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如何评价王晶始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外界抨击他是“烂片之王”“只知道赚钱”,他本人倒也并不在乎,只是偶有《追龙》这样的作品,还能让人们依稀看到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影子。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毒眸编辑部,文:廖艺舟,编辑:赵普通,原文标题:《王晶:没有理想的电影人不伤心》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愚人节那天,导演王晶在微博宣布自己的新作《金钱帝国2:巅峰之战》改名《追虎擒龙》。评论中不乏揶揄:“知道了,简称‘追龙’。”


这部电影的确与王晶2017年的《追龙》有诸多相似之处,依然讲述着上世纪叱咤香港的枭雄“跛豪”与“吕乐”的故事。只不过这一次,是“龙”也得盘着。面对多部国产电影内卷式的围追堵截,上映3天的《追虎擒龙》没能在五一档中搏出血路,截至发稿前,票房未破1亿,在当日大盘中票房占比为5.6%,豆瓣评分仅为5.6分。



王晶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还是那个从不厌烦自我复刻的投机者。外界不断给他戴上“烂片之王”的帽子,而他宽厚的肚皮之下永远只有生意二字。


四年前,当《追龙》的复古氛围与上乘品质让内地观众眼前一亮,纷纷惊呼“认真的王晶真可怕”时,王晶大部分时候面对媒体的态度都不置可否。有记者在他能俯瞰被落日染金的维多利亚港的办公室里提起《追龙》佳绩,他只边倒水边不动声色地说,“票房该有6亿了。”


毒眸(ID:DomoreDumou)查询了王晶近十年来全部作品的豆瓣评分,只有1部《追龙》过7分,6分以下作品占比超过90%,平均分仅为4.65。


人们从《追龙》里依稀捕捉到了一个颠覆过往印象的王晶,可以浅薄也可以深沉,捞金之外也具备电影情怀和艺术追求。然而即便是《追龙》,王晶也能毫不手软地删掉于他自己最浓重的独家记忆。在他看来,说“爱电影”就等同于溺爱,不接受那种把作品当孩子、不完美就不愿推出的导演方式。“如果我很爱,就会坚持保留《追龙》150分钟的版本,但那不行。”


在那之后,王晶紧接着推出了评分2.9的《降魔传》,“挂羊头卖狗肉”的《追龙2》,进攻下沉市场的网络电影《孙悟空大战盘丝洞》和《老板娘》,还有依然“啃老本”的《追虎擒龙》。


拍烂不打紧,拍滥才会停。王晶没变,在他眼中“每个人都在随波逐流”,而他自己永远是是电影这片海中“滑浪的人”。


王晶的南橘北枳


第一次从香港到北京时,王晶对这座城市一无所知。1993年,他赴京拍摄《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盛夏时节还担心晚上温度低,却发现穿一件白衬衣已经“热到想死”。戏从八月拍到十二月,对北京的印象是天气和人们衣着全都“灰蒙蒙”,他在自传里回忆:“沙尘暴一来,整个天变成深黄色,像特技片中的妖气冲天。”


那年香港电影尚值巅峰期,电影年产量高达242部,全港影院190家,600万常住人口刷出了4500万观影人次纪录。王晶也异常高产,整年下来有9部他导演的电影上映,其中7部的豆瓣评分如今在7分以上。


还奔驰在高速电影工业履带上的他无法预料,1993年也是香港电影开始断崖式下跌的第一年。10年后CEPA协议签订,合拍片风潮涌起,王晶是最快迎潮而上的香港导演之一。一贯敏锐的商业嗅觉让他轻松做出了“北上”的决定:“来内地拍戏的原因很简单,比在香港赚得多。”


《圆桌派》节目中他被问及,拍合拍片会觉得拧巴吗?王晶觉得谁都会有不适的阶段,“过了就好了”。2004年王晶在北京购房安家,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已和他记忆中大不相同,“国贸天天塞车”。起初电视剧拍得更多,《小鱼儿与花无缺》《天下第一》《雪山飞狐》等相继播出。他每年至少在北京住四个月,常去蓝色港湾和三里屯影城,在映的热门喜剧片一部不落,还搜过历年春晚最受欢迎的小品,连东北二人转都在网上看了不少。


