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讲,这个事情要不是新华社也发声了我们还真不敢写,且我们从昨晚一边写电梯着火就一边在看各种“料”,只能说,扑朔迷离,我们把目前能找到的一些相对还比较靠谱的说法贴上来供大家分析。老实讲,我们是不断的被相关的“骚操作”一次再一次击倒……不知道当地到底是怎么想的……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们简单复述一下,出事情的是这位高二学生。小伙子高高帅帅,真的很可惜……

学校是这个:

最早,引出这个事情的是他的母亲。他母亲的控诉让整个事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因为他妈妈的微博改了名,我们按照最新的名字截图来贴):

妈妈的控诉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1、把家长都拒之门外?2、不给看监控?3、不给任何回答?

当时就引发出巨大的反响:









这个微博出来之后,当时反映并不是非常的大,因为细节还不充分,随即几个小时之后,母亲的第二个帖子可谓引爆了全网。我们把关键要素画红线。

这个帖子的配图是妈妈抱着儿子的遗像坐在校门口,极其悲惨:

而这个帖子透露出来的信息也是极其的大:1、学校不给任何说法?2、6点多发生的事情竟然隔了几个小时救护车才到场?网友的愤怒达到了高点,这种做法让很多的猜测都出来了:







其实此时,学校方面起码应该做一个详细的表态,让我们无法理解和看懂的操作来了……学校的这篇异常重要的通报竟然只有寥寥数语?

这是通报原文:

大家都在等待关键问题的答案而你这???网友的怒火更加旺盛:







而她的妈妈紧跟发的第三篇文章更是把网友的怒火达到了顶点:

网友的愤怒达到了顶点:









而接下来成华区教育局的凌晨3点发文更是把这个事情顶到了极致。

这是原文,我们划了线:

首先,允许我们小吐槽一下,其他的不谈,这可是区教育局啊,连基本的语文语法都不行?

第一段,“对失去孩子的父母及亲属表示深切哀悼……”我们看到差点没有绝倒……哀悼的对象是谁?是逝者!不是活着的人,怎么能对活人进行哀悼?这最最基本的语法都错……

其次,关于这个发布主题,很多网友认为不该是区教育局发布:



很多网友私信问我们这个问题,我们前后看了下,其实最适合发布的主体既不是教育局也不是公安局,应该是当地区府,这个是最合适的。但是有教育局来发,落款是联合调查组的话……理论上问题不是很大,因为区教育局和区公安局是平级的 ,且此类联合调查一般有一个牵头单位,这个事情基于学校,那么区教育局来发不能说完全不合适……不过网友显然没有看到想看到的内容,就是我们所谓的“实锤”,因为事发到现在,老实说,所谓的“公信力”消散了很多,大家越来越变得“不信通报只信实锤”,而这份通报中一点实锤都没有。官方通报实锤的典范是2017年的泸州太伏中学的一起案件通报,里面把断定案件性质的实锤都放出来了,各类图片和证据,非常令人信服。

实锤典范,群众要的其实是类似这些东西:

网友其实要看的就是这些东西,在本案中,特别是妈妈微博中提到的监控缺失等内容更是重中之重,对于母亲的质疑等……可惜这份通报中都没有……因此网友的愤怒也是丝毫没有减弱……









我们都知道,官方的说法是要基于依据的,现在什么依据都不公布,直接给你答案,谁受得了?尤其是“基本判断该生是因个人问题轻生”这句话,猜测性?任何实锤都没有,这真的是急死人……类似事件的警方通报里,一般都是“排除刑事案件”,很少会有直接说“轻生”的。是因为轻生和意外,往往是很难下结论的。除非有类似于遗书这样的直接证据。而对于警方来说,核心问题是搞清楚是不是刑事案件。所以通报里这句“基本判断该生是因个人问题轻生”到底是基于什么判断的不告诉社会,基本等于在“拱火”了。前面网友提到了武汉的那个跳楼,监控确凿,我们拿出来简单给大家看看,对比下,什么叫做实锤证据,这是当时媒体的报道:

孩子的确在教室打牌了,这个肯定不对。这个妈妈应该是气坏了,直接上来二话不说就是一记耳光,这样的动作我们相信绝对不止一次。马赛克是我们打的,其实没太大意义,本来就看不到脸,基于规范还是打一下。

这是第一下,然后紧接着就是第二下。

这位妈妈对其大声说了很久。然后做了一个我们都意想不到的动作,直接对儿子卡住了脖子!这招是不是俗称的“锁喉”?我们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

