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政府数据,截至6月14日晚上8时,约176.1583万人已接种第一剂疫苗,占总人口比例的25.9%;已接种两剂疫苗的有120.3222万人,占香港总人口的17.7%。
香港新冠疫苗接种情况(资料图/香港政府官网)
截至5月25日,香港仍有84万剂复必泰疫苗,这一批疫苗将在8月中旬到期,观乎现时疫苗接种的进度,这批疫苗基本上不可能在过期前打完。此外,还有550万剂复必泰疫苗还未付运。至于科兴,货存有105万剂,加上未到的550万剂,即还有655万剂,只不过因为科兴的有效期是三年,暂时没有过期以致浪费的问题。
面对即将过期的84万剂复必泰疫苗,香港政府有考虑将其捐给世卫组织的COVAX机制,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疫苗的地方。
据闻尼泊尔政府驻港总领馆已向香港政府提出申请,希望能购买这批疫苗,因为尼泊尔现下疫情严峻,暂时只有7.25%的人口接种过至少一剂疫苗。再就是台湾地区著名媒体人赵少康建议,希望香港能考虑台湾的需要,安排台湾人到香港机场接种这批即将过期的疫苗,他相信会有很多台湾人愿意为此前往香港。
依据现时态势,如果没有什么大变化,估计香港新冠疫苗的接种率会一直维持低水平。因为有意想打的市民应已登记得差不多了,除非有什么非常特别的诱引,否则要在本年内达到所谓群体免疫的70%接种率,恐怕并不实际。
近半月来有不同商家及政团推出各类抽奖活动,让已接种两针疫苗的市民参与其中,希望以利诱提高接种率。这批奖品可谓价值不菲,有价值超过千万的豪宅、酒店住宿、机票、购物礼券、名表等等。然而这些措施虽然有过短暂刺激,但登记的数字很快又回落了。
香港信和集团推出“打疫苗送豪宅”抽奖活动(资料图/香港经济日报)
香港这一情况在世界范围内可谓罕见。
现时各国、各地的接种率,要么就是疫苗大国如中国内地、美国、英国等等,因为有足够资源,接种率是稳步上扬,有望最快在第三季最迟在年底达到群体免疫,重新开放关口;要么就是一些疫苗资源贫乏的国家地区,因没有足够疫苗而导致接种率偏低,面临疫情威胁。
香港拥有足够疫苗却又接种率偏低,连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前总监曾浩辉都直接批评这是不对的。
在疫苗接种上,香港为什么会有这一反常现象?
现时分析有不同原因,例如网上有很多误传信息,将疫苗副作用夸大;香港疫情不算特别严重,因此香港人没有打疫苗的压力;甚至是修例风波后有部分香港人“凡政府必反”,政府要推广疫苗,他们就不打疫苗;等等。
笔者认为,香港某种意义上正渐渐进入“反智”社会。
所谓“反智”,不是说香港人突然就变得愚笨了。你要找专业服务,仍有高水平的专业服务;你要说香港的基础研究水平,也是不俗的;但一回到社会事务,整个城市就变得不一样了。这种“反智”是针对社会的一种情绪化表现,甚至某种程度上是对理性的刻意扬弃。
对于这一现象,笔者总结出三个原因。
首先是香港社会正处于情绪波动期,由2019年的修例风波,到2020年中央制定香港国安法,及至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社会撕裂后的两大阵营在情绪上经历了极大波动。
在爱国阵营这边,从一开始面对黑暴的无力、沮丧,到近期中央使用一连串组合拳带来的鼓舞高涨,情绪可说是从低谷迅速攀升至高峰。反对派阵营则正正相反,曾因黑暴而自我膨胀,在区议会选举的胜利中情绪升至最高点,本以为可以靠外国势力的协助谋夺政治控制权,却迅速被中央一连串的对策击溃,前路茫茫。
这种情绪的波动是集体的,是整个社会的,使得整个社会在面对社会事件时只会作出直接浅显的情绪式的回应。
以疫苗为例,香港政府准备了两种疫苗供市民免费接种,在今天疫苗短缺的情况下,这应属于“德政”,但在香港却演变成社会事件延伸的平台,变成支持还是反对政府的表态,甚至有部分人认为拖低接种率能成功让香港政府丢脸。
第二个原因则是自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假新闻越来越多。
现时香港社会有个现像,就是对假新闻的反感度越来越低,仿佛大家都接受了这是网络世界的一部分,甚至有些极端的思想认为,为了在策略上鼓动自己人,一定程度的假新闻是可以接受的。
在修例风波期间,他们就利用了大量的假新闻去煽动年轻人,例如所谓“831警察在地铁太子站杀人”、“新屋岭扣留中心有人被轮奸”、“有人被警察射爆右眼”等等,这些消息在后来都被证实是假新闻。也有人承认为了得到关注而刻意在网上传播谣言。
如果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会对散布这些谣言的人予以谴责,并对假新闻予以纠正;但今天的香港,面对假新闻不一定谴责,特别是面对对自己阵营有利的假新闻。
例如黑暴分子宣扬2019年8月31日港铁太子站有示威者被杀,当日散播这个谣言的人还在做区议员;各个站内视频都找不到示威者被杀的证据,黑暴分子就说视频被改动了;长时间内没有任何人出来声明有家人不见了,黑暴分子就再造谣说死者的家人都被抓了。
一个谎圆不了就用另一个谎言去掩盖,假新闻被揭穿了就尝试用另一个假消息去增加社会的撕裂。
这种对假新闻的态度,也影响了疫苗的推广。
在接种疫苗的第一天,就不断有夸大疫苗副作用的新闻出现。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差不多隔天就有新闻标题说有人在接种疫苗后,因不同原因入院甚至死亡。但是如果细看内文,往往很多人都是在接种疫苗几天甚至十天后出现问题,医生的解释都认为出现身体问题与疫苗无关。
甚至很多反政府的医护人员,也在前线不断向市民夸大疫苗副作用,并建议市民可考虑先不要接种疫苗。
第三个原因并不新鲜,那就是香港人看待问题的视野较窄。
现时香港的疫情确实不算太差,因此很多人认为没必要迫切接种疫苗。他们没有看到,将来当世界主要经济体达到群体免疫而重新通关、经济重启时,如果香港没有达到一定的接种率,就有可能错失这一时机。
因此,接种疫苗不单止是香港本身的事,也涉及香港在未来能否更好地融入区域乃至全球经济。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体,这件事可谓是香港的命脉所在,但被大多数孤立看待问题的香港人所忽略了。
香港社会的反智,可总结为这三句︰情绪的而非理性的;直观的而非数据的;孤立的而非世界的。
因为社会撕裂而情绪波动,因此看待问题变得情绪化;因为渐渐习惯及接受了假新闻假信息,失去了求真的冲动,凭感觉决定真伪,而不是看科学数据;因为习惯上只以香港本位看待社会问题,亦因此没有广阔的世界观。
这些特征正慢慢将香港社会推向“反智”。如果情况不变,甚至渐渐成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对香港的长远发展必有损害,到时就不单是接种率低下这么简单的问题了。
如何让香港人看待问题重归理性,让香港人重新重视数据及拥有更广阔的世界观,让这个所谓“反智”社会重拾理智,这些可能是到2047年都不一定能完全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