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9日上午8时许,

21辆摩托车组成的国宾护卫队,

以最高国礼,一路护送“七一勋章”获得者

功勋党员

前往人民大会堂





依惯例,这支国宾摩托车护卫队

是专为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而设的最高礼遇

但今天,共和国的最高礼遇

献给这些毕生护国为民的中国人!





“共和国勋章”、“八一勋章”、“友谊勋章、“七一勋章”及国家荣誉称号,至此,中国五大至高荣誉勋章颁齐了。

人民大会堂东门外,

张桂梅老师被搀扶着走入,

3周前,她拼着一身病痛又将150名大山女孩送入了高考考场。



华坪女高建校13年,

1804名大山女孩踏着她瘦弱的肩膀,破茧成蝶。



91岁的作曲家吕其明

伴着自己创作的交响乐《红旗颂》进入大会堂



29枚勋章,29段中国传奇。

红旗招展,掌声雷动,

却有三位“七一勋章”获得者,永远无法到场,

他们的故事,值得每一位中国人知晓。

01

特等功臣离奇失踪,

33年后,他从朝鲜捧回了自己的遗像

如果一个人“死而复生”,他要怎么生活?

1926年11月,柴云振生于四川岳池县一贫苦家庭,

12岁给地主当长工,15岁就挑起了养活全家的重担。

1948年,柴云振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到15军45师,担任机枪手。

峥嵘岁月,他和战友们转战华中、华南及大西南,多次荣立战功,1949年12月入党。

1950年10月,柴云振随部队入朝作战。



1951年5月28日,大部队撤退,134团负责掩护,

柴云振所在的八连接到任务:

在朴达峰阻击美、加军队,确保大部队撤离。

此时,双方激战多日,伤亡较大,

我军已丢失了两座山头,情况危急。

当时,25岁的柴云振是八连七班的班长,班内10名战士(含柴云振)接到命令:“夺回阵地!”

深夜,柴云振将兄弟们兵分两路:

4人在外围不同的地点放冷枪掩护,

他率领另外5人,逆袭上山。

黑暗中,伸手不见五指,只有敌人照明弹落下时瞬间的光亮。

6名中国勇士在照明弹的间隙里匍匐前进,

在下一颗照明弹打出前快速跃入弹坑隐蔽,

就这样,他们艰难地从侧后爬上了山,夺回阵地……



天亮了,敌军展开了大规模反扑。

这是一场“以十敌百”的悬殊战斗,

柴云振们死守阵地,一次次打退敌人的猛攻,

3名战友中弹牺牲,柴云振等4人身受重伤。

然而,杀红了眼的敌人再度发起了进攻,

再次被7班顽强地打退,

又有两名战士永远地倒下了,

至此,英雄的7班只剩下5人。



示意图‍

柴云振将仅存5人分成两个战斗组,

又一次冲击袭来,

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用光了,

记不清到底打退了多少波敌人,到处硝烟弥漫,

最后,柴云振发现:

阵地上只剩他一人。

“绝不后退!”他摇摇晃晃地端着枪,挣扎着站起。

又有4个美国兵冲上来,他扣动了扳机,撂倒3个。

剩下的那个咆哮着扫射,

柴云振手、腰等多处负伤,鲜血淋漓,

他用最后的力气拼命抓起枪,

再扣扳机,枪里却没了子弹。



示意图

敌人见柴云振重伤难支,扔下枪,试图活捉。

他扑上来时,柴云振用力抓掉了他一只耳朵,

吃痛的敌人一口咬断他的右手食指,

又一番肉搏后,柴云振再也没了力气,

敌人抓起一块石头狠砸下去,鲜血一下子喷涌而出,

柴云振倒在了地上,不再动了……

敌人也脱了力,半天才站起来,踉跄向山下逃去。



示意图

在剧痛中,柴云振醒过来了,

身边不远处,是战友的遗体,

敌人已跌跌撞撞地跑出100多米,

他艰难在血泊中爬着,

摸索着抓起敌人扔下的枪,用中指勉强抠动扳机,

“叭”地一声,敌人应声倒地。

“兄弟们,地下见了!”

