9%,发展势头良好。

小微业务正成为360数科新的业绩增长点,其一季度小微业务新增授信金额达58亿元,相比上个季度环比增长67%,目前已经覆盖28家头部合作伙伴(如用友,百旺等)。

此外,360数科还在一季度财报中指出,其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791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586亿元,上一季度为1.314亿元。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原因在于低成本的ABS和小额信贷提供的贷款量增加,今年为止ABS累计发行了21亿。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从监管对互金平台整改方向看,行业后续ABS发行或受影响。

华丽财报下,或存在隐忧



360数科缺乏场景流量的问题长期被外界关注。360数科依赖自身平台获客的比例非常小。2018年曾有数据显示,360数科依靠自身平台所吸引的借贷者只占总渠道比例的8%。流量过多依靠外部补给,意味着平台需要付出更多的获客成本。

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的深入发展,各大金融机获客的难度增加。360数科的用户增长速度也越来越慢。资料显示,2020年360数科累计注册用户1.63亿,较2019年增长20.4%,而2019年,360数科累计注册用户1.35亿,较2018年年底7880万增长71.3%



▲360数科用户增长放缓。

随着互联网流量逐渐见顶,互金平台的销售营销成本上涨趋势明显,2021年第一季度,360数科的销售和营销成本为3.85亿,去年同期为2.23亿,同比增长了72.65%。

如何打破增长困局,成为360数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至关重要的支付牌照,360集团多次申请,却至今尚未拿下。

早在2015年,360就在申请央行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然而,由于错失首批支付牌照的发放时机和监管对其数量的严加把控,尽管360集团频繁出手,想要曲线收购支付牌照,最后的结果是不了了之。

关键牌照的缺失和日渐疲软的增速,成为360数科发展的掣肘。从网贷转型助贷后,360数科依旧面临不小挑战。



不再靠网贷,周鸿祎的金融野心走到哪了?



360数科去年促成贷款2468亿元,助贷业务可谓风生水起,但一直没有啃下最关键的支付牌照,未来发展会否受到影响?

“我不明白为何互联网企业都做金融。”8年前,奇虎360的董事长周鸿祎曾表示对于电商、金融领域没有什么积累,近期会守住安全领域,不打算涉足互联网金融。

但做金融还是成为了互联网企业殊途同归的选择,就在周鸿祎发表此番言论的两年后,360便积极投入金融的怀抱。

在这个他无心涉足的领域,360金融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赴美上市,并且在一众互金中概股中突围。目前又有消息传出,其正筹备在港股二次上市,选择在金融科技企业偃旗息鼓的大势下逆行。

360金融(现更名360数科,股票代码:QFIN.US)的股价一度呈现出十分低迷的态势,长期居于发行价之下,但近一年来持续上行,最高股价摸高45美元,较上市之初已经翻了将近3倍。



▲360金融近三年股价表现。

360金融股价暴涨的原因是什么?背后又有哪些隐忧?

背靠360集团,360金融一出生便头顶互联网巨头系金融科技公司的光环。

2015年5月,360金服成立,2016年,360金融从360金服(北京奇步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分拆独立运营,正式孵化为360金融集团。同年,360金融的核心产品360借条上线。



▲360金融发展概况。

360投身金融领域,迅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两年多时间里,360金融先后完成四次融资,其中包括红杉资本、IDG资本、红点创投、峰瑞资本等知名创投基金。

相比腾讯、阿里以及百度等互联网企业,360入场虽晚,但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到2018年年中,360金融业务规模便已位列中国前五。2018年12月,360金融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冲击巨头系金融科技第一股。这也是继360之后,周鸿祎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但360金融上市处于一个微妙的节点。2018年,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爆雷潮,加之监管政策的不确定因素,美股市场的互金中概股股价遭遇寒冬,如信而富、小赢科技、简普科技等股价均创下历史新低。2018年全年,宜人贷与和信贷的股价更是下跌超过7成。

360金融也没能幸免,距离上市短短一个月内,其股价已经蒸发超过30%。

在互联网金融环境风云突变的环境下,拿到金融牌照持证上岗,成为互联网巨头合规的必行之路。

上市之前,360金融已陆续获得金交所、基金代销、消费金融和网络小贷四张金融牌照。2018年,360金融开始主推360借条、360小微贷和360分期三款产品。

当时,个人信贷产品360借条是整个金融集团的中流砥柱,另外两款产品则反响平平。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除了缺少消费场景外,牌照也是横亘在360金融面前的门槛。

上市后,360的金融版图继续扩大。

2019年5月,上海三六零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借款类担保、发行债券担保、其他融资担保。事实上,互联网金融“助贷”模式兴起之下,融资担保牌照成为各大互联网金融公司必不可少的一张牌照。

同年10月,360金融集团通过旗下子公司北京奇才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收购广东众康永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摘得一枚保险经纪牌照。360保险中介业务也就此展开。

2020年6月,360集团斥资12.81亿元人民币,认购天津金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0%股份,成为该行的第一大股东。360集团也是继腾讯、阿里之后第三家成为银行第一大股东的互联网公司。



▲360旗下金融业务拿下多张牌照。

布局6年,360金融已经收集了7张金融牌照,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后来者变成强劲的竞争对手。从贷款规模上看,360数科目前是最大的上市线上助贷平台,2020年促成贷款2468亿元,截至2020年底,贷款余额为921亿元。

2021年伊始,360数科的股价开始攀升,截至7月7日收盘,360数科美股收盘价为33.14美元,市值约为50.50亿美元。



金融科技中概股将走向何方?



