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客户端6月1日消息,5月30日开始,广州市启动第二轮大规模核酸筛查,扩大范围覆盖越秀、海珠、天河、白云、番禺等5个区44镇街。

从5月26日核酸大排查开始,至今天(6月1日) 12时,全市核酸大排查累计检测样本347万份,其中第二轮检测样本179万份,已发现阳性16例。

陈斌也对广州在各类排查中采取的“三个同步”处置策略进行介绍:一旦发现核酸检测初筛阳性者,隔离观察同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步开展,相关重点场所同步管控。也就是,初筛阳性者第一时间转运到市八医院完善检查,疾控人员同时开展阳性者轨迹调查及密切接触者甄别,参照对确诊病例的处置原则对相关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进行紧急排查和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通过“三个同步”,实现更早发现,更早管理,更早治疗。

近日广州所报告的病例,都是通过密接排查或社区大排查发现,都在初筛阳性即进入定点医院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期间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后,即第一时间组织专家组会诊进行治疗。


广州疫情呈现两个分布特点

5月31日0-24时,广州市新增确诊病例10例,由原已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截至5月31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4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

新增报告的12名病例均为荔湾区中风险地区主动排查发现,其中密接排查发现3例、核酸大排查发现9例。现有病例均在市八医院隔离治疗,病例的密接和次密接也已按有关规定进行甄别和管理。

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陈斌在发布会上介绍,5月31日新增报告病例呈现出两个分布特点:

一是呈现出区域集中性。与此前出现的病例一样,昨天新增的12个病例,仍然集中在两个重点管控区域,其中中南街2例、白鹤洞街10例。

二是呈现出家庭聚集现象。12个病例中,有10名病例涉及5个家庭。

陈斌提醒市民,为了减少病毒传播风险,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继续配合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尽量减少外出。

陈斌也对广州在各类排查中采取的“三个同步”处置策略进行介绍:一旦发现核酸检测初筛阳性者,隔离观察同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步开展,相关重点场所同步管控。

也就是,初筛阳性者第一时间转运到市八医院完善检查,疾控人员同时开展阳性者轨迹调查及密切接触者甄别,参照对确诊病例的处置原则对相关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进行紧急排查和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近日广州所报告的病例,都是通过密接排查或社区大排查发现,都在初筛阳性即进入定点医院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期间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后,即第一时间组织专家组会诊进行治疗。”陈斌表示,广州通过“三个同步”,实现更早发现,更早管理,更早治疗。

图片

广州38个区域实行封闭管理

人员严格居家足不出户

新华社消息,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6月1日发布通告,公布38个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封闭管理区域。

据通告,荔湾区中南街全域、全市所有感染者居住和工作的37个疫点及周边区域严格居家,足不出户,执行封闭管理。通告称,全市所有区域,一旦发现新增阳性感染者,立即参照执行。

此外,荔湾区白鹤洞街、冲口街、海龙街、东漖街,海珠区瑞宝街南洲名苑、沙园街中海橡园小区,番禺区洛浦街锦绣半岛东区除封闭管理区之外区域,以及感染者活动过的重点场所周边区域执行封控管理,人员只进不出,严禁聚集。

荔湾区石围塘街、茶滘街、东沙街、花地街辖区,执行严格的健康管理,非必要不外出,实行住家、单位“两点一线”闭环管理。

广州全市除以上区域,执行此前5月29日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分级分类防控工作的通告相关措施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入餐饮、娱乐场所、室内文化体育场馆、各类市场、商场等场所需亮码。

图片

广州多区加大核酸检测力度

广州在6区设10个检测点为货车司机免费测核酸

陈斌表示,广州市防控指挥部5月30日发布了关于加强离穗车辆和人员管理的公告,决定暂时对离穗车辆和人员采取管理措施。截至5月31日,广州已派出62名医护人员,在6个区(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增城)的大型货场、物流枢纽设立了10个干线货车司机核酸检测点,为货车司机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尽最大努力确保离穗货运车辆正常运行。

广州南站:共设置4个“健康码”和核酸证明査验点

自2021年5月31日22时起,旅客在广州地区各火车站(广州南、广州、广州东、广州北、新塘南、石牌、庆盛站)进站乘车时,必须出示“健康码”绿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体温不高于37.3℃。

番禺区:检测核酸样本45万份,已出30万份结果均呈阴性。

天河区:截至6月1日17时,8条街道累计采样81.4万人,已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图片

核酸检测怎么迟迟看不到结果?