柴云振,再次昏了过去。

后统计,朴达峰阻击战中,柴云振杀敌百余人。



示意图

柴云振没想到自己还能醒过来。

医生告诉他:“这里是内蒙古包头市部队医院……您能活过来,真是奇迹!”

那天他昏倒后,增援部队及时赶到,守住了阵地。

一名叫“孙洪发”的战友,将倒在血泊中的他背下战场,送到了后方医院。

经检查,柴云振全身重伤24处。

1952年5月1日,柴云振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记特等功一次。

297万多名志愿军中,此殊荣者,只有50人。

然而,在表彰他的英雄事迹时,却无人领奖,

此时,柴云振,失踪了。

此后多年,中、朝两国都在寻找“战斗英雄”。

柴云振的事迹被编入了朝鲜课本,朝方还画了一张他的“遗像”,摆放在朝鲜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供人瞻仰。



朝鲜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的柴云振“遗像”

1980年,邓小平会见金日成。

金日成说:

“黄继光、邱少云、赖永泽、柴云振,

朝鲜人民对这4位四川籍英雄印象特别深刻,

除了牺牲的两位英雄外,赖永泽已找到,而柴云振至今下落不明,不知他在哪里?!”

邓小平说:

“只要柴云振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大海里捞针,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

其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四川日报》、《贵州日报》、《云南日报》、等报纸的显著位,都置刊登了“寻找特等功臣柴云振”的寻人启事,但依然杳无音讯。

此时,柴云振原来所在的部队已驻扎在湖北孝感,其政治部苦寻多年,一直没有进展,很多人都在疑问:

英雄,你到底在哪里?

原来,柴云振把自己“藏”了自来。

当年,因伤势严重,他住院近一年才康复。

那是一个通讯不畅的年代,

出院后,柴云振曾想回部队,却没能联系上。

同时,由于参加朴达峰阻击战的三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也就失去了关于柴云振的所有信息。

1952年4月,他在医院办了复原手续,带着国防部颁发的《复员军人证明书》和政府发的80元钱、1000斤大米票,回到了老家岳池县大佛乡务农。

《复员军人证》上写的名字是“柴云阵”。



柴云振的复员军人证

来源:封面新闻

那个特殊的年代,“柴云振”的名字在不同时代和地方,被写成“柴云阵”、“柴云正”、“柴云政”……

复员回老家后,柴云振依然勤奋、刻苦,

一路从社员干到了村支书、公社党委副书记。

但他却对自己的功绩,闭口不谈,

只有少数人知道他“当过兵,在朝鲜打过仗”,甚至连他的儿女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竟是一位和“黄继光、邱少云”齐名的战斗英雄。

直到1984年,28岁的拖拉机手柴兵荣在加油站里偶然看到一份《四川日报》,上面写着“寻找战斗英雄柴云振”。



寻找战斗英雄启事

这则启事写着:

“柴云振原系我部三营八连七班班长,在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中英勇杀敌,荣立特等功,并授予英雄称号。因负伤严重,回国住院,与部队失去联系。本人见此启事或知其下落者,请速与湖北省孝感市39155部队政治部联系。”

小伙子带着疑问将报纸带回了家:

“爸,这上面的‘柴云振’是不是你?”

柴云振接过了报纸,端详后平静地说:

“我叫柴云政,人家找的人是‘柴云振’,同名同姓的人多,莫去乱认……”

但那个晚上,夜深人静时,

儿子看到父亲默默看着报纸,直到天明。

其后,柴兵荣劝父亲:

“看在大家这么辛苦寻找您的份上,该现身了。您就不想再回到部队看看吗?”

