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黎智英1990年代开始创办传媒集团,作为他参与政治的平台。通过价格战,《苹果日报》在香港站稳脚跟;后来通过渲染色情暴力、侵犯隐私等出格报道,它迎合低级趣味的手法获得商业成功。这一“成功”也在台湾复制,变为黎智英的生财树和传声筒。

2.《苹果日报》的政治新闻更无客观公正可言。其炮制大量反中乱港舆论,煽动仇恨情绪,挑拨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矛盾,制造社会动乱。此类激进和情绪化的操作,已完全越过“言论自由”底线。加上黎智英接收境外利益,损害国家安全,对其进行制裁并无意外。

3.从新闻理论的角度来看,媒体老板如果过于激进、情绪化,会造成舆论极端化和信息失真,这样的后果全球各个社会都无法承担。美国也对新闻有诸多规范性的立法如《诽谤法》、《间谍法》、《国家安全法》,防范类似危害的蔓延。

4.黎智英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第29条,犯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其行为几乎可以对应29条下所有指控。一旦成功定罪,黎智英或将被终身监禁,坐穿牢底。



《苹果日报》终于关停。

根据港媒报道,印刷版《苹果日报》今天出版最后一期,而苹果动新闻网站则已在零点后停止更新。

《苹果日报》二十余年的历史,基本是逐渐由一家激进媒体,变为政治组织,再彻底成为颠覆组织的过程,其中变化与老板黎智英个人脱不了干系。



佐丹奴前老板

黎智英,1948年12月生于广州,祖籍顺德,绰号“肥仔黎”。1955年父亲偷渡香港,1960年12岁黎智英也经澳门偷渡到香港当黑工。

1975年,27岁的黎智英与两个同伴成立“公明织造厂”,由代工到出口再到创牌,创办了“佐丹奴”服装品牌。



80年代末,黎智英决心参与政治。1990年他将持有的佐丹奴股权出售,在香港创办壹传媒集团,创办《壹周刊》。

1995年又创办《苹果日报》,开启了作为“香港反对派喉舌”的历程。



| 图/1995年《苹果日报》广告


《苹果日报》(下简称《苹果》)1995年6月20日创刊,随即引发香港报业一波杀戮战:

当时香港一份报纸约港币5元,但是《苹果》一份只要两元,同时在便利店卖报纸时还附送一个大苹果。

经过低价倾销迅速吸引市民,《苹果》随后才逐步将价格调回5元。

在价格战之外,《苹果》还以当时香港报纸所没有的全份全彩印刷作卖点,每日出版厚厚的五大叠。

在香港取得市场成功后,黎智英进军台湾,先后创建台版《壹周刊》(2001)、《苹果日报》(2003)。

2003年5月2日,台湾《苹果日报》创刊。和港版一样,以全彩印刷和初期低价(其他报纸新台币15元、《苹果》5元)快速抢下市场。



在港台两地,《苹果日报》都取得了发行量前二的报业市场位置(最高发行量均超50万份),成为黎智英的生财树和传声筒。



咸湿色情小报


花边、八卦、咸湿、色情,这就是《苹果》吸引人的本钱。它塑造和迎合了港台部分民众的低级趣味。“烂苹果”“苹果化”成为媒体沉沦的代名词。

在平常日子,《苹果日报》多以本地的八卦新闻、社会新闻作为头条报道。



头版往往以大幅图片+夸张标题吸引人,渲染色情、暴力或无关紧要的奇闻异事,自家养有娱乐“狗仔队”,是一份标准的小报。

八卦新闻是《苹果》的立身之本,清凉照、走光照、偷拍照,都在打色情擦边球,破坏公序良俗;还有专门刊登色情资讯内容的副刊——《豪情版》及《夜生活版》。



发生意外事件时,《苹果》报道对新闻当事人并不尊重,例如台中市长胡志强及其妻邵晓铃车祸受伤,《苹果日报》头版刊载邵晓铃送医照片,已侵犯当事人隐私权及人格权。

对罪案、自杀、残暴行为等黑色新闻,《苹果》常以连环插图,巨细无遗地重现血腥罪案。过度详述或教导犯罪手法,引发社会抨击。

更把尸体照、血肉模糊的照片等图片打薄码就刊出,甚至以大版面刊登在头版,屡屡突破良知道德的底线。



在社会议程中,《苹果》则一贯哗众取宠、煽动社会情绪。

2013年,在香港新颁免费电视牌照“三选二”(奇妙、港娱获批,港视遭拒)后,《苹果》借一些民间争议猜疑,高强度攻击旧玩家无线电视(TVB)。

逼得TVB发表声明“壹传媒集团属下的报纸和杂志,就免费电视牌照事件长期针对无线电视……作出失实报道,恣意攻击和丑化无线,已远超新闻媒体应有的报道做法和行为,其目的昭然若揭。”

并指出:“最近趁着无线电视台庆,壹传媒的《苹果日报》及动新闻变本加厉,展开狙击和抹黑,歇斯底里地谩骂,更呼吁全港熄机行动,制造白色恐怖。”