回应来了

目前广州社区街道大规模核酸检测均采用混采模式,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混采可以大幅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检测效率最高增至10倍,实现多筛查、早确诊,争取早一分钟发现病人早一分钟隔离,减少传播,节约社会成本,及时阻断疫情传播。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李珉珉主任介绍,单采,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的采集拭子放到一个采集管中。

混采包括“五合一”“十合一”两种模式,是将5个人或10个人的采集拭子放到一个采集管中,检测结果为阴性时,混采样本均视为阴性,代表混检的5个人或10个人都是安全的;如果出现阳性,相关部门会立即对该混采管的5个或10个受试者暂时单独隔离,并重新采集单管拭子进行复核,再确定这当中到底哪一个是阳性。

混采检测技术可靠吗?合规吗?

“单采管和混采管大小不同,保存液的量也有区别。基于前期大量基础实验研究结果及实践操作证实,混采保存液体积的增加对弱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无影响。”

李珉珉主任表示,随着国内防控经验的提高,混采模式已经成为目前新冠核酸检测中广泛使用的疫情防控筛查方法。在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多个地方将此方法用于全人群大范围的核酸检测工作,对于提高整体筛查效率,尽快尽早发现阳性病例具有重要作用。

“在阳性率极低的情况下,10合1混采检测技术是非常高效的。例如:去年青岛市5天内完成千万级的核酸检测,5天找到零号病人,5天之内排除社区传染;新疆喀什地区10天内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单次全员核酸检测覆盖人口超474万。几天之内完成上百万份标本检测,背后都得益于这项技术。”

哪些人群推荐单采单检?

值得一提的是,特定人群推荐单采单检。上述通知特别提到,新冠病毒核酸10合1及5合一混采检测技术适用于大规模快速筛查低风险人群,在人群总体阳性率较低(0.1%)时更为适宜。但是对于发热门诊有症状患者、密切接触者、重点区域人群等高风险人群检测,建议采用单采单检。

另外,在医院做核酸检测需要网上预约,采用单采方式,一般第二天可以在粤康码、穗康码、国务院客户端、自助打印机等平台查询到核酸检测结果,同时在医院可以打印中英文纸质报告单。“单采单检出结果快,如若有市民有离开广州到外地出差工作等情况,还是要到各大医院或相关检测机构做核酸检测,以便正常出行。”李珉珉提醒道。

我参加街道社区核酸检测,却没人告知核酸检测结果?

5月下旬起,广州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包括越秀区、海珠区全域及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重点区域。不少羊城街坊表示疑惑,我参加了街道、社区的核酸检测,但是却没人告知核酸检测的结果,这是为什么?

李珉珉主任对此作出解释。她表示,医护人员现场核酸采样后,会交由有资质的检验部门进行病毒检测。经过核对信息、取样、留样、核酸提取、上机扩增检测、判读、审核等多个步骤完成核酸检测。“目前许多地区正在开展大规模人员核酸检测工作,上传数据量较大,经卫健委平台审核后,显示在穗康、云康等结果系统上需要时间。在检测结果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并不会通知到个人。如检测结果显示5人混采样本中有阳性样本,一般24小时内会对这5人重新复检,以保证检测的有效可靠性。”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刘志辉表示,大规模筛查时结果通常有延迟,一般检测样24小时没有收到阳性结果反馈,当次检测结果为阴性。

有市民反映,同一个社区测核酸,结果出具时间也不同?这是什么流程导致的?刘志辉分析,同一天同个社区测核酸,采样后会可能会分配给不同的实验室检测,不同的实验室每天的接检能力和运输距离有所不同,最终会导致结果出具的时间不同。

为何医院单采结果比社区混采出得快?