这个卡脖子卡了很久很久,起码几十秒有的,最后还是一位老师出面才作罢,如果没有老师出面的话这个还会继续卡下去。

即使不卡脖子之后,依然继续又狠狠戳了一下孩子的脑袋。可以想象这位妈妈的愤怒。

即使老师在旁边,母亲仍然对着孩子说了很久很久。

可能是这位母亲过于激动,这位年轻老师一时间也束手无策,最后还是一位黑衣服的年长男老师示意女老师把孩子的妈妈拉一下,这才把这位妈妈拉走。

而这位男生在母亲走后非常长的时间里保持姿势一动不动:

等到母亲和老师走远,他先看了看还在门口的其他班级的一位男老师:

然后,一旦男老师走开,他马上转身,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完全没有任何迟疑,旁边的同学看到都吓死了。这就是媒体报道的画面:

群众要看的其实就是应该是这些,质疑越是汹涌澎湃,官方越要用无比详实的证据和工作措施说明来回应。这寥寥数语,等于把当地联合调查组的工作给抹杀了……不知道算是疏忽大意还是根本没有意识到网络舆论宣传的重要性……

果然,孩子的母亲当即给与了反击:

这种反击是意料之中的,没有实锤的通告等于没有……网友的愤怒继续:





而随后教育局还被人扒出了一个编辑记录……令我们匪夷所思……这种关键内容的发布竟然不是一次性……而先编辑好自己可见后凌晨再释放出来,是特地放在凌晨发布的?

可以这么说,截止到这里,大量的质疑完全没有被消除,官方也没有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时间线,这是媒体整理的根据母亲叙述的时间点:

再加上媒体对孩子父亲的采访,更是让很多网友非常愤怒:

官方没有合理的解释,那么民间自然会“滋生”大量的解释。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大量的“传言”在网上流传,几乎个个都是把学校锤到死的那种,比如所谓的“禁声”传言:

还有所谓的“化学老师”:

各种传言更加加剧了网友的猜疑。

校方被逼发声:

而当地公安的后续发声也是让这个事情更加火上浇油:

网友再度质疑:



有网友发长文回应:

这个事情最终引了新华社的发声!

新华社也认为这个声明避重就轻:





央视也直接开槌,这话讲的很直白了“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那么最终这个事情到底是如何?首先,孩子怎么坠楼的大家是肯定不知道,这个必须有监控,而其中一个比较实锤的就是这个救护车到场的时间。

之前大家都认为孩子妈妈说救护车8点才到是彻底的扯淡行为,太愤怒了,但是实际上是呢?关于这个救护车什么时候到,我们看到了一位相当靠谱的当时在现场的“目击证人”,他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时间线:

这是他提供的付款记录和感应器的截图,18:30吃的米线:

19:36开的家门,也就是说救护车无论如何都不是8点多才到的,而是事发后马上就到了。

为什么我们说这位网友的说法相当靠谱?因为我们知道,证据链有个很关键的东西叫做“交叉验证”,我们从新京报采访中看到了医院方面的出车时间,和上述这位网友完全吻合,因此,救护车出来的时间应该是准确的,7点不到就出发了。

也就是说,孩子妈妈博文中提到的救护车8点才到是有疑问的。

我们一直很确信上面提到的“证据交叉验证”,不同人在不同时段的说法如果能验证到一起,那么基本就可以认定。我们看到目前网上有大概3位自媒体人都去电话问了孩子妈妈,得到的结果差不多,我们梳理一下。

一、孩子妈妈说不给看监控?监控唯独缺了那一段?我们根据今天几位自媒体的电话联系母亲得到了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学校当时就把监控给孩子的父亲看了,但是孩子的父亲过于崩溃,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孩子母亲没有看,而且她认为监控拼接的是自己臆测的。二、学校把孩子父母拒之门外?根据几位自媒体人的采访,结论一致:学校一开始就和孩子父母沟通,一开始是副校长,接下来是正校长,只不过学校没法给她调查结论,她老公还进去呆了6个多小时,晚上没有让他们呆着,可能这就是孩子母亲认为的“赶出来”。这2点有无交叉验证?我们从媒体采访成华区相关部门人士的话中基本验证了这2点:









很清楚,既然官方能如此定性,那么监控一定没有缺失。三、学校完全没有及时通知家长自行处置?把孩子遗体拖到殡仪馆?

