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网信办“审查”滴滴出行,指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台媒引述网络媒体《财经直相》今天(5日)直接点出,“滴滴出行”遭到调查下架一事,疑似是因为两代国家领导人“习”、“江”的激烈内斗。

据新头壳今天报道称,扯上习江斗!“滴滴”被审查下架,传因股东有“江派”太子党。据该报道,中国网络叫车服务App“滴滴出行”(Didi Chuxing)才在美国纽约交易所挂牌上市(IPO),4日就遭中共网信办“审查”,指“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App。网络媒体《财经直相》今天(5日)直接点出,“滴滴出行”遭到调查下架一事,疑似是因为两代国家领导人“习”、“江”的激烈内斗。

该报道说,几天前的中国共产党“七一百年党庆”,习近平在台上致词,前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参加了,但江泽民却缺席没有参加,是健康因素?还是托辞健康因素,引发外界好奇。但有分析认为,习近平对于江泽民家族借由投资扩张势力颇有警戒;甚至直接指出“滴滴”背后有江派资金,上市后突然遭整肃,释放出习、江两派再一次激烈内斗的信号。

报道称,根据了解,“滴滴”成立9年以来,合计融资21次,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26亿美元。20余次融资和两次合并之后,股权结构已经非常复杂,股东包括软银、Uber、腾讯、阿里巴巴、金沙江创投、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等投资机构,及苹果、丰田、腾讯、阿里巴巴、蚂蚁集团等机构、企业。而腾讯、阿里巴巴是习近平对手江家的资产,中国官方认为“滴滴”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钱、洗钱,现在掌权的习班底便“出手”,藉审查名义、行打压之实。

该报道说,“滴滴”遭下架一事更扯出“蚂蚁”上市夭折的内幕,指出江泽民孙子江志成创办的博裕资本,以迂回方式,透过私募基金“北京京管”持有蚂蚁股权;前中共政治局常委贾庆林的女婿李伯潭,亦通过控制的北京昭德投资持有蚂蚁股份。北京当局调查发现,在持有蚂蚁集团股权的层层不透明投资工具的背后,是一个由人脉广泛的中共权贵组成的小圈子,其中一些人将对习近平构成“潜在挑战”。

该报道称,《财经直相》说,“滴滴”被查本质上中共最高权力斗争的结果;不希望挂牌上市,为中共“太子党”投资者们带来巨大利益。

稍早报道称,中共(7/1)举办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庆祝大会于7.1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除了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现任政治局常委外,前任领导人当中,胡锦涛也出席庆祝活动,但江泽民则未现身。

相关报道:安全疑虑 中国互联网企业连遭打击


先是阿里巴巴、美团,现在又是滴滴、满帮、BOSS直聘: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近期接连遭到北京当局的反垄断、网络安全审查。这些企业手中掌握的大数据,显然引发了当权者的担忧。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月5日发布公告,宣布将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期间这三个平台停止新用户注册。

就在三天前的7月2日,被广泛使用的"滴滴出行"也同样遭到了网络安全审查,并且在稍后遭到了下架处理。

这也是去年6月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生效以来,中国网信办首次公开实施的安全审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平台所属的企业,都在最近一个月内刚刚在美国证券市场挂牌上市。

目前,遭到网络安全审查的企业都表示将积极配合,并确保数据安全。

"滴滴"是一款在中国市场颇受欢迎的打车软件,能够根据大数据精确匹配消费者与计程车司机的需求;满帮集团运营的"运满满""货车帮"则被认为是货运领域的"滴滴",同样通过大数据分析来精确匹配货主与卡车司机的需求。"Boss直聘"则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招聘服务。

去美国上市?严加监管!

互联网平台在运用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其数据安全问题也引发了公众乃至政府部门的担忧。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在7月4日的一篇社论中指出,滴滴出行"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这很让人担心。"滴滴出行似乎已经有能力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进行大数据分析,这对个人来说当然构成了潜在信息风险。"该文随后还将事件上升到了国家安全层面,称"互联网巨头往往在本行业走在了前头,国家不能够任由它们成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则制定者,标准一定要掌握在国家手中,从而确保那些巨头在收集个人信息方面是克制的,遵循最小化原则。决不能让任何一家互联网巨头成为比国家掌握还详细的中国人个人信息的超级数据库,更不能给它们对那些数据的随意使用权。""尤其是像滴滴出行这样的公司,它在美国上市,其排第一第二的股东都是外国公司,国家对它的信息安全监管更需要是严格的,这既是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也是维护国家安全。"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则对中国媒体《财新》表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是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主要作用是'威慑',因而并不会随便启动、时常启动,接受网络安全审查,意味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可能有不安全的隐患。"

德国外交关系委员会(DGAP)亚洲项目的中国问题学者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当局在看待经济问题时,也会透过国家安全的视角。她说:“近期中共当局在连续阻止上市(蚂蚁金服)或是在上市后进行破坏性干预(滴滴、满帮),很可能与北京想从安全层面掌控科技界、从而打造所谓的数据主权之动机有关。毕竟这些科技企业都搜集且使用数据,这是一个超级敏感的议题。”



马云在去年10月的外滩金融峰会后,就被打入了冷宫

大数据可窥探中国政府运作规律

路透社则注意到,"滴滴"早在2015年就曾和中国官媒新华社合作,发表过一篇"大数据揭秘:高温天部委加班大比拼"的调查文章,运用大数据分析而窥探出中国各国家部委的行为举动。那篇调查文章注意到2015年夏天国土资源部、公安部加班"较狠"。路透社指出,这正好和当时国土资源部第三批巡视工作启动、"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案"等热点事件相吻合。锋锐案被视为是中国政府大规模打压维权律师群体的"709事件"的标志之一。路透社点评说,"试想如果六年前的大数据汇总都能大致勾勒出国家部委的工作,那么眼下中国高度重视国家总体安全,大数据的运用与分析就显得更为重要,而如何监管获取数据的平台以及数据如何运用无疑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不久前,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的学者马格努斯(George Magnus)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就指出,中国当局近期对包括阿里巴巴、滴滴在内的科技企业进行打压,其目的之一就是释放出一个信号:"在什么事情能被允许的问题上,党和政府才拥有真正的发言权。"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则在社交媒体上撰文称,"特别是境外上市的平台型公司,建议以后平台型经济公司境外上市,都必须进行信息安全审查。信息安全,涉及国家安全。证监会和国家网信办要联动起来。"

不过,"滴滴"近期已经多次回应称,中国的用户数据绝对不会因公司在美国上市就泄露到美国。"和众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一样,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中国国内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

中国问题学者狄雨霏则提醒外国投资者留心入股中国企业时的政治风险,因为中共当局现在开始非常关注自己的数据利益。"国家为了控制数据,总是会做它认为需要做的事。中国不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所以风险是由买方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