内地喜剧擅长用语言和对白“抖包袱”,港式喜剧则多依靠浮夸的动作表演来制造笑料。对此心知肚明的王晶,并没有选择削足适履。眼见内地电影市场的票房天花板逐年抬升,放下古装剧、杀回电影领域的王晶所搬出的,还是自己最擅长的那套港式喜剧配方。


王晶 图源豆瓣<br>
王晶 图源豆瓣


2009年的《大内密探零零狗》是王晶在内地首部票房过亿的作品,从片名到剧情都透着对周星驰《大内密探零零发》的模仿。影片上映后恶评不休,豆瓣网和时光网开分均未过5,《北京晨报》当年刊发的一篇影评称“片子有些令人惊讶的老土”,网友骂它“烂片中的烂片”。


王晶有句名言是“我比你烂,你没我赚”。第二部票房过亿影片是集结谢霆锋、张家辉等明星的《财神客栈》,有关该片的评论同样离不开低俗、恶搞、粗制滥造。


从《财神客栈》上映的2011年至今,十年时间里王晶拍了20多部电影,评分过6的只有《追龙》和《大上海》两部,都与他曾经标志性的“喜剧”类型无关。


《追龙》剧照<br>
《追龙》剧照


“赌”是王晶赖以成名的另一核心元素。2014年他找来周润发拍了《澳门风云》,为了配合内地审查机制,王晶做了不少设定调整,不提“赌城”而将片名改成“澳门”,赌王般的角色被称作“魔术手”,过去《赌神》《赌侠》中的特异功能被替换成了高科技。电影在当年春节档收获了5.25亿票房。


从此连续三年,《澳门风云》系列都会准时登陆春节档与观众见面,成为了王晶北上后最为观众熟知的代表作。系列票房一路走高,后两部分别达到了9.75亿和11.18亿,口碑稳步下跌,豆瓣评分分别为5.7、5.5和4.3。尽管致敬怀旧的比例一部高过一部,魔改后的《澳门风云》还是不能再现《赌神》的原滋原味。


风评最差的《澳门风云3》不止炒了“赌系列”的冷饭,还致敬了《监狱风云》《雀圣》《国产凌凌漆》等港片。过往的“屎尿屁”和“无厘头”不再好笑,反倒只有挠胳肢窝般的尴尬,有网友在社区称其为“对人类智商的侮辱”。骂声与票房齐飞中,王晶给该片打70分,对比后来《追龙》他自评的85分,不算低。


有人问王晶,口碑败光是否因为年轻人不再懂老梗、不再能接受港式笑点,王晶反问:“我调不出《煎饼侠》里那种东北F4。但是你看《羞羞的铁拳》难道不觉得尴尬吗?我看《夏洛特烦恼》都尴尬。”


在他的观念里,香港喜剧不是拍不过内地,再有一部《九品芝麻官》或《唐伯虎点秋香》一样能火,只是再也找不到合适的演员了。另一方面,他也承认在和内地观众的文化共振上,无论如何都不及开心麻花、大鹏等人。


“我觉得这部挺好,比他之前几部都好。但观众就是不吃这套了。”当看到从前“最合适”的周星驰,拍出《新喜剧之王》也遭遇滑铁卢时,王晶如是说。


“烂片之王”也是王


2021年,是王晶导演生涯的第40年。他已经参与制作了将近400部电影,执导100余部。


有如此庞大的基数,优秀的经典之作也不在少数。以豆瓣评分作为标尺,王晶执导过的8分以上的电影共4部:《九品芝麻官》《赌神》《鹿鼎记》和《鹿鼎记2:神龙教》,7分以上的影片有19部。


他的巅峰期留在了90年代的香港,而某种程度上,称其为“半部香港电影史”也不为过。影迷们所熟知的“香港电影黄金年代”,几乎每种热门类型都避不开王晶的名字:喜剧,有《九品芝麻官》《鹿鼎记》;赌片,有《赌神》《赌侠》;功夫电影中,李连杰的《新少林五祖》《倚天屠龙记》是王晶手笔;甚至谈及风月与女星,邱淑贞、舒淇、翁虹等都是因担任“晶女郎”而走红。