从自媒体们采访母亲的话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内容,就是母亲事后被电话通知,去殡仪馆看孩子,然后只能看脸,无法触摸。所以在不明白流程的情况下主观臆断认为孩子身上肯定有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救护车的时间是及时的,那么加上通知殡仪馆的时间,我们前后盘算了一会,结合救护车回去的时间,其实并没有看到多么的延迟,因为孩子要尸检,如果在报警之后让家属来动遗体,这个的确不符合规范。

事后的媒体采访中也交叉验证了这一点,孩子不是被拉到殡仪馆,而是旁边的警方验尸的地方,因此更没有所谓的“直接火化”的说法:











这位负责人说的,和自媒体们采访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对起来,也就是说出事之后,学校的确是按照流程走的,不是按照“家属想象”的流程走:







四、化学老师。

这个是完全的扯淡了,那个万老师根本不是化学老师而是语文老师,根据当地网友给我们的反馈,这个49中按照俗称的分类,差不多是属于“中低端”学校,在当地完全排不上号,所谓的出国留学名额实在是无稽之谈……造这些谣言的恐怕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国内生活过,还以为现在的学校是90年代的计划分配模式?虽然此事家属的说法有诸多疑点,但是我们依然认为这个只是误解或者基于不怎么了解处理过程造成的误会,毕竟,孩子没了,这个放在谁身上都说不清楚。

同时我们也坚决不认为家属的说法有误、事实清楚就能抹杀掉当地在这个事情中的一系列“神操作”。刚刚当地警方自己的通告出了:

这是内容:

这份通报之简单,比教育局发的那个还要简单……我们都要傻了,天哪,新华社和央视都这样指出问题了,这通报????网友尖锐指出:1、信息量过少,甚至比教育局发的还要少。这是这份通报最致命的问题。整件事的问题是出在学校和教育条线上,本来确实和警方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前有教育局的通报的情况下,成华公安的这份通报就显得格外扎眼。因为它的信息量少的离谱。特别是在警方工作的描述上,警方自己的通报内容居然会比教育局说的还要少。难以理解。时间的确才两天,这么短时间指望警方能出一个当年泸州那样详细的通报是不现实的。但是不能比第一个通报还少吧?对不对?通报的目的,是澄清事实真相,解答公众疑惑,还原事件始终。如果一件事,来来回回说一些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事情,这样的通报毫无意义。你不如别急着发,等有了新的调查进展或者更详细的结论再发也完全没有问题。甚至,你就把你现场勘验、调查走访、调阅监控、电子数据勘验等等这些里面你认为能对外公开的东西说一说,都远比这干巴巴的几句话要好一万倍。2、过少的内容显得“重点”过于突出,反得到负面效果。其实把成华公安的通报和成华教育局的通报一比较就知道,成华公安的通报其实只说了两句话:“死者系高坠死亡,排除刑事案件。”“死者家属对调查结果无异议。”这两句话重要吗,确实很重要,但是越发重要的东西,在这种汹涌的舆情面前就更不能“畏首畏尾,惜字如金。”我们相信警方的这个排除刑事案件的调查结论,现在从通报来看,家属也相信。但是你要说服的不是我们,也不只是家属,还有舆论和公众。这件事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了。很遗憾的是,成华公安的这份通报完全没有考虑舆论和公众的关切点。甚至结尾还例行补了个刀,呼吁大家不传谣不信谣。这样的内容何以安抚舆论和公众?还有错别字……通报中第一段的“庚即”是错的……正确的写法是赓即,指立即、马上、立刻,教育局的通报有错误用法,公安局的通报有错别字……唉……

这份通报人民网舆情中心都看不下去了:

直接打脸:

网友都傻了……







其实这个事情到这里基本上恐怕就已经可以算是告一段落了……因为家属已经没有异议,那么后续的详细“实锤”报道未必有,而这个事情恐怕真的就是一个孩子自杀……现在唯一还有疑问的就是孩子为什么会自杀,是考试的问题还是心理压力的问题亦或是其他问题,这个不知道后续会不会通报。

基于事实情况,这个事情本身虽然严格意义来说算是一个小小的“反转”,但是当地的神操作实在太多,多到把这些小反转都盖过去了……以至于让舆情发展成这样……这个事件让我们沉思了很久,堪称近几年舆情应对的一个典型不成功案例,希望有人能汲取教训,明白群众到底需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