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科技(ID:qqtech),作者:孙实,原文标题:《我在知乎当大V:法医写完帖子被惊呼“瑟瑟发抖”,搞创作赚再多也不想辞职》
作者|腾讯科技 孙实 编辑|腾讯科技 沈冲
北京时间3月26日,知乎正式赴美国上市,发行价9.5美元,上市当天开盘8.05美元,较发行价下跌15.3%;收盘8.5美元,较发行价下跌10.5%。以收盘价计算,知乎市值达45.51亿美元。
知乎的价值是什么?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知乎累计拥有内容创作者4310万,累计贡献3.15亿条问答内容。
对于知乎来说,内容创作者即所谓的答主,是知乎的核心资产,不遗余力地扶持、维护;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答主则显得有些神秘:他们为什么懂得这么多?我提的问题,怎么样才能被他们回答?有些人一天要在上面回答好几个问题,他们哪儿来这么多的时间?
本期《亲历》由几位知乎大V答主讲述自己的亲历经历:他们当中有医学博士,但最初玩知乎,是为了看帅气小哥哥,在知乎上发帖,也是为了晒老公,最后被老公批评了,才开始做一些医学科普;有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智能电视达人,每个月靠答题带货,最高能收入10万元;也有专职法医,喜欢在上面回答一些医学方面的问题,但是却对尸检一类的问题,特别谨慎;与此同时,知乎知名大V张佳玮也用他一贯的风格,向腾讯科技讲述了他当答主的心路历程,文末将附有腾讯科技和张佳玮的对话实录……以下是知乎大V们的真实故事:
口述人:R先生
人物档案:法医,已回答超过600个问题
即使专职搞创作赚的再多,也不想把法医工作辞了
早在知乎2011年刚亮相的时候,我就已经有所耳闻。但是因为当时是邀请制,加上自己的专业在知乎也并没有引起太多的讨论,所以上学的时候主要还是沉迷校内网、人人网。后来等2013年知乎彻底开放了,我就注册了,但是也就一直这么放着,实际上开始使用应该是2014年。
那年我刚参加工作,我非常喜欢法医这个职业,这种喜欢也让我希望让大家对我的职业能有更多的了解。毕竟法医有很强的神秘感,大家因为不了解,所以会带来一些畏惧或者错误的认识,加上我个人也有点喜欢“好为人师”,当别人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我知道,我就想去阐述自己的见解。
而且在我看来这不单纯是给别人帮忙,在这几年创作的过程中,我也会体会到它对我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包括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我创作一篇图文内容,我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对于我而言就是一个成长。
我还记得2014年12月22日的半夜,我在知乎第一次搜索“法医”,并写下了第一个回答:《关于法医的几个基本、专业问题?》。在这之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我陆陆续续写下了至少51个回答,这实际肯定不止这个数,中间还有很多匿名和后来删除的。
这段时间的这些回答都没有激起多大的浪花,它们对我而言,更多的是让自己在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里,找到一个让自己暂时忘记时间和现实的工具而已。我也并非图什么,都是自己的认真思考。
2015年8月7日,我趴在进修单位的上下铺铁架床上,随手写下了我第一个爆款回答:《被害人的死状非常惨,家属非要看尸体,该怎么处理?》。
我当时体验到了当年站内非常流行的:“一觉醒来发现很多赞”、“瑟瑟发抖”、“被哪位大佬翻了牌子”,所有的提示框全部都是红红的“……”和“99+”。
这是一种高度的认可!既有针对我的专业和职业的认可,更有针对我的态度的认可。自己的价值可以在短短的有限时间内得到一种承认,尤其是这种感受是来自陌生人的时候。说真的,这种得到认可、承认、认同、赞同的感觉简直是太爽了。
我的很多回答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如果你看我创作的文章或者回答,就可以发现,我很少写那种比较短的内容,都是一些长文,这里面有大量的引用,包括文献的内容、截图等等,所以说我的一个回答有可能要写好几天,甚至一周都是有可能的。
但对于我来说,我不太想把创作内容当成一个任务。如果我要开一个公众号,我可能至少要做到两三天就更新一次,但是在知乎上,我在日常浏览的过程中,或者说我最近遇到了什么,我突然间灵光一现,写一个东西,这种创作是完全发自我内心的想法。在我做这种表达的过程中,其实是一个愉悦和放松的过程,并没有时间限制、任务限制,它不是一个KPI任务。虽然说打文字确实没有打游戏那么放松快乐,但也不是有多大困难的事,因为它是发自我内心喜欢想做的一件事。