不少医院两天出结果,社区核酸混检结果却迟迟未出。对此刘志辉表示,核酸检测报告时间受样本量、转运时间、信息流的完整度和检测方法学影响。

在医院单采样本的信息与受检者为唯一对应,在完成检测后能迅速定位到每一个体,结果能迅速反馈,从而节省大量时间。

而混采样本往往为一对五、一对十的关系,在完成检测后需要先还原样本信息,再对应到个人。如遇异常结果,还需要对该混采样本内的所有个体重新采集、检测才能定位到有异常的个体。

此外,在医院检测送检过程距离近、耗时短;社区送检一般为大批量送检,可能距离比较远,时间比较长。所以最终显示医院的结果出具比社区快。

广州核酸检测能力如何?

从5月26日到6月1日12时,广州核酸大排查检测样本347万份,其中第二轮检测样本179万份,已发现阳性16例。如此大规模的核酸采集、运输、检测链条,是怎样一个流程?

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预约核酸检测和采样后,样本会送至检验科PCR室,每天安排七个时间段进行检测。截至目前,该院核酸检测总量已达44.3万人次,日检测样本量最高可达6000管,实现了正常状态下核酸检测样本送达实验室后4小时内发出报告。“最近医院信息系统在与省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实现报告审核后直接上传至粤康码。”李珉珉主任介绍。

据悉,经过近1年的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广州基本各大医院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均能开展核酸检测,有足够能力自主地应对全市大规模筛查。

此前,广东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段宇飞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透露,截至2021年4月,广东全省共740家医疗卫生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按照单采单检计算,单日最大检测能力228万人份(混检日检量可过千万份)。全省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疾控中心具备独立核酸检测能力,实现全省县(区)级检测能力100%全覆盖。同时,在检测机构中全面推行预约服务,实现分时段、错峰采样。还建立了广东省新冠病毒检测信息平台,提供网上支付、推送检测报告等服务。

图片

疫苗接种到底有多重要?

专家:预防重症效果异常突出

从近期官方的疫情通报数据来看,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数量较多,且确诊病例中也存在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的情况,跑在发病之前成为疫情防控的新趋势。专家表示这些或与疫苗接种和病毒毒株的特性有关,一定程度上也极大缓解了治疗端的压力,整体医护镇定,抗疫情况平稳进行,与病毒赛跑。

6月1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在答记者问时提到,广州近来发现的阳性病例,与造成这次传播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株特点具有密切关系。相关病例的发现,也是广州启动更快更强防控手段取得的效果。目前广州让潜在的感染者在更短时间,甚至没有发病前就能诊断出来。

“报告的病例中有18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这就是广州有效排查的体现。接下来广州还会动态更新对比阳性病例的分布,研判疫情形势发展趋势,适当时候调整防控区域。”

广州市副市长黎明此前也表示,引发此次疫情的病毒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的特点,“根据目前情况,病毒的传播轨迹在我们掌控之中。”

全面筛查无症状感染者:早发现早治疗

此轮广州疫情传播中,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居多成为突出特点之一。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够更及时地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助力这些感染者早发现、早治疗。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中定义,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无临床症状,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或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者。

2020年1月28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三版)》中,就将“无症状感染者”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轻症病例进行了区分,如果新冠病毒核酸检查呈阳性,但没有症状,不纳入每天发布的确诊病例中。

蔡卫平分析,对于有确诊患者或者无症状感染者的中风险地区,当地需要进行好几轮的核酸检测进行排查;对于感染者发病前曾去过的地点,也需要作为核酸检测的重点区域进行排查;对于暂时没有出现疫情的地方,当地居民也有曾经与感染者在其他区域轨迹相交的潜在风险。

“广州此轮检测筛查出了多例感染者,对疫情防控非常重要,因为临床上无症状感染者大多没有发热等症状,不能靠他们自行就医发现。”