金融科技的生意在美国好做吗?

在美国金融科技企业纷纷转型持牌机构的当下,早期借助P2P业务高速发展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也面临着转型。

据此前监管意见,在P2P清退为主的情况下,平台多向小贷、助贷平台转型。一方面可以借助积累的平台流量与风控经验,为金融机构提供助贷服务,另一方面可申请持牌合规发放贷款。

目前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的转型方向是助贷服务机构,从各金融科技中概股2021年一季报来看,轻资本模式下的分润助贷业务成为新的发力点。

传统的助贷模式下,平台通过自有资金放贷,或对撮合贷款提供担保,需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在轻资本模式下,则是侧重于纯科技助贷服务,依托于平台已有流量进行获客与风控技术服务,不承担信用风险。

财报数据显示,乐信(LX.US)、信也科技(FINV.US)、360数科(QFIN.US)等平台已进一步提升了轻资产模式下的助贷业务占比。

2021年一季度,乐信纯科技平台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22%至6.36亿元;360数科轻资本模式下新增贷款372.45亿元,同比增长211.8%;信也科技CFO也多次对外表示未来公司将探索分润助贷模式。

中金研究院发布的相关研报显示,在轻资产模式转型下,对纯科技助贷服务的金融科技平台估值或逐步向互联网公司靠拢,金融科技中概股的估值有望提升。

事实上,今年以来各金融科技中概股大涨,与2020年末相比,360数科股价上涨260.9%,乐信上涨85.97%,小赢科技上涨640%,信也科技上涨262.07%。

另一方面,部分网贷机构走向合规持牌发展,一些机构转型为省级小贷公司,头部金融科技企业申请互联网小贷牌照。

2020年10月,新浪旗下P2P易e贷转型互联网小贷,获批设立抚州市新浪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转型互联网小贷公司的P2P平台。

今年5月26日,美股上市公司小赢科技(XYF.US)公告获批设立深圳市小赢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取得全国互联网小额贷款牌照。两家平台P2P业务存量均已清零。

不过,据最新《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的网络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这对未来金融科技公司转型小贷平台提出了较高的资金要求,加速行业资金洗牌,后续将如何转型发展仍有待观察。

国家出手了,这些手机App终于被收拾了

如果机友们今天有关注互联网新闻,想必都有注意到这么一个事情:

(文字较长,建议直接看下面机哥总结)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针对近期用户投诉较多的App开屏广告问题,工信部已经进行了集中整治,并督促企业解决问题。

截至目前,BAT等68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已按要求完成整改,此外后续工信部也还会继续推进App的专项整治。

也就是说,机友们经常吐槽的那些App开屏页广告,终于TMD被安排了。

看到这个消息的机哥,兴奋程度可以说不亚于老板决定给我涨工资。



至于为何,当然是因为机哥早就受够了,这些App们各种千奇百怪的广告植入方式。

放眼望去,日常用的那些App,能说得上没有广告的。

机哥想了半天,愣是一个也想不起来。



说得难听点,在这个时代使用一款App,真是得先学会忍受广告们的无赖。

从你打开App的那一刻开始,各种各样的广告,就充斥在你使用它的每个角落。

最常见也是被吐槽最多的开屏页的:



在页面或内容中间,肆意穿插的:



偷偷隐藏在评论区的:



但这些是最离谱的吗?

跟机哥下面要说的这些比起来,显然并不是,甚至这一次的整治,十有八九也都是因为它们。

越来越骚的App开屏广告

如果机友们有印象,关于App开屏广告的花样,过去机哥就已经吐槽过不少。

像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那些,把“跳过”做得又小又难点的,经常是一不小心就被带进坑里。



把开屏广告做成更新弹窗、用户协议弹窗、权限申请弹窗等等的,也是很多App都会耍的小把戏。

你以为是点了叉掉弹窗,实际上已经跳转到另一个广告的页面。



原本机哥以为,过去的这些套路就已经够多了。

结果最近又发现,这些“思路清奇”的国产App们,又给开屏广告“升了个级”。

打开一个QQ音乐,这回给你弹出的开屏广告,又变成了这样:



