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年算起,《第一滴血》已问世了有四十个年头。作为好莱坞大片的代表之作,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如果说没看过《第一滴血》,几乎等同于没看过好莱坞大片。

 

正所谓树大招风。不少人做宣传时往往将《第一滴血》作靶子。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某电影超越美国《第一滴血》”,或者“兰博那么能打,我们拍电影就不能有几段夸张点的情节?”,更有甚者,将电影视作意识形态战争的一部分,动辄上纲上线,比如“喜欢兰博那就是崇尚美帝个人主义”。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滴血》讲的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其内容真的是瞎编吗?为什么说其仿作只能是东施效颦?

 

01《第一滴血》的基础

《第一滴血》这个IP,广为人知的是其电影五部曲。但第一滴血的背景却远比这丰富。它是有原著小说作支撑的,不是只有打打杀杀的简单动作片,而是有思想内核在里面的。

 

我们要从其原著说起。《第一滴血》的作者是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戴维·默莱尔。除了《第一滴血》,戴维·莫莱尔还创作了许多风靡全球的小说。他的作品有二十余部,总印刷量达到1800万册。并被翻译成二十余种语言。

 

想超越《第一滴血》?你有类似的文学作品打基础吗?第一滴血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这个IP的诞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和几个阶段的打磨。绝对不是迎合民粹主义情绪的速成电影可以比拟的。



|《rambo》第一部海报 图源于网络

不少人说《第一滴血》反映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说这话的人,大概率看都没看过这部作品。

《第一滴血》原著和电影第一部跟其他国家没关系。讲的是叫兰博的退伍老兵在美国流浪,当他到了一个小镇上,却被作为“不安定因素”被当地警察提瑟驱赶。屡次驱赶兰博失败后,提瑟将兰博带到了警察局关押。受到刺激后,兰博杀死了一名警察,逃离了警所,为了躲避追捕而大开杀戒的故事。

 



|兰博:你是镇上霸主,我是丛林之王!  图源于网络

里面与兰博斗智斗勇的是美国警察和军方,并且主题是“为什么越战使美国人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第一部作品明明是在反省,不是要黑人小孩叫自己爸爸。人家主题是反战,不是宣传为国捐躯。这种题材,我觉得某些导演碰都不敢碰。

 

真要模仿《第一滴血》的话,也不该拍特种兵去国外团灭雇佣军的故事。

 

此外,不少人说《第一滴血》的情节很夸张。艺术作品有一定夸张是常事。有句名言说得好“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我们来看看原著是怎么说的,“兰博的眼睛朝提瑟的左侧扫过,落到警长的手枪上。根据枪柄的长度,他断定这不是警察通常佩带的左轮手枪,而是勃朗宁9毫米半自动手枪。因为他自己也曾经用过这种手枪。粗大的枪柄一次可装十三发子弹,而大部分手枪仅能填塞七或八发子弹。”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断定《第一滴血》的原著作者对武器装备,战术运用是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再进行的创作。

 

02东施竟然笑西施

在五部电影中,兰博一般只在结尾高潮与敌人起正面冲突,大半时间是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

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形是兰博在军营间潜行,或是在荒野中逃生,躲避敌人的追踪。这来源于越战中的特种作战技能。无论是书中还是电影中,都不厌其烦地强调了兰博作为越战特种兵的身份。

 





|兰博善于在野外伪装自己,并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图源于网络

电影中的枪战场景。尽管兰博的杀伤率很高,但往往是他占有绝对的火力优势。

比如在《第一滴血1》中,国民警卫队使用火箭筒时,兰博并没有开无双,而是主动退却。到影片最后,经过漫长的潜伏,兰博得到了M60机枪,才大战缺乏火力的警察。

在《第一滴血4》中,还是同样的做法,兰博抢到了一挺有钢板护盾的车载重机枪,为队友提供火力掩护。他的队友包括手持反器材狙击步枪的精确射手,还有使用自动步枪的突击兵,通力合作才突突了数十人。