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核酸筛查能够及时找出无症状感染者,阻隔病毒传播;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而言,核酸筛查能够让他们被发现后及时得到救治,降低转为重症的风险。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无症状感染者管理相关规定,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要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县(区)级疾控中心接到无症状感染者报告以后,要在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并且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的登记,将个案调查报告及时通过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进行上报。

无症状感染者要集中隔离14天,原则上集中隔离满14天,经两次连续、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可以解除隔离,如果核酸检测仍为阳性,要继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出现了临床症状,要及时转为确诊病例,及时转送到定点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原所长刘又宁也称,在患者隔离期间继续进行核酸检测以及进一步观察其是否出现症状,也可以对其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进行干预。

接种疫苗防重症效果突出:新冠疫情流感化

印度出现的变异毒株,耐高温、传播力强的特点非常明显。

广州本土案例具有一个相同特点:患者的新冠病毒ct值特别的低。蔡卫平介绍,“这是一个半定量的数据值,越低表示患者身上的病毒载量越高,病毒在患者呼吸道区域越活跃。这一批次患者,这一数值普遍低。”

由于病毒载量高,一方面导致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加强,目前的抗疫形势已充分说明这一点。另一方面,因为病毒载量高,在迄今为止缺乏抗病毒特效药物的背景下,患者们的病情进展很快。

在去年的抗疫过程中,广州专家们观察到的病情由轻转重的过程往往是在7-8天左右。但这一次,部分患者的进展很快,2-3天就可能发生病情明显加重的现象。

但面对这种变异毒株,国产新冠疫苗在预防重症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在5月30日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说,“新冠疫情已越来越‘流感化’,我们今后可能每年都需要打疫苗,就像流感一样和新冠病毒长期共处。”高福认为,由于新冠疫苗的普遍接种,人们建立起了群体免疫,但届时疫苗最主要的功能不是防感染,而是防重症和防死亡。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和肝病中心行政副主任郭亚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无症状感染者居多,与病毒毒性及宿主免疫状态(包括疫苗接种)相关。”

蔡卫平表示,临床反馈的结果显示,我们的疫苗预防重症的效果异常突出。“他们有些还没有按照规定流程完成两个针次的疫苗接种工作。可即便如此,只接种了一针,我们也能看到他们在感染后,能够快速产生抗体。”

接种疫苗是应对传染性疾病的重要途径。蔡卫平称,人体通过疫苗产生抗体后,就算感染病毒,也能大大降低转为重症和危重症的概率。但如果暂未接种疫苗,也不必扎堆排队,建议先预约再接种。

图片

恢复大规模疫苗接种后

优先安排接种第二剂次

会上有媒体提问,广州从5月31日开始暂缓接种疫苗,那么对那些需要打第二针的市民来说会有什么影响?对市民接种疫苗有什么意见建议?

对此,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回答道,尽快扑灭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甄别、追踪、转运、流调需要大量医护人员参加,开展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也需要大量医务人员参加,“两线作战很不容易。我们要集中优势兵力,确保在最短时间扑灭疫情。”

其次,目前的防控形势下,减少人员聚集也是对于疫情防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因为疫情原因,市民的接种意愿高涨,很多市民没有预约都到现场排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聚集,个别接种点聚集的情况严重。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我们也要采取一些调整。”张周斌提到。

张周斌强调,从接种疫苗到产生抗体,再到能产生针对疾病的免疫力是需要时间的,有可能是十几二十天,甚至还要更长时间,根据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是肯定不是短短一两天、一个星期就能产生。“也就是说近期你着急去排队接种疫苗,对于抵御受疫情感染的风险,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基于以上原因,广州暂缓了个人预约和社会接触,但是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岗位,团体预约和集体预约并没有停止,仍然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区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辖区的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实际接种情况,向区防控办提出申请,获得同意之后实行有序的一个集体接种,“这也是为了确保我们是分类推进,突出重点,有序接种。”张周斌表示。

