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remix计划(ID:remixjihua),作者:刘鑫,编辑:石灿,原文标题:《在线教育盗版网课9块9,恶性循环何时休?》,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当然违法啊,看盗版和卖盗版都不对。”
九磅是法律系的大学生,曾参与过卖盗版在线网络课程。在问及卖盗版网课是否违法,他的回答很坦诚。
几千元的课程只卖9块9,上百T的文件便可几百元终生免费更新,在线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各种知识付费类课程低价售卖也在野蛮生长着。在这个灰色的产业里,有个人的小作坊模式,也有机构的整体化运作,他们活跃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构建了一个与正版相对的全网资源灰色帝国。
“你想要的我都有”“知识付费课程低价分享”“上万爆款课程随心学”……售卖课程的文案在微信朋友圈里活跃着。这些付费课程覆盖哲学、商业、历史、法律等各行各业,包含喜马拉雅、得到、腾讯课堂、万门大学等各大知识付费平台,这也恰恰印证了“你想要的我都有”这句宣传语。
低价共享、众筹拼课是这个销售链条的常见模式。以在线教育这个中心,向电商、社交等各个领域进军销售。“闲鱼,qq,微博,转转,贴吧,知乎……只要是互联网社区,有流量的(地方)都有人卖。”九磅说。拼课违法吗?这个行业何以长久存在?这对版权有怎样的侵害?Remix计划试图找到背后的答案。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但现实里有些事情,明知道它是错的,依然会去做。”对于买卖盗版课程的看法,九磅这样回答,“知识产权这东西,难说啊。”
九磅是考研后卖课的,卖了一个月,闲鱼封号7天,赚了1700元。
他遇到过一个月赚3万的卖家,用一本万利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九磅主要卖各种考试资料,比如考研考公、法考二建等。据他观察,市面上有两种经营模式,第一种是单纯的卖各种考试资料,这种一般团体性比较强,有专门负责卖书的,有提供代更新服务的;还有一种是售卖像喜马拉雅等平台的付费课,一般会采取众筹模式。
由一个团体汇总市面上的各种课程,再通过会员费、代理费等方式进行售卖是常见的盈利模式。九磅说,市面上代理费贵的要500多元,便宜的200多元。代理可以免费使用所有课,可以自己用,也可以把资源拿去卖。至于卖哪些课程,卖多少钱,都由代理自己决定。
课程交易一般采用云盘群的方式。“好几个T,个人网盘装不下,把客户拉到群里,机构按人头收费,一人1元到5元。”九磅认为这个价格其实挺便宜的,毕竟一些代理商能把一门课卖到好几百。
“这跟传销差不多。”九磅说。很多卖课的代理商原来就是买课的,把顾客变成商家是这个营销链一直得以延续的原因。很多卖家在个人微信名中都写有“招代理招合作人”的字样,入门的门槛很低,由买家到卖家只差一个询问的距离。
九磅知道大概的买家用户画像,“考研四六级这类学生居多,法考cpa这种学生和上班族对半,二建之类的上班族,宝妈多一点。”
关于卖家的用户画像,九磅认为差别并不大。据了解,很多卖家是打着拼课的旗号进行课程售卖的。在一条学而思的初中网课拼课帖中,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是拼课的理由。该发帖用户确实是学生家长,但又以添加其他联系方式的形式将顾客引流到盗版店家平台进行课程售卖。
在这个行业里,团体机构的流水化作业最常见,再者是个人小打小闹,同一个账号多人合用,或者定期由个人向社群中更新。
乐乐用9.9元从闲鱼上买了考研的课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毕竟捉襟见肘。”对于买盗版课的原因,她这样解释。
和乐乐一样买课理由的人有很多,赵楼就是其中一个。“大家都是穷学生,买正课的价钱挺贵的。虽然心里觉得伤害了人家的权益,但也真的就是没办法的事。几元跟几千块钱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即使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是迫于现实压力吧,不得已而为之,这样说可能有点冠冕堂皇的。”
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还有知识认知和筛选成本方面的原因。上班族王瑞花了99元买了各大平台知识付费的课程,她有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纠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支持正版,我们读过这么多年书,就觉得看盗版是一个很打脸的事儿。”
王瑞并没有完全消费那些课程,她将那些课程比喻成自己的储备库,它降低了王瑞去各大平台去专门搜这些课的欲望。“和买书买衣服一样,其实并不一定是多么喜欢这门课,而是就很想拥有它或者(让它)在场。”她也买过正版课,200多节的课程她听到十多节的时候就去看书了。
“想想这么多平台,我又不是得到的忠实用户,我也不是看理想的忠实用户,他们都在做课,我看看质量都不错,我拿那么多钱把它们都买下来,买下来我也听不完,就筛选成本是很高的。”
