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岩状的红烧肉糊,原地爆炸的纸杯蛋糕,可以吓哭3岁侄子的姜饼小人……随便刷个屏,你就能看到大家晒出来的“翻车”厨艺大赏。

 

说来奇怪,外面的一点小事情,都能让年轻人尴尬得用脚趾抠出一座海底龙宫。向来最怕“社死”的他们,为什么愿意把自家厨房的“灾难现场”大方分享?



千奇百怪的黑暗料理,是网友自我吐槽的欢乐源泉。/小红书

小红书美食博主@森林家的生活手记说,有一次她做蛋糕卷,尝试了许多次,两天时间里用掉了五六十个鸡蛋。“各种奇葩的惨状都出现了”,但是没想到,她把内容分享出来以后,“大家其实也蛮喜欢关注的”。

虽然有的人屡战屡败,但是热爱仍然存在:虽然有的视频“不太好吃”,但还有人看得津津有味。

 

似乎,从八岁到八十岁,都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类对做饭的向往。

 

不过,恰好因为这份折腾,让年轻人的生活悄然发生变化。

  

跨屏做饭

年轻人也能“野”起来

 

这一届年轻人在现实中有多内卷,在厨房里就有多野。

 

没有KPI和考试,没有挨不完的骂,没有背不完的锅,厨房里只有柴米油盐、活色生香。虽然偶尔会手残失败,但是笑笑也就过去了。说到底,学会一两道拿手菜,又有多难?

 

亲手做顿好吃的,是取悦自己成本最低的方式。

 

有网友说,遇到假期或者朋友聚会,他会自己做菜招待大家:“看着他们很开心地吃撑,都会让我觉得非常有满足感。”

 

只要饭做过了,就是在努力生活,这是当代人最后的倔强。

 



我,午餐肉泡面锅小能手,十级生活家。/《爱吃拉面的小泉同学》

无论是一人食,还是合家欢,“分享”都是新时代的美味要义。爱好相似的一群人,通过屏幕一同练习做菜,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易观最近发布的《中国美食内容消费用户行为洞察2021》指出,这一届的年轻人,超过75%都会把眼前的美食内容拍照发到网上,其中有30.4%的人会经常分享。

 

无论是网红美食大咖、聚餐菜品大秀,还是下厨体验等,都成为了年轻人社交分享的素材,茶颜悦色、茶百道、喜茶、文和友等前面排几个小时长队,实际上年轻人买的是“分享”。

 

美食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了社交货币。

 

这届年轻人,在去年疫情的时候不得不选择在家做饭,本以为疫情过后,下厨的热情会回归“年初的状态”。但在易观的调研里,有超过60%的受访者,竟然保持着每周5次以上的做饭频率。



厨房是幸福的最后堡垒。/《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外卖和自热锅越来越多,在这个速食年代,想要填饱肚子的方法有不少。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想做“中华小当家”?

 

跨屏做饭,莫名有种团魂。突破线上线下的隔阂,一起做菜吃饭,在这个充满“小确丧”的社会里,能带给彼此一份疗愈感。

翻车虽惨,抵不过原版太诱人。日本的便当达人松浦美喜,把日常饭菜做成了名人和名画。煎鲑鱼和米饭做成的《呐喊》,玉子烧和紫菜做成的贝多芬,让大家都想在午餐时段,也在办公室拿出一盒惊世骇俗的饭。

 

而在国内的平台上,汇集了广大网友的创意:榴莲芝士烤年糕、牛奶麻辣烫、孜然火腿土豆……“小厨娘”的养成猝不及防,打开手机之前,你可能没想过要做菜,屏幕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小红书上的美食教程,让人找到《深夜食堂》里的幸福感。 

以前买菜做饭,要提前计划好久。打开冰箱看看有什么食材,或者跟另一半苦思冥想半天。

 

但现在,网络社区的一个美食教程,就是一个新灵感。好看又易做的菜谱,变成了年轻人下厨的动力,“这个看起来很好吃诶,我肯定也能做”。眼睛学会了的年轻人,迫不及待开始上手。