王晶位于香港市中心的一处工作间,进门迎面的墙上挂了幅墨宝:“天下第一”。是在做电视剧《天下第一》时一位书法家朋友送的,他不否认这体现着他性格中的骄傲。


王晶 图源豆瓣<br>
王晶 图源豆瓣


“烂片之王”的名号是从何时开始风行于互联网的已不可考,不过也正因过分高产和基数庞大,王晶的作品库中,那些被公众视作“烂片”的电影数量占比远远盖过了“佳作”。而若干年来的无数场合,王晶都表达过他对“烂片”评价的愤懑、不屑,“什么烂片?嫉妒而已!”


他自有一套自洽的逻辑:如果真烂,为什么能拍出那么多?不赔有钱赚,有什么问题呢?极少有电影能抗拒时间的审视,在每个时代最赚钱的电影,至少90%都是好电影——“烂片”就是个不存在的伪概念。


这套逻辑链是基于商业片、娱乐片的,而本质上,王晶从未将电影作为艺术去经营。“电影是第八艺术,但它不是我的艺术,我的艺术可以是音乐、绘画,但不是电影。这是我用来换饭吃的,怎么能当艺术?艺术和商业是冲突的。”


为了实现商业目的,取悦大众人性中最促狭、最卑下的趣味是条捷径,“笑片赌片三级片”也就成为了王晶在香港拍片二十年的三大法宝,“屎尿屁”和“无厘头”这两个让他反感的标签,或许会伴他终生。


1984年,他启用新人张曼玉,拍了部王晶式喜剧《青蛙王子》,取得1800万港元票房,是当时邵氏影业最卖座的电影,也击败了对手新艺城的《英伦琵琶》。新艺城的粉丝不满,攻击王晶的电影“cheap又屎尿屁”,王晶在自传里讽刺对方“又吵又无知,像一群下雨前的飞虫”。在十几年内他刻意不在电影中使用这三个字,人们照说不误。1991年,他和周星驰合作的《整蛊专家》大卖,观众们边笑边骂:“无厘头X”,王晶屡番解释,这不过是一句粤语脏话,不想被作为风格定义,这个词却在后来几乎成了学术语汇。


到了近些年,王晶不再辩驳这些。《吐槽大会》上,李诞吐槽他“400部电影就是4部电影的翻拍”,他照单全收,自己也对毕赣讲着调侃文艺片的段子:“谁拍文艺片?你全家才拍文艺片!”


王晶在《吐槽大会》上的出场秀<br>
王晶在《吐槽大会》上的出场秀


王晶对文艺片的态度同样简单而通透。他曾公开批评许鞍华不该让投资方无钱可赚,但人们熟知他投资了许鞍华三部电影,题材一部比一部小众,票房成绩最好的也不过堪堪持平成本。每被问及,王晶只是平淡带过:“全世界文艺片都不赚钱啦。没人投就我投呗。投得起就投呗。”


其实在90年代,王晶就投过吴君如的《四面夏娃》、关锦鹏的《愈快乐愈堕落》,担心自己的恶俗刻板印象影响口碑,他甚至坚持不挂名。这些文艺电影都有一大共性:讲香港社会的人与事,有浓郁的香港风情。而90年代末期香港电影衰落时,也是王晶投资了《古惑仔》系列和《无间道》系列,有“合拍片教父”之称的吴思远曾说:“真正救市的是王晶。要不是他保留了香港电影的一些种子,香港电影早就完蛋了。”


王晶对香港电影的执念深浅,或许只有他自己知晓。他否认对香港电影抱有期望,“90年代我养活很多人,不能永远这样”,更不愿把“促进香港本土电影的发展”这样的责任加在身上,自诩“我是个特别不重要的人”。但是在2018年香港国际影视展的“港片IP的破局重组”论坛上,怒斥网络电影集体盗窃香港电影版权是“无耻”,径直离席的也是他。