“知识文化很难量化,很难说学了这个课是值还是不值,轻易不敢花这种钱。”王瑞对自己能否听完她没有信心。王瑞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很想把钱花在刀刃上,“如果课程对我启发很大,甚至没有听完,但某一个点对我的启发特别大,我都很愿意为此付费。”她给自己找了一个合理化的空间,“我并没有那么认可这门课。”
正版行业VS盗版行业
“请注意核实对方身份,谨防诈骗。”
添加授课店家的微信时,很多店家的对话框中显示该字样。而相应的还有一个共性,他们在昵称后都有备注:只收支付宝。
这是在监管强压下,盗版商家做出的“变通”之举,从引流、话术、产品、交易到售后,类似的“行规”还有很多。
闲鱼平台每周都会发布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在最近一周里闲鱼冻结欺诈用户1.8万个,受理18.3万条举报,处理有效举报6.6万条。在闲鱼社区信息发布规范中规定,假冒商品、不当使用他人权利的商品或信息禁止发布,如假冒注册注册商标、盗版、侵犯他人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商品或信息。
“2018年的时候闲鱼上很多,后来好像被举报了,卖得少了。”乐乐说。平台的监管能一定程度上维护版权生态,改变行业乱象。
九磅的闲鱼账号被封的原因是聊天中往平台外引流,微信、威信、VX类似这种都会被平台识别出来。相应的,他们的引流的话术也在不断升级,类似直接发微信、帮朋友挂的,不在这交易等引流模式五花八门,但却也能绕过相应的监管。
不止是电商平台,贴吧、豆瓣、知乎等各大社交平台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目的很明确——引流。
“免费的就是最贵的。”九磅解释道,“有些课程价格很低,甚至是免费,只不过是在引流骗你加微信,天天在朋友圈发各种各样的广告,卖书的、卖代理的都有。”
为躲开监管,他们有这一行的“行话”。九磅的话术相对简单,采用关键词打拼音。“kao研,全套,稳定更新”“fa考,最新”。对于高级的,九磅表示,卖水果、卖象棋也可以引申为卖课暗示,第一行是这些产品信息,底下就是资料。
不仅是简单的广告语,对于文章他们也有防封举措——内容“注水”。上半部分卖课,下半部分用与课程毫不相关的内容进行填充,以此来绕过系统的筛查。
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卖,有些平台的课是行业默认的“雷区”。“查的严,我要下架了,不能拼了。”这是一位卖家提供的消息。在正版平台的维权行动中,一些卖家确实也收到过正版平台的律师函。
这些施压手段会间断性给卖家带去震慑作用。但以防版权方的追责,售卖产品也经过改良。王瑞分享了她那如同俄罗斯套娃般的百度云文件。“为了防止被屏蔽,文件就会有特别多。”
在产品的源头,CCtalk平台设置了防盗功能,通过数据加密、API鉴权、主媒体加密等保护网师的直播及录播课程。看理想是一个原创音视频内容平台,出品过刘瑜、詹青云、许子东、杨照、葛兆光等热门节目。它也会判断用户是否有访问权限,每次访问都有时效限制,用户频繁切换设备也会有相关预警来判断是否为违规账号。
CCtalk的防盗功能
“单从技术上来说,只要能让用户正常播放课程,盗版者就⼀定有办法破解防盗措施,只是成本的高低问题。要完全从技术上防盗,是不太可能的。”看理想相关负责人表示。
各大知识付费平台的用户协议里,都有类似“平台所有作品允许购买者在线观看学习、缓存下载,不可销售、传播,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人私自变更、发行、复制、转发信息资料”的版权声明。
但对于这些协议的震慑效果,维权骑士CEO陈敛表示,效果堪忧。他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我们都知道违法是不对的,但是仍然会有人违法。如果没有警察,没有公安局,没有向摄像头的话,可能这个社会就乱套了。这是一个道理。”
在交易环节,这些商家显得很谨慎。只询问不购买,第二天就看不到微信朋友圈了。他们用统一的头像,相似的话术,在探测灯照不到的地方存在着。
这个行业的售后参差不齐,尽可能不从电商平台直接交易是他们的一大共性,电商平台可以退货写差评,而微信等社交媒体相对而言“安全”得多。乐乐用物超所值来形容她购买的课,赵楼则表示售后课程更新一半就停止了,中途找不到卖家也时有发生。
有意思的是,在卖课的宣传里,商家会写上免责声明。“以上素材均来源于网络,所有的资源全部保留了原作者的信息,仅用来学习,请于24小时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您喜欢请购买正版学习,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而这段免责声明作用究竟有多大恐怕只有商家知道。
从搜索引擎屏蔽、删除下架、封禁账号到诉讼索赔、刑事案件,这是目前为止知识版权生态里搭建的分层保护体系。
“侵权人基本上是打一枪换一个地儿,按倒了葫芦浮起瓢。”看理想对侵权很是头疼,“发律师函治标不治本。要求下架或是举报成功后,侵权人可能短暂地删掉或是平台协助封掉⼀个账号,但无法直接追到最终的个人或是公司主体。”
“如果版权方说侵权了,直接下架不做这个课就可以。”一卖课店家这样说。“就很简单。”
“这是好事,这是绝对的好事。”陈敛表示,至少说明侵权者是会停止侵权行为的,这对于版权方来说,是一种实质性的止损。当然,对于这类侵权者来说,继续侵权行为,随着国家知产保护越来越严格,迟早会付出更大的违法代价。
在线教育版权的未来会好吗?