 

不管手有没有学会,翻没翻车,把照片、视频po上网必不可少,而网友的评论又让下厨的热情和勇气变得更足。

 

“看—买—做—吃—晒”,我们的美食决策链路,迎来了颠覆性的有趣变化。

  



厨房萌新扎堆狂欢

美食不只“吃”那么简单

 

吃货的世界里,专业的大厨很少,几乎都是和你我一样的氛围组成员。

 



厨房萌新做饭,不是为了巅峰厨艺,他们是生活里的“氛围党”。/unsplash 

学习做饭,享受美味,已经不再高深,而是非常生活化的事情。美食,早就不仅仅是“吃”那么简单。

 

前阵子的“尹正焖菜”从小红书火爆全网,简单又好吃的搭配,据说减脂瘦身的效果也不错。不少健身党盖章好评,说是“比清汤寡水的水煮菜好一百倍”。快手美味,搭上了养生健身的车,难怪收获一众芳心。

 

最近风很大的“便利店调酒”,则击中了广大社畜蠢蠢欲动的心。随处可见的便利店,快要被大家给玩坏了。

 

犯不着特地跑去酒吧,或者让钱包大出血,果汁汽水、酸奶甚至凉茶的混搭,就能让小酒伴幻化出各种各样的鸡尾酒。

 



五花八门的便利店调酒搭配,微醺胜买醉。/小红书@Rosemary是我 

这喝的不是酒,是打工人卑微却闷骚的心情。

 

还有后疫情时代火起来的“野餐经济”:格子纹餐布,竹篮子里盛满水果和三明治,花裙子搭配玻璃杯。

 

野餐是一种另类社交,也是我们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野餐社交的打卡照,彰显了美食的符号价值。/unsplash 

美食话题的频频出圈,各式的新潮玩法,早就代表了自由切换的多元生活。

 



充满生活味的内容社区

让我深吸一口烟火气

 

点击分享键,数以千万计的人,由此开始一起做饭,一起吃饭,共同参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互联网时代,充满生活味道的内容社区,已经形成。

 

这就像一场“连连看”,链接不同的人,把日常的不同瞬间融合在一起。

 



同一时空场景下,不同的人在此邂逅,不同的生活在此碰撞。/unsplash

在B站里追剧的同时可以上网课,微信里的朋友圈和小程序也并不单一,而在小红书里,几乎可以找到与生活各个方面相关的内容。

美食就是其中之一。根据公开数据,2020年小红书美食类笔记发布量同比增长230%,美食已经成为继美妆时尚后,小红书社区的第三大垂直品类。在这个社区里,内容品类还包括了旅行、泛知识、健身、母婴、家居家装等。

 

对于越来越嫌麻烦的年轻人来说,在一个APP里同时看到丰富多样的内容,解决掉各种问题,显然更符合他们的需求。前面所说的报告里,也显示出现阶段的年轻人,在传统美食垂直社区以外,更加习惯于通过抖音、小红书这样的综合内容平台,来观赏好看又好吃的美食内容。



况且,越来越聪明的智能算法推出后,用户既可以在这里看美食学做菜,手指简单的一个滑动,就可以主动选择跳去看减肥操,把刚吃完的热量减掉。

 

于是,年轻人连学做菜的地方都变了。

报告显示,在综合内容平台,由于各平台有不同的产品基因,美食内容发展存在差异。主打“有用性”的小红书具有更强的学习心智,菜谱教程类内容渗透率最高,小红书成了年轻人使用率最高的美食菜谱内容平台。



有人曾把综合性内容社区,比喻为建设中的城市。作者提及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里,城市的活力关键要靠几点:

 

不要严格按照功能区规划城市,办公与生活功能区交叉的人气最旺;街道尽可能短,创造街区之间的交集等等。

 

泛化的生活内容街区,恰恰就是如此。我们可以在一个平台里,同时种草各类好物。完美日记的口红测评、茶颜悦色的新款奶茶,都能在小红书这样的综合社区里看到。

想要的生活有一百种,我在这个奇妙的街区,深吸一口新生代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