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大地震的影响图)
日本排污入海的决定一出,立即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哗然。中国也是痛斥日本极不负责任,要求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启动排海。
核废水里面含有哪些放射性物质?日本政府打算如何排放?排污入海会否对海洋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这些问题成为了民众的核心关切。
日本此次要排入太平洋的核废水,是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和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事故。一开始是由海啸引发的核电站氢气爆炸,日本政府和东电也决定隐瞒下去,并把事件定性为四级核事故,否认核燃料泄漏。过了一个月,眼看事情压不下去,日本政府才承认,福岛核泄漏事件,属于七级特大事故。这时候核泄漏和核反应堆故障已经阻挡不住了,最后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鞠躬了之。
由于救援不及时,福岛核电站的核反应堆虽然已经停堆,但堆内仍是热的,剩余裂变和裂变产物衰变会持续产生剩余功率,需要不断地使用冷却水进行冷却,这些冷却水直接流经核反应堆的一回路,直接受到核辐射,因此具有很大放射性危害。
日本此前也曾向大海排入核污水,在2011年核事故爆发以后,因为临时储存的污水过多,无法第一时间处理,日本决定将其排入大海,持续三个月之久。许多周边国家也全部受到了影响,包括日本自己。迫于全世界的压力,日本决定建造储蓄罐。
目前,随着每天大约150吨的冷却水的增加,福岛核电站事故的辐射处理水已经达到了125万吨,保管在大约1000个储罐内,每个储罐装1000-1300吨废水。而福岛这批废水是持续不断产生的,马上就要储存不下去了。
实际上,福岛核电站废水倾倒入太平洋,归根结底是个预算问题。处理核废水有好多种方式,例如在陆地上增加储罐容积,或者加压打入废水至地下深处。此外,还需要通过“吸附”和“沉淀预处理”等工艺,能够将核废水李的锶、铯等60余种放射性物质浓度降至一定的范围内。
日本政府从2013-2020年先后成立了“污染水处理对策委员会“和”ALPS小委员会“,召开了35次会议以及多场听证会,专门探讨污染水的处理办法。针对“排放入海”、“水蒸气排放”,“地层注入”,“地下掩埋”,“氢气排放”五种方式,从排放量、成本、工期、放射性污染规制以及是否产生二次核废物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排放入海”是最便宜、工期最短
日本此次准备向太平洋排放的核废水,也宣称要经过一定的预处理,去除核废水里的碳14、钴60和锶90,但氚无法除掉。不过,通常来说氚的危害比较小,由于氚的β衰变只会放出高速电子,其放射性电子不能穿透人体,只有大量吸入氚才能造成核辐射病。而且氚的半衰期为12.5年。
因此,在陆地上也能处理核废水,深埋或集中储存都行,只要将预处理以后的含氚废水深埋或集中储存,十几年后这些废水就安全了。但这种最稳妥的陆地处理核废水需要耗费大量预算。
日本人非常鸡贼,他们经过计算认为直接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最省钱。经过预处理的核废水排放不会引发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反对,因为含氚核废水是符合标准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此表达了关切,前提是日本预处理核废水能够合规达标。国际原子能机构同意核废水排海的前提,是日本要进行预处理核废水,而且能够合规达标(以日本人的信誉,我不太相信)。
有专家曾经对此做出过分析,这次排污最少会影响到半个太平洋,就连海对岸的美国,也是其中的受害者。人一旦受到核辐射,身体会得各种辐射病。轻则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重则会引起重度急性放射病,虽有可能恢复,但后遗症的痛苦是人类无法想象的。
这就是日本的鸡贼之处,他们利用美国的偏袒和支持,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容许排放含氚的惯例。选择了直接排海这种最省钱的处理方式,其实陆地处理也是可行的,但花钱更多。这是日本人自私自利的最直接体现。
由于太平洋巨大的容量,因此排放几百万吨含氚核废水,理论上确实是安全的。但这事非常令人反感,就相当于我们都知道游泳池含有一些尿液,但不影响大家游泳。日本这是公然向游泳池里撒尿,太恶心人了。
日本将普通核设施中产生的氚核废水排入大海时的限制标准定为每升6万贝克勒尔。表示到时候会将核废水中的氚浓度稀释至日本国家标准的1/40(即1500贝克勒尔/升),约是世界卫生组织设定饮用水标准10000贝克勒尔/升的1/7。
其依据是制定国际辐射标准的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将被辐射量限度定为每年1毫西弗。如果按照日本人说的,福岛核废水经过处理和稀释以后,即便持续每日饮用2升,也远远低于对健康产生影响的水平。
那么,这125万吨核废水,日本人每人每天坚持喝2升核废水,只用5天就能全部喝掉,这么简单就能解决的事情,何必要排入大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