反复劝说下,柴云振终于动了回一趟部队的念头。

柴兵荣陪同柴云振坐拖拉机、赶汽车、搭火车,终于赶到了孝感市39155部队。



柴云振给儿子取名“柴兵荣”,

他说这辈子,以当兵为荣

为核实身份,部门特地将原部队的军、师、团的干部全请在一起,之中夹杂了几位年龄相仿的军人让柴云振辨认。

柴云振见到后,立即就叫出了原十五军政委谷景生,四十五师师长崔建功,以及向守志、唐万成、黄以仁等人的名字,并准确说出了这些人当时在志愿军中的职务。

时隔33年,出生入死的老军人们老泪纵横,

“老英雄,我们找了三十多年,您怎么才现身呢?”

当年浴血杀敌的青年,早已双鬓斑白,

柴云振淡淡地说:

“这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活着的人还争什么功呢?”

“人间蒸发”的柴云振现身,中朝两国的振动,

深藏33年的“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终于等到了它的主人。



金日成(右六)接见柴云振(右三)

1985年10月,柴云振应金日成邀请访问朝鲜。

在朝鲜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他看到了自己的“遗像”,

旁边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还有许多战友……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那一刻,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中国汉子,落下了泪。

柴云振被“发现”后,依然低调,

各级领导常来探望,问他“有什么需求”,

他每次都回答得干脆:“没有!”



柴云振

2018年12月26日,93岁的柴云振因病去世。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隐姓埋名,不慕荣利。



柴老虽辞世,但中国军魂,

让一代代中国人,全力以赴!

02

“娃,照片里的人就是你爸爸,他叫陈红军,是个解放军……”  

这里,是喀喇昆仑高原,终年冰封雪裹。



天刚蒙蒙亮,

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一辆巡逻车已在行进。



车上,坐着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的官兵,

车外,寂静的高原,

是一代代中国戍边官兵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的地方。



2021年2月19日,值得所有人铭记。

这一天,中方首次披露了加勒万河谷冲突细节:

加勒万河谷冲突,

50多年来双方发生最大规模流血事件。

我一名团长重伤,四名官兵牺牲。

最年轻的烈士,年仅19岁。



5名戍边英雄

那天,无数中国人因这张照片落泪了。



参谋陈鸿宇永远忘不了2020年6月那天,

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

按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

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

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往交涉。

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早有预谋的潜藏。

“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



中国军人,只有战死,没有吓死!

对面,是数倍的外军咆哮袭来,

这位中国边防团团长却毅然张开双臂,

“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

中国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挡在前,

身后的山上写着两个大字:“中国”

战士们迅速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

但对方“有备而来”,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



身前是重围,但身后是祖国,

是他和战友们用誓言和生命捍卫的地方!



团长身先士卒,身受重伤。

鲜血从头上喷涌而出,染红了军装。



军医韩子伟回忆:

团长被救出,左前额骨破裂,伤口十多厘米长。

可包扎伤口时,

“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

那是他最后的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见团长受到攻击,重伤倒地。

营长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

战士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英勇牺牲。

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入前沿战斗,英勇牺牲。

王焯冉在出支援途中,为救战友,英勇牺牲。

随后,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

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

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牺牲的英烈,每个人都是一座丰碑。

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东北部的张家乡张家村,

坐落在秦岭连绵起伏的大山里,

这里,就是陈红军的家乡。



1987年出生的陈红军,从小就懂事孝顺,

放学后帮父母放牛、种庄稼、干农活,

从小学到初中,年年全班第一。



陈红军从小就有一个军营梦,

他曾拍着胸脯对母亲说:

“妈,你相信儿子

我一定会把军装穿到身上!”

