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华为余承东的朋友圈又火了。
这倒也不能怪人家激动,主要是被苹果“刺激”到了。
今年一季度,苹果的总营收高达895.8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那就是5800个小目标,直接把华尔街的分析师们给干傻了……
人家不仅赚得多,增速也不错——同比增长54.7%,远超预期,创下了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实在是有点夸张。
至于为啥能赚这么多钱,那就不得不提这一波史无前例的“芯片荒”了。
本来呢,华为在手机业务这一块是相当能打的,光是拍照一个功能就引发换机潮,而且华为在自研芯片和一些技术指标上确实相当给力,销量更是没话说,有点压着苹果打的势头。
但自从被美国盯上开始,风向就有点不一样了。为了搞掉华为,他们先是指使马仔扣人,紧接着撺掇小弟搞禁运,用余承东自己的话说就是——
“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美国对华为进行了四轮制裁,一轮比一轮狠毒,把华为消费者业务逼到极端困境,无法发货。”
严重到啥程度呢?最起码手机已经开始缺货了……
有的华为线下店里,现货的机型基本只有2、3款,有的门店甚至只有1款,现货的数量则更是捉襟见肘,就算是网上抢也没啥戏。
“都没货,没办法”。
原因也很简单,缺芯片。
尽管从去年开始,华为就开始拼了命地囤芯片,但这只能暂时喂饱运营商和to B的企业业务,面对庞大的手机出货量,这点库存实在是有点杯水车薪。
产能不足市占率可想而知,苹果业绩大涨不是没理由的。
华为的一个新业务是汽车。
手机缺芯,汽车也好不到哪儿去。
本来呢,大伙对全球化的供应链还是挺有信心的。仗着半导体产业发达的产能,有的公司甚至长期奉行低库存战略,一点货都不备——只要定好生产计划,直接采购就行了。
但谁也没想到,美国人竟然这么不讲武德。
眼看着华为被三番五次地制裁,不少国内公司都跟着慌了起来。
咋办呢,赶紧备货吧。
搞消费电子的刚下完订单,那边造车的又来了。在每年十万亿级的市场驱动下,卖手机的、送外卖的、甚至酿酒盖楼的都跟风开始造车,硬生生把“造车新势力”衬托成了老玩家,全民造车,需求量大增。
那些造芯片的转瞬间就被订单砸了一脸。
但是烦恼也多,产能有限,供不应求,排队吧。现在汽车行业的芯片荒比手机行业还厉害。
从去年年底开始,大众就有两款车型因为芯片缺货而停产。紧接着,沃尔沃、通用、福特、丰田等一大堆跨国车企也都陆陆续续停掉了一部分产线。
至于影响,那肯定是不小。
有专业公司预计,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200万至450万辆汽车产量的损失,这几乎相当于全球汽车年产量的5%。
这还只是车企,按照高盛的分析,美国差不多有169个行业会受到冲击。多个行业的影响叠加到一起,GDP甚至可能会因此萎缩近1%。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甚至连这波“芯片荒”的始作俑者都坐不住了。
上个月,拜登就把一大堆企业高管叫到一起开了次线上的“芯片”峰会,了解了一下情况、讨论了一些措施。但具体咋解决?
短期内估计是没戏了。
逼得实在没办法了,大伙只能停产放假。如果碰上激进一点的甚至干脆先把产品下线,等芯片供应上了,再加班加点补进度。
眼看着芯片荒席卷全球,半导体大咖台积电那是相当开心。
最近台积电打算投资28亿美元在南京建厂,以满足汽车行业日益增长的芯片需求。
乍一看这是个大好事啊。
一方面,国内车企都在等米下锅,等到望眼欲穿;另一方面,这也能缓解上游公司涨价的速度和力度,顺便还能照顾到地方的经济发展,总之是皆大欢喜。
但要注意的是,这一次来的仅仅是28nm制程的产线,更赚钱、国内也更急需的5nm、7nm等先进制程,早已被放在了老家和美国。
对台积电来说,28nm制程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成本和风险自然也是极为可控。
把产线搬到南京,往小了说能直接触及核心市场,省掉一大堆运输、税收成本,往大了说能抢占市场份额、打压竞争对手、维持自己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要知道,中芯国际才刚刚宣布在深圳建厂生产28nm及以上制程的芯片,预计投资153亿。按照原本的计划,这次缺芯潮正好是国产芯片企业巩固技术、扩充产线、降低成本的大好机会。
假如在这个关键时刻杀进来个台积电,真的是有点麻烦。
说得难听点,这不外乎就是一次把“落后产能”外迁的基本操作,一边美其名曰增资扩产,一边顺手搞事打压竞争对手,一举两得。
类似的事情,其实发生过很多次了。
以面板行业为例,现在大家一提起就能想到京东方,但在十几年之前,这个行业里说了算的还得是日本和韩国,差距不小。
2009年京东方确认了即将上马第八代TFT-LCD生产线的消息,这可是当时行业内最先进的技术,竟然在“技术封锁”的情况下被国产化了,确实有点石破天惊。
这个消息一出,之前一直对国内企业严防死守的日韩坐不住了。
不到10天,日本的夏普、韩国的LG、三星,中国台湾的奇美、广达等厂商纷纷放下身段,宣布放下封锁策略到中国建设先进的面板生产线,变脸速度之快让人称奇。
原因也很简单,这不过就是一场对新玩家的联手绞杀而已。要不是那几年赶上了金融危机,日韩经济熄火、国内又逆周期给了不少支持,京东方能不能挺过来还真不好说。
显示面板尚且如此,作为当今人类科技结晶的集大成者,芯片自然不会例外。
这个行业,拼的其实就是技术。
一块300mm直径的晶圆,16nm工艺可以做出100块芯片,10nm工艺可以做出210块芯片,赚到了钱又可以做更多研发,领先者只能是越跑越快;
想追赶也不是不行,但你必须得有这技术,需要相当高的的研发投入,必须依靠庞大市场和成熟工艺的输血才能进行。现在先进制程尚未突破、落后制程又被虎视眈眈,总之这次芯片荒给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其实抛开这些不说,像什么盾构机、机床、特种材料等等,这是几乎每一个行业在国产化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个大挑战——
没技术的时候被敲竹杠,有技术的时候被倾销,左手专利、右手价格战,至于能不能熬到国产化的康庄大道,那全看行业自己的造化了。
形势相当紧迫,套用一句形容中国男足的老话,“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为啥这么说呢?
咱们缺少顶尖技术,但以前欧美也离不开中国,因为大量的原材料要依赖亚洲,主要是中国。
现在欧美正在联手干一件事,就是建立一个脱离中国的半导体供应链。
这是啥意思呢?
就是想在未来最重要的产业领域里把咱踢出去,遏制的目的不言自明。
这问题咋解决呢?
办法很多,但说一千道一万,打铁还得自身硬,你自己能搞出来,别人也没法限制你。
著名的央行报告说,东南亚摆脱不了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文科生太多。
咱也不知道这结论有啥量化的数据支撑,就算说得对吧,那现在也该理科生展现实力了,比如真搞出来碾压asml的光刻机,咱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的去买人家淘汰的机器了。
最怕的结果是,文科生太多,理科生不行,花大把时间内部互喷,那很多人就真如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