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作者:余蕊均、程晓玲,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七普数据公布后,郑州的进击之势引发热议。
1260万常住人口,不仅使郑州一举反超南阳、周口,跻身河南人口第一大市,更力压武汉,成为新晋中部人口第一大城。
对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部六座省会城市排位刷新,其中,郑州、武汉、长沙三城入围“千万人口俱乐部”,合肥也站上了“900万+”台阶。
三个“千万”,再加一个“准千万”,中部正在批量制造“千万人口城市”。与此同时,中部头名与最末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站在太原身后的山西,也是中部唯一一个十年间人口减少的省份。
分化之中,中部将去往何方?新一轮十年周期已然开启,南昌和太原拿什么追赶?
一、增量分化
先看区域整体格局。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6年12月印发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国土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 10.7%;2015年底人口3.6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6.5%。
不过,最新七普数据显示,中部地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出现下跌,已降至25.83%,内部人口流向明显分化。
计算公式一样,基数不一样。河南(9935.55万)与湖北(5775.26万)之间,隔着不止一个山西。从长远看,比“易主”更需要关心的是,武汉人口结构存在的隐忧——“少的”最少,“老的”最多。
虽然武汉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到69.72%,领跑中部六城,但其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7.23%,老龄化程度最深,而0~14岁人口比重仅为13.05%,在六城中占比最低。
郑州则刚好相反,0~14岁人口占比19.05%,排在最前,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2.84%,排在最后。
三、末位之变
从人均指标来看,中部城市格局最大的变化,不在武汉郑州,而是合肥。
2010年,中部六个省会城市的人均GDP排名依次为长沙、武汉、郑州、南昌、太原、合肥;2020年,这一位次调整为武汉、长沙、合肥、郑州、南昌、太原。
从垫底的3.63万元到跨过10万元门槛,用“逆袭”来形容合肥也不为过。
山西11个地级市中,常住人口占比超过10%的有3个,排在太原之后的运城有477.45万人,但2020年GDP仅有1643亿元,人均GDP3.44万元。
没有强有力的后盾支持,没有可以并驾齐驱的兄弟协同,也抱不到沿海发达城市的“大腿”,要从一众“强省会”的包围之中吸引人、留住人实现发展,真不容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作者:余蕊均、程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