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祭祀坑再出珍贵文物500余件,时隔30多年,三星堆遗址再次惊艳了全世界,它所在的三星村也成了全国的焦点。车辆进进出出,人来人往,僻静的村庄一下子热闹起来。

77岁的村民杨永成很平静,他仍像往常一样,在地里干活,拔草时,他也会偶尔想到当年自己与三星堆邂逅的经历,每次想到这里,老人都有些小得意,“不是我发现,它还不得让人晓得啊。“1986年,杨永成和工友陆续发现三星堆一、二号坑,出土了青铜神树、大立人、金杖、玉璋等稀世珍宝,震惊了全世界。



一锄头刨出青铜面具耳朵

3月25日下午,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仍在紧张进行,现场被两道围墙围着,大门紧闭,只有带着证件的工作人员偶尔进出。尽管天气阴沉沉的,但还是不断有车辆行驶过来,常有一小簇一小簇的游客在门前合照留念。



77岁的杨永成并没有去凑这热闹。在斜对着三星堆遗址的村子另一头,他在地里和几名村民干农活,正扒开盖在马铃薯秧子上的薄膜,把下面的草连根拔掉。

村里很多老人在他这个年龄就不再干活了,多在村里溜溜弯唠唠嗑,但杨永成身体很硬朗,还在坚持做工,干一天活能收入百元。因干农活,他的双手很粗糙,但正是在它的挥舞下,那一锄头才挖出了震惊世界的三星堆2号坑。



2016年7月,广汉三星堆迎来祭祀坑发现30周年纪念活动,当时杨永成和文物修复专家郭汉中作为见证者、参与者和揭开三星堆神秘面纱的“关键先生”参加了纪念活动。“有时想想就很神奇,专家没挖到,外国人没挖到,我们几个农民拿锄头就挖到了。”杨永成在当时感慨。

时任广汉市文物局副局长的杨洋则把他们称为“带着上天的旨意而来”,不然怎么是他们一锄头挖出了三星堆呢。

事情还要回到1986年,那年杨永成42岁,在砖厂当一名泥工。他记得大约在8月份,那天风很大,他和工友温立元挖地槽挖到了中午11点多。眼看着马上就要吃饭了,就在此时,他一锄头挥下去,听到咣当一声。杨永成赶紧刨开一旁的土,露出来的东西让他心跳突然加速:一只青铜面具的耳朵。

曾任三星堆遗址考古站站长的陈德安回忆,那年7月18日,砖厂工人闯进工作站,说挖出来玉刀了,之后经过拼接,发现是玉戈、玉璋等物。经上报,国家文物局同意发掘。

杨永成所在的地方距离1号坑的距离仅有数十米远,他和工友推测这极有可能是一件宝贝。他们将此事报告给了文物部门。陈德安也曾记录,8月14日,在距一号坑东南约30米处发现2号祭祀坑。

三星堆农民考古名人曾卷炳回忆,1号坑快要挖完的时候,“我吃过早饭过去准备拆棚子,看到旁边村里的杨永成蹲坐在那里。”走过去后,他被告知,这里发现了“铜脑壳(面具)”。

因2号坑挖掘出很多珍贵文物,杨永成得到了100元的奖励。”感觉非常舒服。那时候相当于现在的几千块钱,是我两个多月的工资,那时候一斤猪肉也就几角钱。“

一天能赚一块六毛钱

对于不少人来说,三星堆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沉睡在三星堆里的古蜀文明,当年还是被一对四川的农民父子无意间打开的。1929年春季的一个傍晚,广汉南兴镇的燕道诚和儿子在淘河沟时,一锄头下去翻土时觉擦到了不对劲,仔细一看竟是大小不一的坑玉石器。1934年,考古队在这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之后,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就长期停滞。

杨永成从小的时候就常听老人说过,村子这一带有宝藏,但此前他从来没有见过。1986年,砖厂工人发现了玉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紧急展开了1号坑的发掘,出土了金杖、青铜人头像、青铜尊以及象牙等大量文物。