对于需要打第二针的市民,张周斌表示,目前国家推荐的接种时间是第二剂次在三周至八周以内完成,“这是希望大家完成第一针后,最短21天尽快完成两针的接种,尽快产生免疫力。但是,即使超过八周再接种第二剂也是没有问题的,一样能产生抗体。国家制定的规范里也明确了,没能够在八周内完成全程接种,后续只要完成第二针剂的接种就可以了,效果是一样的,不受影响。”

“开展大规模人群新冠疫苗接种,不仅是市民的强烈愿望,也是我们尽快建立人群免疫屏障的需要。”张周斌表示,待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广州将尽快恢复大规模接种疫苗的工作。“针对于已经完成第一剂次、没有完成第二剂次的市民,我们会在恢复后优先安排接种第二剂次的市民优先预约。”

图片

全国接种加速

广东7天接种1000万剂次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5月3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约6.4亿剂次。5月以来,全国平均每天接种1247万剂次,是4月份的2.58倍,其中单日接种最高超过2000万剂次。

其中广东省接种量最高,根据广东省卫健委数据,截至5月27日24时,广东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突破5000万剂次,达5098.39万剂次,累计接种3899.17万人,共有1211.99万人完成全程(2剂)接种。

或许有疫情刺激原因,广东疫苗接种全省完成第一个1000万剂次用了108天,完成第二个1000万剂次用了26天,完成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1000万剂次,分别用了13天、9天和7天。其中5月27日广东接种258.51万剂次,成为全国首个单日接种量破250万剂次的省份。

在广东省内,受全国关注的广州、佛山、深圳三地疫苗接种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根据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数据,今年3月启动新冠病毒疫苗的大规模接种工作以来,截至5月31日16:00,广州全市已累计接种1313.66万剂次,1011.11万人,全市一共有325.22万人完成了全程免疫。

另外,截至5月27日,广州市环卫工人新冠疫苗接种率达95.54%,广州地铁运营一线员工疫苗接种率达100%,广州港口重点作业从业人员两针疫苗接种率100%,而且从7月起,广州60岁以上人群可全面接种新冠疫苗。

5月29日下午,佛山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截至29日14时,佛山累计接种新冠疫苗488.21万人,627.54万剂次,目标人群接种率为71.46%。

目前佛山共设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171个,接种台1501张,参与接种及现场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卫生人员近7000人,驻点救护车达104台,并有近500名医务人员的市级保障后备队伍储备,全市日均接种量可以达到30万剂。

截至5月22日,深圳市已接种新冠疫苗1090.14万剂、779.80万人,占18-59岁常住人口的57.34%。其中感染高风险的人群接种任务已全面完成,人群免疫屏障正在逐步形成。截至5月26日,深圳市各级各类学校应接种疫苗师生人数为34.47万人,已接种人数27.12万人,接种率为78.68%,其中“三考”考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百分之百覆盖。

深圳市当前疫情仅限于盐田港及其临近区域,盐田区目前正在大力开展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双百行动”,即实现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和目标人群疫苗接种两个100%全覆盖。截至5月30日下午6时,盐田区已完成92.53%的目标人群疫苗接种,全员核酸检测实行七天三检,5月31日已开始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除了提高接种率,为避免“扎堆”接种现象,6月1日起,深圳各接种点全面实施疫苗接种预约服务,不再接受现场预约和未预约接种;广州市出于集中医护力量进行核酸排查以及减少人群聚集感染风险的考虑,将暂缓个人预约和社会接种,先有序安排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团体预约和集体接种。

图片

国产6款疫苗年产能超80亿

可满足需求

国内接种持续加速,新冠疫苗产能跟得上吗?