过去的那些广告操作再骚,只要吃过一次亏,那下次肯定还是会多注意避免误点。

现在可倒好,连动手这个步骤都给省了。

只要稍稍不小心把手机转动了,立马就给你跳到第三方广告那里去。



经过机哥实测,当App出现这种形式的开屏广告时,扭转的角度只要达到45度左右,就会触发跳转。

也就是说,只要在这时候你的手机不小心倾斜了一下。

那恭喜你,成功触发广告条件,喜提浏览广告一次。



最近机哥在自家的六号线上,就成功触发了多次这个广告。

而且除了QQ音乐,后面又在爱奇艺等App上,机哥又陆续见到了它们的身影。

除了这些开屏广告之外,越来越不要脸的,还有App里那些内置的广告位。

下拉刷新也能刷出广告

众所周知,App们想要插广告的地方,绝不仅仅是在开屏的位置。

毕竟开屏也就那几秒,如何在App里花式插广告,更是让开发商们绞尽脑汁。

除了已经见多的信息页、评论区之外,机哥最近看到最恶心的,就必须当属虎扑这个刷新界面的了。



作为一名篮球迷,每天上虎扑刷刷篮球新闻,是机哥每天的常态。

而下拉刷新查看最新的内容,更是每次都会完成的动作。

然鹅这下可倒好,鬼才的虎扑直接在刷新页面,也植入了各式各样的第三方广告。

只要你下拉的力度稍微大了点,那刷出来的就不是体育新闻了,而可能是吃的、穿的、住的...



合着我就刷个体育新闻,还得先看一遍广告再说呗?

这种搞人心态的操作,实在是令人忍不住想要骂人。

在虎扑的各大板块中,也都经常能看到大批的用户在吐槽这个设定。







甚至还有网友遇到过,有时刷出来的广告形式,还TM是默认开启声音的视频版。

不是机哥夸张,有时候社死,真可能就是这么一瞬间的事。



视频App无处不在的广告

虽说各种不同类型的App,广告有多有少。

但说到几家主流的视频软件,那绝对毫无疑问是广告的重灾区。



随便打开一个主流的视频App,同样花样够多的开屏广告,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在之后你进入的每一个页面中,所能看到的广告位,才真的能令你大开眼界。

而且数量常常不止一个,只要一不小心,分分钟就误点。



就连在给你选集的位置,它都能给你插入一个。

要是稍稍没注意看,选到的就不是下一集,而是下一个广告。



这时候你可能想着:算了,我就看个视频,页面有广告就有广告吧。

当你把视频会员开起来,以为这回总能安心看剧时,那这些App们只会送你四个大字:



位于视频页左下角的这些小广告,关闭图标做得小就算了。

就算你把它叉掉,没几分钟它又能给你弹出一个新的。甚至时不时,还要给你来一发满屏红包雨。



就算你是尊贵的VIP用户,那有怎样?

这种没有关闭按钮,还不能拉进度条跳过的广告,人民币玩家也得看完才能继续。



最扯的,还得属这个:

看片看着一半暂停一下,App会觉得你可能是饿了,直接给你来个视频小窗,全屏广告安排上。

好家伙,我这到底是看视频,还是看广告啊?



如果真要一个一个盘点的话,视频App们的广告,估计够机哥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在网上随便一搜,也能轻轻松松搜出来一大堆网友们的吐槽。







原本我们以为,只是看剧的间隙,会看到一些广告。

却没想到,现实其实是在看广告的间隙,再给你看点剧。



机哥当然也明白,对于现在的很多App来说,广告营收确实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毕竟没有哪一家公司能用爱发电,总归得是有了营收,才能有所良性发展。



(2017Q1~2021Q1 B站广告收入与毛利率关系图)

但有一说一,这凡事都得讲个度吧。

又是无孔不入的植入,又是花样百出的跳转广告方式的,让这些App的使用体验都降到了谷底。

而且,这打广告本就讲究个你情我愿吧。

不去钻研怎么用好产品吸引客户,反而用这种猝不及防秀一脸的骚操作,就算跳转了又有多少人会为你买单?



所以咯,大家开头看到的这一次整治行动,并不是没有征兆的。

像这些吃相难看的广告植入,早就已经引起包括机哥在内的广大用户强烈不满。



那这一次整治之后,情况是否有所好转呢?

机哥也去实测了一下,像是贴吧、腾讯视频、QQ音乐等App,确实都已经把开屏广告的跳转方式改为了点击按钮处。

相比过去全屏就能跳转的设定,误触的几率确实降低了不少。



但仍有一些App成为漏网之鱼,比如前面提到的虎扑App,就还是全屏点击的老样子。

总之,整治有效果,机哥也期待后续对于其他广告位也能加大力度、重拳出击。



话说回来,对于这些无孔不入的广告,那作为用户我们有没有什么反制措施呢?

虽然App内部的广告无法阻止,但像开屏广告这种,大家不妨可以试试现在很多“可自动跳过广告”的App。

比如说一指禅、轻启动、李跳跳等等,使用的体验也都大同小异。

经过机哥实测,以上三个App均能在无需点击的情况下,自动跳过App开屏页的广告。



不过有个前提是,使用之前需要先给它们授予无障碍和自启动的权限,才能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