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 巴图海

大国崛起,拼得还是制造业企业间的白刃战。

10年前,全球一半的彩电都是made in china,最大消费市场也在中国,但中国企业是赚得最少的!

当时,电视最核心的技术并不属于中国,中高端液晶面板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进口量在中国进口货物排名中居高不下,是紧排在芯片后面的卡脖子产业。

1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芯片依然还被美国卡脖子,但是液晶面板产业中国早已掌握了话语权,甚至可以卡全世界的脖子。



从被动挨打到在行业中占据垄断地位,中国的面板企业们是如何突破重围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呢?

中国曾先后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生产国,但在高端制造领域地位几乎为0,那时候的中国只是个电视机的组装工,一个高端产业的局外人。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企业率先发明了液晶显示技术,但由于未在电视之外找到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最终没有实现产业化。而从小尺寸电子产品入手的日本公司发现了商机,90年代初期,日本率先实现了TFT-LCD的产业化。

显示面板产业关键在于逆周期投资,就是资本疯狂投入,直到把竞争对手逼到亏无可亏。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液晶显示产业进入首个衰退期,而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企则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逆周期投资,以自杀式并趁机实现技术迭代,如此高强度的投资,韩国花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把日本企业挤下了世界第一。

中国面板企业的崛起,也得益于一次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TCL等企业正是在此时纷纷入局,并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和追赶,摆脱了仰韩国企业鼻息,被卡脖子的窘境。

中国企业反超,说起来容易但走起来难,和三星当年逆袭类似——以搏命的高投入压缩追赶时间,比如国产双雄之一的TCL华星,在过去十年先后投建了7条产线。



从数据来看,京东方自上市以来累计募资金额[直接融资(金额)+间接融资(按筹资现金流入)]达到4618.84亿。

靠着凶悍的战斗力,京东和TCL不仅摆脱了受制于人的窘境,将日韩赶出中国市场,并拿下了全球行业的话语权,日韩厂商不得不相继停掉产能。

如今,我国大尺寸LCD面板的产能占比已经跃居全球第一,而TCL和京东方双雄并立,合计占据了LCD领域的半壁江山。



三星苏州工厂被TCL华星收入麾下,于TCL而言,此次收购苏州三星产线还有另一层意义,就是通过和三星的深度绑定,来弱化库存周期效应。

在可预见的未来,TCL华星很可能将成为三星在电视面板的第一大供应商。

据TCL华星业绩预告,预计2021Q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3.2亿~25.5亿元,同比增长470%~520%。

以价格屠夫身份入场的中国企业,如今开始了收割全球征程。



面板解决了,但还有芯片、工业机器人……,《科技日报》当年曾经一气列出中国35项卡脖子技术,60多项未完全掌握的核心技术。

一方面是制造业顶不上,另一方面则是危险的下滑——2020年,中国制造业占经济比重已跌破30%。

国家间的竞争离不开实体企业间的硬碰硬,中国需要更多像TCL、华为等制造业龙头,为中国人拔掉一个个卡脖子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