自然是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用重武器的确可以一打多,大口径枪械将人打成碎块也在情理之中。

 



|第一滴血4里兰博操作的是一支改造过的M2机枪,画面相当血腥

至于不少人诟病“凭什么美国电影中人被打了几枪都不死?他怎么能一个打一百个?”,这是学猪八戒——倒打一耙。这些场景在《第一滴血》中倒还不那么常见,但在批判者自己制作的电影中倒是一抓一大把。

 

《第一滴血》打斗场面极其利落,基本是枪枪爆头,一刀毙命。而在一些仿作中,人物打斗拖沓不堪,杂糅了武侠元素,看上去拖泥带水,并破坏了电影整体性。

我们可以看到,周围的人长枪短炮,火力全开。而两个人似乎置身事外,你一拳我一脚的互殴,还不忘“抖机灵”,互相叫骂嘲讽,像是传统京剧中的“斗将”。

不过有些人就是吃这一套。 

 



|本质上是一部披着现代战争外衣的武侠片

电影一些桥段更是脱离了“艺术夸张”的范围。

众所周知,RPG-7初速在每秒117米左右,火箭发动机点火会将火箭弹加速到300米/秒。一个人手举钢丝床真的可以拦截住RPG?



|为体现主角的神武,就硬编

至于用钢丝绳掀翻四五十吨重的坦克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好莱坞电影真的编不出来。人家到底还是在拍军事动作电影,不是在拍科幻片。

 



批判《第一滴血》夸张之前,先问问自己的作者有没有人家专业,再问问自己夸张的程度和人家是不是同一个级别。

 

这些人的批判,恰恰从反面证明了《第一滴血》的成功。从《第一滴血》问世到现在快有四十年了,兰博的演员史泰龙都已经七十岁了。就这么一部老掉牙的电影,竟然到了新世纪还有一群人追着赶着要“超越”它。

 

《第一滴血》的确做得不错,特效以现在的眼光看也是合格的。不像某些仿作,一边把好莱坞视作假想敌,一边请人家的团队帮忙制作。

 





|图源于网络

但有一说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算不上好莱坞电影的巅峰时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那段时间才是美国电影产出成果最丰硕的时候。特别是1994年,被称为“上帝都在看电影”的一年。

 

再到本世纪,好莱坞军事题材电影一抓一大把。把《第一滴血》作为好莱坞战争电影的代表,很多人都会不服气。它严格意义上讲,还算不上是写实军事片。

 

长江前浪推后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为什么有些人就跟《第一滴血》杠上了呢?我觉得一些人对“外国电影”的记忆,仅限于刚改开时引进的那些好莱坞电影。也就是说,除了几部古董影片,他们啥都没看过就开始抗议“好莱坞文艺霸权”。

 

还有一种可能是,柿子捡软的捏。如果拿好莱坞新片比,怕比不过。《黑鹰坠落》是奥斯卡影片,艺术等级制作条件就不用说了;《勇者行动》的原型是美军“河流特种部队”,里面披露的特种作战细节是教科书水平的;《孤独的生还者》是基于真实事件红翼行动,里面各个人物都有名有姓;《美国狙击手》更是真人真事,有回忆录打底。

 



|《勇者行动》图源于网络

论原著水平,你有那么多靠谱的纪实小说吗?论硬核程度,道具师有美国老兵对武器装备的了解深吗?论历史还原,有美军实战经历多吗?

 

鲁迅曾说过:“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得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

 

不过,《第一滴血》是不是软柿子还说不定呢。它也许在制作上没有后来的新作那样考究精细,但仿作连超越这部“老爷片”都存在不小困难。

 

03无法模仿的内核

为什么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只有欧美国家拍出来的可信度高,其他国家却学不来?