杨永成这才知道原来传说都是真的。当他一锄头挖开了2号坑宝藏,这里出土了让世界惊叹的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等国宝。古蜀文明究竟如何起源的,三星堆文明的去向等也成了热议的话题。

对于杨永成来说,这些文物既神秘又很真实,都是他亲眼见证出土的。在他把发现青铜器的消息告诉了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后,考古队邀请了他和温立元参与了2号坑的发掘。

杨永成很喜欢这份工作,活不重,给的薪水很可观,当年一小时就给2角5分钱,一天一般8个小时,能赚一块六毛钱。在砖厂,一天也就赚个一块多钱。“有时也加班,晚上说干就干,坑两边都有一个400瓦的泡子(灯泡)。”



大半天只运了两瓢土

因他的体型较大,体重有130来斤,又没有学过专业的技能,考古队并没有让他们俩人亲自参与挖掘,而是让几名体型较小的女队员下坑挖掘。他和温立元则在坑上,辅助搬运现场清理的泥土。

“这个很慢的,一点点把那个土弄出来。”杨永成清晰地记着,考古队员用筷子般大小的工具清理泥土,非常细致,有时他们等上大半天也就能运上两瓢土。

挖出来的文物都要经过拍照和记录,每天都要经过清点,“少一样东西大家都不能脱身。”杨永成仍记得当时铜像旁边的一颗指甲盖大小的“珠珠”找不到了,急坏了现场的人,他们就用筛子把挖出来的土一遍一遍的筛查,最终才找了出来。

出土的文物让杨永成增长了见识。他从小到大第一次看见一米多长的象牙;有一小条碎玉石,用吐沫一擦,表面光溜光溜的;他还亲自抱过铜人面具……

限于当时的技术和条件,杨永成介绍,挖出来的文物多用纸来包住,放进木制的板子或箱子上,再用纸给填充好运出去。2号坑曾出土过让世人惊叹的青铜大立人,整个人身高有2.6米多。杨永成记得,它被压在象牙层下面,出土时平躺着,身子断成了两截。

经过修复后,现如今,青铜大立人被展览在三星堆博物馆一号馆展厅中轴线最核心的地方。杨永成也经常去到博物馆,每次看到大立人都感慨不已。当年,三星堆博物馆还没建成,正是他和几名工作人员亲自把它从考古现场送到了成都的博物馆。“前后都有公安保护,我们的小车就在中间。”也因为被邀请押运文物,他在成都耍了两天。

杨永成说,当年2号坑挖了一个多月,他赚到了一百多块钱。他说,当时自己家里有六口人,这些钱大大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他没有乱花,交给家里补贴家用了。

“小心,别挖到宝贝了”

这次三星堆再次对六个祭祀坑进行挖掘,杨永成并没有去周边围观。考古现场被两层围墙隔档着,“没有牌牌,进不到里边。”他的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从网上看到了消息,来问杨永成这次有没有进去。

“现在保护工作都做得很好。”杨永成感慨,当年他们对2号坑挖掘时,只是用竹竿搭建了一个围栏。他也听说了,现在考古现场用了很多高科技的设备,来了很多专家。

据了解,本次考古发掘,针对6个发掘坑搭建了4座考古方舱,以保证恒温恒湿的舱内环境。每个方舱里配备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采用平行桁架、自动化载人系统等装置实现文物调运的功能。进入考古舱,所有考古人员都需穿着防护服。

听记者介绍了这次发掘动用的新科技,杨永成很是赞叹,“这次挖出来的文物要比上次还要多,保护还要好。”

新的祭祀坑考古现场的挖掘不再跟杨永成有关联,但三星堆的再次“出新”将世人的眼光又一次聚焦在这个村落,除了人流量明显增多,三星村每天都在悄悄发生改变。



在三星堆遗址旁,新修的水泥路穿梭过一片绿色的庄稼地,通向村里的柏油马路上,路政的工作人员正在测量和绘制交通标线。路边的一条小水沟旁堆满了石头,几位工人正在施工,挖沟、铺石、抹水泥,引得不少路人围观。“小心挖,别挖到宝贝了。”

