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1953家,H&M在列,安踏宣布退出,BCI究竟是个什么组织?每经编辑:张杨运

  近日,H&M跟随BCI禁止新疆棉花,截至目前,下架H&M的电商平台包括:京东、天猫、淘宝、拼多多、唯品会等,24日安踏体育也作出了回应。

  

  3月24日,安踏体育微博发布一则消息称,我们注意到了近日BCI发表的声明,并对此事严重关切,我们正在启动相关程序,退出该组织。

  作为一家持续不断推动环境保护行动的公司,安踏品牌于2019年成为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简称BCI)的会员。合作的纯粹初衷是从全球和地区的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推动关于采购供应链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使全球各地区棉花的种植及生产更有利于棉农,更有利于种植环境。

  我们一直采购和使用中国棉产区出产的棉花,包括新疆棉,在未来也将继续采购和使用中国棉。

  

  那么上文提到的BCI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据BCI官网信息,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简称BCI)于2009年注册,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是一家非盈利的国际性会员组织机构,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伦敦设有代表处。会员主要包括棉花种植单位,棉纺织企业和零售品牌。

  截至2020年5月初,BCI的全球会员数达到1953家,并仍在持续增加。

  会员分为5个类别:

  > 195个零售品牌会员(超过350个品牌)

  > 1677个供应商制造商(主要是棉商、纱线厂和其他供应链单位)

  > 30个种植者组织

  > 16个其他类别 (多为供应链提供技术的公司)

  > 35个社会团体(主要为棉花相关的非盈利性组织)

  官网称,BCI的存在,是为了使全球棉花的种植及生产更有利于棉农,更有利于种植环境,更有利于该产业的未来发展。

  

  简单地总结一下,这是一个制定行业标准的组织。

  BCI在全球范围内定义了7条基本原则和42条生产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央视新闻24日评论H&M抵制新疆棉事件,披着所谓“正义”外衣,却行不义勾当,H&M的声明何其伪善;在中国赚个盆满钵溢,却中伤中国、肆意栽赃,这种企业毫无基本商业伦理,逾越底线。

  国家主权不容侵犯,中国事务岂容说三道四?如此行为,只会换来中国消费者“自卫”,用脚投票,用抵制教训不守规矩的企业!

  相关报道:

  深挖!H&M碰瓷新疆棉花的背后,还有人!

  很多人都说,#HM碰瓷新疆棉花#值得一个热搜。

  H&M去年10月发布的一个关于“停止使用新疆棉花”的声明在微博上传开,引来大批网友义愤填膺地指责,甚至有人喊出了“坚决抵制”。

  没多久,H&M在大中华区的两位代言人黄轩和宋茜均宣布终止与它的合作。天猫和京东的APP也已搜索不到H&M的产品,疑似已被下架。

  有网友还按图索骥说,和H&M持相同立场的还有优衣库、耐克、阿迪等等一众企业。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的会员。

  BCI在这起“停止使用新疆棉花”事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H&M真的冒中国网友之大不韪停用了新疆棉花,那一水的知名企业也跟风停用了?

  01

  昨天晚上,有博主爆料称H&M公司发声明,主动禁止了来自新疆的棉花和外包工厂。

  

  一边造谣抵制,一边还在中国赚钱。

  2020年,中国是H&M的第四大销售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H&M公司还做出这样的声明实在令中国公众感到愤怒。

  当然,也有网友嘲讽道:H&M衣服的质量确实也不配用新疆棉花。

  甚至还诞生了今日热词:HM,huang miu(荒谬)。

  

  H&M这份“关于尽职调查的声明”发布于2020年10月,说的是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强迫劳动”为由,“停止使用”新疆生产的棉花。

  刀妹给大家画一下重点。

  这份声明写明了缘由,是H&M集团“对来自民间社会组织的报告和媒体的报道深表关注,其中包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的指控”。

  接着给出了结论:H&M集团表示,“我们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

  轮到BCI出场了。

  H&M的声明说,“我们的供应商从该地区与BCI相关的农场采购棉花。由于在该地区进行可信的尽职调查变得越来越困难,BCI已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这意味着我们产品所需要的棉花将不再从那里获得”。

  这份声明目前已从H&M官网移除,但之前的网页截图快照还能看到。

  

  也就是说,H&M是基于BCI的判断,再加上它看了一些所谓民间报告和媒体报道,就做出了“停用新疆棉花”的决定。

  刀妹注意到,这并不是H&M第一次在新疆话题上表态。

  就在声明发表前一个月,2020年9月,H&M宣布终止与中国纺纱行业巨头华孚公司的“非直接业务往来”,理由是该厂涉嫌雇佣新疆少数族裔“强迫劳动”。

  华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色纺纱供应商和制造商之一,它服务的国际客户范围非常广,从耐克、阿迪达斯到H&M、ZARA、GAP,而且它还是维多利亚的秘密指定的高端内衣纱线最主要供货商。

