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那一代科技人眼里,跨洋而来的王安不可思议。
他是发明家,是企业家,是华人首富。他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引领美国科技产业方向的人,直到他力排众议,将公司的一切交到儿子手里。
改变计算机产业
1945年,初到美国、求学于哈佛大学的王安,为生计去了IBM面试。看着眼前这张黄皮肤面孔,面试官说:“IBM是美国最好的企业,这里不适合你,你还是找个汽车修理厂试试吧。”
这句充满歧视的话激怒了当时24岁的王安。
出生上海的他,打小便是天才。16岁高中毕业,考入交通大学(如今的上海交大);20岁带着团队藏身桂林的山地,研究无线电通讯设备,为抗日战争做后援。
抗战胜利后,王安被公派至美国学习技术,随后考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第一学期,他的课程成绩全是A+。
他的周围充斥着赞誉,直到被IBM面试官言语“侮辱”。
回到哈佛后,满含怒气的王安决定在计算机领域搞出一个大事件,打IBM的脸。
他争取到高额奖学金,只用用3年就拿到了应用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两个学位,并被世界上第一台大型计算机MarkⅠ的发明者、“电脑之父”霍华德·艾肯招入哈佛计算机实验室。
艾肯当时正困扰于计算机的存储问题。存储是计算机的核心。臃肿的MarkⅠ放置在哈佛的实验室内无法移动,艾肯希望它能成为一台轻巧可携带的机器,存储设备因此成了关键。
他和团队尝试了很多方法,但始终没有解决。令所有人意外的是,进入实验室第3个星期,王安便从理论上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王安发现,磁场振动原理可以应用于电脑存储系统,并据此发明了磁芯存储器。
这个小小的部件,改变了计算机产业的历史。它大大缩小了电脑的体积,让计算机从科研迈入商用领域。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磁芯存储器一直是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发明磁芯存储器时,王安仍是编外人员,还没有过试用期。艾肯立刻帮他转正并加薪,希望留住这个天才。
但王安拒绝了。
IBM恩怨
1951年,王安离开哈佛,踏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他在哥伦布大道租了一个汽车库,买了一张桌子,装了一部电话,成立王安实验室,生产出售自己研发的磁芯存储器,单价4美元。
4美元在当时是很高的价格,看好并投入计算机商业化的企业又少,王安的生意并不好。
但很快,敏锐的IBM闻风而来。
IBM给王安递上一份合约,邀请他成为企业顾问。按照合约规定,IBM可以在3年内不受专利限制,自由选购王安的存储器件,除货款外,对方还承诺每月额外支付王安1000美元作为顾问费。
鉴于IBM的诚恳,再加上也没有更好的选择,王安接受了这个条件。从被面试官无情奚落到成为顾问,王安一雪前耻。
但美好的关系并没有维持太久,双方很快爆发了更大的分歧。
借助于王安的磁芯存储器,IBM开始大规模推动计算机的商业化应用,并将之确定为未来的核心业务。他们也不再满足于只是合作,而是希望买下王安的专利。
起初,王安并不打算出售,但当时除了IBM,没有其他企业对这个超时代的产品感兴趣,他的实验室又急需资金运转。一番难舍与思想斗争后,他还是答应了。
本以为事情就应该这样圆满结束了,但却由于IBM的出尔反尔,王安彻底被激怒了。双方的核心冲突是,IBM最初提出以250万美元买下王安的专利费,但在得到王安肯定的答复不久,他们又很快改口要求降价。
一边用着王安的磁芯存储器扩大自己的计算机产业版图,一边又仗势打压王安,王安忍无可仍,与IBM之对簿公堂。
在IBM这样一个巨头面前,王安终究还是太弱小了,旷日持久的官司后,他选择妥协,接受了50万美元的价码。
买卖成了,“仁义”不在。拿到钱的王安,决意发明更多产品,在正面战场回击IBM。