2009年,他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本已通过了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了卦”。



▲ 陈红军(左二)

好男儿,铮铮铁骨,

最终,他走进了火热的军营。

谁都没有想到,那个有些腼腆,

拍集体照永远站最后一排的大男孩,

会真的冲到了边防一线。

他在日记中写道:“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从此,他的日常生活变成了:

地窝子、爬执勤点,

吃大锅菜、站深夜哨,

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



有时训练回来晚了,

他会先去各个连转一圈,

看大家都吃饱了,他再回去吃饭,

每晚,他的灯都是最后一个熄灭。

提起部队,多少壮志豪情,

谈到家人,就有多少内疚,

陈红军的朋友圈曾发了三个字:“真想家”。



2015年,他给父母买了一套房子,

小屋不大,一进门先映入眼帘的,

是挂在墙上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房子离陈红军的姐姐家很近,

陈妈妈哭着说:

“他可能之前就想万一哪天他不在了

让他姐姐好照顾我们……”



脱下军装,铁汉也有浪漫柔情。

妻子肖嵌文说:

“红军特别有心,他清楚地记得我们认识的天数,

我们的结婚照,他一直放在钱包里,

每年生日,他都会在网上买花、订蛋糕送过来,

他过生日时,我给他写的卡片,

他都用胶带塑封起来……”



陈红军(左二)毕业留影

大学毕业,慈爱父母,娇妻美眷,

然而,卫国戍边,

他还是选择了最难的那条路。

牺牲时,他还有4个多月就要做爸爸了。

2020年6月,

陈红军被追授为“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

2020年10月25日,

陈红军的儿子出生了,

这一天也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

今年清明,

在陈红军的墓前,

父子俩第一次“见面”了。





这一幕,让无数中国人心碎。

陈红军的妈妈说:

“我经常和娃说,长大你要乖乖的,

墙上挂的照片里的人,就是你爸爸,

你爸爸叫陈红军,是个解放军,

你以后要以他为榜样……”

那场战斗,

让一个孩子还未出生就永失父爱。

当仪仗兵捧着遗像,烈士们躺在棺椁中归来,

很多人和事,从此不同。



那战后,烈士陈祥榕所在连队,

服役期满的士官全部主动留队,

所在团义务兵踊跃申请选取士官继续战斗。

那战后,烈士王焯冉所在团18名女兵3次请战,

姑娘们在请战书中这样写道:

“愿同男兵一样英勇战斗,甚至流血牺牲!”

那战后,

“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

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衣服上,

也更深刻地刻入了心里。

那战后,来自祖国八方的一批批新战士,

走进了喀喇昆仑腹地的军营,

完成训练后,奔赴高原边防一线!

戍边战士资料

一寸江山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兵!

陈红军们,您将被永远铭记: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03

村里有个姑娘,永远30岁,

她叫黄文秀……

战争的残酷,

在岁月的硝烟中,料峭的边防上,

也在扶贫的崎岖山路上。

这个漂亮的姑娘,叫黄文秀,

1989年4月出生,家在广西百色革命老区的偏远乡村——田阳县巴别乡。

乡间困苦,乡亲们与贫穷抗争的身影

一直被小文秀看在眼中,记在心上。



父亲身患重病,家境不宽裕,

但勤奋刻苦的她,硬是凭着努力,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

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

她作为优秀定向选调生本可留在南宁市工作,

然而,她主动申请:

“我要回白色老区,倾尽所学,回报家乡!”

她,真的放弃了都市繁华,

回到了那方生养自己的土地。



黄文秀和村里孩子们在一起

此后,便是“5+2、白加黑”的拼命,

不到1个月,她便掌握了全村概况和致贫原因。

接着,她全力推动乡亲们植砂糖橘、八角、杉木,

没有技术,就一遍遍接送专家现场指导,

有人疑虑,她挨家挨户地动员宣传。

一个瘦弱女孩的力量,能有多强大?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经过1年不眠不休的努力,她所在的百坭村贫困率从22.88%降到了2.71%,88户418人顺利脱贫!

