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就引发出巨大的反响:

























第一段,“对失去孩子的父母及亲属表示深切哀悼……”我们看到差点没有绝倒……哀悼的对象是谁?是逝者!不是活着的人,怎么能对活人进行哀悼?这最最基本的语法都错……
其次,关于这个发布主题,很多网友认为不该是区教育局发布:




















果然,孩子的母亲当即给与了反击:









校方被逼发声:











之前大家都认为孩子妈妈说救护车8点才到是彻底的扯淡行为,太愤怒了,但是实际上是呢?关于这个救护车什么时候到,我们看到了一位相当靠谱的当时在现场的“目击证人”,他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时间线:




我们一直很确信上面提到的“证据交叉验证”,不同人在不同时段的说法如果能验证到一起,那么基本就可以认定。我们看到目前网上有大概3位自媒体人都去电话问了孩子妈妈,得到的结果差不多,我们梳理一下。
一、孩子妈妈说不给看监控?监控唯独缺了那一段?我们根据今天几位自媒体的电话联系母亲得到了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学校当时就把监控给孩子的父亲看了,但是孩子的父亲过于崩溃,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孩子母亲没有看,而且她认为监控拼接的是自己臆测的。二、学校把孩子父母拒之门外?根据几位自媒体人的采访,结论一致:学校一开始就和孩子父母沟通,一开始是副校长,接下来是正校长,只不过学校没法给她调查结论,她老公还进去呆了6个多小时,晚上没有让他们呆着,可能这就是孩子母亲认为的“赶出来”。这2点有无交叉验证?我们从媒体采访成华区相关部门人士的话中基本验证了这2点:





从自媒体们采访母亲的话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内容,就是母亲事后被电话通知,去殡仪馆看孩子,然后只能看脸,无法触摸。所以在不明白流程的情况下主观臆断认为孩子身上肯定有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救护车的时间是及时的,那么加上通知殡仪馆的时间,我们前后盘算了一会,结合救护车回去的时间,其实并没有看到多么的延迟,因为孩子要尸检,如果在报警之后让家属来动遗体,这个的确不符合规范。
事后的媒体采访中也交叉验证了这一点,孩子不是被拉到殡仪馆,而是旁边的警方验尸的地方,因此更没有所谓的“直接火化”的说法:










这个是完全的扯淡了,那个万老师根本不是化学老师而是语文老师,根据当地网友给我们的反馈,这个49中按照俗称的分类,差不多是属于“中低端”学校,在当地完全排不上号,所谓的出国留学名额实在是无稽之谈……造这些谣言的恐怕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国内生活过,还以为现在的学校是90年代的计划分配模式?虽然此事家属的说法有诸多疑点,但是我们依然认为这个只是误解或者基于不怎么了解处理过程造成的误会,毕竟,孩子没了,这个放在谁身上都说不清楚。
同时我们也坚决不认为家属的说法有误、事实清楚就能抹杀掉当地在这个事情中的一系列“神操作”。刚刚当地警方自己的通告出了:


这份通报人民网舆情中心都看不下去了:






基于事实情况,这个事情本身虽然严格意义来说算是一个小小的“反转”,但是当地的神操作实在太多,多到把这些小反转都盖过去了……以至于让舆情发展成这样……这个事件让我们沉思了很久,堪称近几年舆情应对的一个典型不成功案例,希望有人能汲取教训,明白群众到底需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