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著名表演艺术家陈佩斯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谈喜剧,称要用好的作品去推广喜剧艺术。言语间并未指名道姓,却也耐人寻味。



陈佩斯在文中写道:演员和观众之间是交流、互为的关系。演员根据观众的笑声来抖包袱,将情节不断推进。



陈佩斯还在文中回忆了自己表演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他坦言小品《吃面条》时的表演技术尚未成熟,《主角与配角》中探索了新的方法应用,在之后的表演中,他也不断学习创作,力争为观众带来更多惊喜。



要知道,陈佩斯《吃面条》这个小品,在当时可以说是开创了无实物表演的新高度,也一直被许多演艺名校视作经典教材。陈佩斯称当年的这个作品还嫩了点儿,也被不少网友视作是“高级凡尔赛”。

陈佩斯还表示,一些粗俗、鄙陋的喜剧会引起观众的反感,真正好的演技需要一场场现场表演,与观众频繁互动,才能磨炼起来。





该文章一经发出,就引来热议。不少网友表示,陈佩斯老爷子很有资格说这些话。



也有网友感慨,从前神仙打架的年代回不来了,而且现在的小品作品动不动就煽情、上价值,模式化的喜头悲尾,大年三十的真不想哭。



确实,80年代的春晚舞台,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神仙打架,出现了陈佩斯、朱时茂、赵丽蓉宋丹丹等一众老艺术家们。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老师表演的小品《吃面条》,没有任何道具,两人依然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1988年,赵丽蓉老师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他和85版《济公》扮演者游本昌共同出演小品《急诊》。



随后,赵丽蓉又在1989年和侯跃文合作表演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赵丽蓉也凭借淳朴老太太形象,迅速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心。



也是在这一年,宋丹丹第一次亮相春晚舞台,为观众带来小品《懒汉相亲》。



和80年代群星璀璨的春晚相比,如今春晚的小品节目充斥着小鲜肉、流量明星,几乎看不到老艺术家的身影。而且小品总是强行融段子,搞煽情,太尬了。



小沈阳也曾在节目中透露自己不再演小品的原因:小品现在都是喜头悲尾的,我不喜欢,我喜欢逗大家笑。



不得不说,春晚一直被群嘲,不是没有原因的。如今陈佩斯老爷子发文谈到喜剧,用自己的亲身经验为喜剧界出谋划策,希望今后喜剧演员们能够为大家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同样期待,中国的喜剧小品能够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