我感兴趣的问题还是和医学、法医相关,尤其是那种常识性的,或者跟生活关系比较密切比较紧密的医学问题。但是跟尸检相关的问题,尤其是与现实中一个具体案件直接相关的,我反而是极度谨慎的。我接触的案件或者社会的案件,我是不能去发表意见的,这一点是我和同事、同行的一个普遍性共识。
尤其是当你在网络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时候,做的这种言论很容易被当作一种所谓专家或者权威一样的意见。对于法医来说,我们发表意见或者得出一个尸检结果,需要做非常详细和大量的线索和证据,在基础之上才能说谨慎小心出一个专业性的意见。如果你连这些操作都没有,几乎谈不上什么意见,这个意见在我们业内人士看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跟瞎猜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对于站内这种涉及到真实案例的这种问题,我非常谨慎,我会去看,但是什么分析都做不了,什么判断都做不了。
通过在知乎上进行创作,确实是有一些收入的。之前也有人找到过我,问我能不能专职创作法医的内容,给出的报酬在当时看要比本职工作多一些。这种情况下我就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从事这个东西对我而言是否有持续性,另外一方面我从事这种创作,就是因为我作为法医,对于案件经验的积累,如果我失去本职工作,这方面的积累从何而来?我不再接触这些信息的话,我又依据什么来创作?完全凭空来创作吗?我觉得很难,也非常不适合我。所以综合这样考虑的话,无论是知乎,还是其他平台,我想,还是更应该考虑法医工作的意义和个人能力的匹配,而不仅仅是盯在物质收入上面。
口述人:L先生
人物档案:智能电视达人,目前已在知乎回答近2000次
生活在小城嘉兴,带货答题每个月最高收入能到10万元
我是2018年开始在知乎上答题,之前大多充当“游客”,会时不时在上面刷一下。最初知乎给我的感觉是专业性很强,有很多大神,有很多有趣的问题和回答,这些东西是比较吸引我的,能让我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我在知乎写的东西,主要是围绕智能电视来写,现在算是这个领域的达人。2017年的时候,我就盯上了智能电视这个风口,当时写手机题材的人很多,但是写电视的人很少,我觉得这就是机会,所以决定开始研究智能电视。
最早我就是在知乎上看别人的一些回答,抱着一种学习、交流的心态,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经验的增长,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我就开始在知乎上面答题,最后就越来越出名,越多越多的网友在提出有关于智能电视的问题后,都会主动邀请我来回答。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我本身就乐于助人,我能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到别人很开心。
我目前已经回答了了1900多个问题,大概相当于每天要回两到三条,频率算是比较高的。2019年之前,我是有全职工作的,在知乎上答题只是一个业余爱好,但是2019年之后,我把工作辞掉了,专门来运营知乎。在知乎上面答题、写文章、做测评,这些都已经成为我的全职工作了。所以有人看到我那么频繁地在知乎创作,因为这是我的工作内容。
我做电视机测评也是做了很多,包括现在家里就有二十多台电视机,总共加起来也测评过三十多台电视机了。我这边数据积累还是蛮多的,包括结合之前回答的内容,我都会做一个数据库,有哪些新的机型,哪些热门的机型,包括它的优点、缺点、价格、我这边全部是有累积的,还有一些详细的参数信息,我这边都是有数据库的。
所以别看有些帖子特别长,但数据整理一类的案头工作,其实都是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答题的时候会很方便地进行引用,答题效率也就比较高。
大多数情况下,一些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从整理资料、答题、配图大概5到10分钟。也有一些比较重的问题,需要很长时间来整理回答。
这种问答一般出现在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比如说618、双11、双12。我举个例子,比如说“6月份有哪些值得推荐的高性价比智能电视”,这样会涉及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从低端、中端、高端各种类别的高性价比机型,我可能都要填上去,这时候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当然,这样的回答,回报也是比较可观的。现在知乎可以带货,而且我作为这个领域的达人,我的内容可信度、点击量都会比较高。所以这样一篇文章下来,会有一个比较高的带货GMV,收入和跟答题时间、成本的付出,是会成正比的。