  再往下捋。华孚公司之所以被盯上,是因为2020年3月澳大利亚一家智库,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认为,2017年至2019年,超过8万维吾尔人被从新疆转移到中国各地的工厂“强迫劳动”。他们还做了一个所谓统计,认为中国至少有27间工厂接收了这些维吾尔人,参与了这项“强迫劳动”的计划。而华孚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报告还认为,至少有83家国际公司的供应链都使用了这些工厂出产的原料。报告因此建议这些跨国公司“应该立即对其供应链内的劳工权益状况,展开公开且仔细的调查”。

  这不,H&M就急哄哄响应调查了。

  

  H&M的调查声明是这么说的:“没有迹象显示华孚公司上虞区的工厂涉及强迫劳动,但决定在未来12个月逐步结束与华孚时尚的间接商业关系,直至有关强迫劳动的指控查明为止。”

  并且,H&M的这份切割声明发布于去年9月15日。不早不晚,正好紧跟在美国9月14日宣布禁止从6家中企或机构进口棉花等商品之后。

  另外,网上还有人列出了一份“抵制新疆棉花”的企业名单,其中包括优衣库等品牌。

  

  对此,优衣库的母公司迅销今年2月回应日媒询问时称,如果未来合作厂商被发现涉及强迫劳动,他们将终止或考虑终止业务。而无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计划则称,他们使用的棉纱,都经过第3方国际认证。

  02

  上述H&M的声明中提到了BCI。

  BCI到底是个什么组织?

  它的全名是The 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直译过来就是良好棉花发展协会。

  这个2009年在瑞士成立的非政府组织,倡导的是“良好棉花”。

  按理说,棉花只有质量好坏,怎么算“良好”呢?

  BCI的官网对此做了解释,认为来自环境和社会的两大负面因素对“良好棉花”构成威胁。

  随后,它列出了反对低效率的灌溉技术、不当的农药使用等环境因素,以及恶劣的工作条件、雇佣童工、强迫劳动等社会因素。

  

  至于怎么判断这些负面因素,BCI没有多做说明,大概潜台词是“一切解释权归我”。

  这也就为因“强迫劳动”找茬新疆棉花留下了可能。

  去年10月,BCI在官网首页发布声明:BCI将停止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所有现场活动。

  这份声明一上来就祭出大旗:“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都是不可接受的。”紧跟的是一句赤裸裸的威胁:“如果这种情况被发现,则被认为违反BCI标准,将立即取消或剥夺许可证。”

  到了第二段,才进入BCI这篇声明的正题。

  它认为,基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持续存在的强迫劳动和其他侵犯人权行为的指控”,以及“农场一级强迫劳动风险的增加,导致了无法维持的经营环境”,因此BCI做出了决定,“立即停止该区域的所有实地活动”。

  

  说了这么多,BCI暂停对新疆棉花的许可,就是因为一个不实“指控”和一个妄称的“风险”。

  这也太可笑了。

  “强迫劳动”的概念,本就是美西方反华势力在“再教育营”谎言之后炮制的又一谣言,我们外交部门已经反驳过很多次。

  作为一家2012年就在上海开设了办事处的BCI来说,它不可能不知道。

  

  BCI的官网还显示,这份声明今年3月做过重新编辑。

  这就有意思了。

  同样是在3月,一个名叫“BCI良好棉花”、认证为“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上海代表处”的微信公众号发表了“关于新疆问题的重要申明”一文。

  文中明确指出,在新疆“从未发现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事件”。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存在所谓“强迫劳动”,为什么BCI的官网不取消去年10月那份“暂停声明”呢?

  受到蒙蔽没关系,及时纠正就好。

  BCI的这番操作,难免让人觉得它很可能是内外两套说辞,为的就是继续糊弄人。

  叨姐打听了一下,BCI是非营利组织没错,但更形象的说法,它是世界上影响力正在逐渐增大的棉花标准认证机构。

  它那套关于“良好棉花”的认证标准,正在被推向全球市场。

  事实上,BCI不过就是利用了瑞士的国家品牌,讲了一个棉花的新故事。

  讲得多了,拥趸就多,这时就加上政治戏码,贴上“人权”标签。

  这一套,在西方的NGO身上,我们看到过太多。

  

  我们也知道,大多数企业加入BCI的初衷只是希望保证衣服品质,也认可其环保的理念,还可以彰显自己的社会责任。

  但BCI现在掺和进西方一些反华势力对新疆搞出的所谓“禁止游戏”,这些企业受到牵连。

  

  中国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新疆的棉花又占全国产量的87.3%。

  新疆棉花的质量好,它也是世界上多数服装制造商首选的原材料采购源头。

  不用新疆棉花,只会更多是企业的损失。

  清醒的企业还是有的。安踏就速度做出了反应,在今晚六点多已经宣布退出BCI,并表示将继续使用新疆棉花。

  03

  再说了,就是“强迫劳动”这事,不仅来自“人权”这套西方所谓“政治正确”的逻辑,还因为西方自己就干过“强迫劳动”这事,才会觉得别人也是这样。

  在历史上用“强迫劳动”来采摘棉花的,不正是英美自己吗?

