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工作真的如此难找吗?近年来,制造业工厂似乎成了就业市场被遗忘的角落,不是老板挑工,而是工挑老板。
制造业招工难:求职人没来 来了离职人
哪怕高薪高福利也似乎难得到年轻人的青睐,这是为什么呢?先来看看一位网友的招工日记。

广州番禺一位网友,近日被领导派去招工,没想到成了他工作以来最大的难题。
在很多制造业发达地区,招工难的现象存在多年。有的企业为了留住一线工人,只能采取不断涨薪策略,还有的甚至将稳定员工写进了企业战略。


浙江省慈溪市某企业负责人 胡力君:我们在去年工资基础上,增加15%到20%工资。
有媒体报道,近日江苏一家电子厂以月薪8000元招来的普工工人,刚到现场就被隔壁电子厂以月薪1万元抢走了。工厂为什么招不到人呢?


浙江省慈溪市某企业负责人 胡力君:招一个技工,可能每月15000元也不见得能招到。
如今工厂工人主要以90后、00后年轻人为主。他们生长在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生活条件和受教育程度,普遍比前辈更高,思想更自由,活得更自我,不愿意待在活多钱少的工厂里。
疫情期间 新增骑手四成曾是制造业工人
一边是毕业生难就业,另一边却是大批工厂难招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劳动人口规模近9亿,这么多的劳动力都去哪了呢?

快递、外卖和网约车等互联网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当下,职场新人有了更多选择。
中国急速壮大的互联网服务产业,如同一块迅速膨胀的海绵,正吸纳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刘昕:快递行业有一个特点是,第一上手快,第二可以掌控自己挣多少钱,而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过一种自己能够掌控的生活。
2019年,中国快递业务从业人数已突破1000万人,餐饮外卖员总数已突破700万人。2020年的疫情更是加剧劳动力产业间的移动,某平台曾公布数据:疫情期间两个月内新增骑手58万人,其中40%来自制造业工人。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陈新年:从本质上讲,这个劳动力群体的转移,实质上是从技能要求比较低的加工制造业,转入到服务业中同样技能要求比较低的快递外卖行业。很多原本有着体面工作的人也开始另谋出路,中年程序员选择跑滴滴,月薪4万的设计师选择送外卖,一时间互联网蓝领群体似乎成了藏龙卧虎之地。

2018年的一个数据曾引起轩然大波,当时国内外卖小哥人数接近700万,按比例换算,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外卖小哥超过7万。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陈新年:就业“冰与火”的现象肯定是不正常的,我们希望用人单位和找工作的求职者相互是匹配的,出现一个良性循环。
劳动力产业转移背后的时代变迁

回看过去,进工厂也曾是一代人的梦想。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号角响遍中国大地,曾经祖辈耕田种地的农民,一下子多了新的就业选择——进城打工。这是中国“制造工厂”时代的主力军。他们以进厂当工人为荣,努力扮演着巨大工业机器中的无数“螺丝钉”,撑起了珠三角、长三角等制造业高地的半壁江山。

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8年,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平均年增长率为-2.84%。新生代的农民工,大多不愿意再遵循父辈的工人职业路径。2019年,美团外卖的400万名骑手中,40岁以下的骑手占比高达83.7%。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刘昕:不同的时代,人们会热衷于不同的行业,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正常现象。
制造业工厂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日益完善,也在削减普通工人的岗位。牛津经济研究院2019年曾发布报告指出,新安装一个机器人将会削减1.6个岗位,到2030年,全球制造业就业将因此减少2000万。
虽然机器能取代大量普工需求,却依然难以撼动很多高级技工的岗位,高薪之下往往一“匠”难求。方鹤云的企业近期要生产一批制造工艺相对复杂的产品,为找到符合技术要求的工人,方鹤云不惜动用人脉关系,四处委托。

广东东莞某电子产品企业负责人 方鹤云:平均一个月至少有15000元以上,麻烦您尽快,我们正缺这个人员。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其就业门槛逐年提高,知识型、技能型劳动力将成为主流。但传统意义上,技术工人三年出徒,十年出师,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的确比快递小哥要难得多。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产值连年递增,截至2020年,连续十一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中国从制造业大国通往制造业强国的趋势不可阻挡。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杨燕绥:制造业是能够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的重要水平,科技进步,还有互联网社会,其实都是在提高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并不是取代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