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华兵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视频,披着雨衣,戴着斗篷,留言写着:“下雨给李树苗施肥,完了还得去医院。”
他的农场里种着火龙果、苹果、油桃、李子、葡萄、柿子、菊花……还养着鸡、鸭、鹅,总共100多只。他每天都很忙,但为了节约成本,能不请人尽量不请人。
▲贺华兵的农场。
6年前,因为患上尿毒症,在外打了20多年工的贺华兵回到老家,“整天闭门不出,无所事事。”终于,他决定找点事做,“不能等死。”2016年上半年,思考再三后,他不顾家人反对,租下60亩荒地,开始种果树。
因为资金不足,他最初只投了5万元,从几亩地开始经营。几年下来,他把赚到的钱又循环砸进去,目前已累计投入20多万元。
他一个人在家,妻子在城里的餐馆打工,儿子在部队当兵,女儿还在读中学。很多人都劝他“不要太拼了”,要注意身体。但他已经无法停下来,整天闷头干活,要按照自己的目标把农场建设好。
▲贺华兵在地里干活。
他说,“万一有一天病情恶化了,出现严重并发症……就把这个农场交给我老婆。”
一个人在家,闷头干活
这个时节,青脆李子和珍珠枣油桃即将成熟。他拍短视频,在网上介绍自己的果园。他说生病后才知道健康多么重要,所以坚持用有机肥,生态无公害。
他说今年油桃收成不错,大概能产几千斤。
▲贺华兵今年的油桃大概能产几千斤。
贺华兵黑瘦,个子不高,生病之前110斤出头,现在只有90多斤。
6月21日晚上,他戴着头灯,摸黑修剪完火龙果的枝条。
龙门垭的晚风微凉,沿街而建的房屋少有窗户亮着灯。回到家里,贺华兵煮一碗面,坐在厨房的椅子上稀里哗啦吃了。然后再煮一锅稀饭,给拴在地边的狗提去。
他的家在射洪市涪西镇龙垭村,一栋3层小楼,临街,外面贴着瓷砖,屋内却没有装修。
贺华兵说,房子是2010年修的,债没还完,自己又病了。生病初期,他曾想过卖房,但一家人又没有安身之所。
妻子不得不去城里一家餐馆打工,儿子去年读到大二时参军去了部队,女儿还在读中学住校,家里只有贺华兵一个人。
天气逐渐热起来,他一大早就去地里干活。如果要做透析,他会在早上9点多回来煮饭吃,然后骑着电动三轮车往医院赶……从家里到射洪市人民医院,30公里,他每个星期往返3趟。
有时候要给客户送货,他会早点出发,把货送了再去医院。透析一般从下午1点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结束。回到家里,他先去地里察看鸡、鸭、鹅,干些活再回家弄饭。
▲贺华兵在医院做透析。
他一个人忙进忙出,默不作声地干着自己的事情。湖北人许卫兵租了他底楼的门面卖酒,他说贺华兵常常干到晚上9点过才回家,很少按时吃饭,锄草、浇水、修枝……有时候下雨就披着雨衣去。许卫兵心里想,“这个人太拼了,太辛苦了。”有时候看他确实忙不过来,许卫兵就去地里帮着干活。
妻子杨剑波很担心贺华兵的身体,但又无能为力。她一个月只有两天假,“回来就到地里多干一点。”
让杨剑波舒了口气的是,儿子目前去了部队,生活费不用家里负担。儿子很懂事,学校放假回家,总会去地里帮忙。
“他一个人在家,只晓得闷头干活。”杨剑波说,贺华兵本来就是一个“话不多的人”,生病后变得更加沉默。
坚持创业,“不能就这样等死”
2014年冬天,贺华兵的脚一直抖,停不下来。他以为冷,加了条裤子,但还是抖。直到2015年1月,他看到双脚肿起来了……
拿到尿毒症确诊报告那个下午,他一个人瘫倒在出租屋的床上嚎啕大哭,“像一个突然瘪了气的皮球,人生的未来一下子坍塌了。”
1975年出生的贺华兵,16岁到黑龙江挖煤,19岁到四川攀枝花采花岗石。1997年春节,他坐了一个星期的客车南下广东东莞,在一个老乡介绍下,进了一家五金厂上班。
这家生产螺丝钉的五金厂,晚上常常加班到9点过,一个月只休息4天,但他从来没有觉得苦。工厂员工来来去去,只有他踏踏实实一干就是10多年,月工资从400多元拿到3000多元。因想到便于照顾家里,他也想学一项适合回家创业的技能。机缘巧合,他去帮人种了两年火龙果。
回到四川老家,刚开始一周两次透析,但很快变成一周3次。贺华兵的心情一片灰暗,觉得“自己活不久了”,家里怎么办?
