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 董晓霏

没卖出“稀”的价格,却像“土”一样廉价。

中国稀土占世界的37%,承担着全球90%以上的供应,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资源命脉。

国家稀土储量如此巨大,但常年在国际上没有一丝话语权。

我们拥有被日本惦记90多年,世界最大稀土矿——白云鄂博,为何60年以来一直被当成铁开采?



在现代产业竞争中,掌握原材料的产量是竞争优势,但核心优势往往是不可替代且壁垒很高的技术专利,如今中国在稀土专利方面,几乎遭到发达国家的降维打击。

专利的初衷是为维护创新成果,保障企业创新热情,却不料成为发达国家围堵中国企业的卑鄙手段。

以稀土深加工里的钕磁铁为例,压型是钕磁铁工艺的必需环节,发达国家设备精度高,一次就能压出钕磁铁型状,而中国没有精湛设备,但凭借自己的技术,创造出二次压型,完全媲美发达国家。

这时日方立刻派住友金属以客户名义前去中国稀土工厂参观,由于当时中国企业的保密意识不足,住友趁机偷走二次压型工艺,率先在世界注册专利,原本是一次技术攻克,却成为卡住脖子的枷锁。



1985年中国首部专利法出世,而两年前日本住友金属已在全球布局好各项技术专利,专利意识起步太晚,导致我们无法追上发达国家,还会面临无休止的诉讼战。

2000年和2012年,日本两次发起重名昭著的“337调查”,以中国违背专利法为由,日本边将中国稀土企业告上法庭,边威胁美国、德国相关企业放弃与中国企业合作。

中国企业遭受双重打压,不仅陷入漫长诉讼中,还面临失去国际市场,甚至亏损过多导致破产的局面,可日本还在持续压制,开始搞分化中国企业的把戏:中国企业若承诺和解,将获得特赦,降低损失。



这两次诉讼后,中国稀土从此抱上发达国家的大腿,先后多家中国稀土企业与日本达成共识,被迫缴纳巨额专利费,也导致中国稀土企业之间持续内卷斗争。

中国在开发冶炼环节具有绝对优势,能挖掘出大量稀土资源,但是在下游技术应用中,中国必遭发达国家的围堵,加上国内企业未能抱团,导致稀土技术被卡脖子。

这是中国稀土出口价格像土一样便宜的原因,也是即使中国是世界稀土产量之最,也没有市场话语权的关键因素。



目前中国工业资源中,不仅稀土资源遭遇其他国家围堵,像钨、铝等现代工业重要资源,也正受发达国家接连不断的制裁,像澳大利亚那样紧紧握住各国铁矿石价格的话语权,中国还相差甚远。

3月12日,以美国为首的四国将组建稀土集团,共同研发稀土技术,搭建稀土产业链。有人问道,当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围剿战”即将重演,这次中国能成功突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