 

因为其他国家从来没有“个人主义”,至少没有西方语境下的个人主义。既然如此,任何模仿《第一滴血》的尝试,注定只能是东施效颦。

 

先来说说最初的《第一滴血》。原著小说的最后,兰博回忆起自己大开杀戒的原因时,是这么总结的:“为了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他决心要抵制任何干涉自己的人。所以就某种意义而言他是为了信念而抗争。”

 



|饱受战争折磨的兰博在得知战友贝瑞去世后,流浪到了一座名为“希望”的小镇  图源于网络

而他曾经的长官,在得知兰博闯下的大祸后来到小镇上。他对提瑟是这样定性的:“你尊重别人为你效劳的制度。但对于那些从战场上回来的人,你却无法忍受他们身上的死亡味道,不能理解他们颓废无助的内心世界。”

对兰博则是这么评价的:“你说他应该回到汽车铺去,这话未免然太冷酷了。他三年戎马生涯的结果是一枚荣誉勋章、精神失常以及一份给汽车上润滑油的工作。你把他视为以屠杀为生的疯子,慷慨激昂地要和他进行一场生死决战……在血腥的战争中,我们迫使他学会了如何杀人如何逃生,现在他把这一切都带回了家乡”。

 

如果没有这些段落,《第一滴血》应该算是一部军警围攻杀人狂的警匪片。正是越战背景使得《第一滴血》主题得以丰富。

 



|反越战游行  图源于网络

关于越战,乃至后来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欧美人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是:这场战争的丑角,不是在越南的军人,而是国内那些道貌岸然的知识分子和以被情绪裹挟的民众们。

 

在电影中,加了一段原著中没有的台词,借兰博的口,打肿了这些白左的脸:“不,没有结束!没有!这不像关开关那么容易!越战不是我要打的,是你们叫我打的!我千方百计想要打赢,你们却总要节外生枝,不让我打赢!所以我回来了,可那帮混蛋又堵在机场,他们朝着我抗议,骂我屠杀婴孩,什么脏话都有!他们凭什么抗议,凭什么?除非他们是我,去过越南,在那边我受过多少罪,那帮混蛋知道吗?”

 



|  图源于网络

越南人可以让老弱妇孺打美军暗枪,美军敢动他们一根指头,回国后被骂“baby killer”;岂止是越战?

 “美国狙击手”克里斯·凯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就提到过这么一件事:他射杀了一名恐怖分子。等到调查员来到时,死者妻子便宣称他老公拿着经书出门被打死了。尽管有目击证人证明克里斯的清白,但对克里斯的调查还是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克里斯说明自己打仗是为了国家意志,为了恐怖分子不去袭击美国。至于伊拉克怎么样,他don’t give a flying fuck。伊拉克人的问题是自己的文化问题,不是外人帮忙就能彻底解决的。兰博是个虚构人物,但他代表了越战的美国大兵,同理,他是为美国而战,不是为了空洞的政治口号。

 

而白左们将问题看得太简单,他们出征不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而是为了空洞的理想主义。这就扭曲了战争的本质!既然要“爱和和平”,你还打个锤子仗?哪有不暴力的战争?

 



|克里斯多夫·凯尔(1974年4月8日—2013年2月2日),出生于美国德州敖德萨,前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海豹三队)队长,曾获2枚银星勋章与5枚铜星勋章。非官方记录他在此期间曾射杀255名敌军,由五角大楼提供的确定的官方记录则为160名,最远狙击射程达1920米,为美军史上确认狙击人数记录最高者。2009年退伍,2013年2月2日,克里斯·凯尔在德州射击场遭谋杀身亡。

为什么说最大的丑角是白左们呢?政治领袖是他们自己投票选出来的,他们爱听充满理想主义的话语。但每次开打后嚷嚷着“太残暴了,不符合普世价值,受不了了”的也是他们。而像兰博或者克里斯·凯尔这样的大头兵们只能是两头受气,上层在乎政治影响,畏手畏脚,底层平民对他们污言秽语。

 

到最后,老兵回国后无法融入环境,即使作为战斗英雄,也为生计发愁。

 

对政府官僚的反感,对白左理想的鄙夷以及对自我武装的认同构成了《第一滴血》的主旋律。

 

