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说最紧张刺激的滴滴赴美上市。作为国内的独角兽企业,滴滴竟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之势如破竹,在纽约上市了。
滴滴赴美上市,本身就疑点重重:第一,日程匆忙;第二,时间敏感;第三,无视监管。我们先捋一捋时间线。
6月10日(北京时间),我国第一部关于数据安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公布,并将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
6月10日(美国时间),滴滴正式向美国证券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计划以DIDI为股票代码,申请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美东时间6月29日(北京时间6月30日00:45分),滴滴在美国进行了首次公开发行(IPO)筹资40亿美元,当时大部分国人都在睡梦中。
美东时间6月30日早(北京时间6月30日晚)滴滴的股票在纽交所开始交易。而这时国内相关部门都在喜迎百年华诞,全国人民都在聚焦北京。
别的公司上市都非常高调,又是敲钟又是开新闻发布会又是邀请全球媒体宣传,都恨不得抢占所有媒体头条和热搜榜。
而滴滴上市则极为低调,没有任何庆祝,没有任何软文宣传,甚至连最基本的敲钟仪式都省了,公司管理层和投资人连朋友圈都没发。
滴滴上市不仅低调,还借助盛大节日的掩护。全国人民沉浸在激动而热烈的情绪之中,媒体都在报道党的百年华诞,我好友的朋友圈几乎全部都留给了党。
7月2日,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国家网信办的公告还说,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停止了滴滴出行的新用户注册功能。
这个“扩大”两字就很传神了,因为防范的是扩大而不是风险,说明风险已经发生了,叫停只是亡羊补牢。
7月4日,审查结果出来了,说是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并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需要注意的是,网信办进行安全审查的依据是《国家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对应的分风险不仅仅是用户信息泄漏的风险,更威胁到了国家安全。
滴滴收集个人信息这个是众所周知的,不收集你信息怎么大数据杀熟。在滴滴面前,我们都是小透明,可能比我们爱人还了解我们。
比如周末,你去哪一家牛杂馆了,你去传承什么正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跟谁一起去的,服务员是谁,你老婆肯定不知道,但是滴滴知道。
当然,隔壁老王啥时候上你家串门,你不知道但滴滴知道。不但你去哪儿了滴滴知道,你在车上的一举一动,滴滴都知道。
滴滴不仅监控了你的电话还在车内安装了桔视记录仪,分为内外摄像头,可以分别监控车辆前方路况和车内情况。
监控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约束视频中的人,但也可能造成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信息都在滴滴手里,滴滴可以随意调取监控。
而滴滴收集的信息,还远不止这些。按照滴滴的《个人信息保护及隐私政策》,其中定义的个人信息范围大到令人不寒而栗:包括用户密码、身份证号码、面目识别特征……
你若用了滴滴,就必须同意这个隐私策略。一旦同意,滴滴就可以在你的授权之后,理直气壮地收集你的一切信息。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高德地图的打车功能上,只有滴滴没有写隐私保护,滴滴写的是测温消毒。
滴滴掌握了你的一切信息,基本上可以把你进行精准地画像,直接通过大数据杀熟,或者把你的数据卖给商家,最大程度开发你的商业价值。
对于升斗小民,我们的个人信息不值钱,但是数亿人的信息汇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宝藏,也可以成为某些国家获取中国情报的重要途径。
滴滴掌握的交通大数据,是可以用来判断中国现在的交通便利节点,以及人口产业集聚区的,即使只是审计报告、财报附注及相关往来问核,信息量也是巨大的。
甚至还可以研判中国的大政方针、重大措施。比如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就曾经联合滴滴媒体研究院,基于实时生成的移动出行大数据,得出了各部委的流量。
假如国防部突然某几天车流量增加,会不会成为给敌人提供预警的信号呢?敌方会不会趁机调动间谍卫星,甚至依靠间谍人员获取进一步情报呢?
