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ID:lxinsight),作者:王古锋,编辑:黄依婷,原文标题:《谁在拼多多上卖汉服?》,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03年,据《联合早报》报道,河南郑州某男子身穿汉服出现在街道上,一度被视为公众文化遗产来对待。
2021年,由全国汉服爱好者、复兴者组成的“汉服同袍”群体已有上百万人。据艾媒咨询预测,2021年汉服爱好者数量规模预计达689.4万人,市场销售规模将达到101.6亿元。
伴随着汉服市场高速增长,价格战也愈演愈烈。
曾经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动辄上百甚至上千元的汉服,如今在拼多多上几十元就可购买,甚至出现“九块九包邮原创汉服”等产品。
拼多多正凭借资金更低的开店门槛,吸引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助推了行业价格战的上演。
不过“白菜价”汉服大行其道对商家而言并非一件好事。
在低价的挤压下,越来越多售卖汉服的商家抱怨亏本赔钱,甚至有原创厂商因此闭店。
那么,拼多多的汉服厂商生存境况如何?谁能在汉服市场胜出?
拼多多上汉服有多好卖?
2020年7月,拼多多开启为期一周的国潮市集活动。以汉服为代表的服装品类,在拼多多平台设立了古风穿越馆等多个专题。
为了将汉服推广出圈,拼多多策划了官方百亿补贴、万人优惠拼团等多种营销活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关注。
今年年初,在拼多多的“年货华裳节”上,“牛年限定汉服”在众多服饰中脱颖而出,位列小众服饰类目中热度第一,取得不错的销量增长。
今年3月,中国最大的汉服生产地山东曹县举办了一场汉服直播,曹县县长梁惠民身穿一袭红色汉服现身现场,这是由拼多多和多位汉服生产厂商联合举办的专场直播。
从效果来看,这场汉服专场直播在播放仅仅半小时内就售出了3000多套汉服。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拼多多上的汉服火了。
据《2020汉服消费趋势洞察报告》预计,中国将有4.15亿人成为汉服的潜在消费者,而汉服的消费主渠道是以天猫、拼多多为主的电商平台,实体店渠道次之。
拼多多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拼多多小众服饰类目出现较大增长,汉服、JK制服、洛丽塔裙成为小众服饰品类Top3。其中原创汉服销量增长最为迅猛,其销量较2019年同比增长30倍。
不同城市销量数据亦显示,以往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汉服市场,正被拼多多带进更多的下沉市场。从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20汉服消费洞察报告》来看,近年来汉服在三四线城市的占比正在逐年提高。
“13元在拼多多买汉服”、“拼多多上购置100元汉服结婚”,这是B站上两大点击量超过50万的视频,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这从侧面印证了,低价汉服正成为市场扩张的主力军。
据拼多多女装汉服排行榜,近7日最畅销的10款女汉服价格均不超过100元,其中Top3排名的汉服款式单品售价分别为54.51元、24元、49.9元。
例如,一款名为唐背子圆领对襟汉服售价29元,在拼多多已拼6921件,另一款唐制对襟汉服售价24元,也已拼3880件。
一位在拼多多购买汉服的消费者对连线Insight说道:“天猫旗舰店中,像十三余等品牌有很多汉服都长在自己的审美上,但是从材质、版型上看,又感觉不太值上百元的价格,后来在拼多多上买到几十块的汉服,才打开了新世界。”
这位消费者或许说出了很多汉服爱好者的心声——从质量、版型、价格等因素综合考量,低价汉服性价比更高。
那么,当汉服从小而美的市场逐渐走向大众时,其价格是如何做到如此之低的?