一条崭新的石头砌的沟渠正围着村子蔓延开,靠近三星堆遗址的地方,已经开起来了几家农家乐和茶室。三星村的村民希望未来三星堆能带给村子和他们个人更多利好。

延伸阅读

三星堆出土超120根象牙 或将解开三星堆与金沙之谜


3月20日开始,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陆续公布新一轮发掘成果。目前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中,3号坑已探明的象牙就有120多根。同为古蜀文明遗址的金沙遗址,曾于2001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层层叠压、密集分布的象牙,为何古蜀人对象牙情有独钟?这些象牙该如何保护?未来将有哪些文保举措?研究者期待从象牙中破解更多古蜀密码。



三星堆刚刚发掘出土的象牙


一脉相承,古蜀祭祀中的圣物


据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金沙遗址发掘者之一朱章义回忆,2001年2月8日,当他赶到金沙遗址的发现现场时,看到了此生最难忘的一幕——“到处都是象牙渣”,泥土表面白花花一片,如覆白雪。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金沙遗址祭祀区共发掘出100余根完整象牙和数以吨计的象牙段、象牙尖等象牙制品。



金沙遗址发掘时的象牙堆积

除了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中国其他地区考古发掘中并未发现如此集中的象牙。专家推测,成都平原在修建都江堰之前,河流长期泛滥成灾,而中国古代方术家有用象牙魔力殴杀水神之法,因此古蜀人用象牙祭祀,可能因为象牙具有镇杀水中精怪的作用。金沙遗址出土的肩扛象牙纹玉璋,刻画了两组头戴高冠、方耳方颐、身着长袍、肩扛象牙的人像。该图案与三星堆“祭山图”玉边璋上的图案类似,清楚地向人们展示了古蜀人用象牙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景。



金沙遗址出土的肩扛象牙纹玉璋及其线图

“一触即粉”,象牙发掘步步惊心

如此数量巨大的象牙,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既是惊喜,更是挑战。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副主任孙杰介绍,古蜀象牙尚处于新鲜象牙向象牙化石演变的中间阶段。新鲜象牙主要由无机矿物成分和有机纤维蛋白组成。其中,无机物赋予象牙硬度和刚度,而纤维蛋白则赋予象牙弹性和韧性。在三千多年的埋藏过程中,象牙中起粘结作用的蛋白质已降解殆尽,几乎所有的象牙,从牙根到牙尖都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空洞。因此考古发掘中看起来完整坚固的出土象牙,其实内部已完全被潮湿的泥沙充填,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迅速“失水”开裂。加上光照、微生物的侵蚀与降解,象牙表面会迅速变色,裂隙增宽,甚至产生新的断裂、霉变等病害。这就是出土象牙不易保存的原因。

据悉,金沙遗址发现大量象牙后,文保工作者立即对质地酥脆的象牙开展了预加固处理——涂刷加固剂、包裹保鲜膜等等,同时在保鲜膜外侧分段灌注石膏,以支撑象牙庞大的“身躯”,这才将脆弱的象牙清理出土,为实验室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争分夺秒,为象牙建起保护屏障

直至今天,文物保护界还没有一种较为成熟安全的方法,可以用于古蜀象牙的保护。文保人员通过材料筛选、失水试验和光老化试验,采用有机硅将象牙暂时封存的方式,从而使象牙隔绝外部环境,为进一步研究更安全的保护方法争取时间。



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厅中使用有机硅封存的象牙


据介绍,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120多根象牙的同时,金沙遗址发掘之初封存在硅胶中的象牙已有20载,硅胶的颜色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金沙遗址博物馆计划将象牙取出,重新进行有机硅灌装,同时对原有硅胶成分重新研究,以重新评估这种保护方式的安全性。

延伸阅读:

细思极恐:中国三星堆又有重大发现,难道人类真的不是进化而来?