家里经济负担很重。多年来,贺华兵在广东打工,妻子在家照顾年迈的母亲和两个上学的孩子。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但这根顶梁柱突然就塌了。妻子不得不去找工作,他留在家里,治病,照顾老人和孩子。
待在家里的贺华兵闭门不出,害怕周围人议论自己成了一个病人,“整天无所事事,闷得慌。”
2016年年初,他决定找点事做,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思前想后,决定租地搞种植,“自己会种火龙果,就从种火龙果开始。”贺华兵说,自己当年并没有更多的选择。
2016年5月,他租下60亩荒地。签了合同后,赶紧找来挖掘机进场施工……
“当时只投了五六万元。”贺华兵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因为资金短缺,一开始只搞了几亩地。这些年来少有盈利,有点收入又循环投进去。
如今,贺华兵的农场总共投资20多万元,经营规模慢慢由小变大。
“种地投资大,也怕他身体遭不住。”杨剑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时家里人都觉得他不能再这么辛苦了,但贺华兵“铁了心”要种地,根本劝不听。
他说必须要做点什么,“不能就这样等死。”
热衷公益,曾献血1.1万毫升
刚去东莞不久,贺华兵有个周末在工厂附近的公园散步,他看到一辆献血车停在那里。凑过去看,听说献血可以救人,他便挽起袖子有了第一次献血。在东莞打工的10多年里,他累计献血28次,总共1.1万毫升。
贺华兵后来还加入了东莞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并经常参加活动,做宣传,做服务……他的家里有着厚厚一叠献血证,以及相关公益组织颁发的荣誉证书。
▲贺华兵当年的献血证。
“平时上班枯燥,做公益是有意义的事情。”贺华兵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东莞的时候,他生活圈子不宽,他不打牌,也没有其他爱好。除了偶尔跟老乡聚一下,周末和节假日只要有时间,便都去参加公益活动。
石登峰是他在公益组织认识的朋友,算不上很熟。但得知贺华兵生病回家后,石登峰给他打了电话,然后把他的情况发到了网上。广东当地媒体看到后,联系了石登峰,并组织当地爱心人士进行捐款。
“贺华兵的事迹让人感动,很多志愿者自发进行宣传。”石登峰是湖北人,目前在一个油库上班。他说现在跟贺华兵变得熟络了,“会打电话聊聊。”
2015年下半年,在射洪治疗一段时间后,贺华兵又坐火车去了一趟东莞。东莞当地和社会爱心人士累计给他捐助了21万元,“这笔钱解了燃眉之急。”贺华兵说自己生病后家里没有积蓄,治病的钱都是借的。
好在2017年开始,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了,治疗花销也降了很多,“目前可以报销80%以上。”贺华兵说,因为有些药需要单独购买,一年下来还是要花2万多元。
射洪市涪西镇社会事务办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贺华兵生病后,镇上及时将其纳入低保待遇,应该享受的其他救助政策,当地也都积极给予了落实解决。
贺华兵依然热衷公益,他先后加入了射洪当地的公益团队、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善行团公益基金志愿者、深圳建辉慈善基金会志愿者。
有时间的时候,他都会积极参与团队组织的公益活动。新冠疫情期间,他和朋友自筹防疫物资、设备,对射洪多个乡镇及村庄进行消杀防疫……
“万一有一天……”
贺华兵的医生向宝春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尿毒症会伴有并发症,需要很好的保养和控制。“我们时常劝他,让他注意休息,不能太操劳。”向宝春说,贺华兵要种地,又参加公益活动,平时工作强度很大,这对他病情必然有影响。
但贺华兵已经停不下来了,他觉得每天有活干,可以让生活变得充实,有希望。保持锻炼,体质也要好些。他说这是一种“自救”,是跟命运的抗争。
邻居贺礼权也曾劝他,“身体都这样了,不要太拼命,钱是挣不完的。”贺礼权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贺华兵完全可以去摆个摊,卖点百货,这样轻松得多,“他就要去捣鼓那片土地,也不知道他是咋想的。”
贺华兵的果园里种着多种水果,这是经营过程中摸索出来的降低风险的一种选择。他说去年火龙果冻死了4个棚,损失好几万元。目前他种了4个棚的火龙果,也栽了柿子、李子、桃子等果树苗。
搞农业面临天气、病虫害、市场行情等风险。贺华兵的想法是,如果只种一种水果,一旦出现天气、滞销等问题,就可能“白忙一年”。不同的水果,不同时间段上市,也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原以为搞农业比较简单,但经营过程中才发现,“比想象中难多了,费时费力还要懂技术。”这些年来,他通过网络、书籍不断学习,也在地里不断进行实验。
农场依然面临很多问题。贺华兵说,因农场处于山坡上,没有水源,灌溉农作物全靠夏季蓄积的雨水。此前建的蓄水池漏水,需要大修。
上山几百米山路没有硬化,遇上下雨,进出就很麻烦。农用物资,喂鸡的粮食等都难以运上山;果子成熟上市的时节也很难运下山。很多时候,不得不靠贺华兵背上背下。
果树全部盛产大概还要3年。贺华兵的想法是,到时候把妻子喊回来,把种植技术教给她。“如果身体好,我会一直经营下去。但万一有一天病情恶化了,出现严重并发症……就把这个农场交给我老婆。”
他说,这样妻子就可以不用再去打工,靠果园有稳定的收入,工作也会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