电影对原著做了改编,原著中兰博最终死在了军警的枪下,但电影中他是在曾经指挥官的庇护下主动放下武器,逃过一劫,这为后来的几部续作铺好道路。但万变不离其宗。后面的续作也延续了《第一滴血》的主题。

 

04对上层的反感

兰博绝不是什么“战有令,召必回”的老兵。上层的意见就像海风一般,飘忽不定,曾经为他们出生入死的老兵,被利用完后就被弃之不顾。

 

在《第一滴血2》中,借兰博的视角,抨击美国政府所追求的“虚假的和平”,迫于国内压力草率收兵,一切与越南军事有关的问题都成了不可触碰的“政治正确”。

在这个背景下,为了救出被越军俘虏的战友,兰博不得不重返越南,他面对的不仅仅是穷凶极恶的军队,还有不作为的美军高层——为了避免新一轮战争,美国委曲求全,任凭局势失控,抛弃盟友就不说了,连美军战士的死活都不管,甚至出卖了为他们秘密行动的兰博。

 

在救出战友后,兰博说了这样一句话,“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像我们爱她一样爱我们”。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兰博对白宫嘴脸的唾弃和内心的孤独。

 

《第一滴血2》中,兰博对女主,一名越南反抗军少女这么说道,“我回到了美国,发现了另一场战争在持续……,有点像静态的战争,是种反对返乡士兵的战争。这种战争是赢不了的。”

 

回想近几年的一幕幕,白宫那些脑满肠肥的官僚们,真的在乎为美国流血牺牲的英雄们吗?再看看基于二战后美国新左派运动高潮迭起,无良政客只知迎合乌合之众,抛弃底线的政治背景,《第一滴血2》中的兰博才发出这些感慨。

  

05对空谈者的鄙夷

越战前后,美国的混乱程度堪比今日拜登执政下的美国。或者说,当时的新左派运动是因,今日的美国政坛乱象是果。

 

本世纪的各个重大问题——像艾滋病的传播,各种新型毒品的泛滥——都跟“垮掉的一代”有关。在今天,除了自甘堕落者,很少还有人会去模仿嬉皮士吸毒滥交的举动。但理想主义者仍然在欧美世界很有市场。

 

比如极端的环保主义者、和平主义者在私德上取得部分进步后,仍在今天欧美政坛上推销“怎么也行不通”的那套。《第一滴血4》中,兰博就遇到了这么一群“滥情的人道主义者”。

 

《第一滴血》系列的每一部都反映时代背景,而第四部选取的地点很特别,是缅甸。

 

在片中,缅军屠杀平民,犯下诸多罪行。而兰博则遇到了一群滥情的人道主义者,求他当向导带他们去缅甸播撒“爱和和平”。兰博坚定地拒绝了他们,他说这些小年轻还有大好人生,不要将生命浪费在无聊的理想主义上。

 



|图源于《第一滴血4》

但兰博最终还是受不了他们的软磨硬泡,于是把他们带入了缅甸。结果一行人被挂杆子上喂猪的喂猪,扔到牲口棚里做女奴的做女奴。最后自然是兰博要带一群雇佣兵去救人。

 

一个雇佣兵对这些小文青的评价还直白一些,“爱跑到垃圾堆里乱嗅就是这个下场(that‘s what you get when you go sniffing around other people’s garbage)”。

 

类似的现象在现实中也有,比如某些小文青就爱往战乱地区跑,指望布道一番就会让IS之类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最后还不是要山姆大叔秀肌肉,派baby killers把他们救出来?

 

而兰博和其他“刀子嘴豆腐心”的雇佣兵们,则代表的是美国“光荣孤立”传统,这项传统在最近的表现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再往前可以追述到美国建国。有别于极端全球化,做“世界警察”的思想。“光荣孤立”追求的是保守实用的外交政策。远离垃圾,不替缺乏自治力的人擦屁股。当然,如果流氓触及到美国利益,还是要用大棒揍。

 



|最终被喂了猪的进步人士  图源于《第一滴血4》

比如电影中,兰博先是劝阻白左老爷们别去缅甸管闲事。然而木已成舟后,感动其“舍生饲虎”的精神也罢,骂这群人书读多了也好,还是要冲到第一线把人给救出来。缅甸的未来他不考虑,美国公民的利益必须保护。

 

光荣孤立,实力至上是美国特有的外交现象,这份霸气不是抄袭得来的。人家三催四请兰博带路去缅甸,但兰博只在美国人有难时才出手那叫傲娇;而在一些三流作品中,主角也学着玩深藏不露,什么“最强兵王退隐都市”,什么“搬砖赘婿竟然是超级特种兵”,这种扭捏作态无疑是丑人作怪!