从大山里走出的女孩,更懂知识的宝贵。

虽然,自己本身也不宽裕,但她自掏腰包慰问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帮助考上大学的贫困生争取各项补助。

她的出现,让村里苦读的孩子得到上学的机会。

王明凤,黄文秀北师大的学妹,

至今她都记得那年,她和同学们一起到百坭村去做暑期社会实践,村里的每一片沙糖桔园,每一片树林,师姐都如数家珍。

炎炎烈日,山间地头,

黄文秀笑得那么灿烂:

“这是我们的家乡,正在我们的努力下,

一天天,变得越来越好!”



黄文秀生前照片

这份美丽,定格在了6月16日。

2019年6月16日晚9点,百色市凌云县遭遇强降雨,持续暴雨引发山洪,多个路段被冲毁。

那天,黄文秀在连日加班后,赶回家看望肝癌晚期刚做完手术的父亲。

下午两点多,得知暴雨突袭的消息,

她饭都没吃,就急匆匆地要出门。

父亲劝她,“要不明早再回吧?”

一向孝顺的文秀却一脸坚持,

“就因为要下暴雨,村里可能会受灾,我更应该马上回去”。你记得吃药!

没想到,这成了她和父亲最后的对话。

回村路上,黄文秀一边开车,一边给村支书周昌战发消息,询问村里的情况。

她很担心,当地地质比较疏松,

一到雨季,容易发生塌方和滑坡。

6月17日凌晨00:12,山洪来了,

在家人群里发了一段11秒视频。



6月17日凌晨,

黄文秀发在家人群里的消息

视频中漆黑一片,

只有车灯微弱的光,照出倾盆的大雨,

肆虐的洪水从山上倾泻、淹没了整条公路。

4分钟后,黄文秀对家人说,

“我遇到山洪了,两头都走不了,雨越来越大,请为我祷告吧”。

这成了她在世上最后的一段话。



文秀出事那晚,百坭村受暴雨影响断了电,

通往村里的唯一一条路也被塌方阻断了。

第二天,开会时,大家发现她的电话联系不上,就开车往凌云县方向找人。

18日下午,搜救员在河道中发现了文秀,

一辆黑色汽车仰翻在一旁,

滚落的石块砸碎了柏油路、折断了树木,

泥黄色的山洪还在源源不断地往下流……

她静静地躺在水中,再没醒来。



文秀遇难的消息,让无数村民泣不成声。

贫困户韦乃情哭得老泪纵横,

不久前,文秀刚帮他取走了孙子住院的报销材料,

“如今钱到账了,她却再也回不来了。”

她走后,整理遗物时,

人们发现了她的“驻村日记”。

上面用娟丽的字体写着:

“你曾说

做人要有价值

不能光为自己活

还要为民族活、为国家活

你曾说

信念与初心

热血与青春

跋涉与牺牲……”

 甜瓜说 

中国为何会历千年而不衰?

基辛格的答案是: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人们常叹世态炎凉,

但那些心怀爱意的人,从未让世界失望过。

人间有爱无薄凉,世上有情暖人心。

水来,我在水中等你;

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

致敬英雄!致敬平凡的自己!



中国没有“超级英雄”?

昨天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隆重举行,这是党内的最高荣誉。

这29位同志中,排在第一位的,名叫马毛姐。

她是“渡江英雄”,可有谁知道,她参加渡江战役的时候,只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

1949年2月,解放军准备发起渡江战役,在安徽无为向老百姓征集船只。当地有一个姓马的14岁小女孩,她瞒着家人和哥哥一起报名参加了渡江先遣部队。他们一家和许多劳苦大众一样,对人民解放军有着深厚的感情。

她原本没有名字,只知道她姓马,家里排行第三,大家都叫她“小三姐”。

在渡江战役开始时,她大哥已在船尾准备掌舵摇桨送解放军过江。马毛姐也要跟着一起运送。不过,解放军对她说,“你太小,很危险”。就在船只刚驶离岸边时,马毛姐撑起竹篙跃上木船。