而那场发言的最后一句是:“如果每人给《赌神》创作人一万块,我估计我现在有500万。”早在2015年,王晶就与爱奇艺签约拍摄六部网络电影,今年3月上线的《老板娘》是其中之一。


那份香港情怀,终究不如钱重要。

王晶与王家卫<br>
王晶与王家卫


看起来全无电影理想的王晶,出生于一个电影世家。叔公王鹏翼是五十年代的著名制片人,父亲王天林在香港影坛声名显赫,是首位在电视剧中引入“威亚”的导演,拍过郑少秋版《楚留香传奇》和黄日华版《射雕英雄传》,教出的爱徒包括杜琪峰、林岭东、林德禄等。


2006年杜琪峰的《黑社会2:以和为贵》受邀在戛纳电影节展映,王天林被古天乐、梁家辉、任达华、林家栋等后辈搀扶着,正如他在影片中客串角色的“大佬”地位。王晶在接拍电影处女作《千王斗千霸》时,连大银幕该用几个镜头都不知道,也不懂灯光、摄像、虚拟线,害怕在片场露怯遭欺,还得硬着头皮请王天林去坐镇三天。


然而在加入TVB之前,王天林最著名的作品是歌舞题材的文艺片《野玫瑰之恋》。多年后看完该片,王晶感叹:“老爸,你真是50年代的王家卫。”


完成《野玫瑰之恋》后,身边人都对王天林说订好礼服、准备拿奖吧,结果那套礼服从来没从衣柜里取出来过。王晶称“是人家花钱让他没得那个最佳导演”,而王天林在《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中回忆,当年邵逸夫认为这部电影抄袭《卡门》,故意拿掉了参奖资格。王天林从没做过任何申辩,只是对王晶说:“仔,奖系命,你命中有就有,冇就点都冇。”


王天林<br>
王天林


这句话对王晶影响至深。他投资过的那些文艺电影倒很有得奖缘,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就一举斩获了第28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四项大奖。而王晶自己,在1999年拍过唯一一部沾染文艺气息的《笨小孩》,并一反常态地向投资方表示可以不要导演费,该片提名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本”,最后与奖杯失之交臂。


自那以后王晶就对拿奖彻底看淡了,在自传中也宽慰自己“这是命”。2018年,《追龙》获得第37届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击败它的是《明月几时有》,导演许鞍华。


让王晶决定一辈子拍商业片的根源,或许得追溯到少年时期。他亲眼看着分明“文艺”的父亲王天林,为了生计不得不去拍TVB的“俗套”电视剧。王天林是在抗日战争中移民到香港的一代人,习惯颠沛流离,还要供养妻儿五人加上叔公一家四口。偏偏王晶的母亲嗜赌成性,亏空家产,两次掉入同样的骗局。


为了帮母亲还债和补贴家用,还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大一的王晶就去TVB打暑期工,给综艺节目《欢乐今宵》写笑话、短剧,最初一个笑话报酬港币八元,一个短剧八十。


母亲第二次被骗时,父子俩都崩溃了,不满20岁的王晶哭了一整晚,对自己发誓“这辈子不要再这样哭了”。他在父亲去世的悼文中写道:“这也直接令我的人生态度成形。我决定走不空谈只务实的路,不能再让家人受我跟父亲一样的苦。”


几年后,他伏在邵氏高管的豪华跑车车顶签下自己第一份电影合约,之所以选择签邵氏,是朋友黄霑的建议:“哪里钱多就去哪。”他的多个社交账号名叫“小弟王晶”,数十年来真正认的“大哥”只有钱。


拍艺术电影去获得奖项肯定,更像理想主义者的路途,而王晶自知:“我很早就没有梦。”


年近65岁时他回忆过一个场景,《英雄本色》有场戏周润发迟到了,狄龙在山坡上劝“发仔你不能这样,拍不好的”,周润发答:“哎呀龙哥,我们捞嘛,捞(钱)算了。”王晶无奈又好笑,“捞的那个得了认真的金像奖”。


《追龙》败北第二年,记者问他如何看待金像奖的评选标准,王晶答:“我觉得都是一场游戏,玩玩嘛,大家高兴就好。无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