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阿何有话说(ID:aheshiwo)
你能想象得到这样的场景吗?
明明月入过万,却只能在厕所吃饭。
但这就是少灵一家最真实的处境。
虽然少灵的丈夫已月入过万,但在寸土寸金、物价极高的香港,他们只能租到这间不足7平方米的房子。
因为屋子空间狭小,厕所和厨房是一体的。

做饭时,旁边的马桶弥漫着一股味道。
因为没有排气扇,锅盖一掀,油烟全冲上来黏在脸上,难受极了。

更绝望的是,每次刷完锅后,家里都会像是发水灾一样,水流得到处都是。
吃饭时,四人只能围坐在孩子小小的学习桌上。
孩子调皮,经常磕磕碰碰,不是摔了那个就是打碎这个。

有着同样处境的还有单身妈妈阿娥,她实在受不了在满是细菌和异味的房间吃饭。
所以她常常会打包,带着孩子来到公园吃。
公园里像阿娥这样的人有很多,有时晚来一点甚至还没有位置了。

在香港,像少灵和阿娥住的地方,被叫做劏房。
什么是劏房呢?
就是将一间房隔断成很多个空间,单独租出去。
可尽管是这样,最低配的劏房房租也高得离谱。
“71岁的劏房租客周伯和他太太现两个人蜗居在深水埗一人均居住面积不超过4.5㎡的劏房中,每个月需要支付的房租和水电合计约为5800港元。”

那么问题来了,房价那么高,那些孤寡老人的住房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这时,“棺材房”就诞生了。
住的地方被叫做“棺材房”难免不吉利,但无奈事出有因。
六十岁的香港老伯达叔曾亲眼见到上铺的室友猝死在床铺上。
他们都住在一间用铁丝和木板隔起来的小屋。
床分为上下铺密密麻麻地塞满了这间屋子,杂乱的衣物和生活用品摆得到处都是。
难以置信的是,这间屋子住了几十个人。

尽管如此,里面的每个床位都要每月1700港元。
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像达叔这样没有经济收入、靠政府补贴过日的老人。
除了这里的床位,他们没有其他选择。
有天晚上,达叔喝了点酒准备入睡。
他突然敏感地察觉到上铺有些异样,伸手去摸了摸,竟然没有了呼吸。

政府将尸体收走后,除了少了一个人,第二天仍与往常一样。
达叔不知怎么形容这种夕阳垂暮的感觉 。
“我迟早有一天也会这样的。”达叔说的时候,浑浊的双眼毫无光亮。
住在这里,一日复一日的,像是为了等待生命结束那一刻。
这就是棺材房的由来,提及的时候总让人感到绝望的悲剧色彩。

香港的这种困境,其实在影视中早有揭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香港爱情故事》。
港爱里面的人,表面上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各有各的窘境。
子朗一家五口人都住在拥挤的公屋里,小小的饭桌上五人脸上神色各异。

在这个家里,没有一个人是有正儿八经的房间的,子朗的小妹甚至睡在连脚都伸不直的上铺。

而另一家的凯琪,甚至要和20岁的弟弟挤在同一间房里。

让人看了心酸又压抑。
不只是香港,其实穷人全世界都有。
之前看到过一篇报道,一个韩国摄影师在廉租房住了三年,记录了廉租房里各种住户的生活。
在这种廉租房里,空间狭小,家具简陋,床只有一米,一个高个男子睡在上面,连脚都伸不直。

这里空气浑浊,墙壁上长满霉菌,四处弥漫着奇怪的味道。
但这样恶劣的环境,竟还居住着患病的病人。
他们身上插着仪器的照片,十分触目惊心。

或许很多人都没办法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但我们都知道,贫穷带给我们的,可不仅仅是生活质量的欠缺。
一个名叫“蜗居在香港”的纪录片曾拍摄过在劏房长大、和母亲弟弟同住的香港男孩Billy。

图源纪录片《蜗居在香港 - 地球那一边》
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在大学毕业之后赶紧出去找一份工作,供弟弟读书以及帮正在做清洁工的妈妈减轻负担。

Billy懂事又努力,但环境把自卑刻在他的骨子里。
我记得知乎里有个很热的话题“穷让你自卑到什么程度?”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知乎作者林间晚秋说过一句扎心的话:“穷人在面对稍微贵一点的东西时,第一感觉不是快乐,而是恐惧,觉得自己配不上,扭扭捏捏,畏手畏脚。”。
上大学时,很明显就能感觉到自己和舍友的贫富差距。
舍友动辄几百几千块的鞋子和口红,而自己购物车里几十块的衣服划来划去都没舍得下单。

虽然你很想融入集体,跟她们一起欢声笑语。
但每每有聚会或舍友相约去逛街看电影的时候,你却因为囊中羞涩,不得不婉拒。
“我一会还有事,就不去了。”
你内心敏感,常常因为舍友一句“不过几十块而已你也不舍得吗?”而心情低落很久。
你不想因为贫穷而受到他人的同情或异样的眼光,但你更不想为了维持面子向本来就够辛苦的爸妈伸手要钱。

但身边的人总是缺乏共情。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为了钱总是斤斤计较、贪小便宜甚至缺乏常识。
就像之前“散装卫生巾”的热搜。
有网友惊愕地评论,“这么便宜你也敢用啊?”
可购买的女生“生活难”、“我有难处”的评论让人看了不免心酸。

人是对自己生活之外的环境缺乏想象的,更别说这世界的贫富差距之大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词,叫做“向下兼容”。
举个例子,有些人喜欢在你分享喜悦时,偏偏泼一桶冷水。
“这个我早就会了啊。” “我也有,比你的更好看呢。” “这算什么呀,也好意思炫耀。”
这就是不会“向下兼容”的人的做法,这些人在聊天相处时常常令人生厌。
其实,向下兼容就是对他人的包容和理解,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
看到别人的难处而不说破,比别人多拥有一些也不自傲。
在你看到他人斤斤计较、贪小便宜时,多想想他们是否因为生活难以为继才做的不得已之举。
在合适的时候装糊涂,不但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与人相处的一种高段位。
不为表现自己,不让他人难堪。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向下兼容。
贫穷不是罪过,生活困苦也不是让人抬不起头的原因。
学会以更善意和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了。