1929年,一对在挖水沟的村民父子,意外地发现了一条长方形的坑道,里面堆满了各种精美的玉器……



一、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月亮湾的鸭子河畔,燕道诚、燕青保这对农村父子,他们在清理门口的水沟时,无意间挖到一个堆满玉石器的土坑。

土坑里面珍奇无数,仅仅玉璧、玉璋等就有数百件之多,一时之间差点吓坏了他们。



燕家父子缓过神来之后,意识到这些肯定是古董宝贝。

所以,他们急忙把发现的一些全部挖了出来。可是,他们只以为这可能是以前某位大地主埋下的,万万没有想到这可是距今数千年之前的文物。

大部分这些挖到的三星堆古董文物,都被他们便宜地卖给了古董商,甚至将一些送给了亲戚朋友,并没有当回大事。



后来,成都的一个金石鉴赏家也买到了四件燕家的玉器,忍不住将自己的收藏发表在了报纸期刊上,这使得“广汉玉器”很快在古玩界声名鹊起。不少玉器古董商纷至沓来,狂热地追寻这些宝物的来源。



1931年春,英国神父董笃宜也从燕道诚手中买到了几件玉石器,并且让自己的好朋友帮忙鉴定了一下,原来这些玉器都是商周时代的文物,时代久远,价值连城。

此消息,迅速在古董界流传开来,一大批觊觎宝贵文物的人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

可不能让中国文物遭到肆意破坏,在当时广汉县县长罗雨苍的支持下,华西大学博物馆考古队开始了第一次正式的发掘工作,揭开了三星堆的序幕。

不过,后来因为附近的土匪横行,考古人员在发掘了10天后便宣告了结束,这次挖掘总共挖掘出玉石器和陶器等600多件。



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考古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三星堆“很可能就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在后来的正式发掘中,金杖、青铜人头像、象牙和玉石器等四百余件文物陆续出土。

尤其,三星堆一、二号坑的发掘,使沉睡三千年的古蜀文明一醒惊天下。



李白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地形闭塞封闭的古代蜀地,发现的这一批重要文物,带有着神秘的传奇色彩,尤其青铜人面像,造型高大,面容奇怪,根本不像人类的面貌,仿若外星人一样。



最近,中国四川发生了一件大事,三星堆有了新的一批重大发现,全世界为之震惊。神秘三星堆青铜巨人、大量象牙、和黄金面具的发现,又为人类世界带来了许多解不开的疑惑。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甚至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最近三星堆发现了一个超过500克的金面具,造型奇古,令人匪夷所思。





甚至,有些网友调侃千万不能让韩国人看到,不然如果让他们发现叫作“三星”,都会把这些文物都抢到他们的名下。



三、难道人类真的不是进化而来的?存在外星人?

有人说,按照当时中国青铜器技术的铸造水平,很难想象会有这样一批青铜器被先人制作出来。

而且,相比于中国其它地方出土发现的文明遗址,“三星堆遗址”的文明程度明显要高出一大截。

关于这些青铜人和青铜面具的解释,很多学者都笼统地将它们归之为王权和神权的结合象征,而黄金面具则是跟太阳神的崇拜有关,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实质性可靠的推测证据。





有专家比对了三星堆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发现两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黄金面具,这在埃及地区也有发掘出现。

而且,两个文明在时间层面十分吻合,三星堆的文明繁盛时期,大致与金字塔建造时期大致相同。(虽然有不少人质疑埃及金字塔是现代西方人伪造的)



这样看来,或许古代中国和古代埃及之间存在着文明之间的交流联系是可能的。难以想象,这样长途跋涉的一段路程,古人是怎样翻山越岭穿越进行交流的。

至于,古埃及影响古中国,还是古中国影响古埃及,至今还是一个谜。



古埃及到古中国 地图

如果细看这些青铜面具人像,我们会发现它们个个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身形达到2米多高,一点没有现实人类的体征。

所以,有不少人推测这些大型青铜雕塑是外星人所造。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来了电影《普罗米修斯》里面的人类祖先,身型也是十分高大,戴着古怪的面罩,这种设置跟中国三星堆青铜人的设置很像。

难道人类真的不是进化而来的吗?是否存在外星文明的干预?





电影《普罗米修斯》里面的人类祖先 身型高大


如今,中国的三星堆文明再次震惊全世界,想必经过专家的细心研究,这些疑问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