  棉花种植是劳动力密集产业,在英美,只有人身受限的奴隶才能被任意驱使。

  这些口口声声指控新疆“强迫劳动”的人,恐怕不知道每年9月到11月的采棉旺季,很多内地的人都会去新疆摘棉花,那段时间的火车因此有了“棉花专列”之称。现在的棉花采摘已经实现了高度机械化,更不存在所谓“强迫劳动”这个事了。

  

  没有任何实地调查,就污蔑我们“强迫劳动”,BCI这样的组织还偏听偏信,专业性就得打个问号。

  把杨洁篪主任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的一个金句,送给BCI和像它一样想在中国搞事情的组织或企业:

  “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新疆棉企一年前陆续收到终止合作邮件:“想不通靠会费收入的‘良好棉花协会’为何要自断手脚”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范凌志 刘欣】24日,瑞典服装品牌H&M发表在官网上的一份声明引发中国网友众怒。声明称,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供应商从该地区与“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相关的农场采购棉花。“由于在该地区进行可信的尽职调查变得越来越困难,BCI已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这意味着我们产品所需要的棉花将不再从那里获得。”《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从2019年到2020年,已有多家新疆棉花生产企业收到BCI的“终止合作邮件”。

  

  多家新疆企业一年前开始收到BCI“终止合作邮件”

  “尊敬的执行合作伙伴:我正式沟通(宣布)这样一个艰难的决议。”2020年3月12日,从事棉花加工的新疆尉犁县众望工贸有限公司收到一封来自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下简称BCI)的电子邮件,内容是“新疆项目有效证书暂停一年”,邮件中声称,“鉴于目前国际环境的复杂情况,BCI理事会最终决定,在2020-2021季度将暂停在中国新疆地区的认证计划和证书。这是在目前情况下,为了保证项目长久的可持续性所做出的艰难决定,同时,BCI将利用这段时间,对标准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和优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在今年1月份的采访中,新疆尉犁县众望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彪对《环球时报》说,他的公司从2015年开始参与到BCI项目中,“当时江苏一个家纺企业是宜家的供应商,按照宜家的采购规定,只有选用经过BCI认证的原料才能作为它的供应商,我们就承担了这么一个角色,帮这家江苏企业按照良好棉花的标准去种植、采集和加工棉花。”

  不只是众望公司,2020年前后,很多新疆棉花生产加工企业都收到这样一封莫名其妙的“终止合作邮件”。在采访中,这些企业告诉《环球时报》,BCI方面给出的理由无外乎“系统、标准升级”。而对于邮件中所提的“复杂国际环境”是指什么?1月18日,BCI上海代表处在回复《环球时报》时并未明确阐述,只表示该邮件是总部拟定,由上海代表处翻译成中文发给新疆地区的执行合作伙伴。

  根据官网资料,BCI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可持续发展计划。截至2019年底,BCI拥有超过1840名成员,涵盖了从农民组织到零售商和品牌的整个全球棉花供应链。2019年,BCI零售商和品牌成员采购了超过150万吨的“Better Cotton”,其中就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宜家、H&M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

  “通过我们8年以来遵循良好棉花标准流程所进行的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验证,在新疆地区所有执行合作伙伴的项目中从未发现过任何违反良好棉花禁止强迫劳动的标准的情况。”BCI上海代表处在1月份时这样告诉《环球时报》。2012年BCI正式在上海设处。通过和植棉区当地的执行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培训棉农良好棉花的生产原则和标准,帮助棉农用环保可持续的方式种植棉花。BCI的审核包括“生产单位自我评估”“执行合作伙伴和BCI第二方可信度审核”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证”。通过三重机制来评估生产单位是否可以取得良好棉花证书。

  新疆棉企:“BCI的‘体面劳动’标准不就是我们《劳动法》里要求的那些嘛!”

