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雨雨,连续几天,京城几乎每天都在下雨。但很幸运的是,7月1日上午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的2小时里,天安门地区“躲”过大雨。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大会开始前的飞行庆祝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时间:2个月前


  对庆祝活动当天天气的预报,其实从两个月前就开始了,而整个11人的预报员专班团队去年年底就正式成立。这半年的时间里,预报员们一直在分析近十年历史同期的天气资料,复盘天气个案,查找分析原因,一切都在为7月1日的准确预报做准备。

  6月底7月初的北京,正好处于汛期,是对流天气高发的时期,雷阵雨、大风、冰雹都是“熟客”。整个天气系统,经常被东北冷窝控制,阵性天气特别多,天气尤其复杂多变,很可能早晨还是晴空万里,到了傍晚就是瓢泼大雨。

  预报的难度,可想而知,而且雷雨的预报,是当今的世界性难题。

  时间:6月25日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是预报专班团队的一员。从6月25日左右开始,预报团队已经能预判到,从6月27日以后,北京将连续多日处于冷涡系统控制下,且持续时间较长,“这就意味着,几乎每天都有雨,而且局地性非常强,雨量分布不均,强对流天气明显。”雷蕾坦言,这对预报员来说,压力巨大,“太揪心了!”

  但夏季的天气,真的瞬息万变。由于距离活动当天还有一些时日,预报员们不断调出各种不同预报模式下的结论进行比对,分析国内外的各种资料,找出各个预报模式下的相同点和差异,找出可信的结论,剔除不可信的可能性,多次组织天气大会商。

  时间:6月28日

  到了6月28日,距离7月1日仅剩3天,所有的预报模式结论已经几乎趋于一致:冷涡的影响板上钉钉,北京将面临系统性的降水和强对流天气。

  “当时就是往最差的情况考虑,感觉在冷涡系统的影响下,一天比一天觉得天气情况有利于降水的发生。”雷蕾说,预报员们精神高度紧张,脑子里全是天气预报这点事儿。

  经过多次天气大会商,预报员们分析,7月1日上午,北京的天气以多云为主,能见度最差估计在2公里左右,不会影响飞行活动,但视觉上不那么透亮,肯定不如晴天的那种通透。

  从历史情况分析来看,一般来说,北京上午出现对流天气的情况非常少见,基本都是在中午前后,受热力状况、气流等因素影响,会出现降雨和强对流天气。雷蕾说,比较危险的时段考虑是在中午到傍晚,1日上午则重点考虑云量和能见度,担心低云会不会比较多,能见度是不是不太好等。

  每天看着天气云图和雷达图的变幻,雷蕾等预报员们的心都揪着,像坐过山车一样高度紧张,“虽然对预报还是很有信心,但夏季天气实在是变化太快了,也会担心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恨不得看到一片云飘过来,雷蕾心里都得咯噔一下。

  时间:6月30日


  从6月30日早6点开始,雷蕾和预报员们已经开始发布逐一小时的预报,不断滚动更新,订正预报信息。正好30日夜间,北京又出现了非常强的对流天气,到了晚上10点多,他们又临时加了一次天气大会商,讨论刚刚结束的雷雨天气,分析是否会影响第二天上午的庆祝活动。

  预报员们充分分析、讨论各种情况,因为担心下雨后的北京低层能见度和湿度都会受到影响,预报信息越来越精细,把能想到的全都加进来,看看还有没有出现其他天气的可能性,“都说这次是在挑战天气预报的‘天花板’,预报员们真的都是拼尽了全力。”

  深夜的临时大会商后,预报结论还是保持不变,头一天晚上的强对流天气尺度比较小,这种云团不会造成大范围影响,7月1日早晨北京还是以多云天气为主,能见度最差2公里,天安门地区的天气在活动时间里应该是安全的。

  时间:7月1日


  7月1日上午8点,庆祝活动正式开始。当所有人都在关注活动时,雷蕾等预报员们的眼睛始终盯着卫星云图和各种气象资料,一刻不敢松懈。看到活动顺利进行到最后一秒,天安门地区“躲”过大雨,已经连续近30个小时没有休息的预报员,心头的大石头也总算是落了地。“那一刻,没有大家想象的那种欢呼雀跃,因为活动会场撤离任务还没结束,逐小时的预报仍要继续发布。”

  就在大会结束后不久,北京东部北部地区就开始电闪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