5月28日,钟南山院士对媒体表示,按照疫苗保护率达到70%计算,中国新冠疫苗覆盖率需要达到近80%才可能形成群体免疫,“据我所知,7月初全国应该达到(覆盖率)40%,今年年底能够达到80%。”

原上海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疫苗医师陶黎纳对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根据目前公布的数据,我国疫苗产能全球最大,仅灭活疫苗就至少能达到50亿剂的年产能,而且还对全球供应3亿剂疫苗,目前国内各类新冠疫苗已有超过6亿剂,所以不用担心国内产能问题。

目前国内已有6款疫苗上市或获批紧急使用,分别是国药中生北京公司新冠灭活疫苗、北京科兴中维公司新冠灭活疫苗、国药中生武汉公司新冠灭活疫苗、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疫苗(CHO细胞)、康希诺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以及今年5月被纳入紧急使用的康泰生物灭活疫苗。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上述疫苗生产企业均在进行生产车间建设以扩充疫苗产能,6个新冠疫苗年产能总和将超过80亿剂。

2020年12月,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透露,当时国药中生在北京、武汉两处车间新冠疫苗合计产能可达3亿剂/年,2020年底二期车间建成后,2021年将实现新冠疫苗产能10亿剂/年。

今年国药中生继续扩建车间,5月13日,国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敬桢表示,国药中生已累计生产新冠灭活疫苗成品超4亿剂。据了解,在已建成投产的P3生产车间基础上,国药中生扩建的新建车间很快将投入使用,与阿联酋和多国合作的新冠疫苗灌装项目也已投产,未来全年新冠疫苗产能将达到50亿剂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冠疫苗研发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供应商。

除了国药中生,截至2021年4月1日,科兴已完成三期新冠灭活疫苗原液车间建设并全部投产,年产能超20亿剂。

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疫苗车间拥有1条原液线、4条制剂线和7条包装线,每分钟可以生产2000剂重组新冠疫苗,每天产量超过100万剂,年产能达5亿剂。

2020年7月,康希诺生物疫苗规划产能为1-2亿剂,今年根据康希诺生物财报,未来将实现5-7亿剂的年产能。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康泰生物相关人士处获悉,康泰生物新冠疫苗年产能为2亿剂,目前车间正进入二期工程阶段。另有媒体报道,在极端状态下,康泰生物原液年产能可以拉升到6亿剂。

图片

如何加速灌装成进一步扩产瓶颈

目前投入使用的6个国产新冠疫苗主要分为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三条技术路线。

陶黎纳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这三种疫苗完成研发后进行规模化生产的难度其实不大。“从理论上来讲,重组蛋白疫苗生产最简单,生产成本也最低,灭活疫苗的生物安全级别要求高,因为要在培养病毒的同时防止泄露。”

陶黎纳进一步表示,重组蛋白疫苗使用生物工程转基因技术,国内生产经验也比较丰富,乙肝疫苗已有30年左右的生产使用经验,宫颈癌疫苗等同样通过重组蛋白技术生产,相比之下,目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技术成熟度、生产规模化、产业化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据了解,重组蛋白疫苗其原理是将有效的抗原成份,通过基因工程在体外细胞中表达并制成疫苗,整个生产过程为蛋白表达和纯化,没有活病毒,安全且易大规模生产。

灭活疫苗是将培养扩增的活病毒杀灭后,经过系列纯化技术制备,有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研发速度快等特点。腺病毒载体则是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内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虽然6款新冠疫苗产能可满足国内需求,但它们面对的还有国际市场。钟南山曾表示,国内对新冠疫苗的需求强烈,世界卫生组织的疫苗需求同样迫切,很多国家希望中国能够提供疫苗,中国的新冠病毒疫苗产能仍需要加强。

生产出大量的疫苗原液后,如何加速灌装到数以亿计的小瓶子里,或许会成为卡住疫苗快速量产的瓶颈问题。陶黎纳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一大罐疫苗原液生产出来后,需要按照0.5ml等单次接种剂量进行灌装,疫苗原液再多,但灌装生产线的速度是恒定的,如果企业自身生产的同时能够委托其他企业生产,疫苗产能或许能够明显上升。”

康希诺生物首席科学官朱涛也曾表示,疫苗研发企业建设生产车间投资巨大且耗费时间,要想快速实现量产,需要与其他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各自产能。但目前看来,这条路还没人走过。