 

06美国精神

整个《第一滴血》系列还体现了浓浓的美利坚群众武装,自我组织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边疆开拓时就有,在西部片中有很明显的体现。《第一滴血》虽不是西部片,但也继承了这份美国精神。

 

比如《第一滴血4》中,那群理想主义者说自己去缅甸,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生活”,兰博问他们带了武器吗?得到的回答是“当然没有”。兰博直截了当地回答,“那你们啥也改变不了!”

 

持枪权是美国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政府陷于不义之时,人们就有权力自我武装,以充满武德的共同体互相保护,那才能做出改变。

 

恶狼若能说话,你认为交流可以使它放弃茹毛饮血的习惯吗?不会的。禽兽的问题不是出在理解能力上!

 

在《第一滴血4》最后,前往缅甸的传教士在目睹了暴行后,再也不忍目睹缅甸兵射杀同伴,一向和平主义的传教士也捡起石块,砸爆了敌人的头!

 



|图源于《第一滴血4》

类似的桥段在美国艺术中很常见,比如小说《最后的莫西干人》中也有一个生性平和的传教士大卫,在目睹了一个印第安部落抢夺妇女后,表示:“我虽不是个喜欢夸口、嗜杀成性的歌利亚,但我可没有忘记那个犹太孩子的榜样……年轻时,这种古老的武器,我曾练过很久,也许,这套功夫还没完全忘掉哩。”,拿投石索参加战斗,并用石头砸死逃跑的休伦人。

 

还有反映美国独立战争的电影《爱国者》中,牧师在目睹英军的暴行后声称:“牧羊人要照料他的羊群,有时也要赶走野狼”,拿起武器去争取自由。

 

《第一滴血》的故事发生在现代,但继承并开拓了美国艺术作品中的精神。这种红脖子精神表现为,手中有武器,心中有上帝。它不同于“有人打你左脸,就把右脸伸过去给他打”的懦弱,也不同于华尔街精英派的理想主义。而体现为自我奋斗,艰苦忍耐的质朴武德,对国家利益的保护,对信仰的虔诚。这些在兰博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体现。

 



|在《第一滴血5》中准备安享晚年的兰博,为了给亲人报仇,不得不面对墨西哥武装贩毒集团

特别是在《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中,兰博回到美国后,与一群墨西哥犯罪集团发生了冲突,这场冲突以一种非常“西部”的方式画上句号。兰博先去砍了墨西哥老大的脑袋,然后把农场布满陷阱,等着小弟们送上门,最后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故事结束。

《第一滴血》的故事是美国边疆牛仔故事的现代版本,是美国独立精神的延续,是红脖子生活方式的再现。这是原汁原味的美国故事。画虎画皮难画骨,其他仿作抄不来这个内核,也只能往框架里注水,充填武侠、民粹主义等等不伦不类的东西,搞出个四不像。

试问那些自称作品打败了《第一滴血》的制作者们,你们连人家作品的文化符号都没读懂,蠢不蠢?你们山寨好莱坞电影框架,做出个瓦房店产品便洋洋自得,羞不羞?你们口口声声说要打败西方文艺霸权,却只敢跟上个世纪的电影比权量力,挑几部年代相近,类型相同的大片比一比,敢不敢?

最后,电影院里的片子是国家引进的,爱看啥是观众的自由。作品被人批评,不检讨自己,反倒要观众“不爱看就一边去,看美国电影去”,这么做,贱不贱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