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和中国因新疆强制劳工问题相互制裁后,中国利用民族主义转向对国际品牌的商业杯葛运动如火如荼。有欧洲议员号召民众支持被中国杯葛的企业,因为中国正在对欧洲施加经济压力,以对抗言论自由。欧洲媒体25日都报道了全球成衣H&M和十多个西方品牌,如何成为中国商业杯葛运动的对象;认为这是中国和欧盟就新疆维吾尔问题进行相互制裁后几天,中国发动民族主义企图施压国际企业。

欧洲时尚品牌阿迪达斯(Adidas),英迪克斯(Inditex)和H&M的股票周四下跌,阿迪达斯下降了4.56% ,H&M 下降了3.41%,只因为它们此前曾对新疆发表评论,因此在中国社交媒体上遭到批评和杯葛。

西班牙品牌Zara母公司Inditex悄悄将“对强制劳动零容忍”声明自官网下架。声明原文说,对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并制定严格的政策和行动,以确保在我们的供应链中不会发生任何强迫劳动。

遭到中国制裁的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团长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号召欧洲民众支持被中国民众杯葛的企业,例如耐克。德国绿党出身的他在推特上发文说,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写支持耐克这样的句子,但中国正在对欧洲个别企业施加经济压力,以对抗欧洲的言论自由。

欧洲议会12月17日通过一项决议,指出新疆地区存在 “强迫劳动”,要求欧洲各国制裁新疆官员,抵制来自新疆的棉花和棉花制品等强迫劳动产品。



在田间采摘棉花的新疆农民(路透社)


也被中国制裁的欧洲议会法国议员格鲁克兹曼(Raphaël Glucksmann )就号召了一百多位欧洲议会议员,联署杯葛与新疆强迫劳动有关的国际品牌;在致欧盟主席的一封公开信中,要求拟定在中国涉及强迫劳动企业的名单,要求八十三家跨国公司--从耐克到大众,从优衣库到亚马逊,这些从强迫维吾尔人劳动而受益的公司必须立即停止与它们的中国供应商合作。公开信也呼吁民意代表尽快通过法律,使这种共谋行为不再合法。

在中国市场和品牌形象之间陷于两难境地的不只是H&M和耐克,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社会对新疆人权问题的关注升温,一些国际知名成衣品牌在供应链问题上,饱受舆论的追问。

英国保守党国会议员甘尼(Nusrat Ghani)就说:“这是个很吓人的想法,英国消费者可能在不知情下,支持了那些从维吾尔人强迫劳动中获利的企业。”

在批判性审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社会舆论对新疆问题的敏感度持续升高,公民社会对商业盈利置于人权之上的做法提出了更明确和具体的批评。部分公众也意识到,自身的消费甚至可能与侵犯人权产生联系,因而对厂商提出了更高要求。

欧洲网民也提到,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爆发抵制热潮,早在十年前的钓鱼岛事件时,就有群众为了抵制日货走上街头。两年前,因为一些奢侈品牌将香港和台湾单独列为一个国家,网民号召抵制这些品牌,而这些品牌的代言人也纷纷发表声明终止合作。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发言人迪里夏提指出,中国演艺人士相继退出国际品牌的合作不是一个爱国的行为,它是典型的由中国政府操纵、煽动、鼓动、支持下,利用商业市场企图绑架国际品牌公司屈服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