低价汉服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过去十年汉服市场的发展中,诞生了中国最大的汉服生产基地——山东曹县。
相比于中国其他城市,山东曹县的汉服元素尤为突出,如小镇上林立的汉服工厂、大街小巷里的汉服体验馆,甚至是街上身着汉服的孩童。
由山东曹县所形成的汉服生产模式,正不断拉低中国汉服价格。
自2010年接触了淘宝电商平台后,曹县各家各户便开起了网店,从布料采购、裁剪缝纫,到打包发货的全部流程,都通过电商平台完成。
这些网店连同线下门店,均与工厂紧邻一块。在“前店后厂”的模式下,店面通过抖音、淘宝直播连接全国用户,有订单转化的情况下直接通知一旁的厂房进行加工。
相比于以往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汉服“小作坊”或者工作室,曹县汉服工厂高周转、高产能、批量采购的工业化模式,直接把汉服从500元以上的中高端价位上打了下来。
《汉服2019年产业报道》显示,在消费市场,100-300元价格的汉服销量最高,比例达到41.78%,而这一价位的汉服大多来自曹县。
在销售渠道上,曹县也越来越多通过拼多多平台进行发货,在拼多多汉服畅销榜前两名的店铺,其产地均来自山东曹县。有当地商家对连线Insight表示,“所有汉服都是原创设计、自产自销。”
他还透露,生产汉服的成本主要是原创设计、布料,以及绣花等工艺,山东曹县给到外面的出厂价一般在100元左右。
另一位汉服商家负责人则表示,“原创汉服不一定需要招聘设计师才能完成,也可自行上网购买设计图,再配合几个打版师,依据图纸打磨成样本,最终让工厂参照样本批量生产。”
因此,低价汉服从生产到售卖流程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行做原创设计、自己开工厂生产,并经营网店售卖。
另一种则是从网上购得设计图纸,找打版师进行汉服裁剪、调校,再委托汉服工厂生产,最后拿到自己的店铺售卖。
可以说,不论是作为代工厂还是经营汉服生产全过程,山东曹县正是汉服走向平价的一个缩影。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市场趋势。不少人认为其打破了市场平衡,甚至加剧了山寨和造假的风气。
据连线Insight了解到,在曹县汉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从业者并不懂何为形制(汉服设计款式),他们要么选择将设计外包,要么直接对其他品牌的汉服元素进行模仿和抄袭。
对于目前的山寨之风,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夏海仑对连线Insight表示,“汉服的设计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其审批时长在3-6月。”
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申请专利的性价比不高,有商家表示“申请专利最短也需要几个月,可能等申请下来了,这一批新货的样图就已经被盗版或者卖完了。”
原创保护的缺失,导致一些原创汉服店利益受损,甚至不得不闭店。
以汉服品牌“都城南庄”为例,其一款名为凤歌鸾的汉服样式,在拼多多就有数十家店铺推出同样款式的汉服,这导致其销量严重受挫。
山寨之风,成了汉服市场的难解之题。在尚未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做原创汉服的工作室存活也不易。
谁能活下来?
汉服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下半场。
度过了初期的蓝海市场之后,不少经营汉服的商家开始倒苦水,生产汉服不仅利润微薄,甚至还要赔钱。
连线Insight在咨询部分商家开汉服门店事宜的时候,得到的回应是:“要做好心理准备,一开始就不要想着挣钱。”
一位名为周杰的汉服店主提到,现在开店很难,要做好长期准备。
周杰大致罗列了几项开汉服门店的成本:开店所需缴纳的保证金、抖音或B站推广引流费、存货成本、店铺运营的人力成本……数十项加起来,20-30万都是起步。
他还提到,前期投入时不出几个月,这些钱就会耗尽,与此同时,“卖货也不能贵,价格一定要低才行。”
一方面是高企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不断遭受打压的汉服价格,让周杰等诸多从业者对市场行情产生忧虑。
曾经身处红利的汉服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产业。
那么谁才能从中赚到钱呢?
销量排行榜前几名的汉服店,其价格多不过百,更多以加大曝光、低价走量的形式,在行业价格战中厮杀,其利润微薄。
但一些腰部的汉服品牌,在销量尚且不错的情况下,价格也能有上百元,其溢价效应更加明显。
据连线Insight查询,大多数汉服在布料成本上相差无几。在拼多多上,除了极少数使用高档布料如丝、呢绒等,售价从几十到百元左右的衣服,用的材料均为聚酯纤维,其成本大致为一码(0.9m x 1.6m布料尺寸)10-20元。
不同汉服的价格差异主要来源于品牌和原创度。一位汉服设计师对连线Insight表示,“汉服的设计成本在于纹样(汉服上的装饰设计),简单的在300-500元一件,复杂的在600元以上。”
在拼多多上,不少售价在百元以上的汉服品牌如灵溪阁、汉庭记,虽说其使用的面料并没有特别优质,但相比其他低价汉服,其纹样更加复杂,在原创设计上也更加精巧。
汉服品牌十三余正是凭借其款式优良、设计精美的原创汉服多次走红,近期也获得了正心谷、B站、泡泡玛特超过亿元的A轮融资。
资本的加持,正表明具备原创功底的汉服品牌竞争力更强。
除了原创和品牌设计,汉服商家们也在其他方面探索自己的差异化路径。
十三余主打“品牌+网红”的模式,其创始人小豆蔻既是店长也是网红,在抖音上已经聚集了151.5万粉丝,在B站上也聚集了119.5万粉丝,凭借流量的加持,十三余已经成了汉服圈耳熟能详的品牌。
主打汉服、洛丽塔和JK的十二光年,于近期获得数百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其走的是汉服线下集合店的模式,通过汇集多种品牌的汉服产品,并帮助用户做化妆、试装等全套体验,吸引消费者关注。
也有像在今年3月获得D轮上亿元融资的盘子女人坊,走的路线是高端汉服摄影,他们在给顾客精修图片的同时,兜售旗下的汉服产品。
不同品牌的差异化尝试,使得汉服这个曾经小众的服饰类目愈发受到大众喜爱,也推动了汉服市场不断走向成熟。
不过从当下来看,大打价格战并不可持续,不仅削减了商家利润,也让消费者对汉服的争议不断放大。
当行业逐渐规范,价格战日渐平息之时,唯有具备原创设计、优质服务的厂商,才能存活到最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ID:lxinsight),作者:王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