收入的多少,也分不同的时间段,比如说618、双11或者过年期间,这种时节有活动,所以智能电视的话题热度会高一些,带货量也会大一点。但是也有一些淡季,比如像3月-5月,其实都是淡季,这种带货量就比较少。淡季的时候可能一个月四五万,如果旺季的话,10万还真的有。所以现在来看,知乎对我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一个平台,不仅仅是能让我有成就感,还让我有了稳定的收入。
我是在浙江嘉兴生活,算是二三线城市,这个收入水平在当地算是非常高的了。当然,我自己也成立了工作室,而且有时候要买一些设备,支出也挺高的。
目前来看,视频毕竟是一个趋势,大众可能更喜欢视频这种模式。我是想做,但是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经验,但是确实在尝试做这一块,先积累一下经验,包括技术之类的东西,但现在说实话,还处于尝试阶段。
口述人:T先生
人物档案:通信博士,目前回答超400个
面向学生的回答最耗精力 不太在意在知乎上赚了多少钱
我接触到知乎是它刚刚开始公测的时候,但那个时候主要是看,而且也没看太多,等正式在上面答题已经是2018年。
那个时候我刚刚回国,比较无聊,所以刷的比较多,就当作打发时间,然后有一次恰巧看到一个有关诺奖的问题,还比较偏技术,有很多人答题,但我觉得他们写的都不太行,所以我就跃跃欲试,自己上去写了。
另外2019年中旬国内也有一个大背景,就是5G开始大规模应用了,很多人都开始谈5G,这个话题热度也非常高,再加上自己也是搞通信的,所以算是赶上了这一个风口。
当然,我第一次回答赞数率并不是很高,后来我参加了一个“十问互联网”的活动,然后我就被这个活动的主持人选为优秀回答,我的那个回答一下子就成了爆款,比之前的热度提高了好几个量级。
创作了第一个爆款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有成就感,因为我撰写的文字,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会有很多人因为这个回答愿意跟你交流,这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挺让人激动的。
所以从那儿之后我在知乎上答题就有点上瘾了,一发不可收拾,你看我这一年多回答了400多个问题,其实实际数量应该再乘以2,差不多每天都要回答一两个问题了。我这么频繁的回答问题,我倒不担心导师说我不务正业,反正我的大导师也不知道我的知乎账号,小导师还挺支持我的,因为我正常的课题和研究项目都没有耽误,小导师觉得能把自己学的东西,让很多人看到,也相当于宣传了自己做的事,是个挺好的事情。
毕竟我是搞技术的,所以我比较偏向写比较长的技术分析类回答,有的时候需要一天时间,最长的我写过5天到1周,有一些面向中小学生的那种科普回答,比如我以前回答过一个四季变化的问题,那个问题需要查很多资料。虽然我学过这个知识点,但是这个回答本身是需要非常严谨的,尤其是面向学生和孩子,千万不要出错,所以相当于把知识都复习一遍再转变成其他的语言,保证真实可靠,这个还挺难的。
但这些都是我的兴趣爱好,我也不想把在知乎答题当成一个任务,现在大部分情况是我想回答的话才回答,不想回答的问题,哪怕成百上千个人邀请,我也不会回答。
另外如果是特别忙的话,我肯定会把知乎这边的时间稍微缩小一点,但是因为我比较喜欢知乎的氛围和环境,所以我可能会一直在上面投入挺多精力的。
我在知乎上面也有一些收入,有时候会接一些品牌特邀的回答,比如品牌方发了一篇论文,但是他们希望这个论文能够向大众普及,而他们自己又可能做不了,所以希望别人能做这样的事,有时候我就会做这种内容。
但我不太在意在知乎上赚多少钱,有更好,但是可以找到很多朋友,因为我现在很多线下的朋友都是从知乎上认识的,而且我跟现在其中的一些人也有比较深入的工作方面的合作,所以我把它当成一个兴趣社区。
口述人:G女士
人物档案:医学博士,目前已在知乎回答336次
我最早看知乎是冲着帅气小哥哥,发帖子是为了晒老公
我第一次接触知乎是在2014年,当时我博士还没毕业,就是听我同学说知乎上面有挺多好玩的内容、各种脑洞问答, 这就是我最早刷知乎的心态,就是奔着好玩去的。。
但是早期我看知乎的频率并不高,那个时候我主要是看知乎日报 。看完日报之后,如果有些东西要延伸看的话,我才会去看知乎。现在虽然天天刷知乎,但是总体来看,还是潜水的时间更多。
后来我也会提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我看完一个电影,我就好奇里面的男演员为什么要画那么重的眼影,结果真的有好几个人回答这个问题。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抛一个问题过去,真的会有人认真回答。