1955年,他创立了王安计算机公司(又名王安电脑公司)。随后的30年里,这两个拗口的汉字,成了美国计算机领域人尽皆知的名词。
身家一夜暴涨
创立公司、独当一面,王安谋划已久的创新念头肆意勃发。
10年内,他的实验室产生了一项接一项发明创造,包括纸孔式记录仪、自动打字机、无线电打字印刷机、记录带辨认机等。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1964年问世的“洛赛”台式电脑。
“洛赛”是现代PC(个人电脑)的雏形,它能快速运算复杂的数学公式,使用者还可以在上进行编程。更重要的是,相较同类产品,它的体型袖珍,操作简单,功能更为强大。
对王安而言,“洛赛”最大的意义是,让他的发明挺进了主流。此前,他创造的那些新鲜事物,在那个年代只是调剂品,非必需品。但“洛赛”,成了需要小型计算机企业的刚需。
在“洛赛”的带动下,王安电脑的营收猛增。到1967年,公司销售额已达690万美元,两年内翻了三倍。
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个显赫的数字,但放在王安身上,只是杯水车薪。
为了和IBM一较高下,他在研发投入上不计成本,但其中很多发明,并没能转化为预期的利润,再加上持续扩充的产品线,更让公司入不敷出。
几番折腾下来,在计算机市场如日中天的王安电脑,非但没有积累足够的资本,反倒负债累累。借债,甚至成了王安在研发之外的重要工作。
1967年,在债权银行的压力下,王安决定发行250万美元的股票来偿还债务。
这个不得已为之的举措,却出乎意料地成了公司腾飞的起点。
王安电脑上市,股票的发行价是12.5美元,到当天收盘时,已涨至惊人的40.5美元,数小时内,40万股被抢购一空。一夜之间,王安的身家大涨5000万美元,成为超级富豪。
身价暴涨,并没有让王安感觉良好。公司同事回忆,上市之后,王博士比以前更“拼”了,经常彻夜待在实验室。
对这个极度自信与骄傲的人来说,尊严远比金钱更重要。在此之前,“打倒IBM”还只是一个自我激励的妄想,现在,有了更多资本,他更加只争朝夕,铆足劲儿要大干一场。
让IBM掌门人晕厥的WPS
王安宣布要对抗IBM的当天,公司的股票便跌了,评论称他有点得意忘形。
他把IBM视为对手,但IBM只把他当成一个笑话。
当时,全世界所有计算机厂商加起来的份额,不及IBM的1/4。他们的计算机系统,帮阿波罗11号登月,让银行可以跨行交易,消费者可以在线买飞机票。
“蓝色巨人”的市值,是王安电脑的300多倍。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王安的豪言付之一笑。比如,时任IBM掌门人小托马斯·沃特森就对这个曾经的顾问保有警惕,他告知下属,要时刻关注王安电脑的动向。
但王安的决定并不是鲁莽的,因为除了自身实力的提升,外部环境也在帮助他。
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市场竞争激烈,IBM及王安公司的利润均大幅下滑。危机之下,王安决定在小型机之外,再开辟一个战场发起对IBM的突袭。
他在深入研究市场后发现,在各种自动化机器的支持下,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90%,但办公室白领的效率却没有显著提升。当时,办公室的设备是清一色400美元上下的电动打字机,工厂蓝领使用的却是价值数十万乃至百万美元的设备。
而美国经济却正加速转型,办公室白领的数量大幅增加,现有的办公设备已跟不上步伐。
王安因此认定,计算机的下一波将是软件系统,而不再是硬件。没有好的软件支持,计算机也只是一堆看似现代化的机器。于是,他集中科研和资金,开始研发当时亟需的办公系统。
而这,正是IBM的另一大专属领域,是王安此前未曾发力的。
1971年11月,王安电脑推出了1200型计算机,其本质是具有编辑功能的自动打字机,它附带检索功能,比原先的电动打字机好用得多。
这个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巨大的成功,也引起了新闻界和IBM的高度关注。报道称,因心肌梗塞住院的IBM董事长小托马斯·沃特森,看到这条消息后大发雷霆,斥责助手没有提前通报相关信息,大骂之后陷入晕厥。