为博得眼球,《苹果》还丑化攻击在港工作生活的大陆民众,挑拨香港社会的不满。

有知情的大陆网民评论:“香港人的傲慢与偏见之所以放肆到这种地步,壹传媒的添油加醋和挑拨离间功不可没”。

通过迎合、放大人性中一些低级的成分,《苹果》获得了商业成功。



在港台,都有人发出“拒阅苹果烂报,救救青少年”的声音。许多公众人物对《苹果日报》抱持反感态度,也使该报多次与被报道人进行法律诉讼。

至于政治新闻,就更无客观公正了。

从新闻理论的角度来看,媒介老板如果过于激进、情绪化,会造成舆论极端化和信息失真,这样的后果全球各个社会都无法承担。

举例来说,公认新闻自由的美国,也对新闻有诸多规范性的立法如《诽谤法》、《间谍法》、《煽动法》、《国家安全法》、《隐私保护法》,防范类似危害的蔓延。



疫情乱港前方总指挥部


前面说过,黎智英创办《苹果》,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获得社会影响力。通过潜移默化的舆论导向,煽动反大陆思潮,撕裂香港青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20多年来,《苹果日报》大肆污蔑大陆,抹黑特区政府,煽动市民上街反对,挑拨香港与内地的矛盾。

就连便利民众的高铁“一地两检”也被《苹果》妖魔化。其声称“一地两检方案”会将1/4西九站,连同车厢变成“内地租界”,极尽抹黑造谣之能事。



《苹果》一向制造谎言,炮制大量反中乱港舆论,煽动仇恨情绪,荼毒了两代青年,更鼓动参与各类违法的社会运动,成为乱港祸港的重要文宣机器。

尤其在香港的重大事件中,如2003年香港基本法23条国安法立法、2013年“占中”事件、2019年香港全面暴乱,《苹果》就是乱港分子的旗帜。



特别是在2019年香港暴乱期间,《苹果》炮制了“爆眼女”“太子站打死人”“新屋岭性侵”等抹黑警方的假新闻,对特区政府进行肆意抹黑,煽风点火。

黎智英还把《苹果》的整页报纸直接印成标语,让乱港分子直接举报上街,煽动违法活动至极。

而他们的目的也只有一个:煽动暴乱,让香港社会变得越来越混乱。



黎智英是公认的乱港分子幕后金主及操盘人、“总司令”。仅公开的部分,黎智英每年都要向乱港分子提供1000万港元。

2019年香港全面暴乱期间,黎智英两次跑到美国去“汇报工作进度”。

7月,美国副总统彭斯及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与黎智英会面;10月,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会面。

另外,黎智英的贴身助手兼顾问Mark Simon,就是美国中情局前特工。



一涉及美国的负面新闻,黎智英则百般辩护,更高呼“为美国利益而战”。

如2013年斯诺登事件中,《苹果》为美国棱镜计划侵犯各国公众网络和私人隐私开脱:

“至于大规模监控、记录,难免有公民私隐被侵犯、被滥用之虞,保护国家利益与保护公民私隐必须取得平衡。”



但在2019年香港暴乱失败后,《苹果》则连续呼吁西方各国,“制裁”中国及香港特区政府。



罪有应得


事实上,《苹果日报》就是乱港分子的前方总指挥部。

在外国介入和部分乱港分子的罪恶狂欢过后,迎接他们的只有正义的清算。



随着香港国安法的立法,2020年2月28日,香港警方以非法游行案,拘捕黎智英等三人。

2021年4月16日,黎智英以非法集结罪被香港西九龙裁判法院判决入狱12个月。5月28日,又因被控组织非法游行而被判14个月。刑期整合为共监禁20个月。

现在,黎智英已进入赤柱监狱服刑。而在这两组不痛不痒的审判之后,还有更大的重拳。



2021年5月14日,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首次引用香港国安法冻结资产的权力,冻结黎智英持有的公司股份、银行账户,市值超过3亿元港币。

6月17日,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采取行动,派出超过500名警员搜查《苹果日报》大楼。

警员明确大楼是“犯罪现场”,要求大楼内所有人放下工作,转移到地下停车场或5楼员工餐厅。



警方离开时,拘捕了壹传媒集团行政总裁张剑虹、营运总裁兼财务总裁周达权,以及《苹果日报》总编辑罗伟光、副社长陈沛敏及苹果动新闻平台总监张志伟5人。

他们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第29条,犯“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





综合媒体披露的种种细节,黎智英早已严重越界,对二十九条所有规定几乎全有违反。



国安处高级警司李桂华表示,《苹果日报》由2019年至今,至少有30篇文章的内容呼吁外国制裁中国和香港特区政府。

保安局也发出了冻结财产通知书,冻结《苹果日报》相关3间公司的罪行约1800万港元相关财产。

黎智英的两名儿子黎见恩及黎耀恩,两人涉及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也被捕。



黎智英被提诉的新罪行,包括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作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企图危害国家安全等。

这次他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审判,一旦成功定罪的话,黎智英或将被终身监禁,恐要坐穿牢底。



套在以黎智英为首的反中乱港势力脖子上的法律绳索,正在越收越紧。

无论是法律还是财务,《苹果》也都迎来了分崩离析的时刻。港版《苹果》终结之前,台版《苹果》已于5月23日停刊。



清除乱港分子的前方总指挥部,狮子山下才能迎来安定祥和。

还是那句话,香港是中国的香港,任何人妄图卖港求荣挟洋自重,必将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