后来我也会提一些问题,我记得第一次提问是,有一次我看完《林海雪原》,我就好奇里面的男主杨子荣为什么要画那么重的眼影,结果真的有好几个人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在知乎上,抛一个问题过去,真的会有人认真回答。
别看我是学医的,但是我写的第一个帖子,是关于我的猫。正儿八经触动我,让我开始好好写知乎,是后来我写了一个关于租房经历的贴子。
这个帖子可以用“爆掉”来形容,评论区自动分成了两队,数百人互撕,讨论非常激烈,根本不用我下场带节奏。也有人在评论区怼我,我都一一怼回去,觉得非常爽。其实这就是我在知乎上写贴的一个动力,会有很多人关注你的问题,大家会因此产生讨论,这种感觉还蛮好的。
我觉得这个东西是相互的,如果你写的帖子没有人看,你也不觉得对别人有好处,写着写着就没有动力了。当你写了东西,很多人觉得这个东西确实帮到自己,包括我在疫情期间做的科普视频,就有人回头感谢我,说因为我这个视频,他学会了很多,就跟看病人一样,收获的成就感倍增。
再后来更激励我好好答知乎的动力,就是我开始晒老公。当一个女人开始炫耀老公,姐妹们都很羡慕的时候,那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那是我非常高频使用知乎的一段时间,但我内心的真实状态是在玩知乎,想答我就答一下,没有什么规律性。然后我就被我高大上的老公批评,他让我不要在网上老说没用的,分享自己的私生活,而是要多说一些对人民大众有益的事情,这么多年他一直是这么教育我的。所以到后来,我就开始增加 一些关于口腔健康的科普和专业知识的科普内容。
但是一直到现在,我都不会把答知乎当成一个非常任务性的事情,我就是有兴趣,才去回答,而且我的回答大多非常短,常常就是看到有意思的问题,灵感来了, 随手一答,可能花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两分钟。我并没有把它作为一项责任和让我难受的事情来做,我高兴就写,不高兴就不写。
我偶尔会做一些案头工作,但我是一个非常懒的人,我不太会专门为了一个帖做很多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答的内容也都基本上控制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如果真的有一两个点需要看资料,我可能会看一下。如果是需要我大量查阅文献的问题,我是不会做的。所以,我总体上是在知乎上面玩,不想把它做成一个工作之外的工作。
我也佩服一些知乎答主 ,我在潜水的时候,跟着这些答主 学到了很多。最近一两年我开始做视频,这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看了一些答主 的帖子,不光学到了他们做视频的方法,其中一些人的人生观,我也是非常喜欢的。
现在知乎上流行写小说,我挺爱看的,但是我没有能力去写。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学历很高,但是我本身是一个挺没文化的人,没有什么文笔,只是数理化比较强而已。写小说还是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我可能不太行。
2020年,我开始做视频科普,视频和回答还是不一样,对我来说还是有任务感的。维持做下去,确实也是看到了,我做的视频可以对别人有用。我觉得这个东西是相互的,如果你做的东西没有人看,你也不觉得对别人有好处,慢慢地就没有动力了。当你录了东西,很多人觉得这个东西确实帮到自己,比如我在疫情期间做的科普视频,就有人回头感谢我,说因为我这个视频,他学会了很多,就跟看病人一样,收获的成就感倍增。再后来视频这部分也有跟知乎签约,知乎会给我配备做视频的团队,还给我发工资,但是属于打酱油的水平。如果我想靠互联网赚钱,是能超过我的本职收入,但是我还是非常慎重碰广告这块,可能是我的偏见,总感觉一旦做了广告,就变成为了钱做事,而为了钱做事,做的事说的话可能变成一种违心的任务,这会让我对这件事失去兴趣。
但我也不是完全排斥广告,我可能会推荐一些给不给我钱我都愿意安利的的品牌和产品,但是我看上的品牌并没有找我,而找到我的品牌方,我又看不上,所以我觉得这东西跟谈恋爱一样,就靠缘分了。目前看,我不需要去做任何为了收入让我在网上的这些活动变得无趣,我现在的状态,就单纯地在知乎上玩耍,想写的时候写点医学科普,同时完成点科普视频的KPI,讲有意义的内容还能挣点外快,对我来说是很完美的状态。
附腾讯科技对话张佳玮实录:不想工作了,犯拖延症了,那就去知乎答个问题
人物档案:自由撰稿人,已在知乎回答超3700次,主要涉猎NBA、足球等领域
腾讯科技:你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知乎?最初主要是为了看,还是为了回答?