沃特森之所以恐慌,是因为他和王安一样预见了办公系统的广阔前景。
1976年,在1200型的基础上,王安又推出了变革性产品WPS。当工作人员在纽约市展览会上演示这台文字处理机以及操作方法时,与会者都惊呆了。
在此之前,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识过计算机会有如此魔力。
展会结束,美国的办公室开始大换装。从白宫总统办公室到企业,WPS处理机成为当时最为热门的科技产品,是年,王安公司的营业额突破1亿美元大关。
办公室里人人都用WPS,大多数人以为WPS是Wong Processing System(王安处理系统)的缩写,但王安的本意是Word Processing System(文字处理系统)。
全球华人首富
带着WPS,王安全线出击。
除在美国本土设立广泛的制造和经销网络,他还将触角伸向全球,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一跃成为大型跨国集团。
依托WPS,王安向IBM直接宣战。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
“试试我们的产品,忘了IBM。”
强攻之下,王安电脑开始摧枯拉朽式地接管着原本属于IBM的领地。
1986年,美国政府就世界范围内美军空军基地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公开招标,王安击败了包括IBM在内的一众大型科技企业,签下了4.8亿美元的合同。
那也是王安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年。
当年7月,在纽约“自由女神像落成100周年”纪念仪式中,王安被选为全美最杰出的12位移民之一,从里根总统手上接过了“总统自由奖章”。
三个月后,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总设计师拉着他的手夸赞说:“你在美国很出名,现在是家大业大,这可是你自己奋斗出来的啊!”
那一年,王安公司年营收30亿美元,王安个人身家20亿美元,位列美国富豪榜第五,全球华人首富。
但也就在那时,巨大的危机也在王安电脑体内蔓延开来。
关键错误
王安推出WPS的1976年,另一件计算机科技业的大事件也在同步发生:乔布斯和他的伙伴们创办了一家专攻PC(个人电脑)的公司,并给公司取了个特别的名字:苹果。
只用4年的时间,苹果公司上市了,乔布斯成为亿万富翁。
IBM也一度和王安持相同的看法,对乔布斯不屑一顾。但在苹果持续强大之后,IBM率先惊醒过来,从1981年开始加大PC投入,和苹果一起开启PC普及的时代大幕。
此后,PC的功能越来越强,王安的小型机和文字处理机,不再具有优势,市场份额一再被挤压。形势越来越危急,到1983年王安才相信PC就是未来,继而开始了反击。
但这一次,王安的威力不在了。
当时,个人电脑市场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IBM已经通过与微软、英特尔的合作,确立了个人电脑的行业标准,市场上的其他电脑厂商也都纷纷跟随,选择了与IBM电脑兼容。
但心中憋着怨气的王安,坚持要走自己的技术路线,与IBM标准分庭抗礼。
这让王安相当于在和整个行业作对,因为缺少与市场兼容的软件,自身的软件又有局限性,即便其电脑性能更好,速度是IBM电脑的3倍,也依然四面楚歌。
王安也试图打破僵局,报道称,他先后约见了微软的比尔·盖茨和因特尔的安迪·格鲁夫,希望与他们合作。但遗憾的是,王安给出的合作要求,不是让英特尔、微软与王安电脑合作,而是要让英特尔、微软都不再与IBM联盟。
比尔盖茨后来回忆说,被王安找到时,他先是有些受宠若惊,然后就是大吃一惊。因为,当时的微软还很弱小,还要靠IBM吃饭,而且他的母亲又是IBM的高管,因此,他实在想不到,王安竟然会对他提出这样的要求。
格鲁夫拒绝王安的理由则更加简单粗暴。坊间流传,早年间,格鲁夫曾拜访王安,希望其为因特尔的一款存储器提供建议,但王安表现得相当傲慢,“如果你早点问我这个问题,就不会拿出这样(不佳)的部件”,这让格鲁夫感觉受到了羞辱。