  《环球时报》记者查阅BCI的相关标准,发现其实并非多么“特殊”。公开资料显示,BCI有“六大生产原则”:将对作物保护措施有害的影响降至最低、高效用水与保护水资源、重视土壤健康、保护自然栖息地、关心和保护纤维品质、提倡体面劳动。

  张彪告诉《环球时报》,像他这样的皮棉供应商,BCI方面每年都会有三次业务对接:“第一次是年初的时候进行项目申报,比如有多少种植面积?多少农户参与?可能会有怎样的效果?就是跟BCI沟通一下预期。5月份左右,要对年中的培训、‘体面劳动’教育情况做一个线上自我评估,随后是第二方审核,即BCI上海代表处会派审核经理实地审核执行情况,过程就是从名单里随机抽三组,每组15个,总共45个农户,进行拜访,到地里、家里跟他们聊天,填写问卷,这一阶段完成后,会有一个评分。最后就是第三方审核,第三方审核也通过后,就会在9月份之前发一个证书,承诺下一年继续合作。”

  回忆起2013年初次跟BCI签订协议时的情形,新疆泰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成俊印象仍然深刻:“我们是大农场,想学世界先进的农业技术,怎么提高产量?怎么节约成本?他们跟我们谈到‘体面劳动’时,当时一头雾水,不知道什么叫‘体面劳动’,最后搞了半天终于明白了,就是我们国家《劳动法》里规定的那些嘛!”李成俊承认,BCI传递的理念他觉得“都挺好”,只是某些术语不同,“跟BCI签了协议后每两年对方要来评审,中间还有一次是自我评审,那几年评审从没发现过任何问题。”

  实际上,BCI在审核方面双标严重,拥有BCI认证的很多其他国家的企业有实实在在“违反人权”的情况,比如:印度等国雇佣童工采棉,BCI的做法仅仅是对当地企业进行宣传,要求他们“尽量不要用”,完全没有“抵制”。和QS/ISO等生产质量认证体系不同,尽管BCI强调唯有其认证通过的棉花才有资格叫“良好棉花”,但这个良好的标准里关注的只是所谓“从业者的健康及权益保护”和“生产环境生物多样性”,高举“政治正确”的大旗的同时,H&M等品牌多次被查出质量问题。

  

  收入来源靠会费,BCI为何要“自断手脚”?

  3月25日,张彪再次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H&M事件在国内发酵后,他这样的皮棉生产商由于不清楚下游的品牌会采取什么策略,对消费的预期非常不确定。皮棉期货价格从两天前开始的15600元每吨跌到14900元每吨。

  BCI上海代表处1月份在给《环球时报》的邮件回复中并不愿意细说“停止使用新疆棉”的后果,只表示:“新疆是中国最重要的植棉区,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5%。良好棉花项目在新疆地区的产量占新疆地区产量15%-18%。最终流通到供应链中的良好棉花大约是40万吨到50万吨左右。暂停认证,意味着每年大约需要进口40万吨到50万吨的海外良好棉花。”

  “你说它(BCI认证)重要也重要,说它不重要也不重要,就看你的目标客户是谁,如果客户全都是BCI会员里的这些零售商品牌,那这份认证对你来说就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认证,就没有办法给它供应产品。”张彪曾告诉《环球时报》,这样的“终止合作”确实给新疆棉花的国际形象带来一定的伤害,“跟国际其他产地对比,机械化普及后的新疆棉异性纤维已经改善很多,而且可纺性并不比其他产地差。国外棉花更便宜,是因为他们的种植量更大,规模化比我们更大。”

  BCI为什么会“终止与新疆棉企合作”?张彪表示,他无法理解,毕竟这是一个对全产业链都有伤害的决定,包括BCI自己,“BCI的整体收入来源就是成员会费,如果是生产者单位,一年要交700欧元,如果是棉花经销商,最低标准是3500欧元,品牌商则是按照每年使用棉花的量来交费,价格大概在60万—100万欧元。”张彪说,所以某些品牌商等于是BCI的“金主爸爸”,BCI这种“自断手脚”的操作太令人疑惑。他还透露,BCI中国代表处方面一直不愿意放弃新疆棉,但无奈来自BCI总部压力太大。

  令人意外的是,即使不断对美方立场妥协,甚至助纣为虐,但美国对BCI的态度却并没有多少“温度”。实际上,2019年以来,美国媒体开始在“强迫劳动”问题上多次点名BCI,质疑BCI在棉纺职业标准认定方面的公信力。2020年7月,美国农业部成立了“美国棉花信任协议”组织,要求所有美资企业必须使用美版“认证系统”及“供应链追溯系统”,有主导棉纺业国际规则和秩序之意。

  显然,以“强迫劳动”为名,打压中国棉纺企业只是美国的目的之一,伺机主导全球棉纺行业规则是其更隐秘的企图。在“自断手脚”迎合美方立场的同时,BCI并未得到任何好处。

  “目前来看,全球最大的棉花可持续标准还是属于BCI,但美国正在争夺话语权,至少是想分一块大蛋糕。”一位棉花业内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