张佳玮:知乎初创之际,有朋友叫我来玩。当时只以为是个彼此沟通点知识,畅所欲言的所在。来看了,就答了。
腾讯科技:还记得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是什么问题吗?第一次回答完之后,有没有成就感?
张家玮: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2011年夏天,题目是“为什么会有「相比博尔赫斯,马尔克斯是个笨蛋」这种说法?”因为问题中涉及的博尔赫斯和加西亚·马尔克斯都是我喜欢的作者,所以有回答的念头。但回答完谈不到成就感,更多是“啊,想说的话说出来了。”
腾讯科技:现在在知乎上回答的频率是多少?你什么样的问题会比较吸引你回答?你对哪些领域的问题最有兴趣?
张佳玮:没事会打开一下看看。回答的频率看情况,实际上与我工作的密度有关。比如工作间隙,犯拖延症,不想干正事了,“那我去答个题吧”,这样其实是放松,又可以哄自己说自己没不务正业,“我正经动脑筋答题呢”。
回答的话,基本是打开邀请我回答的题目列表,排除掉回答过的和忽略掉的,现在还是有三万多个邀请题吧,从上往下看,觉得哪个问题让我觉得 “聊到这个我就不困啦”,就去说一下。
腾讯科技:你觉得自己过去的哪些经历,对自己在知乎上答题有帮助?具体是哪些帮助?你当答主的优势什么?你有没有自己认为的短板?
张佳玮:我自己是自由撰稿人,喜欢读各类东西,自己也算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地方长居过,所以也算杂七杂八了解各 领域的事情,勉强算是有帮助吧。
腾讯科技:现在支持您高频回答的动力是什么?您是知乎上的优秀,在知乎上有没有其他收获?自己佩服的答主是谁?除了回答,您愿意看的领域是什么?
答:基本所有回答都来自邀请,基本是本着“别人邀请我了,最好别让人失望”的想法 ,当然如上所述 ,还有“工作间隙来一个吧,反正回答个问题就不算不务正业”。
其他收获是: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有些之前认识、后来一段时间联系不到的朋友,也在知乎上重聚了。
腾讯科技:每次回答前,您都要做哪些工作?数据统计、资料查询一类的案头工作,要耗费多久的时间?你经常回答NBA一类的问题,每次有很多动图,是否会增加成本工作?怎么那么快找到这些资料?
答:通常回答的问题,自然都是自己有兴趣的 ,所以一般看了问题,有回答欲望了,就能想到个大致答案轮廓;写着写着,有些新的想法冒出来了,觉得有 细节需要补充,有些东西似乎在记忆里盘旋,觉得自己在哪里看到过相关内容 ,于是会查资料确认一下。图一般是补充说明性质。动图自己制作一下并不难。
腾讯科技:您的回答以图文居多,目前也在做视频,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在这方面有哪些感受及规划?
答:文字是语言符号,长于描述;图像是更直观视觉展现 ;视频则可以同时提供声音、图像与文字信息。有些内容,用语言与图像描述,似乎捉襟见肘,用视频会更直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