尽管处处遇阻,但以王安电脑的财力、科研水平与团队力量,他们仍有很大机会打个翻身仗。然而,王安电脑这艘巨舰终究还是快速沉没了。
因为,在被外部竞争围剿的同时,王安电脑内部也遇到了重大危机。
土崩瓦解
王安虽然生活、成名于美国,但他的行事风格很中国化。
他不喜欢美国的那套公司制度,曾多次表示,“作为创始人,我对公司有完全的控制权,我的子女也有机会证明他们管理公司的能力。”
1986年11月,因为身体原因,王安决定退休。
当时,公司有三个人被认为潜在的接班人选:以技术研发见长的哈罗德·科普洛,以市场见长的约翰·淳宁翰,以及王安的长子——学数学出身,既缺少技术积累,也缺少市场经验的王烈。
三个人中,王烈是内部影响力和期待值最低的,但深受子承父业传统思想影响的王安,不顾内部高层的众多反对声音,一意孤行地任命36岁的儿子王烈为公司总裁。
在美国,子承父业也是人之常情,但能够成功传承的家族企业,大多集中在三个领域:金融、汽车、能源。这些领域,资源、资本、人脉是成功的关键要素,而且都能相对顺利地传承,继承者只要不犯大错误,就能守业。
但IT行业则全然不同,这个行业变化快,竞争激烈,一个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失败,就可能让过去几十年的积累灰飞烟灭。
王安是公认的天才,他的科研能力和经营水平也都领先于行业。
30年间,王安对公司团队的建设成就卓越。他以优越待遇招揽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比如,后来入主思科,将思科市值从6亿美元带到4440亿的约翰·钱伯斯,在王安电脑时也只是一个地区负责人。
营收过20亿的那年,王安便投入7亿美元作为科研费用,薪酬和奖金是其中的重要支出。
这批人很服王安,但不服他的儿子。在王烈任职后不久,另外两位潜在接班人都相继离开了,公司内部管理陷入史无前例的混乱。
实际上,被任命为公司总裁的王烈并没有想象中那般不堪。王安早就为王烈接班做足了准备,当王烈从圣·保罗大学和布朗大学毕业后,就被安排到公司的各个部门工作。而早在70年代末期,王烈便向父亲建言转战PC,其敏锐度与前瞻性可见一斑。
但王烈的确不具备父亲般的领导力。他既没把王安电脑当时已经占据先机的WPS做大做强,也没能让PC突出重围,还让公司有优势的产品逐渐落入平庸甚至落后。
早在1983年接管公司研发时,王烈就曾宣布要推出10余款新产品,但最终无一兑现。
王烈接班不到两年,王安电脑在电脑业的命运便被改变了:其财务状况急剧恶化,1988年的亏损额高达4.24亿美元。公司股价也随之大跌。
更糟糕的是,面对亏损,王烈又来了一记“杀鸡取卵补亏空”的昏招。
为了改善财务状况,他将客户在购买其大型计算机时需支付的软件费从1000美元调到5000美元,同时还想尽办法在老客户身上捞金。比如,很多企业向王安电脑定制了专属的计算机系统,1988年起,这些公司因技术问题咨询王安公司,还要每次支付175美元的费用。
一系列举措下来,越来越多合作伙伴离开了王安电脑,越来越多客户也离开了王安电脑,王安一手建立起来的团队,也渐渐土崩瓦解。
后来因思科而闻名的钱伯斯,就是在这段时期离开王安电脑的。当时他被要求裁员4000人,这让他非常痛苦,因为他知道,被裁的都是美国业内最优秀的员工。
1989年9月,王安在重病中忍痛割爱,亲自劝退了王烈,请来有过拯救濒危公司成功经验的GE前总裁——理查德·米勒(Richard Miller)出任公司总裁。
并无电脑从业经验的查德·米勒,最终也没能挽救王安电脑这艘撞上冰山的巨轮。
1990年3月24日,70岁的王安在对公司的重重忧虑中因癌症去世。两年后,已不能继续正常经营的王安电脑宣布破产,公司市值也从巅峰时的56亿美元跌至不足1亿美元。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王安能完成第二次战略转折(专注做软件系统),世界上可能不会有微软,他也不会成为科技偶像,而是会在某个地方做教师,或是一位律师。
但世上没有如果,一代传奇,就此谢幕。
▲1986年,王安出版自传《教训》
王安身前曾写下《教训》一书,并在书中强调:“人之所以失败,多半是因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