滴滴在美国上市很可能有如下情况:第一,从事敏感职业的用户,他们的信息存在暴露的风险;第二,中国人的整体信息泄露;第二,国家的地理地图数据,受到严重威胁。
没有在美国上市,国内数据也被禁止出境,也在政府的监管范围之内,危害可能还没那么大。但是在美国上市之后,性质就变了。
2020年12月,特朗普签署了《外资公司问责法》。不光要求公司不受中国政府控制,还要求在美上市公司披露机密信息,同时美国政府还要审核。
公司一旦在美国上市,就需要严格遵守美国所有制裁和实体清单制度,不说变成美国的二鬼子企业,也差不多了。
所以一个主营业务在中国的企业,恬着脸逆势到美国上市,也是够够的了,行为已经表明了立场,故意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非故意地出卖国内信息,都是合乎逻辑的。
美国一边要求企业摆脱中国的控制,一边却在给企业安插一些奇怪的人士。滴滴有个独立董事,此人在西点军校毕业,前美国军官,曾是美国陆军的一名情报军官。
这好歹还是明面上美国政府对滴滴的监管和要求,更重要的是,美国可能会把滴滴当做监控中国的二传手,这种风险非常大,而且非常容易实现。
大家可能低估了美国对全球的监控能力和决心,大家听说过棱镜计划,棱镜计划只是美国众多监控计划中的一个。
美国情报系统以“搜集一切”为目标,以维护美国霸权利益为核心标准,企图在任何时候窥探任何角落。
比如美国为首的五眼联盟上世纪就构建的全球监控体系——梯队系统,可以监听全球几乎所有的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中国也是被监控的重点。美国情报史学者里切尔森说:“只要(中国)把信号发到空中,我们总有办法弄到它。也许无法搞到所有的信号,但我们确实能过滤出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所以为啥我们要发展自己的通信产业,所以为啥我们要发展自己的大飞机,所以为啥我们要发展自己的芯片,所以为啥要发展自己的互联网,所以为啥要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
正是因为我们的互联网是独立的,也正是我们的通信产业是独立的,所以美国要骂我们互联网不开放,所以美国要打压华为。
滴滴赴美上市,相当于给美国递刀子。因为既没有什么核心技术,对美国也没什么威胁,反而可能成为刺探中国情报的利器。
美国人既可以通过官方审查,要求滴滴提供数据,也可以通过情报人员渗透,或者通过滴滴采购特种设备,秘密窃取数据。
滴滴除了收集个人信息和数据,还收集中国道路的实景信息。每一个挂靠到滴滴旗下汽车,都在义务地为滴滴收集道路以及街景信息。
2020年10月,滴滴注册了滴滴地图,依靠上千万的滴滴司机,滴滴地图成为全网最详细的实景地图。
道路信息的安全核心在于敏感部门,一般出于保密需要会在街景地图中设置不同的查看精度,甚至伪造地理信息。
国家测绘局的测绘地理信息,包括大地坐标系、地心坐标系、及独立坐标系的转换参数,就属于绝密,全国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也属绝密。
国家等级控制点坐标,军事、国家安全要害部门的点位名称及坐标,国家经济重要工程设施的点位坐标,都属长期秘密。
但实际上,地图的使用是有严格规定的。导航地图本来就是要分公开和机密部分,甚至还要引入人为数据误差,甚至人为错误。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怀好意的人,却正在想方设法,利用各种人为或技术手段,窃取关键情报,从这个角度,滴滴必须在政府的严格管控之下。
对滴滴的监管,我认为:第一,滴滴不可以收集与用户乘车无关的信息;第二,滴滴的监控应该直接接入公安部门,公司无权调用;第三,滴滴高管必须进行政审;严禁信息擅自出境。
我认为,滴滴这次突击出海上市,有试图抢在《数据安全法》生效之前,逃避中国政府的监管之嫌,抢先把生米做成熟饭。一旦做成熟饭,政府再监管难度就大了。
不叫停,国家和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你叫停了吧,那么上亿注册用户和千万滴滴司机咋办,那么多洋股东咋办?说白了就是企图挟民自重,甚至挟洋自重。
有些人发了财之后就忘本了,真以为市值800亿美元全因为自己本事有多大,忘记了哺育他们的14亿人口的大市场。
资本家就是资本家,国家安全和用户隐私,不存在的。这一次博弈,本质上还是中美的较量。很遗憾,滴滴选择了在1911年10月9日入宫。
在美国不断敌视中国的大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强在美上市企业的互联网安全审查监管,守护好数据主权和信息主权,最终是为了守护国家安全。
而作为出头鸟的滴滴,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