“很多课程是没有版权的,律师的诉讼费也很高,再加之卖课的人很多,平台找不过来的。”一卖课店家描绘了这个行业的维权成本。
不止是经济方面的成本,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无法估量。“用半年时间去对接,找律所,可能赔偿个一两万。”陈敛说。
维权成本高让版权方的维权之路充满着荆棘,平台监管的滞后也给盗版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九磅表示,产品的推送和算法相关,算法将商品曝光,再到平台发现商品违规,将商品下架是有时间差的。而各大平台的版权维权工作也参差不齐。
相应的,在强力监管下售卖课程的商家很少,而在不加监管的平台,售卖盗版课程的店家在野蛮生长着。这个产业链不局限于电商售卖的形式,个人号和视频号的自媒体、非ICP备案的网站、相关的小程序和APP有很多,有流量的地方都是这条产业生存的土壤。
在维权骑士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内容行业版权报告》中显示,闲鱼、百度贴吧、转转、淘宝等平台依然是付费内容侵权多发平台,侵权线索都在万条以上。
但版权治理率也相差很多,就电商平台而言,拼多多是同类平台治理率最低,仅88.8%。
法律意识薄弱是这个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论买卖双方还是版权方,版权意识薄弱是一大痛点。买家购买盗版课程时不会考虑太多,卖家也会为自己只是资料的搬运工来进行合理化,甚至有些版权方对于自己的版权资产也不甚在意。“一部分版权方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教育要是要多方来进行的。”陈敛说。
除了版权意识,教育产业化所带来的副产品——教育焦虑也加剧了买家的购买欲望。“我觉得支付费是有包含一个东西,就是给你一种期待,给你一种购买它就会变得更好的期待。除去知识的那部分,这是一个商人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王瑞说。
这是一个多输的局面。
“不管是图书、课程、漫画还是小说,对内容公司来说都是生存,是去交税、去为市场提供优质的服务、去为自己的员工去交五险一金、去解决就业等等的一个基础。去卖盗版课或者卖盗版内容,其实就是本质上伤害这些根基。”
陈敛表示因为盗版内容让一家公司死掉的现象有很多,让一个行业死掉都是有的。因为侵权盗版让大家不愿意去创作,或者根本与意愿无关,是企业无法支撑走下去了。
在这个恶性循环的链条里,一直循环下去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就业岗位没有了,国家交税没有了,市场享受不到最好的服务了,整个盗版行业也没东西可盗了。
猿辅导在接受采访时曾公开表示,“盗版课程对于消费者、版权企业以及社会创新环境来说都是一颗‘毒瘤’。”
庆幸的是,人们也在不断关注版权。在知乎里,关于拼课是否违法的问题也有很多。“这里是有一个拿捏度的。”陈敛类比了在爱奇艺里买会员,“虽然说会员只许购买者一个人用,但晚上和家人一起看没有问题,但如果有意识地把账号去卖,在酒吧里去放,这肯定是违法的。同样,打着拼课的名义来买卖,都属于侵权违法了。当然拼课本身也是违反用户协议的,只不过说以前有没有人去发现这个问题而已,肯定是侵权的。”
对此,看理想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拼课和盗版录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很难辨别网上所谓的拼课是否是售卖的⼀个幌子。
目前,大多数知识付费平台都只能通过“通知平台——实现删除”的路径来维权,看理想表达了对版权未来的期许,“希望大家对喜欢、认可的东西多多支持,即使当下经济条件有限,也尽量不参与的盗版传播、侵犯知识产权的行动为中去。同时也希望内容提供者的商业价值慢慢凸显之后,能更有话语权一些,可以要求平台更有效地利用实名认证的规则来防止侵权,对于重复侵权的行为也能进行更有效的惩戒。”
陈敛认为在过去的版权服务实践里,已经有了一个可持续性的版权资产保护体系。事实上这对提升版权侵权成本,改善泛滥情况,进而对版权资产止损、保值、增值等都是有实际效果的。
在他看来,国内的版权意识是越来越好的,一定是比过去好,90一代比80后要好,80后比70后要好。
“未来会好吗?”
“当然。”陈敛很肯定。
备注:九磅、乐乐、赵楼、王瑞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remix计划(ID:remixjihua),作者:刘鑫,编辑:石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