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可能吧(ID:knbknb),作者:Jason Ng,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人过 30 好几,对人生的看法有了一些新变化。别人对我的看法和做法也产生了新变化,比如,我年迈的父母再也不催我生小孩了。他们的态度从催我结婚,到催我生小孩,再到现在“你开心就好”的态度转变,大约经历了 10 年。


前段时间看了许多 BBC 关于地球、生物的纪录片,纪录片里要么是壮观的自然景色,要么是动物在求偶、交配、生育。


生命的繁衍、基因的传承,通过生育来达成。虽然从自然科学角度,人和动物是区分开来的,但人也是哺乳动物。如果从动物的角度,我们确实应该去传承基因、应该去繁衍后代。


是啊,生一个小孩、养育一个小孩,在中国现今的社会成本确实很高。但我想说的是,或许我们有别的追求,并不单纯是因为我们生不起、养不起。或许作为高等动物的人,我们有了更多的自我,有了更多的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而非单纯作为一个生物物种,仅以繁衍作为目的。


当我走到阿拉斯加看激光时,我感叹,原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南极会是什么样子?要不要去走一走?


当我看到一个乌克兰姑娘时,我想,据说乌克兰是生产美女的国家,要不要去乌克兰当地看看,万一有什么神奇的故事发生呢?


当我骑车走到一个偏僻的小镇和当地的人聊天时,发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快乐是那个样子时,我想,别的小镇的人们的快乐也是这样的吗?要不要到其它地方去看看?


当我骑摩托车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心流体验时,我想,我做其它运动也会有这种体验么?我要不要试试滑雪?要不要试试爬山?要不要试试拳击?


当我看到马斯克把飞船发射到太空时,我想,我能不能攒够足够的财富,同时又保持强健的身体,让我在死之前可以到外太空看一看地球的模样?或许,还能看看火星的模样?


作为 80 后,我生活在一个信息从报纸、电视台逐渐转移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我现在看到的、接触的信息,比我小时候要多很多很多。原来世界这么大,原来诗和远方真的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我也能去看看。


作为 90 后,甚至是 00 后,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巨量的信息。他们的爱好、追求、职业发展,可能从小时候就养成了,我们又如何一定要用动物性的繁衍角度去看待他们?


我父母有时候会劝我,你现在这么努力工作,你要是没有小孩,以后你的财产给谁?你老了谁来养你?


是啊,这些都是要思考的问题。我经常用这样的理由来反驳他们,人类的传承一靠基因,二靠知识的积累,三靠生产力的提高。我不一定要通过基因的复制去完成传承,我可以把我积累的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写成书,也可以教给比我资浅的人,我不一定要教给我的小孩,如果我的知识有用,我教给更多的人,不是一个更好的传承方式么?


我也可以去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无论是通过塑造一个产品,还是推动文化。我想,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这些东西会让我在火化前的一刻含笑离开。


人类作为智慧动物,在我们未被人工智能甚至是机器智能这种新物种取代之前,我想,我们可以花时间去思考这几个哲学问题:


  1. 我是谁;


  2. 我从哪里来;


  3. 我要去哪里。


这 3 个问题,每个人应该有不同的答案。而不是,因为父母认为某件事应该那样、因为社会认为某件事就应该那样,于是我们就去做了。我们应该首先是自我的,首先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的。


我的大部分同龄的朋友都已经结婚生子,甚至有了二胎。他们之中,有一些会劝我不要生;也有一些,会安利我生小孩的乐趣。我能感受到他们说的那种乐趣,也认可这种乐趣。一个产品经理同行跟我说,生一个小孩就像做一个从 0 到 18 的产品,有坎坷、有欢乐、有成就感。


是的,我真的认同这样的乐趣。而这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只是我做了我当下最合适的选择。我并不是想去批判或宣说某种选择的好坏,而是,人应该自己做选择。我只是选择了,我想在离开这个世界的前一刻,依然在感受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美妙。


或许到了某个时间,我不再想去看遍这个世界,不再想去听不同的人的故事,不再想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我想生一个小孩,享受所谓的天伦之乐。谁知道呢。但我确信,若这一刻到来,我相信我是深思熟虑的,我相信我这样的一个选择,并不是谁在驱动我,而是我想做这件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可能吧(ID:knbknb),作者:Jason 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