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5家校外培训机构被市场监管总局顶格罚款了。
这15家包括作业帮、猿辅导、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等,一共被罚了3650万元。每一个都是培训机构里的名牌,让无数父母又爱又恨。
联系到此前中央专门开会研究规范整治校外培训的新闻,这事的看点还真不少。
一
说来惭愧,岛叔虽然是个风轻云淡的中年人,但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不由自主地陷入了“鸡娃”境地。
被罚的15家校外培训机构中,有4家是自家娃报班的机构;除了奥数、英语等学科类培训,岛叔还给儿子报了篮球、羽毛球、绘画、合唱班,以及“情绪管理”这种近乎玄学的辅导班……
真不是钱多没地儿花,哪个不是咬着后槽牙掏的钱啊。
为啥这么多?首先声明,就这几个班,跟真正“鸡娃”的家长差得远哩。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都看了吧?剧里的“鸡娃妈”带着儿子去补习班攻英语、补奥数,什么“三笔四口全能五星”,什么KET、PET、FCE,动辄就是10个班起步。
其次,真是无穷的焦虑在作祟。培训机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
欠打不?但有效。这话简直是一刀戳进家长心窝,还使劲搅那么几下。所以,听到这些机构被罚,岛叔跟儿子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罚得好!”
从家长的角度说,校外培训机构最为人诟病之处,莫过于制造、推高家长的焦虑情绪。
通常来讲,这些机构会使出三类招数:虚构、夸大、诱导。
虚构,主要是虚构教师资质、执教履历。比如,新东方“名师风采栏”103名教师中,76名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虚假宣传比例达73.8%;蓝天教育宣传“教研团队超过85%的老师来自985/211大学”,实际仅有18人,占比不到15%。
夸大,主要指夸大培训效果、机构实力。例如,掌门1对1的广告语中,有“押中97道原题”“最后60天语数外提高70分”等内容,但都无法提供证明;思考乐宣称其教研团队“培养出数十名中考状元、向5所名校输送逾650名高端学员”,但同样只是说说而已。
诱导,通过虚构原价及优惠折价,引家长入坑。例如,学而思在某电商平台销售的多款培训课程,销售页面显示诸如“价格¥799.00,促销价¥20.00”的促销活动,但这799元的原价课程,此前从未实际成交过。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显示,共有13家培训机构有类似价格欺诈操作。
二
这些年,校外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有的机构先后融资十几轮,有的早就上市。资本加持下,几乎每家都在招兵买丁、跑马圈地。广告里口口声声“为了孩子”,说到底还是资本逐利。
在商人眼中,家长的焦虑是个好东西。那是需求、是消费潜能,是真金白银,可以扩大,还可以制造。
对家长来说,通过购买校外培训机构的课程和服务,被催生放大的焦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家长下单一门课程后,随即而来的就是“孩子这门课稳了”“可以坐等满分”的幻觉。
但问题是,孩子真的需要上这门课吗?“强大师资”真的能快速拉升成绩吗?父母的望子成龙路究竟是“原生态”的,还是在商家添油加醋、精心操控下被扭曲的?
市场经济,愿买愿卖,本无可厚非。但正如市场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所说,教育培训行业社会关注度高,具有公益性质和公共服务属性,亟须从“逐利的产业”回归“良心的行业”,从无序竞争回归健康发展。这是此次顶格罚款释放出的清晰信号。
至于那些拒不整改、屡查屡犯、情节恶劣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说了,可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近来市场监管部门的重拳并非空穴来风,与中央推动的“双减”改革密切相关。
日前,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会议指出,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
中央深改委要求,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
想真正给中小学生减负,必须先把校外煽风点火的资本击退。这样才能从容施策,全面提升校内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不然,这边校内主阵地刚腾出空间,校外培训就插一脚进来,还怎么改革?好比减肥,这边好不容易运动掉了几斤肉,那边就大鱼大肉诱惑,当然会坏事儿。
这也是教育培训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家长欢迎正常的教育资源供给,反对利字当头、“鸡娃”“鸡家长”的绑架式校外培训。
对此前“如火如荼”的校外培训行业来说,最近的改革和严管无异于一盆灭虚火的冷水。这些年疯狂推高校外培训虚火的资金,也开始闻讯“脚底抹油”,不少教育股、培训股都持续疲软、应声下跌。
的确,改革会动一些人的蛋糕,但虚火终归不能带来真正的旺盛和茁壮。
文/田获三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