这个14岁的小女孩,迎着国民党反动派的江防炮火,驾船为渡江大部队带路。一起出发的四条船中有两条被敌人的炮弹炸翻了,她却没有一丝慌乱,驾船冲在最前面为大部队领航。

在江面上,她面对着枪林弹雨也不畏惧,即使右臂被子弹划伤,也坚持驾船,在运送解放军的同时,还救起多名落水战士。上岸后又发挥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给解放军当向导,还用两个手榴弹炸毁了一个地堡,消灭了一个敌军机枪手。



她和人民解放军一起,渡过了天险长江,解放了南京城,看着同志们把红旗插上了总统府,给了蒋家王朝最后一击,渡江战役结束后,小三姐获得“渡江战役一等功臣”称号。





“把解放军送过江,把敌人碉堡消灭了,穷人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这个14岁小女孩最朴素的愿望,就是把人民的军队送过江,消灭敌人,让穷人过上好日子。仅根据山东、皖北、苏北三地的不完全统计,参加渡江战役的支前民工就达到320万人,军民比例达到了1比10,也就是说,一名解放军指战员的身后就有10名老百姓的支援。

1951年9月,小三姐受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10月3日,中央领导和各地代表一起观看京剧,小三姐的座位一边是毛主席,另一边是周总理。毛主席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自己姓马,没有名字,别人都叫她小三姐。

第二天,毛主席邀她去家里做客,笑着对她说:“昨晚看戏回来,我想了想,你就叫马毛姐吧,马是你的姓,名字的第一个字就跟我姓了。”

毛主席还从书架上取出一个笔记本在扉页写下“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72年过去了,马毛姐坐着轮椅,被工作人员一步一步抬着走过红地毯,获得七一勋章的,我们很难想象,72年前,那个撑着竹篙,站在船尾,面对漫天炮火和惊涛骇浪的14岁小女孩,是怎样完成那一切的。

昨天获得“七一勋章“的,还有一个名字“柴云振”。



这是一个被方框圈出来的名字,这位最可爱的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已经不在人世了。

他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型之一。1951年在抗美援朝朴达峰阻击战中,杀敌百余人,浴血奋战到孤身一人。1952年伤残复员回乡务农,从不提及自己的功绩,为党和人民默默奉献了一辈子。荣获志愿军“一级英雄”荣誉称号,被朝鲜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柴云振出生在四川东北部岳池县山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2岁就给地主当长工,15岁就挑起了养活全家的重担。1947年柴云振22岁,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把他抓去当了壮丁。在国民党军队里,官长贪污腐败,对士兵欺辱、打骂,甚至饿饭等现象屡见不鲜,他十分厌恶,于是转身参加了共产党的军队。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柴云振所在部队作为二野渡江先遣队为全军开路。他是机枪手,冲在最前面。这场战斗中,柴云振缴获了三挺重机枪和许多弹药,荣立二等功,成了渡江作战英雄。1949年11月,柴云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71年前,柴云振随中国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美帝国主义作战。

柴云振在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四团八连任七班班长。志愿军十五军在朝鲜战场上是支响当当的英雄部队,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都来自这个部队。柴云振所在的一三四团八连是其中的一个英雄连队,在后来的上甘岭战役中,该连坚守坑道作战34个昼夜,毙敌逾千,被誉为“上甘岭特功八连”,电影《上甘岭》中的那个八连,就以这个连队作为原型。

1951年5月,柴云振所在部队在朝鲜金化西南三十公里江原道芝浦地区的朴达峰,担负阻击北上敌军的任务。战斗进行到第六天,我前沿阵地被敌占领,情况十分危急。

营长武尚志命令刚从师警卫连抽来的八连七班班长柴云振率部夺回阵地,堵住敌人。柴云振带领全班冒着密集的炮火从左右两侧向敌发起猛攻,一举拿下两个山头。敌指挥所居高临下用猛烈的炮火向我方报复,阵地上一片火海。柴云振在另三名战友掩护下,绕道从敌占高地侧面迂迥上山。刚靠近敌指挥所,击毙敌一名指挥官,然后用手榴弹和冲锋枪向敌指挥所里猛轰猛扫,迫使敌人仓惶逃窜。