朱涛指出,我国对疫苗生产实行严格准入制度。根据2019年12月起实施的疫苗管理法,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不能够直接委托其他企业生产,超出疫苗生产能力确需委托生产的,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因此,朱涛建议在疫苗管理法的框架下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比如放开委托灌装比较简单、规范相对统一的操作,因为疫苗灌装工艺很成熟,各个厂家水平差异不大。

中疾控最新明确:广深此轮疫情传染性比以往病毒有所增强


进入5月以来,全国累计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0例,连续18天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涉及多个省份。5月31日,国内两场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发布会相继召开,备受关注。

广州基本圈定疫情传播轨迹

30例感染者均感染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株

5月31日下午,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发布会。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明在会上通报,截至5月30日24时,广州本次疫情累计报告30例阳性病例,其中确诊病例23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目前感染者均在广州市第八医院集中隔离。

经过快速密集排查工作,广州市已圈定传播轨迹,所有感染者病毒基因测序高度同源,所感染的均为印度发现的病毒变异株。该病毒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的特点。目前发现病例主要集中在荔湾区两个街道的个别小区,其余病例均与荔湾区病例高度关联,相关重点区域已全部实现隔离管理。根据目前情况,病毒的传播轨迹在掌控中。



截至31日14时,广州市大排查一共检测样本304.93万份,已经发现阳性11例。随着排查范围的不断扩大,重点地区的不断深挖,阳性检测的数量预计还会有所增加。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排查出的感染者,仍然局限在少数重点区域内,说明前期流调的方向是正确的,处置应对是迅速的,防控措施是有力的。

广州即日起暂缓个人预约

暂停新冠疫苗社会接种

黎明表示,鉴于当前广州的疫情防控形势,需要集中精力和资源做好核酸检测,经过综合研判整体衡量,决定从即日起调整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的节奏,近日先有序地安排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团体预约和集体接种为主,暂缓个人预约,暂停新冠疫苗的社会接种。

黎明介绍,这么安排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集中医护力量开展大规模的核酸排查。当前广州需要动员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核酸筛查、采样隔离医学观察和居民的健康监测等大量工作当中去;

二是最近广大市民群众接种疫苗的意愿高涨,各街重点人满为患。为了减少可能产生的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所以先暂时停止社会接种。

“在这里提醒市民朋友,在此期间不要自行前往接种点等候,同时继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做好个人防护的措施,少参加不参加人群聚集的活动。请大家放心,我们会根据防控的形势,尽快重启个人预约接种和现场接种的工作。”黎明说。

据了解,广州于今年3月启动新冠病毒疫苗的大规模接种工作以来,截止到5月31日16:00,全市已经累计接种了1313.66万剂次、1011.11万人,共有325.22万人完成了全程免疫。

中疾控:广州深圳本土疫情

由境外病毒输入引起

其传染性比以往病毒有所增强

当天稍早些时候,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疫情呈现出传播速度较快,毒株传播力强的特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派出工作组,赴广东指导疫情处置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则表示,最近一个时期,特别是在广州、深圳发生的本土疫情,都是由境外病毒输入引起的。深圳是由最早在英国发现的变异病毒所导致的,它的传染性和传播能力比以往病毒有所增强。在广州发生的疫情,则是由最早在印度所发现的变异病毒所引起的。这两个病毒的传播能力都比以前有所增强,对现有的防控措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国家卫健委:控制中高风险地区

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

米锋介绍,要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措施,控制中高风险地区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阻断疫情传播;落细、落准社区防控要求,切实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管理、健康监测、物资保障等工作;强化“外防输入”各项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监测。

对于即将到来的端午小长假,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表示,中风险、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尽量避免非必要的旅行,减少疫情跨地区传播。如果旅行途中发生发热、呼吸道症状,要及时退出旅行,避免和其他人接触,及时就医,特别是到有发热门诊的规范化的医疗机构去就诊。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新华社、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