柴云振组织13个人反击,一连夺回了三个山头,还攻占了一个美国人的阵地,打到最后一个山头的时候,只剩下柴云振一个人了。他用美国人留下的武器击毙、击伤了两百多个美军。

子弹打完了,他孤身一人同敌人展开殊死的肉搏战。在肉搏中,他右手食指被美军咬断,头部、腰部多处负伤,昏死过去。

“就在那时,我的子弹打完了,一个敌人冲上来抱住我。扭打中,敌人捡了块石头朝我头上砸,我双手死死地挖他的眼睛,敌人疼得丢了石头,张口咬断了我的手指头……”

随后,增援部队赶来,阵地被志愿军占领,战友在阵地上发现了陷入昏迷的柴云振,便把他背下山头送去抢救。待柴云振再次醒来时,他已经身在内蒙古包头医院接受治疗......

朴达峰阻击战,柴云振班攻克三个敌占山头,歼敌二百余名,捣毁敌指挥所一个,保卫了我志愿军前线指挥部和后方医院的安全,为志愿军兵团顺利北移赢得了时间,对巩固我军阵地起了关键的作用,战斗结束后,彭德怀司令员给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发了感谢电,志愿军总政治部于1952年发布第一号命令,授予柴云振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柴云振所在部队成为英雄部队,柴云振所在八连被评为“特功八连”。

但是,柴云振失踪了。志愿军总部发给柴云振的英雄勋章无人领取,很多人以为他牺牲了,朝鲜军事博物馆的展厅里挂起了英雄柴云振的“遗像”。志愿军回国后,部队一直在寻找柴云振,找了整整30年,两枚勋章锁在档案馆中,也整整锁了30年。

其实,1952年4月,柴云振在内蒙古包头医院办了手续,就复员回家。拿着三等乙级残废军人证书,在民政局领取了一千斤大米的复员费,回到四川老家。

回乡后,他先后担任过大队长、乡长,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他只是默默地工作,辛勤地劳动,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和共产党干部,这样一过就是33年,直到他儿子柴兵荣看到《四川日报》上的寻人启事。



这位默默无闻在乡村生活了33年的老人,才再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部队的老战友们撩开他的头发,看到了当年与美军搏斗留下的伤疤,当年背着他爬下山坡的战友,确认了他就是那个率领13人夺取三个山头,毙敌二百余人的“一级战斗英雄”。

柴云振见到了老首长秦基伟,当时担任国防部长的秦基伟问他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柴云振说:“老首长,我那一个营的战士都牺牲了,只剩下了我。我活在世上,应该代我的战友们做点事,我自己对组织没有任何要求。”

找到柴云振的消息,甚至传到了朝鲜同志那里,金日成接见了这位活着的“战神”。他在朝鲜,甚至还看到了朝鲜人民为自己画的“遗像”,还知道在当年战斗的朴达峰上,朝鲜人民还给自己立了“衣冠冢”.....



2018年12月26日,柴云振走完了他非凡又朴实的一生,享年93岁。12月29日,追悼会在广安市岳池县殡仪馆举行。6名从湖北空降兵部队远道而来的官兵代表,向身披党旗的老班长柴云振敬了最后的一个军礼。





我记得前不久有人问,“中国为什么没有超级英雄电影”?这个问题很没意思,因为你真要拍中国的“超级英雄”,就有人要说“神剧”,因为这些人只是普通而平凡的人民,他们不信上帝,也没有超能力,但他们就是能够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我们国家没有神奇女侠,没有惊奇队长,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穿着紧身衣的小布乔亚虚幻偶像,只有钢铁一样的共产党人,只有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

从来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人民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